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认得 拼音:rèn de
(1).能够确定某一人或事物是这个人或事物而不是别的。 唐 刘禹锡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诗:“莫言堆案无餘地,认得诗人在此间。”《水浒传》第十二回:“好汉既然认得洒家,便还了俺行李,更强似请吃酒。” 曹禺 《雷雨》第四幕:“你们走吧,我不认得你们。”参见“ 认识 ”。
(2).记得。 宋 苏轼 《水调歌头》词:“长记 平山堂 上,欹枕 江 南烟雨,渺渺没孤鸿。认得 醉翁 语:‘山色有无中。’” 宋 辛弃疾 《八声甘州》词:“想今年燕子,依然认得, 王 谢 风流。”
词语解释:认识 拼音:rèn shí
(1).能够确定某一人或事物是这个人或事物而不是别的。《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自从咱爷儿俩认识以后,是説你算投奔我来了,你没受着我一丝一毫好处。” 老舍 《我这一辈子》五:“在前面我已经说过,我认识字,还能抄抄写写,很够当个小差事的。”亦指识别;鉴别。 沙汀 《记贺龙》十六:“他懒懒地告诉我们,当天军区的一位营长跑来看他,因为知道他爱马,认识马,还特别牵来几匹马要他品评。”
(2).指人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毛泽东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 艾思奇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第八章:“认识和照镜子、摄影有相类似的地方,但又有着根本的不同。”词语解释:认取 拼音:rèn qǔ
(1).记住;记得。取,助词。 唐 吕岩 《步蟾宫》词:“坎离乾兑逢子午,须认取自家根祖。” 宋 周邦彦 《玲珑四犯》词:“休问旧色旧香,但认取芳心一点。” 宋 李清照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词:“空梦 长安 ,认取 长安 道。”
(2).辨认,认得。取,助词。 清 唐甄 《潜书·七十》:“其本心虽未尝亡,而陷溺之久,如素入染,不可认取;如珠投海,不可寻求。”词语解释:认作 拼音:rèn zuò
看做;当做。《红楼梦》第六回:“因贪 王 家的势利,便连了宗,认作侄儿。”《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一时错把他认作了一个来歷不明的人,加上一番防范。” 茅盾 《脱险杂记》七:“ 韬奋 把‘ 江大哥 ’认作是游击队的什么小队长,说了些客气的话。”词语解释:认真 拼音:rèn zhēn
(1).谓严肃对待,不苟且。《元史·王克敬传》:“世俗喜言勿认真,此非名言。临事不认真,岂尽忠之道乎?” 明 唐顺之 《与胡梅林总督书》之七:“弟今日认真干事,督将官,督有司,全赖朝廷委任。”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整风中间,一方面要严肃认真,对于错误和缺点,一定要进行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而且一定要纠正。”
(2).信以为真;当真。 明 李贽 《与友人书》:“其餘皆日用食饮之常,精亦得,粗亦得,饱亦得,不甚饱亦得,不必太认真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鸦头》:“叹曰:‘今而知青楼之好,不可过认真也。夫何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夫人这个又何必认真?糊里糊涂应酬他一次就完了。”
(3).确实;真的。 元 柯丹丘 《荆钗记·抢亲》:“我也只要他做好人,后边靠他,谁想女儿认真苦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况且北边地方,又比南边来得冷,认真是一位大善士,是拿人家的賑物来送人情的么?” 沙汀 《闯关》一:“ 左嘉 是再三再四要求回后方的,等到认真要回后方的时候,对于敌后的游击生活,仿佛就要离开自己的亲人似的,他倒反而有些留恋,有些舍不得了。”词语解释:认旧 拼音:rèn jiù
仍旧。认,用同“ 仍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寄儿 ﹞认旧念取五字真言,却不甚灵了。”词语解释:认为
对人或事物确定某种看法,做出某种判断。 金 王若虚 《五经辨惑一》:“‘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诗》所以美 仲山甫 也……然世之学者,皆认为远害自全之意。” 毛泽东 《实践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茅盾 《子夜》八:“ 冯云卿 苦笑着,认为这是一句普通的应酬。”词语解释:认处 拼音:rèn chǔ
指可供辨认之处,特征。 元 尚仲贤 《单鞭夺槊》楔子:“俺主公有认处:鼻生三窍,脑后鷄冠。你拿首级来我看咱。”词语解释:认字 拼音:rèn zì
识字。《红楼梦》第三回:“只是有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綫,或偶一玩笑,却都有个尽让的。” 巴金 《春》七:“爹爹天天教我认字。”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的家庭》:“我的教育得于母亲的不少,她告我认字,告我认识药名。”词语解释:认知 拼音:rèn zhī
认识和感知。《文史知识》1989年第9期:“通过言语、色彩、形体或音响,去理解、体验与表达个别的、具体的事物中的一般意义,以与人、社会、自然和宇宙之最一般或最本质的方面,建立认知的、道德的与审美的联系。”词语解释:认证 拼音:rèn zhèng
(1).辨认并证实。 茅盾 《虚惊》:“向导叫了半天的门,里边方有人答话。灯光在整株杉木的一排栅门后一闪,忽又没有了。光景是叫人出来认证罢?”
(2).公证机关对当事人提出的文件审查属实后给予证明。词语解释:认识 拼音:rèn shí
(1).能够确定某一人或事物是这个人或事物而不是别的。《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自从咱爷儿俩认识以后,是説你算投奔我来了,你没受着我一丝一毫好处。” 老舍 《我这一辈子》五:“在前面我已经说过,我认识字,还能抄抄写写,很够当个小差事的。”亦指识别;鉴别。 沙汀 《记贺龙》十六:“他懒懒地告诉我们,当天军区的一位营长跑来看他,因为知道他爱马,认识马,还特别牵来几匹马要他品评。”
(2).指人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毛泽东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 艾思奇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第八章:“认识和照镜子、摄影有相类似的地方,但又有着根本的不同。”词语解释:认亲 拼音:rèn qīn
(1).认作亲戚。 明 冯惟敏 《僧尼共犯》第一折:“以此认亲为由,往还甚密,人都不知。”《西游记》第七三回:“我们不与他相识,又不认亲,左右暂时一会,管他怎的?”《儒林外史》第三回:“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相与的也来认相与。”
(2).认认久别的亲戚。《二刻拍案惊奇》卷三:“ 妙通 道:‘在我那里作寓好些时,见我説起孺人,纔来认亲的,怎不晓得?’”《红楼梦》第四九回:“来了好些姑娘奶奶们,我们都不认得,奶奶姑娘们快认亲去。”
(3).旧时婚礼男女双方的戚属初次晤对。《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还有舅母合亲家妈得认亲呢,劳动你再磕俩罢!”词语解释:认旗 拼音:rèn qí
谓行军时主将所有的作为表识的旗帜。旗上有不同的标记,以便士兵辨认。《通典·兵二》:“认旗远看难辨,即每营各别画禽兽自为标记。”《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五年》“ 李绍荣 识其旗” 元 胡三省 注曰:“凡行军,主将各有旗以为表识,今谓之‘认旗’。”《三国演义》第二八回:“ 关公 活捉执认旗的小卒过来,问取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注:“认旗,就是认军旗,旗上有将领的官号或姓名。”《新民晚报》1986.4.5:“他那座驾船上插着面认旗,旗上绣了个大大的‘郭’字。红旗帮首领姓 张 名 保仔 ,他那认旗上绣个‘张’字。”词语解释:认清 拼音:rèn qīng
识别…的性质,看清…的特点∶看出。例如:认清他的本来面目。词语解释:认人 拼音:rèn rén
(1).辨认人的容貌、声音等(多指婴儿)。如:小孩生下来不到一个月就开始认人了。
(2).方言。认生。如:他的儿子认人,只要父母抱,不要别人抱。词语解释:认着 拼音:rèn zhe
望着,看着。《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大凡女子心一野,自然七颠八倒,如痴如呆,有头没脑,説着东边,认着西边,没情没绪的。”
(1).认识。《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你当日合他家公子约下送这张弹弓儿取那块砚臺的时候就叫他找我们老爷子,这就明显着是不许来人到门认着你的住处了。”
(2).谓认亲认得不差。《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今日这件大喜的事作成了,你这个乾女孩儿我可算认着了。”词语解释:认状 拼音:rèn zhuàng
(1).认领失物的文书。 清 李渔 《闻过楼》第三回:“况且这些贜物原是失去的东西,岂有不经官府、不递认状倒在强盗手中私自领回之理?”
(2).旧时擂台比武者所写的承认打死不论的文书。《隋唐演义》第十二回:“如要上去的,本人姓名、乡贯、年庚,设个誓,要写在认状上,见得打死勿论。”
(3).见“ 认保状 ”。
词语解释:认保状 拼音:rèn bǎo zhuàng
保证书。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考代书》:“词理明通,且验其状貌端良者,取定数名,开明年貌籍贯,投具认保状。”亦省作“ 认状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佥粮里》:“于开报点僉时,须验其人相貌奸良,家道厚薄,并令该粮房及里甲等保结,方许投递认状。”词语解释:认称 拼音:rèn chēng
谓承认(错误过失)。《西游记》第九七回:“ 唐僧 合掌躬身,又将前情细陈了一遍。众官满口认称,都道:‘错了,错了!莫怪!莫怪!’”词语解释:认明 拼音:rèn míng
辨认清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各各认明了,领了回去。”《三侠五义》第八三回:“ 颜大人 吩咐将 马强 夫妻带在一旁,立刻带 马朝贤 上堂,叫他认明此冠并 郭氏 口供,连 马强 画的招俱各与他看了。” 鲁迅 《而已集·通信》:“照那时的形势看来,实在也足令认明了我的‘纸糊的假冠’的才子们生气。”词语解释:认命 拼音:rèn mìng
旧时迷信,承认不幸的遭遇是命中注定的。 老舍 《骆驼祥子》九:“假若打算认命,好吧,去磕头认干爹,而后等着娶那个臭妖怪。不认命,就得破出命去。” 曹禺 《雷雨》第三幕:“您别再这样劝我了,我们不能认命!”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二:“把我新屋当个牲口圈,我只好认命,这也罢了。你还要祸害咱们丫头。”词语解释:认账 拼音:rèn zhàng
见“ 认帐 ”。
词语解释:认帐 拼音:rèn zhàng
亦作“ 认账 ”。 承认所欠的帐。比喻承认说过的话或有过的事。《二刻拍案惊奇》卷七:“ 薛倩 到得家里,把席间事体对 薛妈 説道:‘总干官府是我亲眷,今日説起,已自认帐。明日可到他寓馆一见,必有出格赏赐。’”《红楼梦》第八一回:“这老货已经问了罪,决不好叫他来对证。没有对证, 赵姨娘 那里肯认帐!”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黎明前的故事》:“弄堂口来了一个卖西瓜的乡下人,手里捧了一个剖开的生西瓜,跟买主在吵:一个说,我要包开的,一个说,我光开不包的,双方吵了半天都不认账。”词语解释:认定 拼音:rèn dìng
(1).承认并确定。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何必 龙湖 而后可死,认定 龙湖 以为塚舍也!”《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尔等此番入世,务要认定自己行藏,莫忘本来面目。” 叶圣陶 《友谊》:“‘好, 叶自珍 和 陆迎春 认定“达尔文主义基础”,’ 李淑英 点头说,他是小组长。”
(2).确定地认为,肯定。《花月痕》第十回:“这晚 采秋 回家,听那丫鬟备述 荷生 问答,便认定 吕仙阁 所遇见的,定是 韩荷生 。” 鲁迅 《彷徨·伤逝》:“我终于从她言动上看出,她大概已经认定我是一个忍心的人。”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这时候,许多同志都高兴起来,认定大姐没有牺牲,大姐力气大,会从敌人那里逃回来的。”词语解释:认同 拼音:rèn tóng
(1).犹言承认是同一的。《人民日报》1984.4.18:“民族认同的浪潮,正在冲击着 台湾海峡 的人为藩篱。”
(2).认可,赞同。《报告文学》1989年第8期:“这种信任不是随便的奉承,是因为他灵魂中爆出的那个亮点引起我的共鸣,并且立即获得了我的认同。”词语解释:认头 拼音:rèn tóu
认吃亏。 曹禺 《原野》第二幕:“好,我现在不跟你斗气,我认头,这次算你胜了。”词语解释:认做 拼音:rèn zuò
犹认为。《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幸喜已认做是真,留在此居住,早晚必然生出机会来。”《红楼梦》第六八回:“二姐是个实心人,便认做他是个好人。”词语解释:认错 拼音:rèn cuò
(1).承认错误。《三国演义》第四五回:“众将见杀了 张 蔡 二人,人问其故。 操 虽心知中计,却不肯认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三回:“抚臺一想,这话不错;然而又不肯认错。”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他认错了,就变好了。”
(2).误认。 明 徐复祚 《红梨记·三错》:“我真个是 谢素秋 ,休认错了。”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七:“有一批人把写作的性质认错了,他们以为这是生活中的一种点缀,好比这会堂中挂着的柏枝和万国旗。”词语解释:认业 拼音:rèn yè
(1).犹认命。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三:“又谓 魏公 对太后曰:‘自家无子,不得不认业。’……恭惟太皇太后,天下之母也,以其无子,而令认业,为臣子者,悖慢至此,不几於跋扈者乎?”
(2).知足。《金瓶梅词话》第四六回:“ 玉楼 戏道:‘好个不认业的!人家有这一件皮袄,穿在身念佛。’”词语解释:认记
辨认的记号词语解释:认股权
指在一定期限内,依一定价格,向公司认购一定股数之权利词语解释:认犯头
认为冒犯的理由。即发生误会词语解释:认不是 拼音:rèn bú shì
承认错误。《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我如今自己认不是罢了。是我不曾请你,得罪了你。”词语解释:认亏 拼音:rèn kuī
认吃亏。《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若只是这六百两时,便认亏些准了,不然时,只将银子还我。”词语解释:认义 拼音:rèn yì
结义。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一折:“恰纔冻倒的那个人,您孩儿想来,家私里外,早晚索钱,少一个护臂,我待要认义做个兄弟,未知父母意下如何?”《水浒传》第四四回:“这箇是我今日新认义的兄弟,你是嫂嫂,可受半礼。”《醒世姻缘传》第七五回:“ 狄希陈 説起 童奶奶 来, 李奶奶 説是他认义的姐姐。”词语解释:认尸 拼音:rèn shī
亦作“ 认尸 ”。 辨认亲人的尸首。《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且一面收监,待有了认尸的,定罪发落。”《三侠五义》第七六回:“临殯葬时,学生给他整理衣服,见他胸前有玉莲花一枝,心中一想,何不将此物留下,以为将来认尸之证?”词语解释:认军旗号 拼音:rèn jūn qí hào
即认旗。《水浒传》第九一回:“ 卢俊义 教军士快於南门竖立认军旗号,好教两路伏兵知道,再分拨军士各门把守。”参见“ 认旗 ”。
词语解释:认旗 拼音:rèn qí
谓行军时主将所有的作为表识的旗帜。旗上有不同的标记,以便士兵辨认。《通典·兵二》:“认旗远看难辨,即每营各别画禽兽自为标记。”《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五年》“ 李绍荣 识其旗” 元 胡三省 注曰:“凡行军,主将各有旗以为表识,今谓之‘认旗’。”《三国演义》第二八回:“ 关公 活捉执认旗的小卒过来,问取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注:“认旗,就是认军旗,旗上有将领的官号或姓名。”《新民晚报》1986.4.5:“他那座驾船上插着面认旗,旗上绣了个大大的‘郭’字。红旗帮首领姓 张 名 保仔 ,他那认旗上绣个‘张’字。”词语解释:认得破 拼音:rèn de pò
方言。看得开。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命诏旨书》:“有银钱须要认得破,不可分尔我。”词语解释:认准 拼音:rèn zhǔn
认得准确无误。《三侠五义》第三回:“ 包兴 下楼出了铺子,只见镇上热闹非常,先抬头认準子饭铺字号,却是 望春楼 ,这纔迈步。”《三侠五义》第一○三回:“我等深服 白五爷 精细,就把 雨墨 认準了,我们就回去了。”词语解释:认仇作父 拼音:rèn chóu zuò fù
同“ 认贼作父 ”。 方志敏 《可爱的中国》:“朋友,虽然在我们之中,有汉奸,有傀儡,有卖国贼,他们认仇作父,为虎作伥,但他们那班可耻的人,终竟是少数。”词语解释:认保状 拼音:rèn bǎo zhuàng
保证书。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考代书》:“词理明通,且验其状貌端良者,取定数名,开明年貌籍贯,投具认保状。”亦省作“ 认状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佥粮里》:“于开报点僉时,须验其人相貌奸良,家道厚薄,并令该粮房及里甲等保结,方许投递认状。”词语解释:认出 拼音:rèn chū
辨认出来词语解释:认供 拼音:rèn gòng
招认,供认。《老残游记》第十八回:“凡官府坐堂,这些衙役就要大呼小叫的,名叫‘喊堂威’,把那犯人吓昏了,就可以胡乱认供了。”词语解释:认屐 拼音:rèn jī
辨认鞋子。典出《宋书·隐逸传·刘凝之》:“有人尝认其所著屐。笑曰:‘僕著之已败,令家中覔新者备君也。’此人后田中得所失屐,送还之,不肯復取。”《南史·隐逸传下·沉麟士》:“尝行路,隣人认其所著屐。 麟士 曰:‘是卿屐邪?’即跣而反。隣人得屐,送前者还之, 麟士 曰:‘非卿屐邪?’笑而受之。” 清 黄景仁 《一笑》诗:“认屐将毋错,悬蛇恐未真。”词语解释:认实 拼音:rèn shí
认准,认清。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封五王诏》:“通军大小兵将,各宜认实真道而行,天父上主皇上帝才是真神,天父上主皇上帝以外皆非神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命诏旨书》:“更要同心同力,同打江山,认实天堂路来跑。”词语解释:认保 拼音:rèn bǎo
犹作保。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保甲稽查》:“如在外歇宿,果非匪类之家,亦无赌博交通实跡,係本户人,着户长认保;係户长,着本人认保。”词语解释:认军旗 拼音:rèn jūn qí
即认旗。《水浒传》第六十回:“饮酒之间,忽起一阵狂风,正把 晁盖 新製的认军旗,中腰吹折。”参见“ 认旗 ”。
词语解释:认旗 拼音:rèn qí
谓行军时主将所有的作为表识的旗帜。旗上有不同的标记,以便士兵辨认。《通典·兵二》:“认旗远看难辨,即每营各别画禽兽自为标记。”《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五年》“ 李绍荣 识其旗” 元 胡三省 注曰:“凡行军,主将各有旗以为表识,今谓之‘认旗’。”《三国演义》第二八回:“ 关公 活捉执认旗的小卒过来,问取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注:“认旗,就是认军旗,旗上有将领的官号或姓名。”《新民晚报》1986.4.5:“他那座驾船上插着面认旗,旗上绣了个大大的‘郭’字。红旗帮首领姓 张 名 保仔 ,他那认旗上绣个‘张’字。”词语解释:认可 拼音:rèn kě
同意;许可。《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众人一齐认可,方才别去。” 毛泽东 《纠正土地改革宣传中的“左”倾错误》:“甚至因为 陕北 广播电台播发了某些不正确的新闻,人们竟误认为这是被中央认可的意见。”词语解释:认影为头 拼音:rèn yǐng wéi tóu
佛教语。谓认虚作实。《景德传灯录·月轮禅师》:“所以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认影为头岂非大错?”词语解释:认帐 拼音:rèn zhàng
亦作“ 认账 ”。 承认所欠的帐。比喻承认说过的话或有过的事。《二刻拍案惊奇》卷七:“ 薛倩 到得家里,把席间事体对 薛妈 説道:‘总干官府是我亲眷,今日説起,已自认帐。明日可到他寓馆一见,必有出格赏赐。’”《红楼梦》第八一回:“这老货已经问了罪,决不好叫他来对证。没有对证, 赵姨娘 那里肯认帐!”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黎明前的故事》:“弄堂口来了一个卖西瓜的乡下人,手里捧了一个剖开的生西瓜,跟买主在吵:一个说,我要包开的,一个说,我光开不包的,双方吵了半天都不认账。”词语解释:认奴作郎 拼音:rèn nú zuò láng
谓颠三倒四,糊里糊涂。《景德传灯录·良价禅师》:“师曰:‘若不颠倒,因什么认奴作郎?’”《五灯会元·南泉愿禅师法嗣·香严义端禅师》:“师曰:‘礼拜一任礼拜,不得认奴作郎。’”词语解释:认睬 拼音:rèn cǎi
承认、理睬。 元 王实甫 《破窑记》第四折:“状元郎讎恨记在心怀,忤逆女将爷娘不认睬。”词语解释:认死扣子 拼音:rèn sǐ kòu zi
认死理。如:他在什么事上都好认死扣子。词语解释:认死扣儿 拼音:rèn sǐ kòu ér
坚定地认为;固执己见词语解释:认捐 拼音:rèn juān
应承捐钱。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十九:“ 龙 军官紧跟向一个 中国 人说:‘把捐册拿出来,请 张先生 认捐。’”词语解释:认族 拼音:rèn zú
谓同姓不宗而认成同族。 清 赵翼 《陔馀丛考·认族》:“世俗好与同姓人认族,不问宗派,輙相附合,此习自古已然。 李唐 自以为出 老子 后,追尊 老子 为 元元皇帝 ,并以《史记·老子传》陞於列传之首。”词语解释:认打 拼音:rèn dǎ
愿意挨打。 洪深 《贫民惨剧》第一幕:“小贼:认打怎样?守财虏:送你警察局。”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四:“你们怎么样?是认打,认罚?”词语解释:认息 拼音:rèn xī
谓愿意付息。 清 杨昌济 《治生篇》:“举债必须认息,年年还息,积久乃倍其本额,其为捐耗不可胜言。”词语解释:认敌作父 拼音:rèn dí zuò fù
同“ 认贼作父 ”。 蒲韧 《二千年间》八:“同时也不能不想起那些认敌作父、卖国求荣的大 汉 奸。”词语解释:认拘 拼音:rèn jū
谓认准后拘捕。《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随即奉察院批发明文,押了原首人 幸逢 与本夫 徐德 ,行关到 临清州 ,眼同认拘 莫氏 及买良为娼乐户 魏 鴇,到司审问。”词语解释:认户 拼音:rèn hù
指认卖的户头。《元典章·户部八·私造酒曲依匿税科断》:“犯人正招:不合用钞糴买米麯,醖造私酒,於打发到认户,须内夹带影射沽卖,不过营求微利,糊口而已。”词语解释:认生 拼音:rèn shēng
谓怕见陌生人。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但这后生子连看都不看她一眼,不晓得他是认生呢,还是骄傲。”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 李玉英 把孩子从背上解下来,交给 梁建 ,说:‘除了你,这小冤家见了谁都认生。’”词语解释:认理 拼音:rèn lǐ
认定道理。 赵树理 《张来兴》:“他认理真得很,自己有理的事,连一句话也不让。”词语解释:认的 拼音:rèn de
(1).认得。《水浒传》第六回:“ 智深 道:‘教你认的洒家。’轮起禪杖,抢那汉。”《三侠五义》:“ 丁二爷 问道:‘大哥如何认的他呢?’ 展爷 便将 苗家集 之事述説一回。”
(2).承认。《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这学裡老师是朝廷制下的,专管秀才,你就中了状元,这老师也要认的。”词语解释:认派 拼音:rèn pài
应承摊派(财、物)。《文明小史》第七回:“因为现在部款支絀,不但本省有些大事,如开学堂、设机器局等等需款甚亟,还有大部奏明按年认派的赔款。”词语解释:认死理 拼音:rèn sǐ lǐ
固执,不知变通。 梁斌 《红旗谱》三二:“ 春兰 看着 老驴头 那个认死理的样子暗笑,不再说什么。” 鲁易 张捷 《团结立功》第一出第一场:“他父亲那脾气就跟 裴振刚 差不多,那么个认死理。”词语解释:认杀 拼音:rèn shā
谓认定不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 金光洞主 道:‘相公久羈浊界,认杀了现前身子,竟不知身外有身耳!’”词语解释:认犯 拼音:rèn fàn
犹认范。犯,通“ 范 ”。《金瓶梅词话》第九二回:“因见妇人姐夫长、姐夫短叫他,口中不言,心内暗道:‘这淫妇怎的不认犯,只叫我姐夫?等我慢慢的探他。’”参见“ 认范 ”。
词语解释:认范 拼音:rèn fàn
认账,就范。《金瓶梅词话》第十九回:“你三年前死了娘子儿,问这位 鲁大哥 借的那三十两银子……俺刚才进门就先问你要,你在人家招赘了,初开了这个铺子,恐怕伤了你行止,显的俺们阴騭了。故此先把几句风话来,教你认范。你不认范,他这银子你少不得还他!”词语解释:认熟 拼音:rèn shú
认识并熟悉。《红楼梦》第四回:“谁知自此间住了不上一月, 贾 宅族中凡有的子侄,俱已认熟了一半。” 梁斌 《播火记》十二:“﹝两个青年妇女﹞提高嗓声说:‘那样说也太外道了,请都请不到的,明天请你过来喝两杯酒,认熟认熟。’”词语解释:认范 拼音:rèn fàn
认账,就范。《金瓶梅词话》第十九回:“你三年前死了娘子儿,问这位 鲁大哥 借的那三十两银子……俺刚才进门就先问你要,你在人家招赘了,初开了这个铺子,恐怕伤了你行止,显的俺们阴騭了。故此先把几句风话来,教你认范。你不认范,他这银子你少不得还他!”词语解释:认罪 拼音:rèn zuì
承认自己的罪行。 明 吕天成 《齐东绝倒》第二出:“等着我为君的去升座,便把老头儿认罪儘凭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后来同乡官知道这件事,便把 弥轩 叫到会馆里来,大众责备了他一番,要他对祖父叩头认罪。” 刘绍棠 《二度梅》二:“你怎么不低头认罪啦?”词语解释:认确 拼音:rèn què
犹认实。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自尽》:“验官亲验无差,押兇犯认明尸伤,并尸亲干証等,俱认确,然后硃笔登记。”词语解释:认知科学 拼音:rèn zhī kē xué
以人的认知过程为研究对象的边缘学科。由思维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和哲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而形成。主要研究知识的性质、知识的获得、知识的结构等。词语解释:认觅 拼音:rèn mì
谓寻觅相认。《敦煌变文汇录·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目连 启言狱主:‘此个地狱中,有 青提夫人 已否?是贫道阿孃,故来认觅。’”一本作“ 访觅 ”。词语解释:认输 拼音:rèn shū
承认失败。 毛泽东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三:“机会主义者只有认输一法。” 茅盾 《残冬》四:“ 四大娘 回骂,心里也觉得 荷花 的话大概不错,而且盼望它不错,可是当着那么多人面前, 四大娘 嘴里怎么肯认输。” 巴金 《寒夜》七:“‘我醉了,’他认输地说。”词语解释:认赔 拼音:rèn péi
应承赔偿。《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回:“又开了一篇假帐,説共总被强盗打劫去许多东西,一定要知县认赔。” 樊增祥 《批王见鼎等禀词》:“仓粮关係至重, 路先登 如无吞嚼情事,何肯具结认赔?”词语解释:认脚 拼音:rèn jiǎo
方言。(鞋、袜)左右两只不能换着穿。如:袜子不用认脚,两个倒换着穿还省呢。词语解释:认识论 拼音:rèn shi lùn
关于人类认识的来源、发展过程,以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学说。由于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分成唯心主义认识论和唯物主义认识论。词语解释:认辨 拼音:rèn biàn
辨认。 前蜀 朱希济 《妖妄传·素娥》:“ 三思 ( 武三思 )自入召之,皆不见。忽於堂奥隙中,闻兰麝芬馥,乃附耳而听,即 素娥 语音也,细於属丝,纔能认辨。”词语解释:认过 拼音:rèn guò
(1).承认自己的过失。《三侠五义》第一○一回:“不多时, 施生 先到,拜见 金公 , 金公 甚觉赧颜,认过不已。”
(2).谓认可了某种关系。《三侠五义》第二回:“从此 包黑 认过他的父母,改称 包山 夫妻仍为兄嫂。”
(3).任它过去。认,用同“ 任 ”。词语解释:认色 拼音:rèn sè
可辨认的容色。《古今小说·沉小官一鸟害七命》:“你两个今夜将我的头割了,埋在 西湖 水边。过了数日,待没了认色,却将去本府告赏,共得一千五百贯钱,却强似今日在此受苦。”词语解释:认祖归宗 拼音:rèn zǔ guī zōng
(1).寻认祖先,并归还本宗。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四折:“我只为认祖归宗,迟眠早起,登山涉水,甫能勾到庭幃。”
(2).喻指回归故土。 刘绍棠 《芳年》十:“‘爸爸,咱们回老家去看看吧!’ 丽苔 兴致勃勃地说,‘您返朴归真,我认祖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