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遇去声 [dù,制度][树木,名词][详注1][shù,数量][详注2][详注3][wù,憎恶][tù][详注4][pū,偃仆][pù,店铺][yù][音顾。《广韵》卖也。][cuò,动词][嘱咐][详注5][详注6][jù][tù][详注7][详注8][详注9][fū][chá ná][音驻。《广韵》鸟声。][音妒。美女也。][详注10][xǔ][详注11]


注1:污 恶去声。《说文》岁也。又染也。一曰去垢污曰污。动词
注2:疏 书疏。音数。条陈也。《扬雄·解嘲》独可抗疏时道是非。
注3:苦 《正韵》苦故切,音库。困也。《西溪丛语》今人不善乘船谓之苦船,北人谓之苦车。 又姓。大夫苦成,见《国语》。又《通志·氏族略》汉有会稽太守苦灼。
注4:圃 《唐韵》《集韵》博故切,音布。《屈原·离骚》朝发轫於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注5:足 《广韵》子句切《集韵》遵遇切《韵会》子遇切《正韵》将豫切,音沮。《论语》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传》过也。《扬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注6:错 音措。《集韵》金涂谓之错。亦姓。又《博雅》藏也。又《楚辞·九章》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注》错,安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展采错事。《注》展其官职,设厝其事业也。错,音措。 又《易·系辞》苟错诸地,而可矣。《疏》错,置也。《释文》错,音措。《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注》错,置也。 又《史记·张仪传》秦魏之交,可错矣。《注》错,停止也。音措。 又《后汉·寒朗传》二人错愕不能对。《注》错,七故反。错惮,犹仓卒也。
注7:餔 音捕。《集韵》糖餔,饵也。或作䊇𥹴。 又《正字通》饧之浊者曰餔。又鸟名。《尔雅·释鸟》鴩,餔敊。《注》未详。《释文》餔,音步。又《集韵》博故切,音布。与食也。《前汉·高帝纪》老父请㱃,因餔之。《师古曰》以食食之谓之餔。
注8:属 音树。《诗·小雅》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叶上附。
注9:输 指所送之物。《增韵》凡以物送人,则读平声。指所送之物,则读去声。
注10:隃 音戍。《爾雅·釋地》北陵西隃雁門是也。《戰國策》作西兪。
注11:穫 音护。焦穫,地名。《诗·小雅》整居焦穫。《传》焦穫,周地接於猃狁者。《尔雅·释地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
首字词组
裕陵裕民裕然裕和裕宽裕后光前裕固裕民足国
裕如裕裕裕蛊裕德裕利裕固族裕国足民裕饶

词语解释:裕陵  拼音:yù líng
(1).古代帝王陵墓名。(1) 金显宗 陵。在 北京市 房山县 西北 大房山 。(2) 明英宗 陵。在 北京市 昌平县 石门山 东,即 十三陵 的第四陵。(3) 清高宗 陵,在 河北省 遵化县 西北 昌瑞山 。
(2). 宋 人对 神宗 的习惯称呼。 神宗 陵本名 永裕陵 ,在 河南省 巩县 西南。 宋 苏轼 《送陈伯修察院赴阙》诗:“ 裕陵 固天纵,笔有云汉姿。” 宋 楼钥 《跋汪季路书画·蔡京自书窜谪元符党人诏草》:“ 裕陵 裁决庶政,动出亲札。”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 裕陵 稽古制作,詔置礼制局,讨论古今沿革,画一来上,以袪千古之陋,成一代之典。”
词语解释:裕如  拼音:yù rú
(1).丰足有馀貌。 汉 扬雄 《法言·五百》:“ 仲尼 神明也,小以成小,大以成大,虽山川、丘陵、单木、鸟兽,裕如也。” 李轨 注:“学其道者,大小各随其本量而取足。”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百亩之收,平岁为米五十石,上熟之岁,为米百石,二夫以之养数口之家,盖裕如矣。”
(2).自足貌。 明 刘基 《裕轩记》:“饭一盂而饱,酒一升而醉,无求多於口腹,而吾之心裕如也。” 明 方孝孺 《朱方中像序赞》:“居官且二年,独携一子与居,敝庐萧然,壁无完土而牖无完纸,厨厩薪蒭几不属,处之裕如,不以动其心。”
(3).宽容貌;和顺貌。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 温成 之宠,太后处之裕如,何所不容,今母子之间而反不能忍耶?” 宋 叶适 《草庐先生墓志铭》:“事父母兄无违志,朋友不倍其言,妻子裕如也,隣里懽如也,其行既修矣。”
(4).自如貌。 明 刘基 《尚节亭记》:“传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 清 林则徐 《密陈夷务不能歇手片》:“收其利者,必须预防其害,若前此以关税十分之一製礮造船,则制夷已可裕如,何至尚形棘手!” 曹靖华 《飞花集·前沿风光无限好》:“即便在猛烈炮火中,也从容镇静,应付裕如。”
词语解释:裕民  拼音:yù mín
(1).使民众富裕。《荀子·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餘。” 宋 曾巩 《上欧阳舍人书》:“当世之急有三:一曰急听贤之为事,二曰急裕民之为事,三曰急力行之为事。”
(2).教导民众。《书·康诰》:“汝亦罔不克敬典,乃由裕民。” 孙星衍 疏:“言汝亦无不能敬法,乃以道导民。”
(3). 清 初三藩叛 清 时 耿精忠 的建号。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 吴三桂 僭号‘利用’, 耿精忠 僭号‘裕民’。”
词语解释:裕裕  拼音:yù yù
宽馀自如貌。 唐 白居易 《谕友》诗:“穷通各有命,不繫才不才,推此自裕裕,不必待安排。”
词语解释:裕然  拼音:yù rán
(1).丰足有馀貌。《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今盗贼屏息,道路已通,若以此试復还礼部,不过括诸漕司所费输之行在,则必裕然有餘矣。”
(2).自足貌。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三:“推其所由,惟不汲汲於进而志在於退,是以能安於去就爱憎之际,每裕然而有餘也。” 明 何景明 《怀远将军信阳卫指挥同知袁公合葬墓志铭》:“已奏功,同部多与得显秩者,而公益裕然,终其身无有怨也。”
词语解释:裕蛊  拼音:yù gǔ
《易·蛊》:“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孔颖达 疏:“体柔当位,干不以刚,而以柔和能容裕父之事也。” 李镜池 通义:“想光大父亲的事业,但实行起来则遇到困难。”后因以“裕蛊”谓光大父业。 唐 权德与 《唐尚书度支郎中赠尚书左仆射正平节公裴公神道碑铭》:“纂积厚之绪业,貽克家之燕翼,流光裕蛊,为世师式。”一说,蛊,毒虫,以喻小人。因亦以“裕蛊”谓宽纵坏人。 宋 叶适 《祭徐文子侍郎文》:“何必裕蛊,愈削愈朘,可用解悖,能弥能纶。” 明 刘基 《伐寄生赋》:“信知斧鉞之神用,寧能裕蛊以生患耶?”参阅 高亨 《周易大传今注》
词语解释:裕和  拼音:yù hé
宽厚和顺。 宋 王安石 《外祖黄夫人墓表》:“夫人渊静裕和,不彊而安,事舅、姑、夫,抚子,皆顺适。”
词语解释:裕德  拼音:yù dé
富于道德。《管子·势》:“中静不留,裕德无求。” 尹知章 注:“中心安静无所留著。道德饶裕,无求於人。”
词语解释:裕宽  拼音:yù kuān
松弛。谓不紧张。《管子·内业》:“人能正静,皮肤裕宽,耳目聪明,筋信而骨强。”
词语解释:裕利  拼音:yù lì
大利,暴利。《商君书·垦令》:“多岁不加乐,则饥岁无裕利。无裕利则商怯,商怯则欲农。” 朱师辙 解诂:“裕,饶也。” 高亨 注:“商人在丰年不能增益其享乐,在饥年不能取得大利,则心怀畏怯,而欲改业为农矣。”
词语解释:裕后光前  拼音:yù hòu guāng qián
为后人造福,给前辈增光。常用以歌颂人们的不世功勋。 宋 陈抟 《心相编》:“敬老慈幼,必然裕后光前。”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完聚》:“荷明主褒功尚贤,更裕后光前。”《天雨花》第八回:“文武两途都已足,裕后光前亦可称。”
词语解释:裕固族  拼音:yù gù zú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是古代 河西 回鹘 后裔与 蒙古 、 汉 等民族长期相处,发展而成。约13000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聚居 甘肃省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和 酒泉市 黄泥堡 等地区。
词语解释:裕固  拼音:yù gù
我国的少数民族名,多聚居在甘肃省
词语解释:裕国足民  拼音:yù guó zú mín
见“ 裕民足国 ”。
词语解释:裕民足国  拼音:yù mín zú guó
使人民富裕,国家丰足。语本《荀子·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黑籍冤魂》第四回:“以 中国 有用之货,易外国无用之鸦片烟,每年消费至数百万金。此数百万金,皆 中国 裕民足国之资。”亦作“ 裕国足民 ”。 明 张居正 《答应天巡抚论大政大典》:“且此项钱粮,贮积甚多,将来裕国足民,更不外索。”
词语解释:裕民足国  拼音:yù mín zú guó
使人民富裕,国家丰足。语本《荀子·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黑籍冤魂》第四回:“以 中国 有用之货,易外国无用之鸦片烟,每年消费至数百万金。此数百万金,皆 中国 裕民足国之资。”亦作“ 裕国足民 ”。 明 张居正 《答应天巡抚论大政大典》:“且此项钱粮,贮积甚多,将来裕国足民,更不外索。”
词语解释:裕饶  拼音:yù ráo
富饶。 觉佛 《墨翟之学说》:“元首明,肱股良, 尧 舜 之治天下;不伤财,不害民,而后国家之财源裕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