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六语上声 [yǔ,语言][chǔ chú,居住、处理,动形词]屿[详注1][yǔ,给予][yǔ,赐予][详注2][jǔ][详注3][zhù][duō]峿[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諿[详注4]汿


注1:去 墟上声。《集韵》彻也。又藏也。《前汉·苏武传》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注》去,收藏也。又《集韵》或作弆。《前汉·陈遵传》遵善书,与人尺牍,皆藏弆以为荣。《注》弆,亦藏也。
注2:御 《类篇》偶举切,驭上声。止也。《左传·襄四年》季孙不御。《注》御,止也。《释文》御,鱼吕反。 又鲁邑名。《左传·襄二十二年》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注》御叔,鲁御邑大夫。《释文》御,鱼吕反。
注3:作 zuò,音阻。《韩愈·处州孔子庙碑》惟此庙学,邺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注4:鐻 音巨。与簴同。钟鼓之柎也。《史记·秦始皇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
首字词组
许多许昌许都许中许少许由瓢许繇许允
许国许身许下许学许逊许配许给许准
许大许可许攀许宅许剑许鄙许认许丁卯
许事许与许郭许真君许天许由津许聘许来大
许由许重许嫁许散愁许字许父许愿许香愿
许长许久许和许洛许许许笄许娉许大粗
许人许负许旌阳许诺许容许赛许处 
许史许是许张许婚许市许郑许些 
许来许飞琼许亲许京许肯许管许可证 

词语解释:许多  拼音:xǔ duō
(1).如此之多;如此之大。《隋书·裴蕴传》:“ 藴 奏曰:‘此大不逊,天下何处有许多贼!’” 宋 李清照 《武陵春》词:“只恐 双溪 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大伯子许多年纪,如今説亲,説什么人是得?”
(2).多少;若干。《西游记》第九一回:“ 唐僧 道:‘贵府至 灵山 还有许多远近?’众僧道:‘此间到都下有二千里,这是我等走过的。西去到 灵山 ,我们未走,不知还有多少路,不敢妄对。’”《金瓶梅词话》第七一回:“ 何太监 道:‘他要许多价值儿?’”《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县主又问客人道:‘你银子是许多?’客人道:‘五十两。’”
(3).很多。《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唐太守 ﹞连相待之意,比平日也冷澹了许多。” 冰心 《关于女人·我的邻居》:“她思想缜密,描写细腻,比其他的同学,高出许多。” 沉从文 《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家中人既走了不少,忽然显得空阔许多。”
词语解释:许国  拼音:xǔ guó
谓将一身奉献给国家,报效国家。《晋书·陆玩传》:“诚以身许国,义忘曲让。” 唐 柳宗元 《冉溪》诗:“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復为身谋。” 蔡锷 《致潘惠英书》:“余素抱以身许国之心,此次尤为决心,万一为敌贼暗算,或战死疆场,决无所悔。”
词语解释:许大  拼音:xǔ dà
(1).这般大。《太平广记》卷二四八引 隋 侯白 《启颜录·侯白》:“ 白 即云:‘背共屋许大,肚共椀许大,口共盏许大。’众人射不得。”《金史·五行志》:“我先笑者,笑许大天下将相无人。”《廿载繁华梦》第二四回:“怪不得老兄往常在衙门里有许大声名。”
(2).这般多;许多。《前汉书平话》卷中:“可惜许大车马,多争天下……陛下百万雄兵,驍将莫知其数,皆总不及於 项羽 。” 明 刘芳节 《〈太岳先生文集〉评》:“信笔潦草写去,中间有许大议论,尚未得发出。”
(3).非常;甚。《西游记》第二十回:“洞门外来了一个雷公嘴毛脸的和尚,手持着一根许大粗的铁棒,要他师父哩!”
词语解释:许事  拼音:xǔ shì
这样的事情。《陈书·沉恪传》:“﹝ 恪 ﹞叩头谢曰:‘ 恪 身经事 萧 家来,今日不忍见许事,分受死耳,决不奉命。’” 宋 辛弃疾 《贺新郎》词:“莲社高人留翁语,吾醉寧论许事。” 清 黄遵宪 《罢美国留学生感赋》诗:“我不知许事,我且食蛤蜊。”
词语解释:许由  拼音:xǔ yóu
亦作“ 许繇 ”。 传说中的隐士。相传 尧 让以天下,不受,遁居于 颍水 之阳 箕山 之下。 尧 又召为九州长, 由 不愿闻,洗耳于 颍水 之滨。事见《庄子·逍遥游》《史记·伯夷列传》。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太傅谢侍中敦劝表》:“臣不能遵烟洲而谢 支伯 ,迎云山而揖 许由 ,激昂荣华之间,沉潜珪组之内。” 宋 陆游 《遣兴》诗:“静观世事频兴叹,千载前时有 许由 。” 清 孙枝蔚 《猛虎行》:“ 箕山 有 许繇 , 商山 有四翁。”
词语解释:许长  拼音:xǔ cháng
犹言这么长。《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但是想了想,今日初謁师门,怎得有许长工夫合他把《儿女英雄传》前三十五回的评话从头讲起。”
词语解释:许人  拼音:xǔ rén
(1).应允与人;许诺于人。《战国策·韩策二》:“老母在, 政 身未敢以许人也。” 汉 贾谊 《新书·匈奴》:“梦中许人,觉且不背其信;陛下已诺,若日出之灼灼。” 唐 陈子昂 《送东莱王学士无竞》诗:“宝剑千金买,平生未许人;怀君万里别,持赠结交亲。”
(2).指女子许配人家。 唐 于濆 《宫怨》诗:“父兄未许人,畏妾事姑舅。”《二刻拍案惊奇》卷三:“眼见得 丹桂 命硬,做了望门寡妇,一时未好许人。” 清 李渔 《蜃中楼·婚诺》:“两个舍姪女,都不曾许人。”
(3).称许他人。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二:“ 颖 自负文学,少许人,谈论多所折难。”
词语解释:许史  拼音:xǔ shǐ
(1). 汉宣帝 时外戚 许伯 和 史高 的并称。《汉书·盖宽饶传》:“上无 许 史 之属,下无 金 张 之託。”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许伯 , 宣帝 皇后父。 史高 , 宣帝 外家也。”后借指权门贵戚。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见鐘鼎於 金 张 ,闻絃歌於 许 史 。” 唐 王维 《偶然作》诗之五:“ 许 史 相经过,高门盈四壮。” 清 陆寅 《歧路行》诗:“朝 金 张 ,暮 许 史 ,拔剑欲为知己死。”
(2).本指 晋 道士 许逊 。后亦泛指道士。 元 萨都剌 《茅山道士》诗:“山中紫府 茅君 宅,《肘后》丹方 许史 传。”
词语解释:许来  拼音:xǔ lái
宋 元 口语。犹如许;这般。 宋 杨万里 《初夏即事》诗:“芍药晚花终是小,戎葵新莟许来多。”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三折:“许来 大江 面,俺接应的人,可怎生接应?”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三折:“可怜见俺许来大家私,被一场天火烧的光光荡荡。”
词语解释:许昌  拼音:xǔ chāng
中国中东部,河南省北部的城市,京广铁路经过此市,为烟草集散地,工业有卷烟、机械等,有霸陵桥、春秋楼等古迹
词语解释:许身  拼音:xǔ shēn
(1).犹自许。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许身一何愚,窃比 稷 与 契 。” 唐 刘蜕 《移史馆书》:“今虽蛊惑病妄,犹将自復其意,况逢足下以中正许身,以仁义自任者乎?” 清 黄鷟来 《后圃讲堂歌为李苍岑赋》:“许身 稷 契 嗤为愚,致君 尧 舜 嗟何补。”
(2).以身相许。 明 何景明 《送施聘之御史南迁》诗:“许身酧日月,垂泪向江湖。”
词语解释:许可  拼音:xǔ kě
准许,允诺。《汉书·翟方进传》:“君不量多少,一听羣下言,用度不足,奏请一切增赋……朕既不明,随奏许可。”《新唐书·杜牧传》:“ 程其 ( 山 东之地)水土,与 河南 等,常重十一二,故其人沉鷙多材力,重许可,能辛苦。” 元 许衡 《酬吴正传》诗:“古人吝许可,名实贵相拟; 汝南 月旦评,一言定是非。”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侦戏》:“他们是不轻许可人的,这本《燕子笺》词曲原好,有什么説处。” 巴金 《家》十九:“原来这几天来, 淑华 、 淑贞 两姐妹受到 琴 的鼓舞,都下了决心要继续读书,经过几次的要求,居然都得到了母亲的许可。”
词语解释:许与  拼音:xǔ yǔ
(1).谓结交引为知己。《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弘长风流,许与气类,虽单门后进,必加善诱。” 刘良 注:“许与,谓招引也。” 宋 刘攽 《献欧阳永叔》诗:“ 信陵 虚左乘, 程子 倾盖亲,意气已然诺,许与忘旧新。” 清 龚自珍 《语录》:“又论‘知在见君时,还相许与否?’先生曰:许与二字拟易之,以其弱腐。”
(2).称许。 唐 杜甫 《壮游》诗:“许与必词伯,赏游实贤王。” 宋 陆游 《〈赵秘阁文集〉序》:“已而故尚书 孙公 仲益 、端明 汪公 圣锡 、侍御 王公 龟龄 文益出於世,往往见公名字於其间,许与甚至。”《明史·刘子辅传》:“按察使 周新 不苟许与,独称 子辅 贤。”
词语解释:许重  拼音:xǔ zhòng
称许;看重。 元 虞集 《翰林学士承旨董公行状》:“ 世祖皇帝 在潜藩,命公主文书,讲説帐中,常见许重。”
词语解释:许久  拼音:xǔ jiǔ
好久,很久。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七:“与君相从许久,苦留不住。” 清 黄景仁 《夜闻新安江声》诗:“头岑腹块杂呕泄,服习许久方平痊。” 巴金 《家》二六:“平静的水面被扰乱了,湖里起了大的响声,荡漾在静夜的空中许久不散。”
词语解释:许负  拼音:xǔ fù
汉 代善于相面的 许 姓老妪,曾相 周亚夫 ,说:“君后三岁而侯。侯八岁为将相,持国秉,贵重矣,於人臣无两。其后九岁,而君饿死。”竟如其言。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后用以泛指相术家。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二折:“通神的 许负 细详推,地阁天仓,兰臺廷尉,则他那山根郎堂人中贵。”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刁姓》:“有 刁 姓者,家无生产,每出卖 许负 之术--实无术也。”
词语解释:许是  拼音:xǔ shì
或许是。表委婉或测度的语气。 鲁迅 《集外集·选本》:“评选的本子,影响于后来的文章的力量是不小的,恐怕还远在名家的专集之上,我想,这许是研究 中国 文学史的人们也该留意的罢。” 张天翼 《蜜蜂·仇恨》:“他们不知道干么要上火线;许是这个大帅跟那个大帅闹了点什么别扭。”
词语解释:许飞琼  拼音:xǔ fēi qióng
传说中的仙女名。 西王母 之侍女。《汉武帝内传》:“﹝ 王母 ﹞又命侍女 许飞琼 鼓震灵之簧。” 唐 孟棨 《本事诗·事感》:“﹝ 许浑 ﹞赋诗云:‘晓入瑶臺露气清,坐中唯有 许飞琼 ,尘心未断俗缘在,十里下山空月明。’”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入道》:“仙娥貌比 许飞琼 ,嬝娜真堪掌上擎。”
词语解释:许都
建安元年曹操迎汉献帝定都许昌,称许都。即今河南省许昌县
词语解释:许下  拼音:xǔ xià
指 许 。今 河南省 许昌市 。 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词高 许 下,学富 淹中 。” 宋 叶适 《〈徐斯远文集〉序》:“初渡 江 时, 上饶 号称贤俊所聚,义理之宅,如 汉 许 下、 晋 会稽 焉。” 清 陈维崧 《上芝麓先生书》:“然而客本畏人,居尤不易,必赖 汝南 长者,宠以輜軿, 许 下羣公,惠之谈论,此其萍跡,或免蓬科。”
词语解释:许攀  拼音:xǔ pān
许配,攀亲。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我们家里女孩子多,早点把 荷香 许攀给个好人家,也了却一桩心事。”
词语解释:许郭  拼音:xǔ guō
东汉 许劭 、 郭太 的并称。《后汉书·许劭传》:“ 许劭 字 子将 , 汝南 平舆 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若 樊子昭 、 和阳士 者,并显名於世。故天下言拔士者,咸称 许 郭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遒文丽藻,方驾 曹 王 ;英跱俊迈,联衡 许 郭 。” 张铣 注:“谓与 许劭 、 郭林宗 齐衡也。” 唐 陆龟蒙 《顾道士亡弟子奉束帛乞铭于袭美因赋戏赠》诗:“亦谓神仙同 许 郭 ,不妨才力似 班 扬 。”后亦用以泛指喜于奖掖后进的人。 唐 方干 《将谒商州吕郎中道出楚州留献章中丞》诗:“才小知难荐,终劳 许 郭 心。”
词语解释:许嫁  拼音:xǔ jià
允婚。《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缨。” 郑玄 注:“女子许嫁,系缨,有从人之端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 渤海 太守 史良 好一女子。许嫁而不果, 良 怒,杀之。” 宋 叶适 《姚君墓志铭》:“二女,长嫁 王某 ,次许嫁 黄某 。” 清 朱彝尊 《沉烈女诗》:“ 吴趋 沉氏 女,许嫁 黄小同 ;墨车虽未迎,媒妁言已通。”
词语解释:许和  拼音:xǔ hé
允许,答应。例如:登即相许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词语解释:许旌阳  拼音:xǔ jīng yáng
即 许逊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二》:“ 许旌阳 得道,赠远祖 由 玉虚僕射,曾祖 琰 太微兵卫大夫,先祖 玉 太极把业録籍典者,父 肃 中岳仙官,赐所居宅曰‘仙曹左府’。右皆天帝所令。今人但知 旌阳 拔宅事,不知 许武仲 逃 尧 后,復有此赠。未审天上玉虚僕射,较地下九州长何似耳。”参见“ 许逊 ”。
词语解释:许逊  拼音:xǔ xùn
传说中的仙人。相传为 晋 道士, 汝南 人,学道于 吴猛 ,后举孝廉,曾为 旌阳 令。感 晋 室棼乱,弃官东归,周游江湖。 东晋 孝武帝 太康 二年八月一日,于 洪州 西山 ,举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升。世称 许真君 或 许旌阳 。见《太平广记》卷十四引 唐 无名氏《十二真君传·许真君》。 元 范梈 《秋雨寓舍酬答夏编修》诗之四:“倚巖推 许逊 ,负水揖 文簫 。”
词语解释:许张  拼音:xǔ zhāng
唐 代 许远 、 张巡 的并称。 清 徐士俊 《〈奈何天〉总评》:“ 闕忠 貌隣 潘 宋 ,心并 许 张 。”
词语解释:许亲  拼音:xǔ qīn
答应婚事。 元 关汉卿 《拜月亭》第四折:“把这盏许亲酒又不敢慢俄延,则素扭迴头半口儿家刚刚的嚥。”《柳荫记·四九求方》:“[ 梁山伯 :]许亲是你亲口讲,只望地久与天长,谁知伯父来阻挡,犹如隔了万堵墙。”
词语解释:许中  拼音:xǔ zhōng
犹许下。 南朝 梁 刘令娴 《祭夫徐悱文》:“学比山成,辨同河泻,明经擢秀,光朝振野,调逸 许 中,声高 洛 下。”参见“ 许下 ”。
词语解释:许下  拼音:xǔ xià
指 许 。今 河南省 许昌市 。 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词高 许 下,学富 淹中 。” 宋 叶适 《〈徐斯远文集〉序》:“初渡 江 时, 上饶 号称贤俊所聚,义理之宅,如 汉 许 下、 晋 会稽 焉。” 清 陈维崧 《上芝麓先生书》:“然而客本畏人,居尤不易,必赖 汝南 长者,宠以輜軿, 许 下羣公,惠之谈论,此其萍跡,或免蓬科。”
词语解释:许学  拼音:xǔ xué
指对于 汉 许慎 《说文解字》的研究和著作。如 清 张炳翔 编的《许学丛书》、 许颂鼎 许溎祥 合编的《许学丛刻》、 黎径诰 著的《许学考》等。
词语解释:许宅  拼音:xǔ zhái
指相传全家拔宅飞升的 晋 道士 许逊 的家宅。 唐 李绅 《新楼》诗:“坐疑 许 宅驱鸡犬,笑类 樊 妻化羽毛。”参见“ 许逊 ”。
词语解释:许逊  拼音:xǔ xùn
传说中的仙人。相传为 晋 道士, 汝南 人,学道于 吴猛 ,后举孝廉,曾为 旌阳 令。感 晋 室棼乱,弃官东归,周游江湖。 东晋 孝武帝 太康 二年八月一日,于 洪州 西山 ,举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升。世称 许真君 或 许旌阳 。见《太平广记》卷十四引 唐 无名氏《十二真君传·许真君》。 元 范梈 《秋雨寓舍酬答夏编修》诗之四:“倚巖推 许逊 ,负水揖 文簫 。”
词语解释:许真君  拼音:xǔ zhēn jūn
即 许逊 。 田汉 《洪水》:“沿湖原有九条铁牛,现在只剩这边这一条了……也有人说是 许真君 拿蛟以后,铸下来镇水的。”参见“ 许逊 ”。
词语解释:许逊  拼音:xǔ xùn
传说中的仙人。相传为 晋 道士, 汝南 人,学道于 吴猛 ,后举孝廉,曾为 旌阳 令。感 晋 室棼乱,弃官东归,周游江湖。 东晋 孝武帝 太康 二年八月一日,于 洪州 西山 ,举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升。世称 许真君 或 许旌阳 。见《太平广记》卷十四引 唐 无名氏《十二真君传·许真君》。 元 范梈 《秋雨寓舍酬答夏编修》诗之四:“倚巖推 许逊 ,负水揖 文簫 。”
词语解释:许散愁  拼音:xǔ sàn chóu
古之贞男。 清 唐孙华 《维扬舟中作》诗之四:“生来不作 樊川 梦,直是当年 许散愁 。”自注:“ 许散愁 , 北齐 人,自少不登孌童之牀,不入季女之室。”参阅《北齐书·废帝纪》
词语解释:许洛  拼音:xǔ luò
许京 和 洛京 (今 河南 许昌 和 洛阳 )的并称。 晋 干宝 《〈晋纪〉总论》:“潜谋虽密,而在几必兆; 淮浦 再扰,而 许 洛 不震。” 晋 王羲之 《与会稽王笺》:“况今转运供继,西输 许 洛 ,北入 黄河 ,虽 秦政 之弊未至於此,而十室之忧便以交至。”《宋书·刘康祖传》:“其年秋, 萧斌 、 王玄謨 、 沉庆之 等入 河 , 康祖 率 豫州 军出 许 洛 。”
词语解释:许诺  拼音:xǔ nuò
(1).同意;应允。《仪礼·乡射礼》:“司正礼辞,许诺,主人再拜,司正答拜。”《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诚一开口请 如姬 , 如姬 必许诺,则得虎符夺 晋鄙 军,北救 赵 而西却 秦 ,此五霸之伐也。” 唐 白行简 《李娃传》:“ 娃 曰:‘送子涉江,至於 剑门 ,当令我回。’生许诺。”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二折:“先生初闻 鲁肃 相邀,慨然许诺;今知有 关公 ,力辞不往,是何故也?” 吴晗 《人身自由何在?》:“我们过去被许诺的自由太多了,十几年的文告以至最近三月一日的文件,都充满了这一名词。”
(2).指所应允的话。 白桦 《吴王金戈越王剑》第五场:“你们有你们的忠诚,我有我的许诺。” 刘绍棠 《两草一心》:“ 春雪 含羞吐露了她对 梅畹贞 的许诺。”
词语解释:许婚  拼音:xǔ hūn
谓女方接受男方求婚。 唐 李商隐 《公子》诗:“ 金唐公主 年应小,二十君王未许婚。”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夫人之许婚, 张生 之望配, 红娘 之勇於作合, 鶯鶯 之敢於失身,与 郑恒 之力争原配而不得皆由於此。”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余第三女,许婚 戈仙舟 太僕子。”
词语解释:许京  拼音:xǔ jīng
即 许都 。今 河南 许昌 。《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刘桢〉》:“ 河 兖 当衝要,沦飘薄 许京 。” 刘良 注:“ 献帝 迁 许州 ,故称 许京 。言我因通津,沦漂至於 许都 。”
词语解释:许少  拼音:xǔ shǎo
古代传说人物名。《文选·班固〈西都赋〉》:“ 许少 施巧, 秦成力 折。” 李周翰 注:“ 许少 ,古捷人。”
一些儿。 茅盾 《路》九:“还有许少秘密消息,仍旧请 老熊 报告。”
词语解释:许逊  拼音:xǔ xùn
传说中的仙人。相传为 晋 道士, 汝南 人,学道于 吴猛 ,后举孝廉,曾为 旌阳 令。感 晋 室棼乱,弃官东归,周游江湖。 东晋 孝武帝 太康 二年八月一日,于 洪州 西山 ,举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升。世称 许真君 或 许旌阳 。见《太平广记》卷十四引 唐 无名氏《十二真君传·许真君》。 元 范梈 《秋雨寓舍酬答夏编修》诗之四:“倚巖推 许逊 ,负水揖 文簫 。”
词语解释:许剑  拼音:xǔ jiàn
亦作“ 许劒 ”。 汉 刘向 《新序·节士》载: 吴季札 西聘 晋 ,带宝剑过 徐 。 徐君 观剑不言而色欲之。 季子 心许之。还而 徐君 已死,遂挂其剑于墓树,曰:“吾心许之矣。” 徐 人嘉而歌之曰:“ 延陵季子 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后以“许剑”为不忘知交,心存知己之典。 元 柳贯 《袁文清墓下作》诗:“十年渍酒緜,不到 文清 墓,遥遥许劒心,梦寐伤迟莫。” 明 大同 《读谢翱传》诗:“南奔北走家何在? 七里滩 前许劒来。” 清 曹寅 《赴淮舟行杂诗》之九:“数拒羣公饯,微吟许剑诗。”
词语解释:许天  拼音:xǔ tiān
谓报效天帝。 唐 柳宗元 《礼部为文武百寮请听政表》之二:“臣闻圣凡殊途,邦家异礼,故王者捨己从物,用身许天,虽居达丧,犹以事夺。”
词语解释:许字  拼音:xǔ zì
许配。 明 陈楼德 《陶庵先生年谱》:“先生曰:‘城亡与亡,岂以出处贰心;出身之士,犹许字之女,殉节亦其所也。’”《廿载繁华梦》第二五回:“ 梁早田 进来道:‘听説老哥的女公子尚未许字,今有一头好亲事,要与老哥説知。’” 何其芳 《画梦录·哀歌》:“她早已许字了人家,依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词语解释:许许  拼音:xǔ xǔ
甚少,极少。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诸军因噪曰:‘我辈劳苦塞上数年,仅得许许,更夺人刀下食乎?’”
(1).劳动时共同出力的呼声。《诗·小雅·伐木》:“伐木许许,釃酒有藇。” 陆德明 释文:“许, 沉 呼古反。” 清 林嗣环 《〈秋声诗〉自序》:“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清 王夫之 《和陶〈停云〉赠芋岩五十初度》:“乔乔 豫章 ,执彼斧柯,匪不曰劳,许许维和。”借指繁重的劳动。 清 吕履恒 《牛口谷》诗:“箕歛斗会麦千斛,鳩声未已索食肉。终岁许许,不寧邦族。”
(2).泛指各种事物发出的声音。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惟野葱、苦蕒、红米作炊,炊汁许许,代脂供饮。” 清 魏源 《天台纪游·龙涧水帘》诗:“但觉寒颼颼,竟忘轰许许。”
词语解释:许容  拼音:xǔ róng
容许。 宋 文同 《奏为乞差京朝官知井研县事》:“曏时朝廷尝亦知其如此草创无已,深虑寝久,事有不便,遂下本路转运司止絶,不许容开造。”《水浒传》第二回:“府尹把 高俅 断了四十脊杖,迭配出界发放, 东京 城里人民,不许容他在家宿食。”
词语解释:许市  拼音:xǔ shì
(1). 许京 的街市。《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父母婴孩,覆尸 许 市。” 李善 注引《后汉书》:“ 建安 元年,迁都於 许 。”
(2).古地名。即今 江苏省 吴县 浒关墅 。 宋 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卷下:“ 许市 在郡西二十五里。《图经》云: 秦皇 求 吴王 剑,白虎蹲於丘上,遂西走二十五里而失。剑不能得,地裂为池,因名其地曰 虎疁 。盖此地是也。 唐 讳虎, 钱氏 讳鏐,故改云 许市 。” 宋 杨万里 《将近许市望见虎丘》诗:“ 许市 人家远树前, 虎邱 山色夕阳边。石桥分水入别港,茅屋垂杨仍钓船。”
词语解释:许肯  拼音:xǔ kěn
应允。 唐 吕岩 《鄂渚悟道歌》:“因雨泥滑门不出,忽闻邻舍语丹术。试问邻公可相传,一言许肯更无难。”
词语解释:许由瓢  拼音:xǔ yóu piáo
泛指隐者舀水的器皿。典出 汉 蔡邕 《琴操·箕山操》:“ 许由 者,古之贞固之士也。 尧 时为布衣,夏则巢居,冬则穴处,飢则仍山而食,渴则仍河而饮。无杯器,常以手捧水而饮之。人见其无器,以一瓢遗之。 由 操饮毕,以瓢掛树。风吹树动,歷歷有声, 由 以为烦扰,遂取损之。”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四折:“[六贼推倒正末科][正末唱:]哎哟,险跌破许由瓢。” 明 叶宪祖 《碧莲绣符》第五折:“泼阳乌放威刚此时,渴病争如是!倾将石髓流,胜却金茎赐,许由瓢,取来甘復旨。”
词语解释:许配  拼音:xǔ pèi
(1).旧时女子由家长做主,跟某人婚配。《水浒传》第一○一回:“ 童贯 抚养为己女,许配 蔡攸 之子,却是 蔡京 的孙儿媳妇了。”《红楼梦》第一一四回:“ 贾政 道:‘弟那年在 江西 粮道任时,将小女许配与统制少君,结褵已经三载。’” 丁玲 《母亲》三:“她因为许配的人家不好,一心不想嫁过去,挨到现在已经二十二岁。”
(2).允许相匹配。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 鶯鶯 、 君瑞 ,许配雄雌;夫人失信,推託别词。”
词语解释:许鄙  拼音:xǔ bǐ
古代传说中的善相马者。
词语解释:许由津  拼音:xǔ yóu jīn
指 颍水 。相传 许由 洗耳于 颍水 滨,故称。 清 汪懋麟 《题画薛少保十一鹤》诗:“飢茹黄公芝,渴饮 许由津 ,低头看鴈鶩,齷齪焉能驯。”
词语解释:许父  拼音:xǔ fù
许由 、 巢父 的并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何有坐则华屋,行则肥马,侍女数十,然后为奇。此乃 许父 所以忼慨, 夷 齐 所以长叹。”
词语解释:许笄  拼音:xǔ jī
许嫁。语本《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 唐 于邵 《与常相公书》:“况家事未毕,立锥无地,男可从官,女可许笄。”
词语解释:许赛  拼音:xǔ sài
犹许愿。赛,酬神。《晋书·艺术传·戴洋》:“昔 苏峻 时,公於 白石祠 中祈福,许赛其牛,至今未解。”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 闽 俗最可恨者,瘟疫之疾一起,即请邪神,香火奉事於庭,惴惴然朝夕拜礼许赛不已。”参见“ 许愿 ”。
词语解释:许愿  拼音:xǔ yuàn
亦作“ 许愿 ”。
(1).对神佛有所祈求,许下某种酬谢。 明 陈荩 《修慝馀编》:“凡人疾病时,勿要轻信鬼神,出动许愿,听巫祷祀。”《镜花缘》第十二回:“凡父母一经得有子女,或西庙烧香,或东菴许愿,莫不望其无灾无病,福寿绵长。” 萧乾 《南德的暮秋》:“ 奥村 尸横遍野,村人于是向天许愿,说逢十年全村必演一季警世的宗教戏。”
(2).借指事前答应对方将来给以某种好处。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三:“我素不轻许愿,无端破了一回例,遗我以日夜耿耿的心。”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八:“﹝ 张学海 ﹞就向 巧珠 许愿道:‘等哪天有空,我和 陶伯伯 一同带你上 中山公园 白相去。’”《花城》1981年第2期:“有次父亲还许愿说:‘ 阿霞 ,你能跳个第一名,爸爸发给你奖金!’”
词语解释:许郑  拼音:xǔ zhèng
东汉 经学家 许慎 、 郑玄 的并称。 清 黄遵宪 《感怀》诗:“洎乎 许 郑 出,褎然万人杰。” 梁启超 《变法通议·学校总论》:“其有通人志士,或笺注校勘,效忠於 许 郑 ;或束身自爱,归命於 程 朱 。”
词语解释:许管  拼音:xǔ guǎn
善相者 汉 许负 和 三国 管辂 的并称。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续集·补明武宗遗事》:“星卜者流,皆在前门营趁,有相士自命 许 管 之能。”
词语解释:许繇  拼音:xǔ yáo
见“ 许由 ”。
词语解释:许由  拼音:xǔ yóu
亦作“ 许繇 ”。 传说中的隐士。相传 尧 让以天下,不受,遁居于 颍水 之阳 箕山 之下。 尧 又召为九州长, 由 不愿闻,洗耳于 颍水 之滨。事见《庄子·逍遥游》《史记·伯夷列传》。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太傅谢侍中敦劝表》:“臣不能遵烟洲而谢 支伯 ,迎云山而揖 许由 ,激昂荣华之间,沉潜珪组之内。” 宋 陆游 《遣兴》诗:“静观世事频兴叹,千载前时有 许由 。” 清 孙枝蔚 《猛虎行》:“ 箕山 有 许繇 , 商山 有四翁。”
词语解释:许给  拼音:xǔ gěi
粟神名。《太平御览》卷八四○引《春秋佐助期》:“粟神名 许给 ,姓 庆天 。”
词语解释:许认  拼音:xǔ rèn
同意、承认。 张孝若 《辛亥革命前后》第二节:“窃谓宜以此时顺天人之归,谢帝王之位,俯从羣愿,许认共和。”
词语解释:许聘  拼音:xǔ pìn
女方接受男方的聘礼。谓允婚。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化了的相国姑夫,在时曾许聘与 鶯鶯 。” 明 叶宪祖 《素梅玉蟾》第三折:“只为你父母双亡,无人倚仗,年纪长成,姻缘未偶,特来接你到我家去,就在我那里许聘,还觉易些。” 清 唐孙华 《侯门妓》诗:“父母相矜指奇货,许聘当须予贵人。”
词语解释:许愿  拼音:xǔ yuàn
亦作“ 许愿 ”。
(1).对神佛有所祈求,许下某种酬谢。 明 陈荩 《修慝馀编》:“凡人疾病时,勿要轻信鬼神,出动许愿,听巫祷祀。”《镜花缘》第十二回:“凡父母一经得有子女,或西庙烧香,或东菴许愿,莫不望其无灾无病,福寿绵长。” 萧乾 《南德的暮秋》:“ 奥村 尸横遍野,村人于是向天许愿,说逢十年全村必演一季警世的宗教戏。”
(2).借指事前答应对方将来给以某种好处。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三:“我素不轻许愿,无端破了一回例,遗我以日夜耿耿的心。”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八:“﹝ 张学海 ﹞就向 巧珠 许愿道:‘等哪天有空,我和 陶伯伯 一同带你上 中山公园 白相去。’”《花城》1981年第2期:“有次父亲还许愿说:‘ 阿霞 ,你能跳个第一名,爸爸发给你奖金!’”
词语解释:许娉  拼音:xǔ pīng
许聘。娉,通“ 聘 ”。 元 王实甫 《破窑记》第一折:“止有箇女孩儿,小字 月娥 ,不曾许娉他人。”
词语解释:许处  拼音:xǔ chǔ
犹言这些地方。 南朝 陈 徐陵 《鸳鸯赋》:“特讶鸳鸯鸟,长情真可念,许处胜人多,何时肯相厌。”
词语解释:许些  拼音:xǔ xiē
少许;一些。《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次日,带了许些任上的吃物,自己又到监中和 珍哥 商议。”《醒世姻缘传》第十七回:“拿出这银子来,上下打点,一定也还使不尽,还好剩下许些。”
词语解释:许可证  拼音:xǔ kě zhèng
指准予做某事的书面证明。 郭沫若 《苏联纪行·六月九日》:“据执事的人说: 中国 人出境还要有外事局的许可证,不然便不能起飞。”
词语解释:许允  拼音:xǔ yǔn
充许;答应。 宋 岳飞 《申省条画合行事件札子》:“伏望详酌,将上件两县依旧隶属本州,所贵军民通便。如蒙许允,乞作特旨行下。” 元 王晔 《桃花女》第三折:“随后着媒婆去説亲,要求他 桃花女 做媳妇,喜的他已许允了。”《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 顺哥 本不愿相从,落在其中,出於无奈,只得许允。”
词语解释:许准  拼音:xǔ zhǔn
准许。《元典章·户部七·支》:“如无许准文字,毋得擅自放支分文钱物。”
词语解释:许丁卯  拼音:xǔ dīng mǎo
指 唐 代诗人 许浑 。 许浑 住 丹阳 (今属 江苏 ) 丁卯桥 旁 丁卯庄 。著有《丁卯集》,故称。 清 方文 《赠袁长卿郡伯》诗:“前辈犹传 许丁卯 , 凌敲 送客不曾閒。”
词语解释:许来大
许大
词语解释:许香愿
对神佛有所祈求时,提出事后给予的某种酬谢
词语解释:许大粗
这么大、这么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