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二震去声 [音吝。薄石也。《论语》磨而不磷。][详注1][追逐][详注2][同俊。][详注3][合絲爲繩。][zhèn]迿[邻去声。视不明貌。][详注4]


注1:亲 七刃切。《左傳·桓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親。《註》以親疏爲分別。
注2:引 《广韵》《正韵》羊晋切《集韵》《韵会》羊进切,蚓去声。《集韵》牵牛綍也。《礼·檀弓》吊於葬者,必执引。《疏》引,柩车索也。
注3:瑱 《广韵》《集韵》《韵会》陟刃切《正韵》之刃切,音镇。充耳玉也。《释名》瑱,镇也。悬珠当耳旁,不使妄听,自镇重也。 又玉名。《周礼·秋官·小行人》王用瑱圭。《释文》瑱,宜作镇音。《楚辞·九歌》瑶席兮玉瑱。《注》瑱,音镇。 又人名。《正韵》唐将来瑱。
注4:谆 肫去声。告之丁宁也。《左传·襄三十一年》赵孟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
末字词组
入觐肆觐拜觐参觐享觐私觐  
归觐来觐宁觐谒觐展觐大朝觐  
朝觐王觐省觐迎觐秋觐瞻觐  

词语解释:入觐  拼音:rù jìn
(1).诸侯于秋季入朝进见天子。《诗·大雅·韩奕》:“ 韩侯 入覲,以其介圭,入覲于王。” 郑玄 笺:“诸侯秋见天子曰覲。” 孔颖达 疏:“朝者四时通名,覲则唯是秋礼。”
(2).指地方官员入朝进见帝王。 唐 白居易 《论于頔裴均状》:“今 于頔 等以入覲为请,若又许之,岂非须来即来乎?” 宋 曾巩 《贺韩相公赴许州启》:“鞗革金厄,已严入覲之装;袞衣绣裳,行允公归之望。”《明史·忠义传六·蔡道宪》:“时知府 堵胤锡 入覲未返,通判 周二南 摄 攸县 事,城中文武无几。” 清 沉初 《西清笔记·记职志》:“督抚入覲时,与恩宴。”
词语解释:归觐  拼音:guī jìn
谓归谒君王父母。 汉 郦炎 《遗令书》:“ 炎 之归覲,在旦夕之閒耳。” 唐 贾岛 《送韦琼校书》诗:“宾佐兼归覲,此行 江 汉 心。”《资治通鉴·唐德宗兴元元年》:“愿陛下早下臣章,以解朝众之惑,面諭 韩皋 使之归覲,令 滉 感激无自疑之心。” 胡三省 注:“归覲者,归覲省父母也。” 明 高启 有《题画送人归觐》诗。
词语解释:朝觐  拼音:cháo jìn
(1).谓臣子朝见君主。《礼记·乐记》:“朝覲,然后诸侯知所以臣;耕藉,然后诸侯知所以敬。”《文选·曹植〈应诏诗〉》:“嘉詔未赐,朝覲莫从。” 李善 注:“ 毛萇 《诗传》曰:覲,见也。”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淮西 贼将僭窃,问仪注於 鲁公 。公答曰:‘老夫所记,唯诸侯朝覲之礼耳。’” 章炳麟 《论式》:“经术已不行於王路,丧祭尚在,冠昏朝覲,犹弗能替旧常,故议礼之文亦独至。”
(2).伊斯兰教徒拜谒圣像、圣地,为教徒五项基本功课之一,该教规定凡身体健康有经济能力的穆斯林,在道路安全的情况下,一生应去 麦加 朝觐一次。
词语解释:肆觐  拼音:sì jìn
《书·舜典》:“岁二月,东巡守,至于 岱宗 ,柴。望秩于山川,肆覲东后。”原谓以礼见东方诸国之君,后常用为语典,以称见天子或诸侯之礼。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肆覲天宗,爰集通仙。” 唐 吴筠 《步虚词》之九:“爰从太微上,肆覲虚皇尊。” 宋 王禹偁 《〈皇华集〉序》:“古者天子五载一廵狩,肆覲羣后,观省风俗,黜陟幽明而已。”
词语解释:来觐  拼音:lái jìn
本指古代诸侯在秋天前来朝见帝王。《周礼·春官·大宗伯》“秋见曰覲” 唐 贾公彦 疏:“秋,西方六服,当覲之岁,尽来覲。”后亦泛指臣子朝见国君。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至 承宗 为 卢从史 、 李师道 所詿误,先皇帝征而赦之者再,忧思蹙恧,不克来覲。”
词语解释:王觐  拼音:wáng jìn
犹觐王。谓诸侯朝见天子以示臣服。《左传·隐公四年》:“ 州吁 未能和其民, 厚 问定君于 石子 。 石子 曰:‘王覲为可。’” 宋 胡宿 《赐彰信军节度使李昭亮赴阙茶药口宣》:“卿外自国藩,入修王覲。”
词语解释:拜觐  拼音:bài jìn
朝见君主或拜见长者。《晋书·温峤传》:“公自还輦轂,入辅朝政,闕拜覲之礼,简人臣之仪,不达圣心者莫不於邑。”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四郎》:“向居 王屋山 下洞,今将往 峨嵋山 ,知叔到此,故候拜覲。”
词语解释:宁觐  拼音:níng jìn
返里省亲。 唐 贾岛 有《送雍陶及第归成都宁觐》诗。 唐 罗隐 《谗书·答贺兰友书》:“况僕求试京师,随波而上,逐队而下,亦有年矣。家在 江 表,岁一寧覲,旨甘所资,桂玉之困,何尝不以事力干人!”
词语解释:省觐  拼音:shěng jìn
探望父母或其他尊长。 唐 裴铏 《传奇·郑德璘》:“﹝ 韦氏 ﹞叩头曰:‘吾之父母,当在水府,可省覲否?’” 宋 苏轼 《与范纯夫书》:“ 子由 长子名 迟 者,官满来 筠 省覲,亦不久到。” 清 孙枝蔚 《送王子侧归新城》诗:“东归闻有期,綵衣急省覲。”
词语解释:参觐  拼音:cān jìn
拜见尊长。 五代 范资 《玉堂闲话·目老叟为小儿》:“郎君从庄上来欲参覲。”
词语解释:谒觐  拼音:yè jìn
谒见。《隋书·炀帝纪上》:“频入謁覲,屡有陈请。”
词语解释:迎觐  拼音:yíng jìn
犹朝见。《清史稿·宣宗纪一》:“壬寅, 朝鲜 贡使 李相璜 等迎覲。”
词语解释:享觐  拼音:xiǎng jìn
朝见天子进献贡品。《国语·周语中》:“ 鲁叔孙 之来也,必有异焉,其享覲之币薄而言諂,殆请之也。”《穀梁传·僖公五年》:“天子微,诸侯不享覲。”
词语解释:展觐  拼音:zhǎn jìn
敬词。朝见。《北史·冯亮传》:“ 亮 性清静,后隐居 嵩山 ,感 英 之德,以时展覲。”《东周列国志》第四二回:“天子若以巡狩为名,驾临 河阳 ,寡君因率诸侯以展覲。”
词语解释:秋觐  拼音:qiū jìn
古代诸侯秋季朝见天子。《周礼·秋官·大行人》:“秋覲以比邦国之功。”《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覲,冬见曰遇。”
词语解释:私觐  拼音:sī jìn
私自进见。《左传·昭公十六年》:“ 宣子 私覲於 子产 ,以玉与马。”
词语解释:大朝觐  拼音:dà cháo jìn
诸侯大会同而来朝见天子。《周礼·天官·大宰》:“大朝覲会同,赞玉币、玉献、玉几、玉爵。” 贾公彦 疏:“诸侯四时常朝不称大,今朝覲称大者,诸侯为大会同而来,故称大朝覲。”
词语解释:瞻觐  拼音:zhān jìn
朝见;觐见。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时值上奉太上皇帝驻蹕 木兰山庄 ,各 蒙古 王公祝釐瞻覲。”《清史稿·礼志九》:“ 康熙 三十五年,圣主征 噶尔丹 ,破之,还蹕 拖诺 ……留牧 蒙古 王等迎驾行礼, 喀尔喀 札萨克 等集营东门请瞻覲,皆稽首呼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