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错认 拼音:cuò rèn
错误地分辨、认识。《唐律疏议·杂律·错认良人为奴婢》:“诸错认良人为奴婢者,徒二年。”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无名子谤议》:“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 颜标 作 鲁公 。”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词有‘悔当初错认你心同竝蒂莲,到今朝方知你心不同如其面’之句。”词语解释:体认 拼音:tǐ rèn
体察认识。 宋 张载 《张子语录·后录下》:“大抵心与性情,似一而二,似二而一,此处最当体认。”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每日能体认所行善恶。” 茅盾 《子夜》三:“这多年以来,她虽然已经体认了不少的‘现实的真味’,然而还没足够到使她知道她的魁梧刚毅紫脸多疱的丈夫就是二十世纪机械工厂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词语解释:相认 拼音:xiāng rèn
认识;彼此熟悉。 清 陈天华 《猛回头·黄帝肖像后题》:“我和你都是一家骨肉,为什么不相认?” 徐特立 《我的生活》:“住在我对面的一位不相认的预考朋友,送了我一块钱,我才复试了。”淮剧《蓝桥会》:“我和他从小就相认,情投意合像一人。”词语解释:辨认 拼音:biàn rèn
分辨识别。《水浒传》第九一回:“﹝ 张礼 ﹞望下仔细辨认,真个是 陵川 耿恭 ,领着百餘军卒,号衣旗帜,无半点差错。”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一:“不把‘辞’的意义辨认清楚,就胡乱使用起来。这使旁人听了觉得好笑,有时竟弄不明白他们说的什么。”词语解释:肯认 拼音:kěn rèn
认可;同意。 李大钊 《再论新亚细亚主义》:“我主张依各洲的小联合作基础造世界的联邦,实在是为联合便利上起见, 承元君 替我想的,的确不错。但是 承元君 说这个答案自然不能成立,我却不敢肯认。”词语解释:识认 拼音:shí rèn
(1).辨识认定。《三国志·吴志·锺离牧传》:“﹝ 钟离牧 ﹞少爰居 永兴 ,躬自垦田,种稻二十餘亩。临熟,县民有识认之, 牧 曰:‘本以田荒,故垦之耳。’遂以稻与县人。”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一》:“其后 袁州 人 李夷宾 上言,请别加誊録。因著为令,而后识认字画之弊始絶。”《儒林外史》第八回:“此时潜踪在外,虽这一点物件也恐被人识认,惹起是非。”
(2).认识,相识。 元 李致远 《还牢末》楔子:“与妻子作生辰,更和着这几个弟兄识认,把一杯酒同乐太平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闻 洛阳 刘元普 仗义疎财,名传天下,不论识认不识认,但是以情相求,无有不应。”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旧闻·沉百五》:“ 洪 往諭降, 百五 故作不识认。”词语解释:公认 拼音:gōng rèn
公众所承认,大家所承认。 毛泽东 《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我们党是一个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这是全世界公认的。”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这篇论文已经得到了国际数学界的公认,誉满天下。”词语解释:自认 拼音:zì rèn
自叹;自己认可。例如:自认倒霉。词语解释:承认 拼音:chéng rèn
(1).表示肯定、同意、认可。 柳青 《铜墙铁壁》第二章:“﹝ 曹区长 ﹞承认他在上次区委会上说的话过火了一点。” 唐弢 《琐忆》:“我笑了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冯骥才 《雕花烟斗》:“然而,艺术家需要的不是家庭承认,而是社会承认。”
(2).指一国肯定另一新国家为主权国家或肯定另一国新政府为该国合法政府的表示。词语解释:默认 拼音:mò rèn
默示承认。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二章:“我说全场默然,可见大家都默认这话是对的。” 茅盾 《子夜》七:“他就乘势笑了一笑,算是默认了 屠维岳 的办法。” 陈忠实 《信任》:“儿子拧了一下脖子,翻了翻眼睛,没有吭声,算是默认。”词语解释:拜认 拼音:bài rèn
举行一定仪式认别人为义父、义母、师父等。词语解释:携认 拼音:xié rèn
高攀冒认。《北齐书·宣帝纪》:“詔诸军民或有父祖改姓冒入 元氏 ,或假託携认,妄称姓 元 者,不问世数远近,悉听改復本姓。”词语解释:证认 拼音:zhèng rèn
经过观察检验而确认某自然界事物的存在,或证明它是本事物不是其他事物。例如:现在已经证认的星际分子有五十多种。词语解释:色认 拼音:sè rèn
记号。《醒世恒言·陆五汉硬留合色鞋》:“止记得你左腰间有个疮痕肿起,大如铜钱。只这个便是色认。”词语解释:供认 拼音:gòng rèn
(1).法律用语。当事人陈述或招认有关案情的事实。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审鞫》:“取兇犯口供讫,又将干证唤问……皆供认不讳。” 巴金 《家》十:“据说捉到了两个兵士,供认是那天动手打学生的人。” 艾青 《在浪尖上》诗:“拷打一个十四岁的少年,逼他供认自己是‘纵火犯’。”
(2).泛指承认。 萧乾 《栗子·忧郁者的自白》:“当我闭上眼,默忆一生中所遇到的人物时,我得供认,狰狞如判官的面孔占去多半。”词语解释:买认 拼音:mǎi rèn
出钱买嘱他人认罪。 明 海瑞 《邵守愚人命参语》:“况 邵守正 亲兄弟 邵守中 、 守和 男 邵太礼 ,与 守愚 等係同宗兄弟,住址相邻,耳目切近,询访三年,杳无可据,则计供买认之情似虚。”词语解释:诈认 拼音:zhà rèn
冒认。《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伯父、伯母言孩儿诈认,我见将着合同文字,又不肯看,把我打倒。”词语解释:六亲不认 拼音:liù qīn bù rèn
(1).形容不留情面,按章办事。 张天翼 《万仞约》:“那名堂一立,就六亲不认了。” 刘忠立 《觉醒》:“他可不行,查起票来,六亲不认。”
(2).谓不讲情义,翻脸不认人。 冯德英 《苦菜花》第二章:“我罢了差事,他不唯不帮忙,反倒六亲不认了。” 郭澄清 《大刀记》十五:“ 余山怀 六亲不认,真不是东西!”词语解释:谛认 拼音:dì rèn
仔细辨认。 金 冯璧 《雨后看并玉所控诸峰》诗:“连延青一色,枚数须諦认。”词语解释:许认 拼音:xǔ rèn
同意、承认。 张孝若 《辛亥革命前后》第二节:“窃谓宜以此时顺天人之归,谢帝王之位,俯从羣愿,许认共和。”词语解释:记认 拼音:jì rèn
(1).记忆认识。 宋 陈显微 《文始真经言外经旨》卷中:“夫识本无方,虽记认千年,而俄顷可去。”《剪灯新话·金凤钗记》:“生言其父姓名、爵里及己乳名,方始记认。” 萧红 《桥·访问》:“我记认出了这个门厅,然而窗子里并没有灯光。”
(2).标志;记号。《朱子语类》卷二三:“北辰无星,缘是人要取此为极,不可无箇记认,故就其傍取一小星,谓之极星。”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四折:“[小末云]你那小的有甚么记认处?[副旦唱]俺孩儿福相貌,双耳过肩垂。”《儒林外史》第三回:“因取过笔来,在卷子尾上记了一点,做个记认。” 茅盾 《子夜》十五:“这是一位不到三十岁的青年,比 蔡真 还要高一点,一张清白的瘦脸,毫无特别记认。”词语解释:冒认 拼音:mào rèn
(1).轻率认定。 明 高攀龙 《讲义·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由此观之,君子安得以影响冒认这‘仁’?”
(2).冒名认领;冒名承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翠衣人曰:‘婢子不羞!不能作妇,被人驱遣,犹冒认物产也?’” 清 李渔 《比目鱼·骇聚》:“那勦贼之事,与你何干,也要冒认起来。”词语解释:谬认 拼音:miù rèn
误认。 民意 《告非难民生主义者》:“ 梁氏 谬认吾人所主张者为即井田之法。”词语解释:起认 拼音:qǐ rèn
谓失主认领从盗窝取出之赃物。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看须知》:“某年月日,被劫强盗某某人,伙党有无拿获,真赃有无起认。”词语解释:逼认 拼音:bī rèn
犹逼供。 清 林则徐 《广和京控案现讯大概情形折》:“﹝ 张介福 ﹞并将 伊 家工人及平日与 伊 往来文武生员人等,拏至具署跴槓逼认烧香。” 清 林则徐 《广和京控案现讯大概情形折》:“那知 广和 性急,即时拏人用刑逼认。” 清 张伯行 《刘济公布店被盗一案驳勘江浦县诬盗檄》:“夫 马虎山 既未行劫 刘济公 布店,其所供上盗劫赃情事,何以恰与失主报呈失单相符,明係捕役私拷逼认,问官酷刑锻鍊所致。”词语解释:追认 拼音:zhuī rèn
(1).事后认可。 王力 《汉语史稿》第二章第二八节:“‘江’和‘宕’合流的时代很早,大约第五世纪已经开始了,《中原音韵》的江阳韵只是追认几世纪以来的既成事实。”
(2).批准某人生前提出的参加党、团等组织的要求。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二十:“开了一个支干会,讨论了追认 赵玉林 同志为中共正式党员的问题。”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章:“我永远用我全副的生命去追求这个光荣的日子,如果我死了我也要求党--追认我。”词语解释:摊认 拼音:tān rèn
认可摊派到的数额。 茅盾 《林家铺子》四:“所以当商会里议决了答应借饷五千并且要 林先生 摊认二十元的时候,他毫不推托,就答应下来了。”词语解释:担认 拼音:dān rèn
承认担当;应承。 清 林则徐 《批英国领事义律派参逊赴洋示令全缴鸦片禀》:“今为尔计,该领事既有权柄,又在本大臣前屡禀担认万无可卸之责,岂有能令众夷缴烟,而不能令其写单之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他答应购办机器,叫我担认收买煤斤。” 陈春生 《壬寅洪全福广州举义记》:“至辛丑八月,得 纪堂 担认军餉。”词语解释:抱认 拼音:bào rèn
犹承担。 宋 苏轼 《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应大赦已前见欠蚕盐和买青苗钱物,元是冒名,无可催理,或全家逃移,隣里抱认,或元无头主,均及干繫人者,并特与除放。” 宋 岳珂 《桯史·大散论赏书》:“今 散关 凤翔 未破,足下可与军中议,取 散关 要银绢钱引若干,取 凤翔 要若干,可以必克,本所当一切抱认,足下可结罪保明具申,当以闻於朝廷。”《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四年》:“却令本司於八州军增盐钱,并将桩留五分盐本钱抱认七万贯,充上供起发。”词语解释:煞认 拼音:shà rèn
犹确认,肯定。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孟子·梁惠王上四》:“学者读此,於天理、人事合一无偏枯,固须看透;然不可煞认他言之已及,便谓圣贤之斩钉截铁在此也。”词语解释:扑认 拼音:pū rèn
犹扑买。《元典章·圣政二·赈饥贫》:“诸位下各投下及僧道权势之家,占据山场、河泊、关津、桥梁,并诸人扑认牙例诸名色抽分等钱,詔书到日,尽行革罢。”词语解释:招认 拼音:zhāo rèn
承认犯罪事实。 元 周达观 《真腊风土记》:“且如人家失物,疑此人为盗,不肯招认,遂以锅煎油极热,令此人伸手于其中。”《警世通言·齐彦杰一妾破家》:“ 高氏 抵赖不过,从头招认了。”《老残游记》第十六回:“我劝你们早迟总得招认,免得饶上许多刑具的苦楚。” 阮章竞 《漳河水·圈套》:“ 玉枝 、 金带 都招认:你和你男人是主谋。”词语解释:拷认 拼音:kǎo rèn
犹言屈打成招。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遴捕役》:“毋因疑似以拷认蒙其寃。”词语解释:志认 拼音:zhì rèn
识认。 唐 裴铏 《传奇·昆仑奴》:“姬隐 崔生 家二载,因花时驾小车而游 曲江 ,为一品家人潜誌认。”词语解释:指认 拼音:zhǐ rèn
辩认并指出。例如:由于叛徒指认,他被敌人逮捕了。词语解释:简认 拼音:jiǎn rèn
检查辨认。《水浒传》第一○三回:“众人在营后墙外照着血污衣服,细细简认,件件都是 王庆 的。”词语解释:否认 拼音:fǒu rèn
不承认。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五:“一步一步前进的现象却不能否认,而思想紊乱摇荡不定也无可讳言。”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七章五:“那只是一套戏法,而且是照例的那一套,在今天是谁也不能否认了。” 丁玲 《韦护》第二章:“不过他太会说话了,你未必能否认这一层。”词语解释:矢口否认 拼音:shǐ kǒu fǒu rèn
谓一口咬定,拒不承认。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他为着面子上光彩,矢口否认他的妹妹是‘如夫人’,硬说是 张将军 的‘续弦夫人’。”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十章:“﹝ 徐润山 ﹞却是含含糊糊,避重就轻,甚至矢口否认。”词语解释:确认 拼音:què rèn
明确承认。《小说选刊》1981年第11期:“当她第一次这样确认时,她脸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