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霁去声 婿[qì,契约][详注1][jì,渡也][jì]羿[mèi][shuì,游说][jì][nì,拘泥][xiè][详注2][dài][qì][详注3][详注4][音翳。咽痛][详注5][dì][qì,以女妻人]濿[lì][详注6][详注7][详注8][jì]丿


注1:离 音荔。《广韵》去也。《书·胤征》畔官离次。《礼·曲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又与荔同。《司马相如·上林赋》答沓离支。《注》晋灼曰:离支,大如鸡子,皮粗,剥去皮,肌如鸡子,中黄,味甘多酢少。又《广韵》《集韵》《韵会》音丽。《礼·月令》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注》离,读如俪偶之俪,宿俪谓其属。冯相氏保章氏掌天文者,相与宿偶,当审伺候,不得过差也。《释文》离,吕计反。偶也。
注2:哕 huì,音翙。《玉篇》鸟鸣也。《诗·小雅》鸾声哕哕。
注3:揭 音憩。亦高举也。 又褰衣涉水,由膝以下也。《诗·邶风》浅则揭。《尔雅·释水》揭者,揭衣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涉冰揭河。 又《集韵》其例切,音偈。揭阳,县名。《前汉·地理志》南海郡揭阳县。
注4:切 音砌。众也。又一切,大凡也。《前汉·平帝纪》一切满秩如真。《注》师古曰:一切者,权时之事,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齐,不顾长短纵横,故言一切。又《韵补》砌或作切。《张衡·西京赋》设切厓隒。李善注:古字通。又叶音刺,与刺通。《仪礼注》采时世之诗为乐歌,所以通情相风切也。
注5:题 音第。视也。《诗·小雅》题彼脊令。《传》题,视也。《孔子·丘陵歌》题彼泰山。
注6:蹶 音刿。《尔雅·释诂》蹶,动也。蹶蹶,敏也。《诗·唐风》良士蹶蹶。《传》动而敏於事。《释文》蹶,俱卫反。又《大雅》文王蹶厥生。《传》蹶,动也。《释文》蹶,俱卫反。又《礼·曲礼》足毋蹶。《注》行遽。又《孔子閒居》子夏蹶然而起。
注7:浙 《集韵》征例切,音制。通作浙。亦作制。义同。
注8:欐 《唐韵》《集韵》《韵会》郎计切《正韵》力霁切,音例。梁栋别名。《列子·汤问篇》雍门鬻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末字词组
膻裼偏裼徒裼袪裼裸裼襁裼  

词语解释:膻裼  拼音:shān tì
同“ 襢裼 ”。 脱衣露体。《说文·肉部》:“膻,肉膻也。《诗》曰:‘膻裼暴虎。’”按,今本《诗·郑风·大叔于田》作“襢裼暴虎”。《尔雅·释训》:“襢裼,肉袒也。” 郭璞 注:“脱衣而见体。”膻、襢,今通作“袒”。
词语解释:偏裼  拼音:piān tì
偏袒,谓解衣袒露一臂。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一》:“ 赵简子 上羊肠之阪,羣臣皆偏裼推车。”
词语解释:徒裼  拼音:tú tì
犹徒裎。《韩非子·初见秦》:“闻战,顿足徒裼,犯白刃,蹈鑪炭,断死於前者,皆是也。”参见“ 徒裎 ”。
词语解释:徒裎  拼音:tú chéng
赤脚露体。《战国策·韩策一》:“山东之卒,披甲冒胄以会战, 秦 人捐甲徒裎以趋敌。” 鲍彪 注:“裎,裸也。”《史记·张仪列传》引作“徒裼”。 司马贞 索隐:“徒者,徒跣也。裼,袒也,谓袒而见肉也。” 严复 《救亡决论》:“火器致人,十里而外;为时一分,一机炮可发数百弹,此断非徒裎奋呼、迎头痛击者所能决死而幸胜也。”
词语解释:袪裼  拼音:qū tì
谓缘饰袖口。裼,通“ 緆 ”。《礼记·檀弓上》:“鹿裘衡长袪,袪裼之可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礼记上》:“裼,当读为緆。緆,缘也。‘袪裼之’者,谓缘此袪也。《士丧礼记》‘縓綼緆’注曰:‘饰裳在幅曰綼,在下曰緆。’是緆者,饰裳边也。饰裳之边曰緆,饰袖之边亦得曰緆。袖与裳之边,皆垂而向下者也,故饰边之名得以相同矣。裼、緆古同声,緆,正字也;裼,借字也。”
词语解释:裸裼  拼音:luǒ tì
赤身露体。 明 李东阳 《题邵翁棋墅卷》诗:“寄言同浴人,慎勿讥裸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捉鬼射狐》:“公起叱曰:‘何物鬼魅敢尔!’裸裼下榻,欲就捉之。”
词语解释:襁裼  拼音:qiǎng tì
即襁褓。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时天纔辨色,僧就视之,乃一初生儿,其襁裼甚新。”参见“ 襁褓 ”。
词语解释:襁褓  拼音:qiǎng bǎo
亦作“ 襁緥 ”。亦作“ 襁葆 ”。
(1).葆,通“ 褓 ”。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后亦泛指婴儿包。《列子·天瑞》:“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汉书·宣帝纪》:“曾孙虽在襁緥,犹坐收繫郡邸狱。”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緥,小儿被也。”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婴孩无知,虽使陨於母胎,夭於襁褓,啜气欲絶,岂识患苦!” 艾青 《年轻的母亲》诗:“打开襁褓又包好,抱起婴儿又放下,嘴里在自言自语,好像和婴儿对话。”
(2).葆,通“ 褓 ”。借指婴幼儿。 汉 贾谊 《新书·数宁》:“ 发子 曰:‘至治之极,父无死子,兄无死弟,途无襁褓之葬,各以其顺终。’” 宋 黄庭坚 《寄耿令几父过新堂邑作》诗:“白头晏起饭,襁褓语呕哑。”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六章:“余自襁褓,独媪一人怜而抚我,不图今已长眠。”
(3).葆,通“ 褓 ”。谓把婴儿包裹在小儿被中。 宋 洪迈 《夷坚乙志·龚涛前身》:“医居于郡治之南,过司法厅,见门外扰扰往来,云:‘官病亟。’及至 龚氏 而 涛 生。襁葆毕,復还,则司法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