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九屑入声 [shuō yuè][yè,呜咽][详注1][xiè][详注2][详注3][详注4][duō duo][nà nè][biē biě][dié shé][jié][jié xié][xiè][pì piē][详注5][dié][duō][lié][jué guì][miè mò]丿[xiè][详注6][同谲][dié]


注1:泄 《广韵》《集韵》私列切《正韵》先结切,音薛。与渫同。除去也。详渫字注。
注2:缀 竹劣切,音掇。《仪礼·士丧礼》缀足用燕几。《注》缀犹拘也。 又《礼·乐记》礼者,所以缀淫也。《注》缀,犹止也。 又《广韵》陟劣切《集韵》枺劣切,音辍。义同。
注3:凸 《通俗文》肉凸曰瘤。又《唐韵》《集韵》《韵会》徒结切,音迭。高也。
注4:茁 又《韵补》侧劣切,音拙。《苏轼诗》韭芽戴土拳如蕨,霜叶露芽寒更茁。
注5:覈 《集韵》奚结切,音页。邀也。又恨竭切,音纥。与麧同。麦糠中不破者。《前汉·陈平传》亦食糠覈耳。
注6:准 《唐韵》职悦切《集韵》《韵会》《正韵》朱劣切,音拙。《史记·高祖本纪》隆准而龙颜。《注》服虔曰:准,颊权也。文颖曰:准,鼻也。
末字词组
短褐释褐绦褐毳褐食褐韦褐鼠毛褐褫褐
被褐解褐竖褐茶褐艾褐露褐麝香褐剪发被褐
拥褐驼褐蒲褐旅褐苫褐恐褐黑褐剪发被褐
裘褐披褐羽褐素褐荆褐褞褐氀褐丁香褐
衣褐毛褐败褐黄褐草褐两优释褐濡褐珠子褐
布褐野褐缁褐蓑褐脱褐马褐枯竹褐委褐
裋褐兔褐毡褐山谷褐赭褐髡褐旃褐砖褐
巾褐宽褐皮褐幽褐赤褐檀褐絺褐獭褐
无褐敝褐貂褐寄褐葡萄褐鹑褐缊褐 

词语解释:短褐  拼音:duǎn hè
(1).粗布短衣。古代贫贱者或僮竖之服。《墨子·非乐上》:“昔者 齐康公 ,兴乐万,万人不可衣短褐,不可食糟糠。” 孙诒让 间诂:“短褐,即裋褐之借字。”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簞瓢屡空,晏如也。” 逯钦立 注:“短褐,粗布短衣。”《荀子·大略》“衣则竖褐不完” 唐 杨倞 注:“竖褐,僮竖之褐,亦短褐也。” 明 杨士奇 《汉江夜泛》诗:“短褐不掩脛,嵗暮多苦寒。” 清 方文 《将去彭城留别魏少尹》诗:“短褐尚不完,敢作狐貉想?”
(2).指地位卑下的人。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词语解释:被褐  拼音:pī hè
(1).穿着粗布短袄。谓处境贫困。《墨子·尚贤中》:“ 傅説 被褐带索,庸筑乎 傅巖 。” 汉 徐干 《中论·治学》:“夫听黄鐘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 明 方孝孺 《沧州趣为台城赵生孝礼题》诗:“俯首蓬屋中,被褐勘六经。” 黄人 《〈清文汇〉序》:“被褐而来,弃繻而去。”
(2).用以指不慕荣利,安于贫贱的高人隐士。《文选·张协〈七命〉》:“林无被褐,山无韦带。” 李周翰 注:“被褐之衣,逸人服也。”
词语解释:拥褐  拼音:yōng hè
穿着粗布衣服。 宋 苏轼 《次韵柳子玉·地炉》:“细声蚯蚓发银缾,拥褐横眼天未明。”
词语解释:裘褐  拼音:qiú hè
(1).粗陋衣服。《庄子·天下》:“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 成玄英 疏:“裘褐,粗衣也。”《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綺縞,傅粉墨,岂 鸿 所愿哉?” 宋 黄庭坚 《招子高二十二韵兼简常甫世弼》:“负薪泣裘褐,公子御狐貂。”
(2).泛指御寒衣服。《晋书·郄超传》:“且北土早寒,三军裘褐者少,恐不可以涉冬。” 宋 苏轼 《次韵王郎子立风雨有感》:“百年一俯仰,寒暑相主客,稍增裘褐气,已觉团扇厄。”
(3).借指高人隐士。 金 元好问 《弘州赠曹子玉》诗:“丘园旧忆询幽仄,裘褐今闻识姓名。”
词语解释:衣褐  拼音:yì hè
泛指粗布衣服。《百喻经·贫人烧粗褐衣喻》:“汝种姓端正,贵人之子,云何著此麤弊衣褐。” 宋 苏轼 《赐诸路臣寮中冬衣袄口宣制》:“霜露荐至,衣褐未周。” 清 孙枝蔚 《秋夜翟家庄作》诗:“隣砧休太急,衣褐典皆完。”
(1).穿粗布衣。《孟子·滕文公上》:“‘ 许子 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 许子 衣褐。’” 赵岐 注:“ 许子 衣褐,以毳织之,若今马衣也。或曰褐,枲衣也。一曰粗布衣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 度 秦王 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於 赵 。”
(2).借指贫贱者。《后汉书·赵典传》:“ 典 慨然曰:‘身从衣褐之中,致位上列。且鸟乌反哺报德,况於士邪!’” 李贤 注:“褐,织毛布之衣,贫者所服。” 明 高叔嗣 《叙怀》诗:“衣褐出下国,脱輓造中朝。”
词语解释:布褐  拼音:bù hè
(1).粗布短衣。 汉 桓宽 《盐铁论·通有》:“古者采椽不斵,茅屋不翦,衣布褐,饭土硎,铸金为鉏,埏埴为器。” 宋 苏洵 《上余青州书》:“穷者,藜藿不饱,布褐不暖。” 清 唐甄 《潜书·尚治》:“縠帛,衣之贵者也;布褐,衣之贱者也。”
(2).借指平民。 清 方苞 《书杨维斗先生传后》:“ 秀水 朱竹垞 曾於 吴江 吴扶九 所得《復社姓名録》。以其后事徵之,死於布褐而无闻焉者十之三。”
词语解释:裋褐  拼音:shù hè
粗陋布衣。古代多为贫贱者所服。《列子·力命》:“朕衣则裋褐,食则粢糲,居则蓬室,出则徒行。” 杨伯峻 集释:“ 许慎 注《淮南子》云: 楚 人谓袍为裋。《説文》云:粗衣也。又敝布襦也。又云:襜褕短者曰裋褕。有作短褐者,误。《荀子》作‘竖褐’。 杨倞 注云:‘僮竖之褐’,於义亦曲。” 汉 贾谊 《过秦论中》:“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 唐 韩愈 《马厌穀》诗:“土被文绣兮,士无裋褐。”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八》:“如冠服之度,求其行礼乐可也。 夏 之毋追, 殷 之章甫, 周 之委貌,其不同者也。而民之裋褐何必同。”
词语解释:巾褐  拼音:jīn hè
(1).头巾和褐衣,古代平民的服装。《三国志·吴志·薛莹传》:“特蒙招命,拯擢泥污,释放巾褐,受职剖符。”《新唐书·儒学传上·颜师古》:“乃闔门谢宾客,巾褐裠帔,放情萧散,为林墟之适。”
(2).指不第秀才的境遇。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九:“先生困于巾褐,二句殊可伤也。”
词语解释:无褐  拼音:wú hè
没有粗劣短衣。形容贫苦。《诗·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嵗?” 汉 刘向 《说苑·正谏》:“柱梁衣绣,士民无褐。” 唐 皇甫冉 《送薛秀才》诗:“读书惟务静,无褐不忧贫。”
词语解释:释褐  拼音:shì hè
(1).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 汉 扬雄 《解嘲》:“夫上世之士,或解缚而相,或释褐而傅。”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孔明 ﹞释褐中林,鬱为时栋。”《周书·李基传》:“ 大统 十年,﹝ 李基 ﹞释褐员外散骑常侍。”
(2).指进士及第授官。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旗旐采章·释褐》:“ 太平兴国 二年正月十二日,赐新及第进士诸科 吕蒙正 以下緑袍靴笏,非常例也。御前释褐,盖自是始。” 宋 洪迈 《夷坚甲志·陈国佐》:“ 政和 癸巳, 国佐 遂魁辟雍,释褐第一。”
词语解释:解褐  拼音:jiě hè
谓脱去布衣,担任官职。《晋书·曹毗传》:“ 安期 解褐於秀林,渔父罢鉤於长川。” 唐 陈子昂 《麈尾赋》序:“甲申岁,天子在 洛阳 ,余始解褐,守麟臺正字。”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解褐未赴官,归来卧林壑。”
词语解释:驼褐  拼音:tuó hè
亦作“駞褐”。 用驼毛织成的衣服。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五:“﹝ 昭宗 ﹞宴於 寿春殿 , 茂贞 肩舆,衣駞褐,入 金鸞门 ,易服赴宴。咸以为前代跋扈,未有此也。” 宋 周邦彦 《西平乐》词:“駞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 宋 汪元量 《燕山送黄千户之旴江》诗:“来时雨雪侵驼褐,归日风云蔼駟车。”
词语解释:披褐  拼音:pī hè
身穿短褐。多指生活贫苦。《孔子家语·三恕》:“有人於此,披褐而怀玉,如何?”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良才远量无援之士,或披褐而朝隐,或沉沦於穷否。” 唐 刘知几 《史通·覈材》:“哺糟歠醨,俯同妄作,披褐怀玉,无由自陈。”《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剪髮披褐,访道於 牛头山 。”
词语解释:毛褐  拼音:máo hè
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二:“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被毛褐之森森,振金策之铃铃。” 明 方孝孺 《适意斋记》:“毛褐不完者行於途,虽锦衣狐裘不能知其温。”
词语解释:野褐  拼音:yě hè
粗布衣服。指平民。 宋 陆游 《感事》诗:“衲衣先世曾调鼎,野褐家声本珥貂。” 元 陈樵 《玉雪亭》诗之五:“回屏纹细裁龟甲,野褐年深补鹤翎。”
词语解释:兔褐  拼音:tù hè
(1).兔毛布。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宣州 以兔毛为褐,亚于锦綺,復有染丝织者尤妙,故时人以为兔褐真不如假也。” 宋 陆游 《新裁短褐接客以代戎服或以为慢戏作》诗:“虽云裁兔褐,不拟坐渔扉。”
(2).黄黑色。以其色似褐兔,故名。 宋 黄庭坚 《煎茶赋》:“亦可以酌兔褐之甌,瀹鱼眼之鼎者也。” 宋 杨万里 《丁酉初春和张钦夫榕溪阁五言》:“愿携龙文璧,去瀹兔褐甌。”
词语解释:宽褐  拼音:kuān hè
宽大的粗布衣。泛指贫贱者的衣服。 明 高启 《青丘子歌》:“不慙被宽褐,不羡垂华缨。”
词语解释:敝褐  拼音:bì hè
破旧的短衣。指寒素身份。《晋书·皇甫谧传》:“辞容服之光粲,抱敝褐以终年。”
词语解释:绦褐  拼音:tāo hè
犹布衣。借指平民。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平章生日丁卯》词:“向朝堂衮绣,万羊非泰,湖山絛褐,两鹤相随。”
縚褐:犹布衣。借指平民。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五:“虽然縚褐容相见,东望严扉敢杖藜。”
词语解释:竖褐  拼音:shù hè
贫民所穿的短窄粗衣。《荀子·大略》:“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食则饘粥不足,衣则竖褐不完。” 杨倞 注:“竖褐,僮竖之褐,亦短褐也。”《史记·秦始皇本纪》“夫寒者利裋褐” 唐 司马贞 索隐:“裋,一音竖。谓褐布竖裁,为劳役之衣,短而且狭,故谓之短褐,亦曰竖褐。”
词语解释:蒲褐  拼音:pú hè
蒲团褐衣。亦借指佛学或佛教徒。 宋 苏轼 《雨中过舒教授》诗:“坐依蒲褐禪,起听风甌语。” 宋 苏轼 《次韵周长官寿星院同饯鲁少卿》:“困眠不觉依蒲褐,归路相将踏桂华。”
词语解释:羽褐  拼音:yǔ hè
(1).毛羽织的粗布。《文选·郭璞〈江赋〉》:“衣则羽褐,食惟蔬鱻。” 李善 注:“ 郑玄 《毛诗笺》曰:褐,毛布也。” 张铣 注:“衣裳则毛羽所为短褐衣也。”
(2).道士的衣服。亦指道士。 前蜀 杜光庭 《范延煦等受正一箓词》:“臣获逢圣日,咸沐道风,早振氛嚣,俱栖羽褐。”《云笈七籤》卷一一二:“ 袁 以羽褐授之,使居 紫极宫 。”
词语解释:败褐  拼音:bài hè
破旧的粗布衣服。 唐 项斯 《忆朝阳峰前居》诗:“溪僧来自远,林路出无踪。败褐黏苔徧,新题出石重。”
词语解释:缁褐  拼音:zī hè
(1).僧人之服。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一:“﹝ 王旦 ﹞遗命剃髮,以僧服敛,家人不欲,止以緇褐一袭纳诸棺而已。”
(2).借指僧侣。 宋 苏轼 《贺坤成节表》:“放亿万之羽毛,未若消兵以全赤子;饭无数之緇褐,岂如散廪以活飢民。”
词语解释:毡褐  拼音:zhān hè
见“ 毡毼 ”。
词语解释:毡毼  拼音:zhān hé
(1).用动物毛织成的布。
(2).指用此毛布所制之衣。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阿耆尼国》:“文字取则 印度 ,微有增损。服饰毡毼,断髮无巾。”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跋禄迦国》:“气序风寒,人衣毡毼。”毼,一本作“ 褐 ”。
词语解释:皮褐  拼音:pí hè
皮制短衣。 三国 魏 曹植 《赠徐干》诗:“薇藿弗充虚,皮褐犹不全。” 唐 皮日休 《寒日书斋即事》诗:“不知何事有生涯,皮褐亲裁学道家。”
词语解释:貂褐  拼音:diāo hè
用貂皮制的短衣。 宋 陆游 《夜寒》诗:“清夜焚香读《楚词》,寒侵貂褐叹吾衰。”
词语解释:毳褐  拼音:cuì hè
毛制的僧衣。 唐 赵璘 《因话录》卷五:“有士人退朝,诣其友生,见衲衣道人(僧人)在坐,不懌而去。他日,谓友生曰:‘公好衣毳褐之夫,何也?吾不知其贤愚,且觉其臭。’友生应曰:‘毳褐之臭,外也……吾视毳褐,愈於今之朱紫远矣。’” 宋 叶适 《孟达甫墓志铭》:“麤糲适口而膏粱疏,毳褐附身则綺紈赘矣。”参见“ 毳衲 ”、“ 毳客 ”。
词语解释:茶褐  拼音:chá hè
赤黄而略带黑的颜色。 宋 李觏 《送黄承伯》诗:“茶褐园林新柳色,鹿胎天地落梅香。”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像诀》:“凡调合服饰器用颜色者……茶褐,用土黄为主,入漆緑、烟墨、槐花合。”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黄黑色则曰茶褐。”
词语解释:旅褐  拼音:lǚ hè
犹旅衣。 宋 张耒 《同杨二十缑氏寺宿草酌张正民秀才见访》诗:“空堂灯火青,旅褐借僧氊。”
词语解释:素褐  拼音:sù hè
本色的粗麻布短衣。古时为贫贱者所穿。
词语解释:黄褐  拼音:huáng hè
(1).黄色的粗布衣服。修道人的服装。 宋 陆游 《道室杂咏》之二:“黄褐长条七尺身,袖中一剑隐红尘。”
(2).栗壳色。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兽·花羊》:“花羊,南中无白羊,多黄褐白斑,如黄牛。”
词语解释:蓑褐
蓑衣短褐。比喻衣着粗劣
词语解释:山谷褐  拼音:shān gǔ hè
依 宋 黄庭坚 服式仿制的服装。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十一:“ 明清 兄弟儿时,先妣製道服。先人云:‘须异於俗人者乃佳。旧见 黄太史 鲁直 所服絶胜。’时在 临安 ,呼匠者教令染之,久之始就,名之曰‘山谷褐’。数十年来则人人斆之,几遍国中矣。”
词语解释:幽褐  拼音:yōu hè
谓幽居贫困之士。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三三:“眷然顾幽褐,白云空涕洟。”
词语解释:寄褐  拼音:jì hè
(1).旧俗,为使孩子长寿而给他穿僧衣,谓之寄褐。《释氏要览·杂记》:“今世人护惜儿孩,遂服以僧衣,谓之寄褐。”
(2).旧称不信教不念经只穿道士衣服的人为寄褐。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二:“黄冠之教,始于 汉 张陵 ,故皆有妻孥,虽居宫观,而嫁娶生子与俗人不异。奉其教而诵经,则曰道士;不奉其教不诵经,惟假其冠服,则曰寄褐。”
词语解释:食褐  拼音:shí hè
衣食。 宋 石介 《庆历圣德颂》:“弼将予命,不畏不慑,卒復旧好,民得食褐。”
词语解释:艾褐  拼音:ài hè
印染、绘画等所用的一种颜料。 宋 叶适 《元夕立春喜晴》诗之三:“艾褐家紬阔阔裁,抱孙携子看灯来。”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象诀》:“艾褐,用粉入槐花、螺青、土黄、檀子合。”
词语解释:苫褐  拼音:shān hè
草衣。《北史·侯深传》:“路中遇寇,身披苫褐。 荣 赐其衣帽,厚待之,以为中军副都督。”
词语解释:荆褐  拼音:jīng hè
颜色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像诀》:“凡调合服饰器用颜色者,緋红,用银朱紫花合……荆褐,用粉入槐花、螺青、土黄标合。”
词语解释:草褐  拼音:cǎo hè
粗布衣。《隋书·隐逸传·徐则》:“草褐蒲衣,餐松饵朮,栖隐灵岳,五十餘年。”
词语解释:脱褐  拼音:tuō hè
脱去粗衣。喻脱离寒贱。亦指妓女从良。《廿载繁华梦》第八回:“另有头面约值四千银子上下,都送了过来。五嫂就与 桂妹 脱褐。”
词语解释:赭褐  拼音:zhě hè
栗壳色。 朱自清 《山野掇拾》:“他爱绿的蚱蜢,黑的蚂蚁,赭褐的六足四翼不曾相识的东西。”
词语解释:赤褐  拼音:chì hè
像紫铜一样的颜色。 周建人 《关于熊猫》:“毛色赤褐,耳边白色。”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六部分一:“但他那赤褐老皱的健康脸上,何尝有点怯寒的意思呢?”
词语解释:葡萄褐  拼音:pú táo hè
颜色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像诀》:“葡葡褐,用粉入三緑紫花合。”
词语解释:韦褐  拼音:wéi hè
韦带褐衣。借指贫贱之人。《世说新语·德行》“ 李元礼 尝叹 荀淑 、 钟皓 ” 刘孝标 注引《先贤行状》:“ 荀淑 字 季和 , 潁川 潁阴 人也。所拔韦褐芻牧之中,执案刀笔之吏,皆为英彦。”
词语解释:露褐  拼音:lù hè
褐色颜料。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采绘法》:“凡调合服饰器用颜色者……露褐,用粉入少土黄檀子合。”
词语解释:恐褐
恫吓威胁
词语解释:褞褐
破旧的以乱麻旧絮充内的袍子
词语解释:两优释褐  拼音:liǎng yōu shì hè
宋 代学制之一。内舍生连考两次优等则可以任命为官。释褐,脱下粗劣的短衣,义为做官。《宋史·选举志三》:“ 元丰 旧制,内舍生校定,分优、平二等。优等再赴舍试,又入优,则谓之两优释褐,中选者即命以京秩,除学官。”
词语解释:马褐  拼音:mǎ hè
马衣。《左传·定公八年》:“公侵 齐 ,攻 廩丘 之郛。主人焚衝,或濡马褐以救之,遂毁之。” 杜预 注:“马褐,马衣。” 唐 王起 《被褐怀玉赋》:“马褐同色,牛衣齐类。” 清 王士禛 《辛酉十一月纪事》诗:“不遑濡马褐,况敢执象燧。”参见“ 马衣 ”。
词语解释:马衣  拼音:mǎ yī
(1).用粗毛布缝制的短衣,贱者所服。《孟子·滕文公上》“ 许子 衣褐” 汉 赵岐 注:“以毳织之,若今马衣。”《淮南子·览冥训》“短褐不完” 汉 高诱 注:“短褐,毛布。如今之马衣。”《左传·定公八年》“主人焚衝,或濡马褐以救之” 晋 杜预 注:“马褐,马衣。” 杨伯峻 注:“马褐, 汉 晋 人谓之马衣,即以粗麻布所製之短衣,贱者所服。”
(2).袍。 清 翟灏 《通俗编·服饰》:“世俗以袍为马衣,製虽不同,而其名古。”
词语解释:髡褐  拼音:kūn hè
指僧人。 唐 刘蜕 《江南论乡饮酒礼书》:“﹝王公大人﹞有擎跽稽首于髡褐之前,畏敬戒慎,有终日不敢嗜酒肴,不敢近妾妇者。”
词语解释:檀褐  拼音:tán hè
赤褐色。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像诀》:“凡调合服饰器用颜色者……檀褐,用土黄入紫花合。”
词语解释:鹑褐  拼音:chún hè
褴褛的短衣。比喻穷困的处境。 清 李渔 《慎鸾交·送远》:“不到中年觅小星,岂是夫纲正,况又在琴瑟方调,鸞凤初乘,鶉褐才离,龙榜新登。”
词语解释:鼠毛褐  拼音:shǔ máo hè
指黄黑色。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像诀》:“凡调合服饰器用颜色者……鼠毛褐,用土黄粉入墨合。”
词语解释:麝香褐  拼音:shè xiāng hè
颜料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像诀》:“麝香褐,用土黄、檀子入烟墨合。”
词语解释:黑褐  拼音:hēi hè
(1).深褐色。 李国文 《冬天里的春天》第五章:“有些部位,发出一种不吉祥的黑褐色,很可能是坏疽病,或者是败血症。”
(2).黑色粗布。 鲍昌 《庚子风云》第十八章:“被一场大水淹过的平野田畴,变成又冷又湿的黑褐。”
词语解释:氀褐  拼音:lǘ hè
见“ 氀毼 ”。
词语解释:氀毼  拼音:lǘ hé
亦作“ 氀褐 ”。 古代一种较粗的毛织物品。《后汉书·乌桓传》:“妇人能刺韦作文绣,织氀毼。” 李贤 注引《广雅》:“氀毼,罽也。”《百喻经·贼偷锦绣用裹氀褐喻》:“昔有贼人入富家室,偷得锦绣,即持用裹故弊氀褐种种财物,为智人所笑。”
亦作“ 氀褐 ”。 明 代用以称资性愚陋者。 明 李翊 《俗呼小录》:“今人谓性劣者为氀毼。氀,音兜。毼,音达。”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巧探》:“只有氀毼的男女们不晓得伤春,难道伶俐人不伤春哩!”
词语解释:濡褐  拼音:rú hè
指沾湿马衣。语出《左传·定公八年》:“主人焚衝,或濡马褐以救之。”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守未焚衝,攻已濡褐。”
词语解释:枯竹褐  拼音:kū zhú hè
绘画颜色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像诀》:“凡调合服饰器用颜色者……枯竹褐,用粉、土黄入檀子一点合。”
词语解释:旃褐  拼音:zhān hè
指粗衣。《西京杂记》卷四:“ 娄敬 始因 虞将军 请见 高祖 ,衣旃衣披羊裘。 虞将军 脱其身上衣服以衣之。 敬 曰:‘ 敬 本衣帛则衣帛见, 敬 本衣旃则衣旃见。今捨旃褐假鲜华,是矫常也。’”
词语解释:絺褐  拼音:chī hè
麻布短衣。 三国 魏 嵇康 《太师箴》:“爰及 唐 虞 ,犹篤其绪……絺褐其裳,土木其宇。”
词语解释:缊褐  拼音:wēn hè
(1).犹缊袍。泛指贫者所服粗陋之衣。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譬如假穀於 夷 齐 之门,告寒於 黔 娄 之家,所得者不过橡栗緼褐,必无太牢之饍、锦衣狐裘矣。” 晋 陶潜 《祭从弟敬远文》:“冬无緼褐,夏渴瓢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若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藜羹緼褐,我自欲之。”
(2).指贫寒者。《晋书·文苑传·王沉》:“是则袞龙出於緼褐,卿相起於匹夫。”
词语解释:褫褐  拼音:chǐ hè
脱下粗布衣服。谓出仕。《新唐书·杨收传》:“以兄 假 未仕,不肯举进士。既 假 褫褐,乃入京师。”
词语解释:剪发被褐  拼音:jiǎn fà pī hè
见“ 剪髮披緇 ”。
词语解释:剪发披缁  拼音:jiǎn fà pī zī
亦作“剪髪被褐”。 削发,身着僧尼服装。谓出家为僧尼。 唐 蒋防 《霍小玉传》:“妾便捨弃人事,剪髮披緇,夙昔之愿,於此足矣。” 唐 李公佐 《谢小娥传》:“里中豪族争求聘, 娥 誓心不嫁。遂剪髮被褐,访道於 牛头山 。”
词语解释:剪发被褐  拼音:jiǎn fà pī hè
见"剪发披缁"。
词语解释:丁香褐  拼音:dīng xiāng hè
国画用颜料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相诀》:“丁香褐,用肉红为主,入少槐花合。”
词语解释:珠子褐  拼音:zhū zi hè
颜料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像秘诀》:“采绘法,珠子褐,用粉入藤黄臙脂合。”
词语解释:委褐  拼音:wěi hè
脱去民服。谓作官。《宋书·王僧达传》:“臣衰索餘生……从官委褐,十有一载。”
词语解释:砖褐  拼音:zhuān hè
一种像砖一样的黄黑颜色。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采绘法》:“凡调合服饰器用颜色者:緋红,用银朱紫花合……砖褐,用粉入烟合。”
词语解释:獭褐  拼音:tǎ hè
獭皮制成的短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