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质入声 [详注1][cù zú,终也][详注2][详注3][nǐ][动词][详注4][详注5]


注1:侄 zhí,《广韵》之日切《集韵》职日切,音质。坚也。又痴也,侄仡不前也。 又驺吾。《大传》谓之侄兽。 俗误以侄为姪字。
注2:节 叶子悉切。《陸機·答賈長淵詩》大辰匿暉,金虎習質。雄臣馳騖,義夫赴節。
注3:茁 《韵会》厥律切,音橘。《广韵》草芽也。又《集韵》竹律切。义同。又《集韵》之出切。草名。葫䔞也。
注4:暨 音讫。姓也。吴有尚书暨艳。 又戟乙切,音疙。已也。
注5:鬻 叶余律切,音矞。《扬雄·司空箴》匪人斯力,匪政斯敕,流货市宠,而苞苴是鬻。 又叶职律切。《苏辙·钟山诗》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扫尽人閒迹。客到惟烧柏子香,晨饥坐视山前鬻。
首字词组
诘曲诘奸诘鞠诘调诘验诘武诘呵诘擿
诘朝诘晓诘谪诘责诘轧诘治诘晨诘对
诘旦诘盘诘证诘诮诘辩诘明诘曲聱牙诘戎
诘屈诘诎诘讯诘穷诘逐诘盗诘屈磝碻诘屈謷牙
诘问诘驳诘究诘让诘辱诘斥诘屈聱牙诘
诘难诘鞫诘禁诘诉诘论诘实诘抗 
诘诛诘蹶诘诈诘诎聱牙诘断诘兵诘折 
诘早诘谯诘质诘询诘日诘审诘戎治兵 

词语解释:诘曲  拼音:jié qǔ
屈曲;屈折。 唐 宋之问 《秋莲赋》:“复道兮詰曲,离宫兮相属。” 明 袁宏道 《送徐太府见可入计序》:“公之文,严於法而沉於气,往往詘常调而自伸其才,故变幻詰曲,无不极情之所至。” 清 周亮工 《哭许有介》诗:“蝇头詰曲怀人札,豕腹彭亨傲客诗。”
词语解释:诘朝  拼音:jí cháo
诘旦。《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詰朝将见。” 杜预 注:“詰朝,平旦。” 唐 储光羲 《樵父词》:“詰朝礪斧寻,视暮行歌归。” 清 周亮工 《五月廿九日烈风雷雨闻铁崖明朝行黯然赋此送之》:“怒雨号风半夜惊,遥传我友詰朝行。” 郭孝成 《鄂省各属之光复》:“初九日詰朝,由 张国荃 、 李秀昂 、 黄仁菼 、 黄裕斌 统率进发。”
词语解释:诘旦  拼音:jié dàn
平明,清晨。《宋书·柳元景传》:“自詰旦而战,至于日昃,虏众大溃。” 宋 司马光 《柳枝词》之十一:“ 五柳先生 门乍开,宅边植杖久徘徊。陌头遥认 颜光禄 ,詰旦先乘瘦马来。”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四:“至夜,乳婢忽窜去,遍索不可得。詰旦,舟尾乃见尸浮於水面。”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若宿卿处,詰旦不能报平安。”
词语解释:诘屈  拼音:jí qū
(1).屈曲;曲折。 宋 钱易 《南部新书》庚:“ 含元殿 侧 龙尾道 ,自平阶至,凡詰屈七转。” 清 方象瑛 《七盘关》诗:“ 氐 中又復度 七盘 ,詰屈紆迴势相引。”
(2).文词艰涩难读。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乐府至詰屈者,《朱鷺》《临高臺》等篇。”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茹韵香先生》:“诗集甚富,每一题,輒蔓衍百餘首,拖沓詰屈。”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要之《商颂》五篇,事迹分明,词亦詰屈,与《尚书》近似。”
词语解释:诘问  拼音:jié wèn
追问;责问。 汉 焦赣 《易林·师之蛊》:“证讯詰问,繫於枳温。”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 钧 始虑其非,反覆詰问,但微笑不对。” 许地山 《缀网劳蛛》:“他底话意是要诘问她为什么变心。”
词语解释:诘难  拼音:jié nán
诘问驳难。《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乃著书,籍以 蜀 父老为辞,而己詰难之,以风天子。” 宋 苏轼 《请诘难圆丘六议札子》:“欲望圣旨行下,令议者与臣反覆詰难,尽此六议之是非。”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诘难者问:那么,写杀人最好是自己杀过人,写妓女还得去卖淫么?答曰:不然。”
词语解释:诘诛  拼音:jié zhū
问罪并惩罚。《礼记·月令》:“﹝孟秋之月﹞詰诛暴慢,以明好恶。” 郑玄 注:“詰,谓问其罪,穷治之也。” 唐 元稹 《苦雨》诗:“自顾方濩落,安能相詰诛?”
词语解释:诘早  拼音:jié zǎo
清早。 唐 陈叔达 《州城西园入斋祠社》诗:“升坛预洁祀,詰早肃分司。”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詰早,僮僕捷至。”
词语解释:诘奸  拼音:jié jiān
见“ 詰姦 ”。
亦作“ 詰奸 ”。 究办奸盗。《国语·周语中》:“司寇詰姦。” 韦昭 注:“禁詰姦盗。”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叛贼·妖人刘天绪》:“自 孙 刘 被论后,一时当事者俱以詰奸为戒。” 清 黄遵宪 《初闻京师义和团事感赋》:“养盗原由十常侍,詰姦惟赖外诸侯。”
词语解释:诘晓  拼音:jié xiǎo
犹诘旦。 隋 江总 《侍宴玄武观》诗:“詰晓三春暮,新雨百花朝。” 康有为 《京师晋阳寺下车伤足陈简持庶常黄湜生孝廉为吾裹药赋谢》:“詰晓步履可归来,嗟我故人情谊篤。”
词语解释:诘盘  拼音:jié pán
(1).辩难。 唐 韩愈 《记梦》诗:“我以指撮白玉丹,行且咀噍行詰盘。” 孙汝听 注:“詰盘,反覆也。”
(2).指《书·盘庚》。泛指简古、严正的文章。语本 唐 韩愈 《进学解》:“ 周 《誥》《盘》,佶屈聱牙。” 清 钱谦益 《后秋兴》诗之十二:“詰《盘》《誥》封京观,雕琢淮碑颂 伯颜 。”
词语解释:诘诎  拼音:jié qū
(1).屈曲;屈折。 汉 焦赣 《易林·渐之颐》:“其指詰詘,不能解脱。” 宋 晁补之 《胡戢秀才效欧阳公集古作琬琰堂》诗:“故都易姓几兵火,量臋鼎腹细詰詘。”
(2).滞塞;艰涩。 汉 王逸 《九思·遭厄》:“思哽饐兮詰詘,涕流澜兮如雨。” 清 王筠 《菉友肊说》:“且此及月阳月名,文理皆詰詘。” 章炳麟 《文学说例》:“间语者,间介於有用之语,似若繁冗,例以今世文法,又如詰詘难通。”
词语解释:诘驳  拼音:jié bó
问难和辩驳。 清 刘大櫆 《〈张讷堂诗〉序》:“忆昔与 中畯 游,时至其邸舍,评量今古,詰驳是非,或饮酒留连至醉。”
词语解释:诘鞫  拼音:jié jū
见"诘鞠"。
词语解释:诘蹶  拼音:jié jué
犹竭蹶。形容境况窘迫。 王闿运 《上征赋》:“息 金城 而愬飢兮,始詰蹶于一餐。”
词语解释:诘谯  拼音:jié qiáo
诘问、责备。《旧唐书·严挺之传》:“ 元紘 詰譙 挺之 。”
词语解释:诘鞠  拼音:jié jū
犹诘屈。文义迂曲难通。
词语解释:诘谪  拼音:jié zhé
审讯和罚罪。《宋书·王弘传》:“同伍犯法,无士人不罪之科,然每至詰謫,輒有请诉。”
词语解释:诘证  拼音:jié zhèng
盘问验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鸿渐》:“ 方氏 惊起,不信夫归,詰证确实,始挑灯呜咽而出。”
词语解释:诘讯  拼音:jié xùn
究问。《新唐书·张亮传》:“ 齐王 告 亮 反, 高祖 以属吏詰讯,终无所言,乃得释。”
词语解释:诘究  拼音:jié jiū
追问查究。《新唐书·戴至德传》:“ 至德 乃詰究本末,理直者密为奏,终不显私恩。” 明 张居正 《答应天巡抚孙小溪言捕盗书》:“乃朝廷别有所闻,一行詰究,遂以为多事,为烦苛。”
词语解释:诘禁  拼音:jié jìn
谓按照禁令究办。《周礼·夏官·大司马》:“制军詰禁,以纠邦国。” 郑玄 注:“詰,犹穷治也。” 贾公彦 疏:“詰禁者,按士师有五禁,天子礼;此诸侯国亦当有五禁,以相穷治,相纠正,故云以纠邦国也。”
词语解释:诘诈  拼音:jié zhà
查究奸诈之事。 宋 晁补之 《治通小序》:“挟事怀欺,明能知之,谓之詰诈。”
词语解释:诘质  拼音:jié zhì
谴责质问。 海上闲人 《上海罢市实录》卷下:“以该米店之毫无心肝,羣向詰质,并令将米如数追回。”
词语解释:诘调  拼音:jié diào
盘问。 明 无名氏 《桃符记》:“你这妮子不识羞,等我詰调你哩。”
词语解释:诘责  拼音:jié zé
(1).责问。《汉书·翟方进传》:“ 咸 詰责 方进 ,冀得其处, 方进 心恨。” 宋 叶适 《朝请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陈公墓志铭》:“上蹙然,遂极论踰数刻,因以公语詰责执政。” 鲁迅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
(2).诘问索求。《旧五代史·唐书·李继韬传》:“吾仲兄被罪,父子诛死。大兄不仁,略无动怀,而便蒸淫妻妾,詰责货财。惭耻见人,生不如死。”
词语解释:诘诮  拼音:jié qiào
诘问责备。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净行法门·出家顺善门》:“今乍闻詰誚之言,乃足惊怪。”《新唐书·高郢传》:“ 郢 因与其将 吕鸣岳 、 张延英 谋间道归国,事洩, 怀光 先斩二将,然后引 郢 詰誚, 郢 抗词无所愧隐,观者为泣下。”
词语解释:诘穷  拼音:jié qióng
穷治。谓用深文周纳的方法治人之罪。 汉 刘向 《说苑·君道》:“讯狱詰穷其辞,以法过之,四阻也。” 向宗鲁 校证:“詰穷犹詰詘。”
词语解释:诘让  拼音:jié ràng
诘问斥责。《后汉书·郑弘传》:“帝詰让 弘 ,收上印綬。” 宋 王禹偁 《监察御史朱府君墓志铭》:“ 太祖 召公詰让曰:‘囊橐如此,非盗于官,即取于民,书生相党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孝廉》:“至此,怒閽人,阴詰让之。”
词语解释:诘诉  拼音:jié sù
究问和诉说。 清 谭嗣同 《仁学》一:“忠孝既为臣子之专名,则终必不能以此反之。虽或他有所摭,意欲詰诉,而终不敌忠孝之名为名教之所出,反更益其罪。”
词语解释:诘诎聱牙  拼音:jié qū áo yá
同“ 詰曲聱牙 ”。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且又日鼓舞之以报章,间协助之以书籍,中之文词,虽詰詘聱牙,难于尽晓,顾究亦输入文明之利器也。”
词语解释:诘询  拼音:jié xún
追问,询问。 龚振黄 《青岛潮》第四章:“ 英 相 佐治 宣称此项问题,列国已有夙约。 威氏 詰询何约。”
词语解释:诘验  拼音:jié yàn
讯问和验证。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下》:“御史 寒朗 治其狱,奏 建 等未尝与 忠 相见,詰验无实,为 平 所枉,疑下无辜者众。”
词语解释:诘轧  拼音:jié zhá
屈曲纠结貌。 清 王夫之 《南岳赋》:“其巖岫则詰轧绸繆,鈹挺弓彄,始乎纤屈,终乎广裒。”
词语解释:诘辩  拼音:jié biàn
(1).刨根问底。《宋书·后妃传·孝武文穆王皇后》:“其间又有应答问讯,卜筮师母,乃至残餘饮食,詰辩与谁,衣被故弊,必责头领。”
(2).对质,辩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幸其心无愧怍,故仓卒间敢与詰辩。” 宋教仁 《宋渔父日记·一九○五年八月》:“復与詰辩良久,至亥初始回。”
词语解释:诘逐  拼音:jié zhú
斥责并驱逐。 汉 贾谊 《新书·先醒》:“昔者 虢君 骄恣自伐,諂諛亲贵,諫臣詰逐,政治踳乱,国人不服。”
词语解释:诘辱  拼音:jié rǔ
屈辱。《后汉书·朱浮传论》:“而 光武 、 明帝 躬好吏事,亦以课覈三公,其人或失而其礼稍薄,至有诛斥詰辱之累。”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至一官府,甚见詰辱。”
词语解释:诘论  拼音:jié lùn
辩驳论难。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戴学士》:“公善天文算法,与 南怀仁 詰论, 怀仁 为之屈。”
词语解释:诘断  拼音:jié duàn
审讯判决;查办断案。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旧闻·席氏多贤》:“武官不得受民词,擅詰断,权归有司。”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一砖适中 辛五 ,脑裂死,惊呼扰攘,竟不得击者主名,官司莫能詰断。”
词语解释:诘日  拼音:jié rì
明日。《太平广记》卷四八五引 唐 许尧佐 《柳氏传》:“使女奴窃言失身 沙叱利 ,阻同车者,请詰日幸相待於道政里门。”一本作“ 詰旦 ”。
词语解释:诘武  拼音:jié wǔ
犹讲武,治兵。 明 李东阳 《应制启沃诗·讲武》:“ 周 代守成方詰武, 汉 廷习射本称文。” 清 阮元 《驾幸南苑大阅恭纪》诗:“端为太平亲詰武,簫鐃归唱帝之回。”参见“ 詰戎治兵 ”。
词语解释:诘戎治兵  拼音:jié róng zhì bīng
谓整治军事。戎,戎服;兵,兵器。语本《书·立政》:“其克詰尔戎兵。” 明 张居正 《与操江宋阳山书》:“天下之事,以为无足虑,则必有大可虑者,故古人詰戎治兵,当太平之世,尤兢兢焉。”亦省作“ 詰戎 ”。 清 王熙 《春日扈从南海子观大蒐》诗:“应知宸算远,不为詰戎来。” 梁启超 《外债平议》:“夫经武詰戎,虽为国家所当有事,然自以民力所克任者为其限界。”
词语解释:诘治  拼音:jié zhì
究办;治理。 明 张居正 《答大同巡抚贾春宇书》:“今三衞之夷,朝入贡而暮犯抢,朝廷未能一一詰治之也,而欲责之于新款之虏,能乎?”《清会典·吏部二·文选清吏司》:“直省设总督,统辖文武,詰治军民。”
词语解释:诘明  拼音:jié míng
指明晨。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七:“公入室,谓众且去。谢导者曰:‘詰明从往输服。’”
词语解释:诘盗  拼音:jié dào
究办强盗。《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於是 鲁 多盗。 季孙 谓 臧武仲 曰:‘子盍詰盗?’” 宋 陈傅良 《右奉议郎新权发遣常州借紫薛公行状》:“舍姦有禁,詰盗有赏。”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叛贼·妖人赵古元》:“復聚众逞妖,为詰盗者所谁何,輒拒捕杀人,窜走 徐州 ,改今名。”
词语解释:诘斥  拼音:jié chì
斥责。《清史稿·食货志一》:“而 咸同 间, 嵩龄 、 德奎 、 刘有铭 、 铁祺 先后疏陈开放,均严旨詰斥。”
词语解释:诘实  拼音:jié shí
犹诘证。 明 张宁 《方洲杂言》:“遣发之日,诸故旧皆出饯。 允勣 谓所亲 陈嘉猷 、 魏瀚 曰:‘劳负亲友。然非久别,明年正月十七日后,便当相见也。公等幸识之。’及次年,适符其语, 允勣 果以赦还……予出京后, 允勣 镇西陲,逐虏殁,竟不得詰实前语云。”
词语解释:诘兵  拼音:jié bīng
整治兵器。 明 唐顺之 《覆勘蓟镇边务首疏》:“但知番戍远调,足辨目前,不思蒐乘詰兵,用图久计。”参见“ 詰戎治兵 ”。
词语解释:诘戎治兵  拼音:jié róng zhì bīng
谓整治军事。戎,戎服;兵,兵器。语本《书·立政》:“其克詰尔戎兵。” 明 张居正 《与操江宋阳山书》:“天下之事,以为无足虑,则必有大可虑者,故古人詰戎治兵,当太平之世,尤兢兢焉。”亦省作“ 詰戎 ”。 清 王熙 《春日扈从南海子观大蒐》诗:“应知宸算远,不为詰戎来。” 梁启超 《外债平议》:“夫经武詰戎,虽为国家所当有事,然自以民力所克任者为其限界。”
词语解释:诘审  拼音:jié shěn
审问。《三国演义》第一○三回:“ 懿 将解到 蜀 兵,詰审虚实。”
词语解释:诘呵  拼音:jié hē
诘问呵责。 明 徐渭 《予尝梦昼所决不为事心恶之后读唐书李坚贞传稍解焉》诗:“万有胶轕,曷可詰呵,皇矣上帝,其将谓何。”
词语解释:诘晨  拼音:jié chén
早晨,亦指明晨。 南朝 梁 萧统 《锺山解讲》诗:“清宵出 望园 ,詰晨届 钟岭 。” 明 何景明 《还至别业》诗:“詰晨亲友至,筐榼携所需。”
词语解释:诘曲聱牙  拼音:jié qǔ áo yá
形容文句艰涩,不通顺畅达。 明 宋濂 《文原》:“予窃怪世之为文者,不为不多,骋新奇者,鉤摘隐伏,变更庸常,甚至不可句读,且曰:不詰曲聱牙非古文也。” 清 钱谦益 《江母金孺人墓志铭》:“ 文昭 之文,詰曲聱牙。” 清 魏源 《章教谕〈强恕斋书〉序》:“审其往来踪蹟,以察知 周 召 二公陈誥纳诲心事,於詰曲聱牙中而如闻其告语。”参见“ 佶屈聱牙 ”。
词语解释:佶屈聱牙  拼音:jí qū áo yá
形容文句艰涩,不通顺畅达。 唐 韩愈 《进学解》:“ 周 誥 殷 盘,佶屈聱牙。” 王伯大 音释引 孙汝听 曰:“佶屈聱牙皆艰澁皃。”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三·樊宗师文》:“ 商 盘 周 誥佶屈聱牙,则以 秦 火之餘,出於 伏生 口授而然。 齐 语固异,而况九十之老,齿豁而音微,又杂以方言,安得不佶屈聱牙。” 邹韬奋 《经历》四:“例如有些文字,尤其是所谓直译的文字,写得佶屈聱牙。”亦省作“ 佶聱 ”。 清 焦循 《与王钦莱论文书》:“吾子论文,於古取 韩昌黎 ,於今取 朱梅菴 ,不乐字句琐细及文气佶聱者,足见天分之高。” 郭绍虞 云,菴疑当作“崖”。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 龚 氏之文,自矜立异,语差雷同,文气佶聱,不可卒读。”
词语解释:诘屈磝碻  拼音:jí qū áo qiāo
形容语言生硬难懂。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一:“是岁首士以 江西 优人来,登场歌舞,皆詰屈磝碻,不可听。”
词语解释:诘屈聱牙  拼音:jí qū áo yá
同“ 詰曲聱牙 ”。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公牍〉序》:“ 中 西文法,截然不同,颇有詰屈聱牙之嫌。” 秦牧 《艺海拾贝·“上味”》:“但是阅读那些什么都好,文字偏偏‘诘屈聱牙’的作品,却很令人头痛。”
词语解释:诘抗  拼音:jié kàng
犹颉颃。谓责问抗辩不相上下。 清 范元伟 《南漕行》:“嚮晨高坐仓厅上,官与帮丁互詰抗。”
词语解释:诘折  拼音:jié shé
诘问和辩难。《新唐书·王叔文传》:“ 文珍 随语詰折, 叔文 不得对。”
词语解释:诘戎治兵  拼音:jié róng zhì bīng
谓整治军事。戎,戎服;兵,兵器。语本《书·立政》:“其克詰尔戎兵。” 明 张居正 《与操江宋阳山书》:“天下之事,以为无足虑,则必有大可虑者,故古人詰戎治兵,当太平之世,尤兢兢焉。”亦省作“ 詰戎 ”。 清 王熙 《春日扈从南海子观大蒐》诗:“应知宸算远,不为詰戎来。” 梁启超 《外债平议》:“夫经武詰戎,虽为国家所当有事,然自以民力所克任者为其限界。”
词语解释:诘擿  拼音:jié tī
查究和揭发。《旧唐书·冯盎传》:“ 盎 奴婢万餘人,所居地方二千里,勤於簿领,詰擿姦状,甚得其情。”
词语解释:诘对  拼音:jié duì
诘问和对质。《汉书·王莽传下》:“郡县力事上官,应塞詰对,共酒食,具资用,以救断斩,不给復忧盗贼治官事。”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谁曾受捉?那説来的畜生在那里?唤取来夫人面前詰对。”
词语解释:诘戎  拼音:jié róng
见“ 詰戎治兵 ”。
词语解释:诘戎治兵  拼音:jié róng zhì bīng
谓整治军事。戎,戎服;兵,兵器。语本《书·立政》:“其克詰尔戎兵。” 明 张居正 《与操江宋阳山书》:“天下之事,以为无足虑,则必有大可虑者,故古人詰戎治兵,当太平之世,尤兢兢焉。”亦省作“ 詰戎 ”。 清 王熙 《春日扈从南海子观大蒐》诗:“应知宸算远,不为詰戎来。” 梁启超 《外债平议》:“夫经武詰戎,虽为国家所当有事,然自以民力所克任者为其限界。”
词语解释:诘屈謷牙  拼音:jí qū áo yá
同“ 詰曲聱牙 ”。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序》:“其间独照之匠,若 荆川 、 遵巖 、 震川 变 秦 汉 为 欧 曾 ,易詰屈謷牙为字顺文从,允矣。”
词语解释:诘  拼音:jié 
1.亦作"诘鞫"。亦作"诘鞠"。
2.犹诘屈。文义迂曲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