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二锡入声 [详注1][详注2][详注3][汨罗江][xū][详注4][dí][详注5]


注1:吃 喫的简化字。“吃”在古代一般不当“吃东西”讲。“吃东西”的意义古代写作“吃”。汉字简化后“吃”写作“吃”
注2:幕 《正韵》莫狄切,音觅。《卢仝·思君吟》我心为风兮淅淅,君身为云兮幕幕。
注3:适 《广韵》都历切《集韵》《韵会》丁历切,音的。与嫡同。《诗·大雅》天位殷适。《注》殷适,殷之嫡嗣也。《礼·檀弓》扶适子,南面而立。又《集韵》《韵会》亭历切《正韵》杜历切,音狄。与敌同。《礼·燕义》君独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适之义也。《史记·田单传赞》始如处女,适人闭户。后如脱兔,适不敢距。又《集韵》他历切,音惕。适适然,惊貌。《庄子·秋水篇》适适然惊。
注4:踧 音狄。《說文》行平易也。《詩·小雅》踧踧周道。《傳》踧踧,平易也。
注5:吊 音的。《尔雅·释诂》吊,至也。《书·盘庚》非废厥谋,吊由灵。《诗·小雅》神之吊矣。裴渊《广州记》
末字词组
寻觅苦觅觅觅一觅雇觅添觅  
相觅乞觅访觅询觅取觅认觅  
要觅求觅搜觅营觅东寻西觅声声慢(寻寻觅觅)  

词语解释:寻觅  拼音:xún mì
寻求;寻找。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六:“其夜,令又梦 俭 云:‘二人虽得走,民悉誌之:一人面上有青誌如藿叶,一人断其前两齿折,明府但案此寻觅,自得也。’” 唐 元稹 《遣行》诗之七:“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但闻四野号哭之声,回头不见了 崔氏 。乱军中无处寻觅,只得前行。” 鲁迅 《彷徨·伤逝》:“我遍看各处,寻觅 子君 。”
词语解释:相觅  拼音:xiāng mì
亦作“ 相覔 ”。
(1).寻找。《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尊夫人同令嗣远来相觅,见在驛舍。”
(2).相邀;相请。 宋 陆游 《大雪》诗:“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明 刘基 《五月三日会王氏南楼得激字》诗:“虽无鼎俎盛,斗酒聊相覔。”
词语解释:要觅  拼音:yào mì
邀请寻找。 清 管同 《黄蛟门传》:“人或招饮食,必坚拒逃匿,须要觅牵持,不得已而后至。”
词语解释:苦觅  拼音:kǔ mì
苦心寻觅、搜索。特指诗人苦吟。 宋 苏轼 《赠善相程杰》诗:“书中苦觅元非诀,醉里微言却近真。”
词语解释:乞觅  拼音:qǐ mì
讨取。 宋 苏轼 《论积欠状》:“纵使尽依十料,吏卒乞觅,必不肯分料少取。”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娶妇》:“迎客先回至儿家门,从人及儿家人乞觅利市钱物花红等,谓之‘栏门’。”
词语解释:求觅  拼音:qiú mì
(1).寻找。《百喻经·贫人烧粗褐衣喻》:“既烧之后,於此火处求觅钦服,都无所得。”《北史·夏侯道迁传》:“及婚,求觅不知所在。”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四:“﹝舍利塔﹞又降下舍利於地面砖石上,约五千餘粒,僧俗虔心求觅,必获霑足。”
(2).索取。 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四折:“俺哥哥只为一载之前,少喫无穿,向我求觅。”
词语解释:觅觅  拼音:mì mì
象声词。 宋 杜绾 《云林石谱·通远石》:“ 通远军 即古 渭州 ,水中有虫类鱼,鸣或作觅觅之声,土人见者,以梃刃或坚物击之,多化为石。”
词语解释:访觅  拼音:fǎng mì
访寻;寻找。《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即以道眼访觅慈亲,六道生死,都不见母。” 元 高文秀 《襄阳会》第三折:“你则去访觅英贤可便廝扶持。”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 范 诗最清,无从访觅。”
词语解释:搜觅  拼音:sōu mì
犹搜寻。《太平广记》卷一一○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 法智 ﹞后为 姚兴 将,从征索虏,军退失马,落在围里……而军过搜觅,輒无见者,遂得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母待生久不归,始疑。村中搜觅几徧,竟无踪兆。”
词语解释:一觅  拼音:yī mì
同“ 一迷 ”。 元 刘庭信 《寨儿令·戒嫖荡》曲:“不似你娘风火性不曾絶,一觅的乱棒胡茄。只办的架搹拦截。”
词语解释:询觅  拼音:xún mì
问讯和寻找。 杨朔 《昨日的临汾》:“现在,因为我在车站一带踯躅了不短的时间,询觅客店,同车的旅客早就零星散了。”
词语解释:营觅  拼音:yíng mì
(1).谓营生谋利。《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臣私累不少,未知将来罢州之后,或当不能不试学营觅以自赡。”
(2).寻求。《法苑珠林》卷三二:“故见有财富室温,衣丰食足,不劳营觅,自然而至。”
词语解释:雇觅  拼音:gù mì
花钱寻找(帮忙办事的人)。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雇觅人力》:“凡雇觅人力,干当人、酒食作匠之类,各有行老供雇。”《醒世姻缘传》第四回:“好大姐,好妹妹,你进去看看,你要叫不醒他,待我自家进去请他;再不然,我雇觅四个人连床抬了他去。”
词语解释:取觅
收入;获得
词语解释:东寻西觅  拼音:dōng xún xī mì
到处寻找。《平妖传》第十回:“比及让了他罢了,又来东寻西觅,只恐还在左近,放心不下。”《石点头·王本立天涯求父》:“又累他东寻西觅,歷尽飢寒。”
词语解释:添觅  拼音:tiān mì
额外索求。《元典章·户部八·盐课》:“於晒盐内插和砂土,色泽一般,实难辨别。夹带觔重,添覔价钱,亏损百姓。”
词语解释:认觅  拼音:rèn mì
谓寻觅相认。《敦煌变文汇录·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目连 启言狱主:‘此个地狱中,有 青提夫人 已否?是贫道阿孃,故来认觅。’”一本作“ 访觅 ”。
词语解释:声声慢(寻寻觅觅)  拼音:shēng shēng màn (xún xún mì mì )
词篇名。南宋李清照作。写作者南渡后寡居的凄凉处境,语言本色生动,所述愁苦之情深切动人。首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十四个叠字,创词中从未有过的奇格,更为后人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