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子规 拼音:zǐ guī
杜鹃鸟的别名。传说为 蜀 帝 杜宇 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埤雅·释鸟》:“杜鹃,一名子规。” 唐 杜甫 《子规》诗:“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 宋 陈亮 《水龙吟》词:“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水浒传》第三七回:“枝上子规啼夜月,园中粉蝶宿花丛。” 鲁迅 《无题》诗:“无端旧梦驱残醉,独对灯阴忆子规。”词语解释:清规 拼音:qīng guī
(1).谓供人遵循的规范。《梁书·谢朏传》:“且文宗儒肆,互居其长;清规雅裁,兼擅其美。” 唐 杜甫 《偶题》诗:“后贤兼旧制,歷代各清规。” 宋 王禹偁 《乞赐终南山人种放孝赠表》:“少加粟帛之恩,俾谐丧葬之礼,上则成先皇之雅意,下则扬隐士之清规。”
(2).指佛教或道教规定信徒应守的清规。始于 唐 代 百丈山 怀海 创立的“禅门清规”。 元 黄溍 《百丈山大智寿寺天下师表阁记》:“詔 开山 大訢 领其徒而以禪师所制清规为日用动作威仪之节。”《水浒传》第四回:“长老道:‘既然出家,如何先破了酒戒,又乱了清规!’”《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你两个做得好事!扰乱清规,不守仙范,那里是出家读书人的道理!”《西湖民间故事·飞来峰》:“那时, 西湖 灵隐寺 里有个 济颠 和尚,他整天疯疯癫癫的,不守佛门清规。”
(3).今亦泛指一般的规章制度(多含贬义)。如:数不清的清规和戒律。
(4).月。月满如规,光辉皎洁,故谓。 唐 卢照邻 《琴曲歌辞·明月引》:“澄清规於万里,照离思於千行。” 唐 李商隐 《赋得月照冰池》:“高低连素色,上下接清规。” 五代 齐己 《中秋月》诗:“空碧无云露溼衣,羣星光外涌清规。”词语解释:半规 拼音:bàn guī
半圆形。有时借指太阳或月亮。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南亭》诗:“密林含餘清,远峯隐半规。” 宋 杨万里 《海门残照》诗:“万里长江白,半规斜日黄。” 陈毅 《泗宿道中》诗:“半规残月照,铁骑送长征。”词语解释:风规 拼音:fēng guī
(1).风度品格。《宋书·张敷传》:“司徒故左长史 张敷 ,贞心简立,幼树风规。” 唐 白居易 《除孔戣等官判》:“驾部郎中 薛存诚 :廉洁直方,饰以词藻;中立不倚,介然风规。”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 邱军门 致 浙 抚书谓扫荡鲸鯢,肃清海甸,总是大快事,不必计较功伐。真名将风规也。”
(2).指文艺作品的风格。 宋 苏辙 《吴冲卿夫人秦国挽词》之二:“《雅》《颂》成章早,《春秋》发论长。风规留 叔向 ,文采似 中郎 。”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金陵南唐画手》:“ 金陵 艾宣 ,工画花竹翎毛,孤标雅致,别是风规。”
(3).风纪法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娘》:“二郎适以人命被逮,直指廵方者,为 程 同谱,风规甚烈。”
讽谏规劝。《文选·张衡〈东京赋〉》:“故 相如 壮《上林》之观, 扬雄 逞《羽猎》之辞,虽系以隤墙填壍,乱以收罝解罘,卒无补於风规,祇以昭其愆尤。” 薛综 注:“规,犹諫也。” 宋 梅尧臣 《次韵和长吉上人〈淮甸相遇〉》:“其词何亹亹,宛若对风规。” 词语解释:箴规 拼音:zhēn guī
劝戒规谏。 汉 王符 《潜夫论·明闇》:“过在於不纳卿士之箴规,不受民氓之謡言。”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图象古昔,以当箴规。” 晋 陶潜 《咏三良》:“箴规嚮已从,计议初无亏。”《红楼梦》第一一三回:“ 宝釵 初时不知何故,也用话箴规。” 鲁迅 《花边文学·玩笑只当它玩笑(上)》:“如果嘲笑 欧 化式白话的人,除嘲笑之外,再去试一试绍介外国的精密的论著,又不随意改变,删削,我想,他一定还能给我们更好的箴规。”词语解释:良规 拼音:liáng guī
(1).有益的规谏。《三国志·魏志·王朗传》:“朕继嗣未立,以为君忧,钦纳至言,思闻良规。”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庸夫好悦耳之华誉,而恶利行之良规。” 唐 韩愈 《病鸱》诗:“勿讳泥坑辱,泥坑是良规。”
(2).好的规范、准则。《再生缘》第二十回:“愿君王,礼贤下士守良规。” 郑观应 《盛世危言·农功》:“尤其妙者,农部有专官,农功有专学……何国有良规,则互相仿效,必底於成而后已。”词语解释:前规 拼音:qián guī
(1).前人的规范、规矩。《晋书·慕容垂载记》:“宜述修前规,终忠贞之节。”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刁经臣读李卫公平泉山居诗碑有感》:“当时植珍木,岂是昧前规,废宅长春草,故山存旧碑。” 清 龚自珍 《上大学士书》:“ 文端 未尝奏明裁汰,未奉明文,从而沿之,以前规后随,恐 文端 不受。”
(2).指前代的规模。《宋书·良吏传序》:“及 世祖 承统,制度奢广,犬马餘菽粟,土木衣綈绣,追陋前规,更造 正光 、 玉烛 、 紫极 诸殿。”词语解释:中规 拼音:zhōng guī
(1).同圆规相符。《荀子·劝学》:“鞣以为轮,其曲中规。”
(2).引申为合乎准则、要求。《礼记·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鏘鸣也。” 唐 白居易 《寓意诗》之一:“天子建明堂,此材独中规。”词语解释:成规 拼音:chéng guī
(1).成为圆形。《周礼·夏官·司弓矢》:“天子之弓合九而成规,诸侯合七而成规,大夫合五而成规,士合三而成规,句者谓之弊弓。”《庄子·田子方》:“昔之见我者,进退一成规,一成矩,从容一若龙,一若虎。”
(2).前人制定的规章制度。亦指老规矩,老办法。《三国志·蜀志·蒋琬费祎等传论》:“ 蒋琬 方整有威重, 费禕 宽济而博爱,咸承 诸葛 之成规,因循而不革。”《周书·独孤信传》:“以今方古,抑有成规。” 徐特立 《我对于青年的希望》:“检查的标准不是成规,而是你们革命的大多数人的行动。”
(3).既定的计划。《三国志·吴志·丁奉传》:“彼动其境内,悉 许 、 洛 兵大举而来,必有成规,岂虚还哉?”词语解释:一规 拼音:yī guī
一个圆形或圆弧形。 宋 许棐 《乐府》诗:“妾心如镜面,一规秋水清。” 元 倪瓒 《过许生茅屋看竹》诗:“凿池数尺通野水,开牖一规留白云。”《镜花缘》第八八回:“终畀汝以下弦一规,琱弓满库。”词语解释:忠规 拼音:zhōng guī
(1).尽心规划;忠心谋划。 晋 潘岳 《西征赋》:“入 郑 都而抵掌,义 桓友 之忠规。”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若乃忠规密謨,潜虑帷幕,造膝诡辞,莫见其际。”《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八年》:“又言 寇準 忠规亮节,宜还之内地。”
(2).忠言规谏。《旧唐书·儒学传下·邢文伟》:“公譖申勗戒,聿荐忠规,敬寻来请,良符宿志。” 王闿运 《〈巫山天岫峰〉诗序》:“又考 宋玉 赋,知 高唐 齐地,神女忠规,乃作山祠铭,陈先 楚 开国主山氏 巫 之义,云雨朝暮,谬解克正焉。”词语解释:规规 拼音:guī guī
(1).浅陋拘泥貌。《庄子·秋水》:“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闚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成玄英 疏:“规规,经营之貌也。”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三:“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宋 刘伋 《不如意》诗:“高轩与华冕,儻来亦如寄。规规必欲求,愈劳终不遂。” 清 郑燮 《靳秋田索画》:“昔人学草书入神……或观公主与担夫争道,或观 公孙大娘 舞 西河 剑器,夫岂取草书成格而规规效法者。” 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善於观物者,能就个人之事实,而发现人类全体之性质;今对人类之全体,而必规规焉求个人以实之,人之知力相越,岂不远哉!”
(2).圆貌。多形容日月。 唐 蒋防 《姮娥奔月赋》:“冥冥睟容,规规皓质。” 唐 柳喜 《日浴咸池赋》:“势动云端,运规规而未止。”
惊恐自失貌。《庄子·秋水》:“於是埳井之鼃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成玄英 疏:“规规,自失之貌。” 清 容閎 《西学东渐记》第十九章:“今闻其将被召回国,且闻贵国政府即欲解散留学事务所,予等咸规规自失,且为贵国忧之。”词语解释:青规 拼音:qīng guī
(1).指宫庭禁地或御前所铺蒲草之席,是进谏奏事的场所。 南朝 梁 刘孝绰 《侍宴》诗:“邂逅逢休幸,朱蹕曳青规。” 唐 刘禹锡 《高陵县令刘君遗爱碑》:“御史属 元谷 实司察视,持詔书诣 白渠 上,尽得利病,还奏青规中。”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臣职下》:“日伏青规,罕能切直。” 宋 曾巩 《送赵资政》诗:“白简威方厉,青规遇更隆。”
(2).指典范的文章。青,通“ 清 ”。 唐 杨炯 《〈王勃集〉序》:“ 卢照邻 人间才杰,览青规而輟九攻。”青,一本作“ 清 ”。词语解释:相规 拼音:xiāng guī
互相规劝;互相劝勉。《书·胤征》:“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諫。” 明 王守仁 《教条示龙场诸生》:“诸生相从於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 梁启超 《新民说》第十八节:“始而相规,继而相争,继而相怨,终而相仇者,往往然矣。”词语解释:宏规 拼音:hóng guī
(1).宏伟的规模。 汉 班固 《西都赋》:“图皇基於亿载,度宏规而大起。”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明堂》:“ 开元 中,改明堂为听政殿,颇毁彻,而宏规不改。”《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御屏上山河一统皆图画,比及俺水泊三关也在范围。这的是帝王宏规。” 清 曾国藩 《江宁府学记》:“ 金陵 亦以时戡定。乃得就道家旧区,廓起宏规,崇祀至圣暨先贤先儒。” 赵朴初 《国庆颂》:“一声狮吼惊天,‘ 中国 人民站起!’ 上甘岭 外军威, 三门峡 口宏规。”
(2).伟大的典范。《后汉书·左周黄传论》:“ 吴祐 、 苏章 、 种暠 、 欒巴 牧民之良干, 庞参 、 虞詡 将帅之宏规。” 前蜀 杜光庭 《谢恩奉宣每遇朝贺不随二教独引对表》:“今者降九天之明命,垂万世之宏规。”
(3).远大的规划;深远的谋略。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序》:“圣上犹夙兴昧旦,若有望而未至;宏规远图,如有追而莫及。”《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 世宗 以信令御羣臣,以正义责诸国……其宏规大度,岂得与 庄宗 同日语哉!” 宋 岳飞 《谢讲和赦表》:“观时製变,仰圣哲之宏规;善胜不争,实帝王之妙算。”词语解释:新规 拼音:xīn guī
新的规则;新的法度。 唐 白居易 《达聪明致理化策》:“夫欲达聪明致理化,则在乎奉成式,不必乎创新规也。”词语解释:圆规 拼音:yuán guī
(1).圆圈。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每极星入窥管,别画为一图,图为一圆规,乃画极星于规中。” 邹鲁 《四川光复》:“民家皆树白旗,中署‘汉’字,周以圆规十八,盖取十八行省之义。”
(2).两脚规。用以画圆或圆弧的绘图仪器。词语解释:家规 拼音:jiā guī
家庭中的规矩。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诸男皆秀朗,几能守家规。” 叶紫 《星》第一章:“她可以骄傲--尤其是对于那些浮荡的,不守家规的妇人骄傲。”词语解释:同规 拼音:tóng guī
(1).谓取法相同。《文选·张衡〈东京赋〉》:“是以论其迁邑易京,则同规乎 殷 盘 ;改奢即俭,则合美乎《斯干》。” 薛综 注:“规,法也。”
(2).谓统一。《三国志·蜀志·许靖传》:“知圣主允明,显授足下专征之任,凡诸逆节,多所诛讨,想力竞者一心,顺从者同规矣。” 南朝 陈 徐陵 《与杨仆射书》:“逮乎中阳受命,天下同规。”
(3).谓并驾,匹敌。规,通“ 轨 ”。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谅以齐徽二南,同规往哲。”《北齐书·陈元康传》:“扫平逋寇,廓清 荆楚 , 申 甫 之在隆 周 , 子房 之处盛 汉 ,旷世同规,殊年共美。”词语解释:素规 拼音:sù guī
白色的圆圈。 三国 魏 锺会 《孔雀赋》:“丹口金辅,玄目素规。”此指孔雀眼圈。 唐 李绅 《满桂楼》诗:“惟待素规澄满镜,莫看纤魄挂如鉤。”此指圆月。词语解释:洪规 拼音:hóng guī
大法。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三千弟子攀睿化而升堂,七十门人奉洪规而入室。”词语解释:尽规 拼音:jìn guī
(1).竭力谋划。《国语·周语上》:“近臣尽规。” 韦昭 注:“尽规,尽其规计以告王也。”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 商 尽规以拯弊,言始顺而患入。”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戮力尽规,克寧祸乱。” 宋 王安石 《上时政书》:“此臣所以不敢避进越之罪,而忘尽规之义。”
(2).指竭力谏诤。 汉 蔡邕 《太尉乔公碑》:“公性质直,不惮强御,在宪臺则有尽规之忠,领州郡则有虎胗之威。”词语解释:英规 拼音:yīng guī
优良的法则;明智的策略。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让九锡第二表》:“伏愿陛下远牵雄范,近览英规,凭霞停詔,临风輟恩。”《陈书·高祖纪上》:“英规潜运,大略川迴。” 唐 宋之问 《送合宫苏明府颋》诗:“鉉府诞英规,公才天下知。”词语解释:转规 拼音:zhuǎn guī
转动圆形器物。喻一往无阻或毫无阻难。《后汉书·马援传》:“谋如涌泉,埶如转规。” 李贤 注:“规,员也。《孙子》曰:‘战如转员石於万仞之山者,埶也。’” 唐 陆贽 《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促殄遗孽,永垂鸿名;易如转规,指顾可致。” 明 张居正 《恭述祖德诗》:“崇俭尝却貂,听言犹转规。”词语解释:定规 拼音:dìng guī
(1).成规;确定的规章制度。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二:“本朝开科取士,京畿与各布政司乡试,在子午卯酉年秋八月;礼部会试,在辰丑未戌年春二月,盖定规也。” 鲁迅 《书信集·致山本初枝》:“对出版的压迫实在厉害,而且没有定规,一切悉听检查官的尊意,乱七八糟,简直无法忍受。”《抗日歌谣·采莲船拜年》:“八拜农救会哪哟哟,减租减息有定规呃划哟。”
(2).决定;定局。《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老爷主见自然不错,就这样定规了罢。” 茅盾 《子夜》三:“这件事算是定规了。” 沉从文 《阿金》:“这婚事 阿金 原是预备今晚上就定规的。”
(3).定准;定当。《绿野仙踪》第五回:“ 思敬 道:‘这有什么定规,从今若省吃减用,再想法儿营运起来,可以过得日子。’”《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 邓九公 见这话説定规了,便道:‘咱们这回可没事了。’”
(4).一定。 巴金 《窗下》:“我爹要晓得你还常常来,他定规要想办法对付你。” 沙汀 《淘金记》十二:“他认为事情是定规会失败的。”词语解释:常规 拼音:cháng guī
(1).通常的规则;一般的规则。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二:“其所试赋,则準常规;诗则依 齐 梁 体格。” 谢觉哉 《学人民的语言》:“应该打破文章的常规,求得思想准确,恰如其分地写出所写的对象。”
(2).日常奉行的规则。《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贾公 见姻事不就,老婆又和顺了,家中供给又立了常规,捨不得担阁生意,只得又出外为商。”词语解释:重规 拼音:chóng guī
(1).指日月俱圆。 晋 成公绥 《天地赋》:“星辰焕列,日月重规。”后用以喻指两代帝王功德相继。《晋书·乐志上》:“今我圣皇,焜耀前暉,奕世重规,明照九畿。” 南朝 梁 何逊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皇德无餘让,重规袭帝勋。”
(2).谓前后相合;重复。参见“ 重规叠矩 ”。
词语解释:重规叠矩 拼音:chóng guī dié jǔ
(1).谓前后相合,合乎同样的规矩法度。《晋书·周访传赞》:“曰子曰孙,重规叠矩。”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天子建德,重规叠矩。” 清 龚自珍 《大誓答问第二十》:“伟哉此论,与 季长 重规叠矩。”
(2).比喻因袭、重复。《宣和书谱·李磎》:“如 磎 能破万卷之书,则其字岂可以重规叠矩之末,当以气韵得之也。”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一书既成,十有九序;或前后两序并备;甚则前序纍然,若重规而叠矩也。”词语解释:出规 拼音:chū guī
超出法度和准则。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然繁辞虽积,而本体易总,述道言治,枝条五经,其纯粹者入矩,踳駮者出规。”词语解释:学规 拼音:xué guī
学校的规章。 宋 徐度 《却扫编》卷上:“先生乃制为学规,凡课试讲肄,劝督惩赏,莫不有法。”《宋史·道学传三·朱熹》:“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 白鹿洞书院 遗址,奏復其旧,为学规俾守之。”词语解释:弘规 拼音:hóng guī
(1).宏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夫峻法严刑,非帝王之隆业;有罚无恕,非怀远之弘规。”《南齐书·皇后传赞》:“ 文安 废主,百忧已离, 中兴 秉制,揖让弘规。”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 广陵王 某幼挺岐嶷,长标洵淑,佩《诗》《礼》之明训,宣忠孝之弘规。”
(2).宏大的规模。 晋 左思 《魏都赋》:“造 文昌 之广殿,极栋宇之弘规。”词语解释:雄规 拼音:xióng guī
(1).宏大的规划。《后汉书·西羌传论》:“於是诸将 邓騭 …… 张奂 之徒,争设雄规,更奉征讨之命,徵兵会众,以图其隙。”
(2).犹大法。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让封第二表》:“名爵无假,前世之雄规。”词语解释:丰规 拼音:fēng guī
(1).崇高的楷模。《晋书·习凿齿传》:“功格皇天,勋牟古烈,丰规显祚,故以灼如。” 宋 刘敞 《与审官待制启》:“固将举富民之典,收命世之功,永观丰规,大济黎政。” 宋 韩琦 《谢直集贤院启》:“考遐篆之相沿,宪丰规而迭绍,声名浸盛,朝物增辉。”
(2).指宫阙的宏伟壮丽,足为仪则。 宋 胡宿 《正阳门赋》:“树华构兮无疆,建丰规兮可久。”词语解释:遗规 拼音:yí guī
(1).先前留下来的法度、规则。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二:“ 周任 有遗规,其言明且清。” 清 张五典 《示吏》诗:“社仓遗规传紫阳,其人经画行其乡。”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 温子昇 长於碑版,叙事简直,得 张 蔡 之遗规; 卢思道 长於歌词,发音刚劲,嗣 建安 之佚响。”
(2).留下的谋划。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时北事已章灼,余念数路出师,具有殷鉴,虽上流运奇,先王有遗规,而今未必能。”词语解释:偭规 拼音:miǎn guī
违背正常的法则。 章炳麟 《文学说例》:“然则纵横近於雄辩,虽言或偭规,而口给可用。”词语解释:刺规 拼音:cì guī
指摘,规劝。 唐 杜甫 《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四韵》:“刺规多諫諍,端拱自光辉。”词语解释:祝规 拼音:zhù guī
祝词中劝勉的话。 唐 韩愈 《送石处士序》:“先生起拜祝辞曰:‘敢不敬蚤夜以求从祝规。’”词语解释:夜规 拼音:yè guī
夜晷,利用月影以定时刻的一种仪器词语解释:进规 拼音:jìn guī
(1).进谏规劝。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按 吕公 此言,不止附经进规,其解经正确。”《平山冷燕》第一回:“匐伏进规,天保颂醉饱之恩。” 林纾 《赠伍昭扆太守序》:“故本其所见者,豫进规於 伍君 。”
(2).谓进军并有所图谋。《清史稿·彰泰传》:“詔趣 彰泰 进规 云南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今大军由北路进规,可以制 汉阳 之命。”
(3).指作文、绘画、下棋等事的布局规划。 清 徐沁 《明画录·吕纪》:“每承制作画,立意进规,嘉赏甚渥。”词语解释:悬规 拼音:xuán guī
公布规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闢礼门以悬规,标义路以植矩。”词语解释:通规 拼音:tōng guī
犹通则。《陈书·高帝纪》:“以日易月,既有通规,公除之制,悉依旧准。”《隋书·诚节传·皇甫诞》:“褒显名节,有国通规,加等饰终,抑惟令典。” 唐 韩愈 《请迁玄宗庙议》:“则知天子上祭七庙,典籍通规。”词语解释:秦规 拼音:qín guī
谓 秦 代的建筑规模。 唐 杨汝士 《和段相公夏登张仪楼》:“楼古 秦 规在, 江 分 蜀 望开。”词语解释:本规 拼音:běn guī
犹成议,成约。 三国 魏 曹植 《白鹤赋》:“伤本规之违忤,悵离羣而独处。”《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有如大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凡远人所恃,在於明信。愿殿下克卒前分,开示坦然,使 权 誓命,得卒本规。”词语解释:法规 拼音:fǎ guī
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定文件的总称。《人民日报》1982.3.15:“近几年来,我国除了刑法、刑事诉讼法等基本法以外,又有不少全国性的和地方性的法规陆续公布。” 柯岩 《奇异的书简·船长》:“他重新挺起了胸,点燃了深夜的灯,通宵达旦地啃起了《海上保险》、《国际海商法》、《海上救助》和各种国际航运法规,各国港口资料来了。”词语解释:正规 拼音:zhèng guī
符合正式规定的或符合一般公认的标准的。 茅盾 《过年》:“他那缺少表情的脸上这时忽然浮起了一个真正可说是正规的笑容来了。”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四章三:“警卫员轻巧地转过身子,很正规地敬了礼。”词语解释:五规
唐代文体名。即《出规》、《处规》、《戏规》、《心规》和《时规》词语解释:越规
超越规范词语解释:九规 拼音:jiǔ guī
古指月亮运行的九道圆弧形的轨迹。《宋书·律历志下》:“前世诸儒依图纬云:‘月行有九道,故画作九规,更相交错,检其行次。’”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寺塔记下》:“百步望云立,九规看月张。”词语解释:陈规 拼音:chén guī
(1).固有的规则。 唐 刘复 《出三城留别幕中三判官》诗:“陈规佐武略,高视据要津。”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中》:“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之类,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
(2).过时的规章制度。 巴金 《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四:“医院的一切陈规都打破了。过去被外国文献拴住了的脑子现在活动起来了。” 郭小川 《怎能老看背后的路》诗:“陈规被打破,又是惊恐,又是忧虑。”词语解释:月规 拼音:yuè guī
(1).月亮的别称。因月圆中规,故称。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壶史》:“﹝ 翟天师 ﹞曾於江岸与弟子数十玩月,或曰:‘此中竟何有?’ 翟 笑曰:‘可随吾指观。’弟子中两人见月规半天,琼楼金闕满焉,数息间不復见。”
(2).按成规每月付给的费用。 清 魏源 《筹海篇四》:“巡船水师受月规,私放入口,於是藩篱溃决。”词语解释:明规 拼音:míng guī
(1).明显的规鉴。 汉 阮瑀 《驾出北郭门》诗:“传告后代人,以此为明规。”
(2).明确的法度或准则。《宋书·礼志四》:“且 汉 代鸿风,遂登配祔, 晋 氏明规,咸留荐祀。”词语解释:道规 拼音:dào guī
出家人的法规。 曲波 《林海雪原》十一:“您身负国任,我肩担道规,最好是各不相扰。”词语解释:友规 拼音:yǒu guī
为友的规范。 北周 高允 《徵士颂》:“卓矣友规,秉兹淑量。存彼大方,摈此细让。”词语解释:白规 拼音:bái guī
旧时劣绅在完漕时向地方政府索取的类似回扣的陋规。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二章第三节:“他(皇帝)也要玩些欺骗手段,表示为民‘兴利除弊’,例如他指出:‘向来完漕绅富谓之大户,庶民谓之小户。以大户之短交,取偿于小户,因而刁劣绅衿挟制官吏,索取白规。’”词语解释:玄规 拼音:xuán guī
佛门戒律。《法苑珠林》卷六一:“谨守明禁,雅説玄规。”词语解释:禅规 拼音:chán guī
佛教的清规戒律。亦指寺院法规。《元亨释书·建仁寺荣西传》:“户部侍郎 清贯 创小院延之,秋八月八初行禪规。” 明 沉德符 《野获编·释道·僧家考课》:“故 元 奉佛尤甚,其奢僭至无等,本朝大为之节制,然而禪规亦严。”词语解释:灵规 拼音:líng guī
(1).指朝廷的准则、礼法。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有 怀冰先生 者……谓荣显为不幸,以玉帛为草土,抗灵规於云表,独违今而遂古。”
(2).美好的典范。《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二·唐享节愍太子庙乐章》:“惟孝虽遥,灵规不朽。”词语解释:裁规 拼音:cái guī
制定法度。 前蜀 杜光庭 《胡贤常侍安宅醮词》:“由阴阳而定位,配刑德以裁规。”词语解释:芳规 拼音:fāng guī
前贤的遗规。《史记·乐毅列传》 唐 司马贞 述赞:“ 閒 乘 继将,芳规不渝。”词语解释:圣规 拼音:shèng guī
圣人的规范和法度。《三国志·吴志·周鲂传》:“灵赞圣规, 休 必自送。” 北周 庾信 《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至於分粟累黍,量丝数籥,实以仰禀圣规,参详神思。”词语解释:日规 拼音:rì guī
日晷。古代测日影定时刻的仪器。亦以指太阳。 唐 柳宗元 《问答·晋问》:“当空发耀,英精互绕,晃荡洞射,天气尽白,日规为小,鑠云破霄。”参见“ 日晷 ”。
词语解释:日晷 拼音:rì guǐ
(1).日影。《周髀算经》卷上:“故冬至日晷丈三尺五寸,夏至日晷尺六寸。冬至日晷长,夏至日晷短。”《艺文类聚》卷七七引 北齐 邢劭 《景明寺碑》:“及日晷停流,星光輟运,香雨旁注,甘露上悬。” 唐 方干 《赠上虞胡少府百篇》诗:“日晷未移三十刻,风骚已及四千言。” 元 柯丹邱 《荆钗记·续姻》:“日晷渐长人尽悦,绣纹弱线添些。”
(2).指时光。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臣以浅陋,误承圣问,迫於日晷,不敢久留,语不及悉,遂辞而退。”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周文忠公》:“日晷已促,不得尽言。”参见“ 日影 ”。
(3).古代测日影定时刻的仪器。由晷盘和晷针组成。《汉书·艺文志》有《日晷书》三十四卷。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艺能·铜匠》:“测十二时者,古来惟有漏壶,而后世又作日晷、月晷,日晷用于日中,用晷用于夜中,然是日有风雨,则不可用矣。”词语解释:卡规 拼音:kǎ guī
有两只脚或爪的量具,能调整以测量厚度、直径、口径及表面间的距离词语解释:量规 拼音:liáng guī
用来校核或测量物体的特定尺寸(如厚度、深度或直径)的工具词语解释:例规 拼音:lì guī
(1).惯例;常规。 沙汀 《淘金记》十八:“他把所有的例规公事委托给 白酱丹 ,而 白三老爷 又转而推给他的下手。”
(2).法规条例。词语解释:会规 拼音:huì guī
某些组织或团体所定,为会员必须遵守的规则。 刘揆一 《黄兴传记》:“比如 湖南 会党有 戴某 者,违犯会规,其头目 马福益 星夜开堂,判处死刑。”词语解释:军规 拼音:jūn guī
治军的法规律令的统称;军纪词语解释:贞规 拼音:zhēn guī
亦作“ 贞槼 ”。 忠贞不移的志节;贞正的道德规范。 晋 陆云 《九愍·感逝》:“罄贞规以殉节,反蒙謫於朋羣。” 南朝 梁 颜延之 《吊张茂度书》:“贤弟子少履贞规,长怀理要,清风素气,得之天然。” 唐高宗 《停沙门拜君诏》:“岂可以絶尘峻范,而忘恃怙之敬;拔累贞规,迺遗温清之序。” 王闿运 《张安化妻钱氏墓志铭》:“ 闓运 妻 蔡 ,夙奉贞槼,緜惙之中,请文述美。”词语解释:陋规 拼音:lòu guī
不良的陈规旧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一员官》:“时有陋规,凡贪墨者,亏空犯赃罪,上官輒庇之,以贜分摊属僚,无敢梗者。” 唐弢 《“我可以爱”》:“生活中的一些封建恶习与陋规,往往正是 鲁迅 攻击的目标。”词语解释:协规 拼音:xié guī
(1).共同谋划。《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 豫州 协规同力,破 操 军必矣。”
(2).犹言协助、辅佐。《三国志·魏志·鲍勋传》:“协规 太祖 ,身以遇害。”《隋书·柳裘皇甫绩卢贲传论》:“ 柳裘 、 皇甫绩 、 庐賁 因人成事,协规不二。”词语解释:角规 拼音:jiǎo guī
一种用于在木工和瓦工、石工中划成角度和检验角度的工具
连接在一个节点上的两根直规和能定在任何要求角度的绘图仪词语解释:职规 拼音:zhí guī
关于职务的规章制度。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四章:“上议院,全地各度各举一人,议全地法律职规大政,并掌大裁判、政教、文艺、评论之事。”词语解释:叠矩重规 拼音:dié jǔ chóng guī
形容上下相合。矩,曲尺,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规,圆规,画圆形的工具。 清 盛时彦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跋》:“先生尝曰:‘《聊斋志异》盛行一时,然才子之笔,非著书者之笔也……’因先生之言,以读先生之书,如叠矩重规,毫釐不失,灼然与才子之笔,分路而扬鑣。”词语解释:谠规 拼音:dǎng guī
正直的劝谏。《明史·刘奋庸传》:“愿恕狂愚之罪,嘉批鳞之诚,登之有位,以作士气,则讜规日闻,裨益非尠。”词语解释:训规 拼音:xùn guī
(1).教训规诫。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寄子》:“念孩儿未諳礼仪,望爹爹朝夕训规,岂敢有违,岂敢有违。”
(2).训教的规条。 明 赵南星 《明奉直大夫大理寺正刘公暨配彭宜人合葬墓志铭》:“乡村皆有社学,延师儒以教童子,作《幼学训规》班示之。”词语解释:匡规 拼音:kuāng guī
纠正规劝。《晋书·慕容盛载记》:“如其性本休明,义心易发,当务尽匡规之理以弼成君德,安有人臣幽主而据其位哉!”词语解释:区区规规 拼音:qū qū guī guī
形容堵塞、拥挤。 宋 梅尧臣 《览秀亭记》:“山商征材,巨木腐积,区区规规,袭不为宴处久矣。”词语解释:蹈矩循规 拼音:dǎo jǔ xún guī
遵守规矩。 明 沉受先 《三元记·格天》:“积善存仁,蹈矩循规太古民。”词语解释:路规 拼音:lù guī
道路管理规程词语解释:雅规 拼音:yǎ guī
高雅的风范。《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与 程普 不睦”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蒋干 ﹞乃布衣葛巾,自託私行诣 瑜 。 瑜 出迎之,立谓 干 曰:‘ 子翼 良苦,远涉江湖为 曹氏 作説客邪?’ 干 曰:‘吾与足下州里,中间别隔,遥闻芳烈,故来叙阔,并观雅规,而云説客,无乃逆诈乎?’”词语解释:示规
示范词语解释:两脚规 拼音:liǎng jiǎo guī
绘图仪器之一。有两个可以开合的脚,上端固定在一个轴上,有分线规和圆规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