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三讲上声 缿[音蚌。耜屬。《埤雅》䥯器。]
共220,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首字词组
讲席讲求讲座讲台讲事讲时钟讲问讲官
讲学讲贯讲磨讲帷讲下讲切讲臣讲戎
讲道讲说讲和讲鼓讲画讲摩讲订讲宇
讲论讲德讲诵讲坐讲行讲主讲语讲钞
讲经讲殿讲钟讲究讲幄讲清讲议讲谈
讲明讲解讲石讲法讲灯讲序讲阅讲花
讲堂讲师讲礼讲律讲肄讲评讲扬讲理
讲筵讲义讲读讲树讲散讲用讲寺讲家
讲武讲书讲授讲闻讲舍讲僧讲处讲室
讲习讲肆讲艺讲劝讲治讲兵讲射讲通

词语解释:讲席  拼音:jiǎng xí
高僧、儒师讲经讲学的席位。亦用作对师长、学者的尊称。 南朝 梁 沉约 《为齐竟陵王发讲疏》:“置讲席於上邸,集名僧於帝畿。” 唐 戴叔伦 《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之三:“近闻离讲席,听雨半山眠。” 清 唐孙华 《寿王冰庵太守五十韵》:“讲席儒氊冷,篱门窟室卑。”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遣 唐 留学生学成归国,往往担任经史的讲席,传授弟子。”
词语解释:讲学  拼音:jiǎng xué
(1).研习,学习。《左传·昭公七年》:“ 孟僖子 病不能相礼,乃讲学之,苟能礼者从之。” 杜预 注:“讲,习也。”《后汉书·马援传》:“后乃白 援 ,从 平原 杨太伯 讲学,专心坟典。” 宋 陆游 《北窗怀友》诗:“幸有北窗堪讲学,故交零落与谁同。”
(2).公开讲述自己的学术理论。 明 陆树声 《清暑笔谈》:“近来一种讲学者,高谈玄论,究其归宿,茫无据依。” 清 顾炎武 《与友人论父在为母齐衰期书》:“承教以处今之时,但当著书,不必讲学,此去名务实之论,良获我心。” 邓小平 《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我们还要请外国著名学者来我国讲学。”
词语解释:讲道  拼音:jiǎng dào
(1).指儒家或宗教家讲习经典著作的内容、意义。《汉书·律历志上》:“今广延羣儒,博谋讲道,修明旧典。”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五·释慧基》:“於是从容讲道,训厉禪慧,四远从风,五众归伏。”《明史·顾宪成传》:“邑故有东林书院, 宋 杨时 讲道处也, 宪成 与弟 允成 倡修之。” 许地山 《缀网劳蛛》:“在这两三年间, 我牧师 常来找我谈话,有时也请我到他的面包房里去听他讲道。”
(2).讲说。 宋 张栻 《答朱元晦书》:“上聪明,所恨无人朝夕讲道至理,以开广圣心,此实今日兴衰之本也。”《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再要讲道夜间严谨门户,不怕你腰缠万贯,落了店都是店家的干係,用不着客人自己费心。”
词语解释:讲论  拼音:jiǎng lùn
(1).讲谈论议。 汉 班固 《西都赋》:“讲论乎六蓺,稽合乎同异。” 宋 张载 《经学理窟·学大原上》:“学者有所不知,问而知之,则可否自决,不待讲论。” 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三:“讲论物价问题时,重读的当为‘降低生活’。”
(2).说长道短,议论。 明 刘兑 《娇红记》:“外人讲论,事有两难,怎么是好?”
词语解释:讲经  拼音:jiǎng jīng
(1).讲说儒家经义。《晋书·礼志下》:“ 魏 正始 中, 齐王 每讲经遍,輒使太常释奠先圣先师於辟雍,弗躬亲。”《新唐书·儒学传上·孔颖达》:“帝幸太学观释菜,命 颖达 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詔褒美。” 清 黄宗羲 《陈夔献墓志铭》:“於嗟 夔献 ,立会讲经,十年之后,人物峥嶸。”
(2).讲说佛教经典。旧日法会讲经,以繁复的仪式开始,而后由都讲唱经题和经文,讲师讲说经义。后来的俗讲仍沿用此一程式,发展为变文,始由一人讲唱。《正法华经·安行品》:“佛语傅首曰:‘菩萨先处二法乃应讲经:一曰威仪,二曰礼节。’”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崇真寺》:“讲经者心怀彼我,以骄凌物,比丘中第一麤行。”
(3).指讲说道教经义。 清 焦循 《送郡太守尹公归里序》:“县役 聂兆何 者,诡称道士,率妻子占据 东岳庙 ,讲经高会,诱妇女入寺,里之愚民,不惜供以钱粟。”
词语解释:讲明  拼音:jiǎng míng
(1).讲解发明。 宋 韩元吉 《高邮军曾使君墓志铭》:“而 天隐 独欲探性命之理,从 上蔡 谢先生 、 龟山 杨先生 游,以讲明圣人之道,善类至今称之。” 明 张元抃 《祭俞连山先生文》:“勤勤恳恳,方将与吾党讲明切磋,以共进先哲之遗轨。” 清 冯景 《书〈宋濂传〉后》:“《尚书》二典三謨,帝王大经大法毕具,愿留意讲明之。”
(2).讲清楚,说明白。 茅盾 《子夜》八:“不过还有一层也要先讲明:交保证金的时候也是你六成,我四成--这算是我沾你的光。”
词语解释:讲堂  拼音:jiǎng táng
(1).儒师讲学的堂舍。《后汉书·翟酺传》:“ 光武 初兴,愍其荒废,起太学博士舍、内外讲堂,诸生横巷,为海内所集。”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始 文翁 为 蜀 守,立讲堂作石室于南城。” 清 顾炎武 《又与潘次耕札》:“吾异日局面似能领袖一方,然而不坐讲堂,不收门徒,悉反 正德 以来诸老先生之夙习,庶无遗议於后人。”
(2).今亦指教室。 老舍 《蜕》第五:“他知道自己聪明,所以讲堂上的功课他不大去听。”
(3).高僧讲经说法的堂舍。《南史·宋武帝纪》:“尝游 京口 竹林寺 ,独卧讲堂前,上有五色龙章。”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 开元 初年, 润州 江寧县 瓦官寺 修讲堂,匠人於鴟吻内竹筒中得之,与一沙门。” 清 金人瑞 《梦游虎丘》诗:“不是晓鐘来枕畔,至今还在讲堂隈。”
词语解释:讲筵  拼音:jiǎng yán
(1).讲经、讲学的处所。 南朝 梁 陆云公 《御讲般若经序》:“犍椎既鸣,讲筵将合,重肩絓轂,填溢四门。” 唐 任蕃 《梦游录·樱桃青衣》:“见一精舍中有僧开讲,听徒甚众。 卢子 方诣讲筵,倦寝。” 清 赵翼 《白鹿洞书院》诗:“ 晦翁 守 南康 ,踵旧开讲筵。” 郁达夫 《日本谣》之八:“扫眉才子众三千, 万里桥 边起讲筵。羡煞传经诸 伏 女,一时分得水衡钱。”
(2).特指天子的经筵。 明 李东阳 《闻青谿学士擢礼部侍郎喜而有作》诗:“从此黄扉须更到,讲筵经史待重论。” 清 计六奇 《明季北略·孙承宗殉节》:“ 承宗 独不然,讲筵献替,务为激切剴直。”
词语解释:讲武  拼音:jiǎng wǔ
讲习武事。《国语·周语上》:“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 韦昭 注:“讲,习也。” 清 班固 《东都赋》:“顺时节而蒐狩,简车徒以讲武。” 唐 叶季良 《省试吴宫教美人战》诗:“强 吴 矜覇略,讲武在深宫。” 清 王韬 《平贼议》:“如是一旦有事,而后兵乃可用,此讲武所以强兵也。”
词语解释:讲习  拼音:jiǎng xí
讲议研习。《易·兑》:“《象》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孔颖达 疏:“朋友聚居,讲习道义,相説之盛,莫过於此也。” 唐 张说 《大唐祀封禅颂》:“讲习乎无为之书,讨论乎 集贤 之殿。”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序论:“ 中国 佛学学说的来源,基本上是依靠传译和讲习为媒介。”
词语解释:讲求  拼音:jiǎng qiú
(1).修习研究。《左传·宣公十六年》:“ 武子 归而讲求典礼,以脩 晋国 之法。” 南朝 宋 何承天 《重答颜光禄》:“凡讲求至理,曾不折以圣言,多採譎怪,以相扶翼,得无似以水济水邪?” 宋 陈亮 《江河淮汴策》:“然其议臣之讲求,若东流北流之説, 贾生 、 韩生 之论,虽或足以为一时之便利,揆之古义,是皆汩陈其五行者也,乌足以动天而回河乎!”
(2).追求;重视。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六:“因为讲求快速,行书比楷书更多用处。” 沙汀 《困兽记》十二:“他是很讲求实际的,可是别人却也并不虚华。”
词语解释:讲贯  拼音:jiǎng guàn
犹讲习。《国语·鲁语下》:“昼而讲贯,夕而习復。” 韦昭 注:“贯,习也。” 唐 黄滔 《启薛舍人》:“金口开时,讲贯则处其异等。”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苏仲芬》:“ 王 子弟朝往暮还,从 仲芬 讲贯。”
词语解释:讲说  拼音:jiǎng shuō
讲述解说。《普曜经·说法门品》:“是为八百法曜法门,菩萨大士临降神时,为诸天子讲説此法。”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四:“﹝ 孙奭 ﹞幼好学,博通书传,善讲説。” 沙汀 《风浪》:“工作同志正在讲说秩序的重要,希望大家不要抢着发言。”
词语解释:讲德  拼音:jiǎng dé
(1).讨论、讲求仁德。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於是文绎復集,乃始讲德。” 唐 张说 《为人作祭弟文》:“每思与尔归印 东都 ,悬舆故里,扬名讲德,居常待终。” 清 方履籛 《邓汉中〈德政录〉跋》:“每欲撰讲德之论,颂 樊 惠 之渠,自愧小文,莫宣景行。”
(2).讲求道德。 宋 刘敞 《右射驺虞赋》:“且夫射也,讲德而绎志,序宾而考贤,内可以教士,外可以事天。” 明 赵南星 《明通议大夫兵部右侍郎见泉魏公碑》:“数公者,多暇相过,登山观水,讲德论文,每联鑣出游,望之者若列仙也。”
词语解释:讲殿  拼音:jiǎng diàn
(1).讲经说法的殿堂。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林寺》:“讲殿叠起,房廡连属。”《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遶白玉之莲花,上黄金之讲殿。”
(2).经筵所在的宫殿。 宋 金履祥 《北山之高寿北山何先生》诗:“咨尔夫子,汝予交修,讲殿幄帷,尔优尔游。”《明史·曹璘传》:“经筵虽御,徒为具文。方举輙休,暂行遽罢,所谓‘一日暴之,十日寒之’者,愿日御讲殿与儒臣论议,罢斥大学士 刘吉 等,以消天变。”
词语解释:讲解  拼音:jiǎng jiě
(1).讲和。《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 、 范增 疑 沛公 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 裴駰 集解引 苏林 曰:“讲,和也。” 宋 宋祁 《杨太尉神道碑》:“会戎译讲解,兵悉罢屯。” 明 陆树声 《长水日抄》:“ 倪文节 公 嘉定 初与 金 人讲解,使还,中书议表贺。”
(2).调解。《新唐书·马燧传》:“ 燧 将攻 魏 ,取攻具於 抱真 营,并请杂两军平其功, 抱真 不听,请独当一面,繇是逗遛。帝数遣使讲解。”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 郑之惠 ﹞且替名下官人 何东凤 报二十一年夙讎,当道者多为讲解,竟胶执不息,大为舆情所薄。”
(3).讲论,解释。 唐 韩愈 《石鼓歌》:“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清 张惠言 《江安甫葬铭》:“时余方次 虞氏 《易》,又请受之,每一卷就,輒手写讲解,比余书成,而 安甫 悉能指説。” 高晓声 《我的两位邻居》:“我看见他伏在桌上,正在全神贯注地用笔指点着一篇作文,向站在桌边的 老刘 的小女儿讲解。”
词语解释:讲师  拼音:jiǎng shī
(1).讲道传经的儒师或高僧。《后汉书·礼仪志上》:“养三老、五更之仪,先吉日,司徒上太傅若讲师故三公人名,用其德行年耆高者一人为老,次一人为更也。” 宋 叶适 《法明寺教藏序》:“ 西湖 法明寺 ,昔讲师 继忠 居之。” 清 顾炎武 《与人书》之二三:“能文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吾见近日之为文人、为讲师者,其意皆欲以文名、以讲名者也。”
(2).讲习师旅之事。 晋 张协 《七命》:“将因气以效杀,临金郊而讲师。”
(3).高等学校中职别次于副教授而高于助教的教师。
词语解释:讲义  拼音:jiǎng yì
(1).讲说经义。《南史·梁纪中·武帝下》:“初,帝创 同泰寺 ,至是开 大通门 以对寺之南门,取反语以协 同泰 。自是晨夕讲义,多由此门。”《北史·崔暹传》:“子 达拏 ,年十三,令儒者 权会 教其解《周易》两字,乃集朝贵名流,命 达拏 高坐开讲。同郡 眭仲让 阳屈服之, 暹 用 仲让 为司徒中郎。 鄴下 为之语曰:‘讲义两行得中郎。’” 宋 梅尧臣 《闻临淄公薨》诗:“官为喉舌勋爵一品兮,经筵讲义尊 萧匡 。”
(2).指讲解经义的书。 宋 邢昺 《〈孝经注疏〉序》:“今特翦裁元疏,旁引诸书,分义错经,会合归趣,一依讲説,次第解释,号之为讲义也。” 宋 汤羲 有《周易讲义》
(3). 宋 代经筵进讲的讲稿。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卷八:“古之讲经者,执卷而口説,未尝有讲义也。 元丰 间, 陆农师 在经筵,始进讲义。”
(4).指教师为讲课而编写的教材。 明 章懋 《兵部员外郎鹤山陆君墓志铭》:“增筑学舍,使士皆肄业其间,而刊示 宋 诸儒讲义,使之诵习。” 徐特立 《国文教授之研究·绪言》:“近人所著之教授法讲义,转相沿袭,乖谬甚多。”
词语解释:讲书  拼音:jiǎng shū
解释书的内容;讲课。 汉 仲长统 《昌言》:“与达者数子论道讲书,俯仰二仪,错综人物。” 宋 叶适 《台州高君墓志铭》:“故例,博士撰解训一二通,据案抗声读,诸生俯首听,谓之讲书。”《初刻拍案惊奇》卷十:“行香讲书已过,便张告示,先考府学及 天台 、 临海 两县。” 王古鲁 注:“提学执掌学校科试事,所以初到一地,必先举行一下‘讲书’仪式。” 许地山 《东野先生》四:“你婶婶到 澳门 去了,今晚上没有人给你讲书。”
词语解释:讲肆  拼音:jiǎng sì
(1).讲舍;讲堂。 晋 陶潜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诗:“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六千罗汉,竞结香缘;五百仙人,分开讲肆。” 元 柳贯 《五月十一日瘗夭后独坐斋中感叹成诗》:“八龄入讲肆,玩愒不一二。”
(2).讲论肄习。肆,通“ 肄 ”。 汉 应瑒 《驰射赋》:“于是阳春嘉日,讲肆餘暇,将逍遥于郊野,聊娱游于骋射。”《晋书·范汪传》:“ 汪 屏居 吴郡 ,从容讲肆,不言枉直。”
词语解释:讲座  拼音:jiǎng zuò
(1).高僧说法或儒师讲学的座位。 南朝 梁 宝唱 《比丘尼传·宝贤尼》:“ 贤 乃遣僧局賷命到讲座,鸣木宣令诸尼不得輒復重受戒。”《朱子语类》卷七九:“﹝ 陆象山 ﹞於是日入道观,设讲座,説‘皇极’,令邦人聚听之。” 明 吴宽 《桂岩书院铭》:“桂巖种德,旧扁在此,讲座有铭,敢效遗轨。”
(2).一种教学形式,多利用报告会、广播、电视或刊物连载的方式进行。如:法律常识讲座。
词语解释:讲磨  拼音:jiǎng mó
讲习磨砺。 宋 文同 《谢就差知兴元府表》:“是正譌谬,学问浅而未精;讲磨本元,才识短而多泥。” 明 章懋 《兵部员外郎鹤山陆君墓志铭》:“适予亦被命承乏南雍,而 汝亨 復来卒业,讲磨精至,遂以戊辰登第。”
词语解释:讲和  拼音:jiǎng hé
(1).指交战双方谈判和平。《新唐书·张说传》:“始为相时,帝欲事 吐蕃 , 説 密请讲和以休息鄣塞。” 清 侯朝宗 《太子丹论》:“ 宋 之亡也, 秦檜 、 汤思退 之流,日以挑衅之説,挟持杀戮天下之谋臣战将,始终以讲和误其国。” 茅盾 《右第二章》二:“这又是一个钟头没有听得响声了,也许今天就讲和,-- 英国 或是 美国 领事出来调停,不打了,也是很可能的。”
(2).指人与人和解。《新唐书·顾彦朗传》:“ 敬瑄 诬劾 彦朗 擅兴兵掠西境。 僖宗 下詔申晓讲和,乃得到军。” 明 李贽 《与友人书》:“我欲託 晋老 作一书与 偶愚 ,专专劝其回心讲和为佳。” 许杰 《惨雾》:“﹝ 加启 ﹞走上前来,好像代他们讲和。”
词语解释:讲诵  拼音:jiǎng sòng
讲授诵读。《史记·儒林列传》:“ 董仲舒 , 广川 人也。以治《春秋》, 孝景 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正法华经·安行品》:“其人常屏,贡高自大,数数讲诵,佛之典誥,未曾以此,持作懈倦。” 明 黄佐 《广州人物传·知府翟公溥福》:“年六十六,即投老归,闭门却扫,惟观书教子孙讲诵而已。”
词语解释:讲钟  拼音:jiǎng zhōng
见“ 讲时鐘 ”。
词语解释:讲时钟  拼音:jiǎng shí zhōng
高僧讲经说法时敲击的钟。 唐 张籍 《寄李渤》诗:“ 五度谿 头躑躅红, 嵩阳寺 里讲时鐘。”亦省称“ 讲鐘 ”、“ 讲钟 ”。 唐 贾岛 《送僧》诗:“王侯皆护法,何寺讲钟鸣。” 元 萨都剌 《赠仁皇讲师达上人》诗:“散花天女满经阁,出海神龙闻讲鐘。”
词语解释:讲石  拼音:jiǎng shí
指 苏州 虎丘 生公讲台 。也称 千人石 、 生公石 。相传为 南朝 梁 竺道生 说法之处。 王闿运 《上征赋》:“周览既倦,乃登 虎阜 ,抚五人之碑,抔 要离 之土,坐 生公 之讲石,窥 灵巖 之洞户。”
词语解释:讲礼  拼音:jiǎng lǐ
(1).习礼。《左传·昭公十三年》:“是故明王之制,使诸侯岁聘以志业,间朝以讲礼。” 孔颖达 疏:“间一岁,诸侯亲自入朝,以讲习上下之礼。” 汉 张衡 《七辩》:“旁窥《八索》,仰镜《三坟》,讲礼习乐,仪则彬彬。”《新唐书·隐逸传·王绩》:“ 杜之松 ,故人也,为刺史,请 绩 讲礼,答曰:‘吾不能揖让邦君门,谈糟粕,弃醇醪也。’”
(2).叙礼,叙尊卑、长幼、宾主之礼。《水浒传》第四四回:“邀请二位义士到 聚义厅 上,俱各讲礼罢,谦让 戴宗 正面坐了。”
词语解释:讲读  拼音:jiǎng dú
讲习诵读。《后汉书·窦章传》:“居贫,蓬户蔬食,躬勤孝养,然讲读不輟。”《正法华经·如来神足行品》:“若有受持此妙典要,讲读书写为人説者,德不可量。”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一:“ 崇政殿 之西,有 延义阁 ,南向; 迎阳门 之北,有 邇英阁 ,东向,皆讲读之所也。” 清 朱之瑜 《安南供役给事》:“故知讲读之道,乃是君国之经;卿士亦然,岂惟人主!”原注:“因国王言武将不必读书,故云然。”
词语解释:讲授  拼音:jiǎng shòu
讲解传授。《汉书·夏侯胜传》:“始, 胜 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旧唐书·马周传》:“ 武德 中,补 博州 助教,日饮醇酎,不以讲授为事。” 王统照 《一栏之隔》:“下课钟响了,我究竟不明白这一课的心理学讲授的是甚么。”
词语解释:讲艺  拼音:jiǎng yì
讲论六艺。《后汉书·樊準传》:“及 光武皇帝 受命中兴,羣雄崩扰,旌旗乱野,东西诛战,不遑启处,然犹投戈讲艺,息马论道。”《文选·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国尚师位,家崇儒门,稟道毓德,讲艺立言。” 李善 注:“《西都赋》曰:‘讲论乎六艺。’”《魏书·儒林传·常爽》:“是故 季路 勇士也,服道以成忠烈之概; 宁越 庸夫也,讲艺以全高尚之节。”
词语解释:讲台  拼音:jiǎng tái
(1).讲经说法的高台。 元 黄溍 《虎丘云岩禅寺兴造记》:“寺则 晋 王氏 昆弟司徒 珣 、司空 珉 所施之别业, 生公 讲臺 处、 点头石 、 千人坐 在焉。” 明 宋楙澄 《真娘墓记》:“於是 宋生 慨然指讲臺之东南谓之曰:‘此非所为 真娘 墓耶?’”
(2).讲演或上课用的高台。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七:“当这人初走上讲台,他看见有点像 小常 。”
词语解释:讲帷  拼音:jiǎng wéi
(1).指天子、太子听讲官进讲之处。帷,指宫室的帷幕。 宋 王珪 《直龙图阁卢士宗可天章阁待制兼侍讲制》:“朕听政之餘,躬即讲帷,尔尝据经守正,从容为予陈圣贤之论者,固有日矣。”《明史·郭正域传》:“与修撰 唐文献 同为皇长子讲官。皆三迁至庶子,不离讲帷。”
(2).指代为天子或太子进讲之职。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朱文正公之直》:“ 朱文正公 在讲帷时,以羽翼今上故,忤某贵臣。”
(3).泛指讲坛。 明 李贽 《定林庵记》:“今天下冠冕之士,儼然而登讲帷,口谈仁义,手挥麈尾,可谓尊且贵矣,而能自贵者谁歟!”
词语解释:讲鼓  拼音:jiǎng gǔ
讲经说法时的鼓声。
词语解释:讲坐  拼音:jiǎng zuò
讲席;讲坛。坐,座。《魏书·彭城王勰传》:“故屈朝彦,遂亲传説;将临讲坐,惭战交情。”《南史·袁宪传》:“会 弘正 将升讲坐,弟子毕集,乃延 宪 入室,授以麈尾,令 宪 竖义。”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习禪二·智顗》:“道俗延颈,老幼相携,戒塲讲坐,众将及万。”
词语解释:讲究  拼音:jiǎng jiū
(1).研究。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下:“ 何自然 中丞上疏,乞朝廷併库, 寿皇 从之,方且讲究未定。” 明 徐盛 《西园杂记》卷上:“向使当时有 邃菴 者,居中与同列礼官从容讲究,俯从斯论,则圣心以慰而於国体亦全矣。”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他如管絃丝竹之音,靡不悉心讲究。”
(2).议论。《红楼梦》第七三回:“他们走至院中,听见几个人讲究。 探春 从纱窗一看,只见 迎春 依在牀上看书,若有不闻之状, 探春 也笑了。”《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他料是讲究他,他益发慢条斯理,得意洋洋;俏摆春风,谈笑自若。”
(3).顶真;注重。《红楼梦》第五六回:“姑娘们分中,自然是不敢讲究,天天和小姑娘们就吵不清。”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一:“大抵 刘 蒋 之词未尝无笔力,而理法气度全不讲究,是 板桥 、 心餘 辈所祖,乃词中左道。”
(4).考究,谓力求精美完善。亦指精美完善。《官场现形记》第六回:“另外有个小厨房,饮食极其讲究。” 许地山 《无忧花》:“这两三年来,太太小姐们穿得越发讲究了,连那位 黄老太太 也穿得花花绿绿的。”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屋里油漆的家具,和大大小小的玻璃镜,都亮闪闪的,布置得挺讲究。”
(5).道道儿;所谓道理。《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他道:‘这又算个什么呢?大伙儿都是出来取乐儿,没讲究。’”《官场现形记》第三四回:“后来听了他二人攀谈,方晓得其中还有这许多讲究。” 刘绍棠 《蒲柳人家》:“原来,这条兜肚大有讲究。”
词语解释:讲法  拼音:jiǎng fǎ
(1).讲经说法。《正法华经·光瑞品》:“我又遥见,诸佛孙息,为无数亿人民讲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下·宝云》:“后家人梦见 茂之 在寺中与众僧讲法,实由 跋摩 化导之力也。”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习禅二·智顗》:“闻 顗 讲法,故来设问。”
(2).指措词。《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 安老爷 ﹞便连连点头説:‘讲得有些道理。’因又问:‘那个 顺天王 又作如何讲法呢?’”
(3).指意见;见解。 徐特立 《关于党员八个条件的报告》:“我一看 马克思 对工资的讲法和我的讲法是一样的。”《新文学史料》1984年第2期:“有时觉得他们的讲法不能理解,就跟他们辩论。”
词语解释:讲律  拼音:jiǎng lǜ
讲宣佛教戒律。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明律·智称》:“遇 颖公 於 兴皇 讲律, 称 諮决隐远,发言中诣。”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三·法朗》:“就 大明寺 宝誌禪师 受诸禪法,兼听此寺 彖律师 讲律本文。” 唐 柳宗元 《南岳大明寺律和尚碑》:“ 乾元 元年,又命 衡山 立‘毗尼藏’,詔选讲律僧七人,师应其数。”
词语解释:讲树  拼音:jiǎng shù
三国 魏 嵇康 常锻于大柳树下,与亲旧 吕安 、 向秀 等人清谈。见《晋书·嵇康传》。后用为思念亲旧的典故。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移谈讲树,就简书筠。” 倪璠 注:“讲树,当是引高士事。《晋书》曰:‘ 嵇康 家有盛柳树,恒居其下,亲旧以鸡酒往与啖,清谈而已。’” 宋 宋祁 《朱舜卿归自别墅》诗:“ 庾信 移谈思讲树, 周顒 迴驾避低枝。” 清 吴伟业 《寿继起和尚》诗:“故山东望路微茫,讲树秋风老着霜。”
词语解释:讲闻  拼音:jiǎng wén
讲求听闻。《汉书·董仲舒传》:“子大夫明先圣之业,习俗化之变,终始之序,讲闻高谊之日久矣,其明以諭朕。” 宋 王珪 《观文殿学士富弼可宣徽南院使判并州制》:“至若军政之惠威,兵家之攻守,皆尔讲闻之旧,予何训焉。” 宋 张舜民 《书节孝先生事实于先生诗编之后》诗:“讲闻先生亦已久,云为輒以书诸绅。”
词语解释:讲劝  拼音:jiǎng quàn
讲业劝学。《新唐书·李训传》:“ 注 阴知帝指,屡建密计,引 仲言 叶力。帝外託讲劝,又皆以 守澄 进,故与之谋则其党不疑。” 宋 苏辙 《上高县学记》:“奠享有堂,讲劝有位,退习有斋,膳浴有舍。” 宋 金履祥 《又率诸生祭鲁斋先生文》:“畴咨於公府,起先生以讲劝。”
词语解释:讲事  拼音:jiǎng shì
(1).谋议军政大事。《左传·隐公五年》:“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 孔颖达 疏:“故讲习大事以準度轨法。” 汉 袁康 《越绝书·越绝外传》:“与之讲事,以观其智。”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规谏》:“顺时鹰隼击,讲事武功扬。”
(2).讲经之事。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四·宝彖》:“由是讲事无废,毗讚玄理,声辩雄亮,言会时机。” 明 李东阳 《〈会试录〉序》:“以考试官请上命,少卿臣 李东阳 、少詹事臣 陆简 ,輟讲事以往。”
词语解释:讲下  拼音:jiǎng xià
讲席之下。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又七月十六日,吾於 孝感寺 悟 上真子 ,听 契玄法师 讲《观音经》。吾於讲下捨金凤釵两隻, 上真子 捨水犀合子一枚。”后为佛教对一些知名法师的尊称。
词语解释:讲画  拼音:jiǎng huà
(1).谓口讲指画地论学。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徒恨身奉甘旨,不得旦夕於几杖之侧,禀教诲,俟讲画,不胜驰恋慺慺之至。” 明 归有光 《浙省策问对二道》之一:“ 吕东莱 以 关 洛 为宗,变化气质,其所讲画,将以开物成务。”
(2).讲求、谋画。 清 魏源 《〈海国图志〉叙》:“此凡有血气者所宜愤悱,凡有耳目心知者所宜讲画也。”
词语解释:讲行  拼音:jiǎng xíng
谋议实行。《宋史·儒林传五·胡寅》:“方且製造文物,讲行效报。”《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十二年》:“癸丑,帝諭辅臣:‘方田事,且令近城为之,游击军当招水步各半。’ 谢方叔 等曰:‘客讲行之。’”
词语解释:讲幄  拼音:jiǎng wò
讲帷。 宋 刘攽 《为司马中丞谢翰林启》:“劝 华光 之讲幄,参 延阁 之贵游,宠实逾涯,望无他覬。” 明 赵南星 《明敕赠儒林郎右春坊右赞善李公墓志铭》:“推恩臣下,咸得荣其父母,而於讲幄之臣,尤为篤厚。” 清 袁昶 《少宰仁和夏公挽诗》:“洊雷虚讲幄,少海况闻鼙。”参见“ 讲帷 ”。
词语解释:讲帷  拼音:jiǎng wéi
(1).指天子、太子听讲官进讲之处。帷,指宫室的帷幕。 宋 王珪 《直龙图阁卢士宗可天章阁待制兼侍讲制》:“朕听政之餘,躬即讲帷,尔尝据经守正,从容为予陈圣贤之论者,固有日矣。”《明史·郭正域传》:“与修撰 唐文献 同为皇长子讲官。皆三迁至庶子,不离讲帷。”
(2).指代为天子或太子进讲之职。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朱文正公之直》:“ 朱文正公 在讲帷时,以羽翼今上故,忤某贵臣。”
(3).泛指讲坛。 明 李贽 《定林庵记》:“今天下冠冕之士,儼然而登讲帷,口谈仁义,手挥麈尾,可谓尊且贵矣,而能自贵者谁歟!”
词语解释:讲灯  拼音:jiǎng dēng
夜分讲读时的灯光。 宋 叶适 《郭伯山挽词》:“讲灯常照鹤窥坐,坛杏半红猿拣枝。”
词语解释:讲肄  拼音:jiǎng yì
(1).讲论肄习。《诗·小雅·甫田》“攸介攸止,烝我髦士” 汉 郑玄 笺:“閒暇则於庐舍及所止息之处,以道艺相讲肄,以进其为俊士之行。” 孔颖达 疏:“相讲论而肄习其业。”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古之为政,必置三公以论道德,树六卿以议庶事,百官箴规讽諫,閭阎讲肄以修明业。”
(2).指讲学。 唐 柳宗元 《道州文宣王庙碑》:“庙舍峻整,阶序廓大,讲肄之位,师儒之室。”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 餘姚 黄梨洲 先生 宗羲 教授其乡,数往来 明 越 间,开塾讲肄,为南学。”
(3).指讲舍。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夫士以《三坟》为金玉,《五典》为琴筝,讲肄为钟鼓,百家为笙簧。” 元 刘因 《请赵安之就师席疏》:“敬备束脩,愿行见先生之礼;特新讲肄,望不虚乡国之勤。” 清 方履籛 《万寿恭颂谨序》:“俯幸琼林,优游讲肄。”
词语解释:讲散  拼音:jiǎng sàn
(1).讲说传布。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十·道宗》:“弱年遗俗,敦务释门,专志大论,讲散文旨。”
(2).谓讲花散落。 唐 皮日休 《腊后送内大德从勗游天台》诗:“讲散重云下九天,大君恩赐许随缘。”
词语解释:讲舍  拼音:jiǎng shè
讲学、传经的堂舍。 元 黄溍 《瑞云观记》:“祠堂寝室,讲舍斋宫,门廡庖湢,次第毕备。”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 郑 李 相望,名世之期,俱开讲舍,蔚为儒师。”
词语解释:讲治  拼音:jiǎng zhì
(1).讲求治国之道。 宋 强至 《代张龙图谢二府书》:“惟本朝之讲治,重全 蜀 之分麾,长材多择于近班,抚众要明于远略。”
(2).讲习研治。 宋 张载 《经学理窟·学大原下》:“学不长者无他术,惟是与朋友讲治,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词语解释:讲时钟  拼音:jiǎng shí zhōng
高僧讲经说法时敲击的钟。 唐 张籍 《寄李渤》诗:“ 五度谿 头躑躅红, 嵩阳寺 里讲时鐘。”亦省称“ 讲鐘 ”、“ 讲钟 ”。 唐 贾岛 《送僧》诗:“王侯皆护法,何寺讲钟鸣。” 元 萨都剌 《赠仁皇讲师达上人》诗:“散花天女满经阁,出海神龙闻讲鐘。”
词语解释:讲切  拼音:jiǎng qiē
讲习切磋。 宋 彭龟年 《恭书潜邸赐所题梁焘奏语后跋》:“臣仰惟陛下天纵高明,孜孜务学,凡所讲切,必极体要。” 明 胡居仁 《奉张廷祥书》:“闻知去冬与 陈公甫 相处,所以讲切者如何?”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劝学》:“如此议论,实为精透,然非再四讲切,不闻此义矣。”
词语解释:讲摩  拼音:jiǎng mó
研讨切磋。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五:“ 不疑 ( 张不疑 )晚学益深,经史沿革,讲摩纵横,文章诗歌,举笔则就。著《括异志》数万言、《倦游録》八卷。” 宋 朱熹 《祭吕伯恭著作文》:“我实无似,兄辱与游,讲摩深切,情义绸繆。”
词语解释:讲主  拼音:jiǎng zhǔ
佛教语。指升座讲经说法的高僧。 唐 道宣 《续高僧传·译经·法泰》:“ 开皇 十年,下敕追入,既达 雍 輦,开悟弘多,自是南中无復讲主,虽云敷説,盖无取矣。”
词语解释:讲清  拼音:jiǎng qīng
说清。例如:向他的修道士…讲清(旧约圣经的)雅歌的…宗教意义。
词语解释:讲序  拼音:jiǎng xù
指讲堂。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由是 岷 英 蜀 秀,攀讲序以云趋。” 唐 张籍 《赠殷山人》诗:“讲序居重席,羣儒愿执鞭。”
词语解释:讲评  拼音:jiǎng píng
讲议评论。 宋 曾巩 《与王介甫第一书》:“至此论人事甚众,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其恨无量。” 宋 陆游 《南唐书·陈觉传》:“ 烈祖 以 东海王 辅 吴 ,作 礼贤院 ,聚图书万卷及琴奕游戏之具,以延四方贤士,政事之暇,多与之讲评古今。”
词语解释:讲用  拼音:jiǎng yòng
讲解如何学习、运用理论,汇报心得体会。《十月》1984年第5期:“刚到工厂,他还作了一次‘讲用报告’。”《解放军文艺》1984年第10期:“到了‘文化大革命’,当‘学《毛选》积极分子’,上台讲用。”
词语解释:讲僧  拼音:jiǎng sēng
讲经的僧人。 唐 任蕃 《梦游录·樱桃青衣》:“升殿礼佛,忽然昏醉,良久不起,耳中闻讲僧唱云:‘檀越何久不起?’忽然梦觉。”
词语解释:讲兵  拼音:jiǎng bīng
讲武练兵。《汉书·王莽传下》:“时 忠 方讲兵都肄。”《后汉书·寇恂传》:“ 恂 板书属县,讲兵肄射。”
词语解释:讲问  拼音:jiǎng wèn
讲说讨论。《礼记·曲礼上》“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 汉 郑玄 注:“谓讲问之客也。函,犹容也。讲问宜相对容丈,足以指画也。” 宋 张舜民 《游公墓志铭》:“优居无事,时常亲至学舍,执经讲问,以劝诸生。”《明史·选举志二》:“试日入场,讲问、代冒者有禁。”
词语解释:讲臣  拼音:jiǎng chén
为皇帝经筵进讲之臣。 清 唐孙华 《夏重谈金陵旧事》诗:“遥识讲臣面,备言宫壼事。”
词语解释:讲订  拼音:jiǎng dìng
讨论订正。
词语解释:讲语  拼音:jiǎng yǔ
(1).讲谈。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上·图澄》:“ 澄 与 麻襦 讲语终日,人莫能解。”
(2).解说经义的文字;讲义。 明 唐龙 《易经大旨说》:“他日又请,乃为离句析义,发其大旨,缀以讲语,括以破意。” 清 王豫 《蕉窗日记》卷一:“ 高忠宪 同善会讲语三条,言近指远,字字悚人。予与诸君子建 同善堂 ,宣説讲语,以示教戒。”
词语解释:讲议  拼音:jiǎng yì
讲究论议;谈论商讨。《史记·儒林列传》:“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兴礼,以为天下先。” 宋 韩元吉 《上贺参政书》:“窃尝深叹,朝廷政令或出,不为四方之所尊信,未几果亦变易,正坐轻用人言,未尝深加讲议故也。”《封神演义》第九三回:“三人正在殿上讲议,忽后边报:‘夫人上殿。’”
词语解释:讲阅  拼音:jiǎng yuè
演习武事,校阅军实。 南朝 齐 谢朓 《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 钓臺 临讲閲, 樊山 开广讌。” 元 黄溍 《明威将军管军上千户所达鲁花赤逊诸台公墓志铭》:“公为人廉介质直,不喜纷华,讲閲之暇,日与贤士大夫游。”
词语解释:讲扬  拼音:jiǎng yáng
讲说宣扬。《阿惟越致遮经·声闻品》:“覩法不去远,佛之所讲扬,彼法亦不近,是故无所猗。”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二·昙准》:“ 庐江 何点 、 彭城 刘繒 ,并到房接足,伸其戒誥,讲扬相继,成其业者二百餘人。”
词语解释:讲寺  拼音:jiǎng sì
(1).佛教语。指讲经说法的寺院。《魏书·释老志》:“夫山海之深,怪物多有,姦淫之徒,得容假托,讲寺之中,致有凶党。”
(2).特指区别于禅寺和律寺的“教寺”。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为僧之派有三:曰禪,曰教,曰律。今之讲寺,即 宋 之教寺也。”
词语解释:讲处  拼音:jiǎng chǔ
讲情调处。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词讼》:“勾串匪人,多方吓诈,从中又为讲处,央求问官圆融详覆,似此良民受害更甚。”
词语解释:讲射  拼音:jiǎng shè
习射。 北周 王褒 《和张侍中看猎诗》:“ 上林 冬狩返,回中讲射归。” 宋 楼钥 《金国贺登宝位使人到阙口宣·赐射弓例物》:“卿等讲射 宝津 ,视仪 相圃 ,爰首颁于弧矢,仍加赐夫金繒。”
词语解释:讲官  拼音:jiǎng guān
为皇帝经筵进讲的官员。也指东宫侍讲官员。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四:“会 天章阁 待制闕,讲官 李淑 等荐史馆检讨 王洙 ,事在中书,未行。”《明史·文苑传四·焦竑》:“皇长子出閤, 竑 为讲官。”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今翰林不兼讲官者,例不侍班,犹沿此制。”
词语解释:讲戎  拼音:jiǎng róng
演武练兵。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讲戎喧 涿 野,料敌静 居延 。”
词语解释:讲宇  拼音:jiǎng yǔ
犹讲舍。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壁立招提精舍诗》:“禪室栖空观,讲宇析妙理。”
词语解释:讲钞  拼音:jiǎng chāo
讲诵与疏抄。 唐 周贺 《哭闲霄上人》诗:“林逕西风急,松枝讲钞餘;冻髭忘夜剃,遗偈病时书。”
词语解释:讲谈  拼音:jiǎng tán
讲说谈论。 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义解二·僧彻》:“每属诞辰,升 麟德殿 法座讲谈,勑赐紫袈裟。” 徐念慈 《余之小说观》八:“如是则足辅教育之不及,而学校中购之,平时可为讲谈用,大考可为奬赏用。” 鲁迅 《集外集拾遗·哈谟生的几句话》:“通俗的讲谈和真的思索之间,放一点小小的区别,岂不好么?”
词语解释:讲花  拼音:jiǎng huā
相传佛祖论法,感动天神,诸天落下各色香花,谓之“讲花”。因用以形容说法之妙。 宋 陆佃 《赠慈觉大师》诗:“讲花天散坠,醉草客争收。” 元 鲜于枢 《宝林寺》诗:“昔闻禪板少,今见讲花飞。”参见“ 天花乱坠 ”。
词语解释:天花乱坠  拼音:tiān huā luàn zhuì
亦作“ 天华乱坠 ”。 佛教传说:佛祖讲经,感动天神,诸天各色香花,纷纷下坠。《法华经·序品》:“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讚叹,为诸菩萨説大乘经……佛説此经已,结加趺坐,入於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訶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訶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后以“天花乱坠”形容言谈虚妄、动听而不切实际。《景德传灯录·令遵禅师》:“聚徒一千二千,説法如云如雨,讲得天华乱坠,只成箇邪説争竞是非。”《朱子语类》卷三五:“凡他人之言,便做説得天花乱坠,我亦不信,依旧只执己是。”《红楼梦》第六四回:“﹝ 贾蓉 ﹞説得天花乱坠,不由得 尤老娘 不肯。”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四章:“你说得美妙动人,天花乱坠,闹了半天只是拐弯抹角地迷惑人、动摇人。”
词语解释:讲理  拼音:jiǎng lǐ
(1).犹讲道。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二·宝渊》:“同寺 慧济 謔之曰:‘昔 谢氏 青箱不至,不得作文章;今卿白簏未来,判无讲理。’”参见“ 讲道 ”。
(2).明白事理。《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回:“那大汉见 冒得官 説话讲理,便亦改换了一副神情。” 老舍 《茶馆》第三幕:“只盼谁都讲理,谁也不欺侮谁!”
(3).评理。 樊增祥 《樊山判牍续编·批陈忠魁呈词》:“及尔请人讲理, 宋学升 反敢纠领十餘人持械殴伤尔母,又拉尔牛,愈説愈不像话。” 黄濬 《花随人圣盦摭忆·胡饼与胡乐》:“其(指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记齪茶一则,是今日 上海 茶馆讲理之俗所本。 江 南有此俗,盖已久矣。”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上啥地方去讲理?乡长是他的人,区长听他的话,县长办事要看他的脸色,全 无锡 当官的都和他穿一条裤子!”
词语解释:讲道  拼音:jiǎng dào
(1).指儒家或宗教家讲习经典著作的内容、意义。《汉书·律历志上》:“今广延羣儒,博谋讲道,修明旧典。”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五·释慧基》:“於是从容讲道,训厉禪慧,四远从风,五众归伏。”《明史·顾宪成传》:“邑故有东林书院, 宋 杨时 讲道处也, 宪成 与弟 允成 倡修之。” 许地山 《缀网劳蛛》:“在这两三年间, 我牧师 常来找我谈话,有时也请我到他的面包房里去听他讲道。”
(2).讲说。 宋 张栻 《答朱元晦书》:“上聪明,所恨无人朝夕讲道至理,以开广圣心,此实今日兴衰之本也。”《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再要讲道夜间严谨门户,不怕你腰缠万贯,落了店都是店家的干係,用不着客人自己费心。”
词语解释:讲家  拼音:jiǎng jiā
解说经传的儒师。 清 朱珪 《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解》:“ 朱子 集註无释。后之讲家乃皆以 孟子 为终不朝,而‘不得已’三字悬而无著,心窃疑之。”
词语解释:讲室  拼音:jiǎng shì
(1).讲堂。指儒师讲学之堂舍。《东观汉记·鲍永传》:“后 孔子 闕里 无故荆棘自闢,从讲室扫除至 孔里 。”
(2).讲堂。指僧徒说法讲经之堂舍。 唐 柳宗元 《谪龙说》:“众恐而退,遂入居佛寺讲室焉。”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法航下 匡庐 ,讲室临 玄圃 。”
词语解释:讲通  拼音:jiǎng tōng
研究贯通。 唐 道宣 《续高僧传·译经二·达磨笈多》:“密将一僧间行至 乌耆国 ,在 阿烂拏寺 ,讲通前论。” 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义解二·窥基》:“﹝ 窥基 ﹞年二十五,应詔译经,讲通大小乘教三十餘本。”
共220,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