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负襁 拼音:fù qiǎng
背负婴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帝輒优文答报”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方外不定,必当须办者,臣愿将部曲倍道奔赴,夫妻负襁,子弟怀粮,蹈锋履刃,以徇国难,何但习业小儿哉?” 宋 余靖 《游韶石》诗:“长江远縈带,众峦疑负襁。”词语解释:贯襁 拼音:guàn qiǎng
穿钱绳。《魏书·食货志》:“钱之为用,贯繦相属。”词语解释:荷襁 拼音:hé qiǎng
络负小儿的衣被。《墨子·明鬼下》:“ 鲍 幼弱在荷繦之中。” 孙诒让 间诂:“繦, 吴 钞本作襁。襁正字,繦借字。” 词语解释:赤襁 拼音:chì qiǎng
指婴孩。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我有‘明悟’之名,彼有‘五戒’之号。曾拾赤襁于雪地,遂留翠黛于禪关。”词语解释:贯繦
串钱绳词语解释:缗繦
穿钱的绳子。引申为钱词语解释:缗襁 拼音:mín qiǎng
穿钱的绳子。引申为钱。《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既龟贝积寝,緡繦专用。” 李周翰 注:“古者货用贝,宝用龟,比今之用钱以緡繦贯穿之。緡、繦皆绳也。” 词语解释:褓襁 拼音:bǎo qiǎng
亦作“褓繈”。即襁褓。《吕氏春秋·明理》:“民多疾癘,道多褓繦,盲秃傴尩,万怪皆生。” 高诱 注:“褓,小儿被也。繦,褸格绳也。言民襁负其子走道,跛而散去。” 陈奇猷 校释:“褓繦即指婴儿。道多褓繦即道多弃婴也。”《淮南子·要略》:“ 武王 立三年而崩, 成王 在褓襁之中,未能用事。” 唐 颜真卿 《谢赠祖官表》:“臣亡父故 薛王 友先臣 惟贞 、亡伯故 濠州 刺史先臣 元孙 等并褓襁苴麻,孩提未识,养於舅氏 殷仲容 以至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