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起解 拼音:qǐ jiè
(1).地方政府将钱、粮等物解送上级政府。 宋 吴自牧 《梦粱录·监当诸局》:“造会纸局,在 赤山湖 滨。先造於 徽城 ,次 成都 ,以‘蜀纸’起解。后因路远而弗给,詔 杭州 置局於 九曲池 ,遂徙。”《水浒传》第九四回:“我这里正项钱粮,兀自起解不足,东挪西撮。” 清 陆筠 《海角续编》:“ 常 ( 常熟 ) 昭 ( 昭文 )餉捐俱有粮臺 魏良卿 起解。”
(2).旧时指犯人被押送上路。《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狱中取出 李三 解府,係是杀人重犯,上了镣肘,戴了木枷,跪在庭下,专听点名起解。”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盗贼家口》:“若盗惧罪,擕家口潜逃他处被获者,未免连妻子起解,解到家口取保。”《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二回:“ 裘致禄 便供家产尽絶了,然后起解充军。”
(3).京剧《女起解》的省称。 张恨水 《五子登科》第五回:“我今天是两出戏。一出是《起解》,一出是《纺棉花》。”
有出头之日;出息。《金瓶梅词话》第十九回:“你嫁了别人,我倒也不恼,那矮忘八有甚么起解?你把他倒踏进门去,拿本钱与他开舖子。”词语解释:发解 拼音:fā jiè
(1) 唐 宋 时,应贡举合格者,谓之选人,由所在州郡发遣解送至京参与礼部会试,称“发解”。 宋 司马光 《论诸科试官状》:“臣伏见朝廷取勘诸处发解考试诸科官,以所解之人到省十有九不中者。”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罪发解官员》:“ 后唐 明宗 长兴 三年,詔选人文解不合式,罪发解官员。”《宋史·选举志一》:“﹝ 崇寧 三年詔﹞天下取士,悉由学校升贡,其州郡发解及试礼部法并罢。”《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先是 开封府 发解,如诸州之制,皆府官专其事。是秋,以府事繁剧,始别勑朝臣主之,定名讫,送府发解如式。”
(2) 明 清 时乡试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考中举人第一名为“发解”。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卷下:“ 唐寅 字 子畏 ,少有逸才,发解 应天 第一。”《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此位是本县大名士,你只看他今科发解,还是发魁?” 清 戴名世 《宋嵩南制义序》:“先生年踰弱冠,即发解 江 南,为第一人;旋登进士,入史馆。”
(3)泛指乡试考中举人。《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莫稽 由此才学日进,名誉日起,二十三岁发解连科及第。”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篇:“﹝《铁花仙史》﹞ 诚斋 又招 儒珍 为西宾,而 蔡其志 晚年孤寂,亦屡来迎 王 ( 王儒珍 ),养以为子,亦发解,娶 诚斋 之女 馨如 。”
(4)犹起解。旧时谓押送犯人。《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 王兴 道:‘且莫细谈,明早老将军起身发解时,我站在傍边,你只看着我,唤我名字起来,小人自来与你分解。’”《说岳全传》第三四回:“﹝ 粘罕 ﹞遂传令叫小元帅 金眼郎郎 、 银眼郎郎 :‘你二人领兵一千,将 吉青 上了囚车,连军器马匹,一齐解往四狼主那边去。’二人领命,立刻发解起身。”词语解释:递解 拼音:dì jiè
旧时指把犯人解往远地,由沿途官衙派人轮流押送。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硬拷》:“他在众官面前,怕俺寒儒薄相,故意不行识认,递解 临安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今天既是如此,我下午拜 泰安府 ,请他先把你这狗才打了,递解回籍,再同你们主人算账!”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不久,就被递解回国。”词语解释:卖解 拼音:mài xiè
指表演马技。亦泛指表演武艺、杂技,借以谋生。 明 单本 《蕉帕记·下湖》:“卖解单身控,千钧隻手拿。” 清 秋星 《女侠翠云娘传》:“幼业卖解,随父流转江湖,行踪几徧南北。” 欧阳山 《三家巷》二:“﹝ 周炳 ﹞整天除了到将军前大广场去看戏、听‘讲古’,看卖解、耍蛇、卖药、变戏法之外,就是到三姨家去玩儿,去演戏。”亦作“ 卖马解 ”。《歧路灯》第三回:“卖马解的卖的是童子拜 观音 ,果然了不得身法巧妙。”词语解释:跑马卖解 拼音:pǎo mǎ mài xiè
旧时指在奔跑的马上献艺。以此赚钱谋生。《歧路灯》第六三回:“一声謡出,一连数日之内,也有説跑马卖解送殯的,也有説扎高抬送殯的。”《糊涂世界》卷五:“店家説:‘不用打听,是一班跑马卖解的。’”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一章:“只为我是个跑马卖解的,别人以为好欺负,不把我们当人看待。”亦省作“ 跑解马 ”、“ 跑马解 ”。《红楼梦》第五一回:“你就这么‘跑解马’的打扮儿,伶伶俐俐的出去了不成?” 邓友梅 《烟壶》十四:“那惊险利落之处,在跑马解的 沧州 人那里都是看不到的。”词语解释:押解 拼音:yā jiè
(1).监督解送。《水浒传》第三七回:“知府道:‘快写个帖来,便送下城外牢城营裡去。本府自差公人押解下去。’” 明 徐榜 《济南纪政·杨化记》:“众人即同去,拿 于大效 审问。 大效 强辩不认,渠即掌 大效 面,拽之去其家,於灶额前取出原银, 大效 无辞,里老押解首县。”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 仁宗 睿皇帝 怒却其贡,押解回国。” 洪深 《开船锣》:“[茶房:]那一定是押解两个重要犯人到省城里去。”
(2).监督解送犯人的人。即解差。《平山冷燕》第五回:“却説 宋信 辞了出来,押解催促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