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六宥去声 [liù][dòu][告发,自首,动词]寿[详注1][详注2]宿[xiǔ xiù,星宿][详注3][详注4][详注5][fù][详注6][又也,再也,副词][mào][róu][详注7][详注8][详注9][òu,动词][dòu,句读][zhòu][详注10][lóu][còu zòu][详注11][名词][wù][详注12][详注13][详注14][详注15][爭也]


注1:走 《释名》疾趋曰走。走,奏也。促有所奏至也。《群经音辨》趋向曰走。《书·武成》骏奔走。《孟子》弃甲曳兵而走。《尔雅·释宫》中庭谓之走。《注》走,疾趋也。 又与奏同。《诗·大雅》予曰有奔奏。《疏》今天下皆奔走而归趋之也。《释文》奏,本亦作走。音同。
注2:覆 敷救切,音与宥韵副同。《说文》盖也。《诗·大雅》鸟覆翼之。《礼·檀弓》见若覆夏屋者矣。 又扶富切,浮去声。伏兵曰覆。《左传·隐九年》君为三覆以待之。
注3:守 《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救切,音兽。《增韵》守之也,所守也,为之守也。天子巡诸侯所守,曰巡守。诸侯为天子守土,亦曰守。汉置郡太守。
注4:受 《正字通》神咒切,收去声。《诗·小雅》投畀有北,有北不受。
注5:吼 音蔻。《广韵》声也。 又《集韵》《类篇》厚怒声。
注6:留 音溜。宿留,停待也。《前汉·武帝纪》宿留海上。
注7:句 音九。《淮南子·地形训》自东北至西北方,有岐踵民,句瘿民。《注》句,读若九。 《说文》本作𠯶。𠯶篆文句字,
注8:收 音狩。获多也。《礼·月令》农事备收。《释文》收,如字,又守又反。 又《易·井卦》井收勿幕。《疏》凡物可收成者,则谓之收。《朱子·本义》收,汲取也。诗救反,又如字。
注9:仆 《集韵》《韵会》《正韵》敷救切,否去声。顿也。
注10:狃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女救切,音糅。《广韵》习也,就也。
注11:畜 chù,音嗅。《左传·僖十九年》古者六畜不相为用。《疏》养之曰畜,用之曰牲。《释文》畜,许又反。《周礼·天官·庖人》掌共六畜。《注》六畜,六牲也。《释文》畜,许又反。
注12:飂 liù,作高风貌解时与尤韵同。又《正韵》国名。高阳氏之后。《五音集韵》在南阳湘阳。 又姓。《左传·昭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注》飂,国名。叔安,君名。《音义》力谬反。
注13:油 音狖。浩油,地名。《公羊传·定四年》公及诸侯盟于浩油。《注》油音由,一音羊又反。又与釉同。《篇海》物有光也。《蔡襄茶录》珍膏油其面。
注14:伏 浮去声。禽覆卵也。《古今注》燕伏戊己。《前汉·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雄鸡伏子。
注15:蔟 音凑。律名。《礼·月令》律中太蔟。《注》太蔟,言阳气大蔟,达于上也。
首字词组
袖手袖琴褎然举首袖刃袖珍袖如充耳袖垆袖袪
袖然袖头褎然袖搭袖摺袖然举首袖手充耳袖锤
袖笼袖章褎褎袖统袖标袖然居首袖幕袖里乾坤
袖口袖呈褎如充耳袖折袖珍本袖然冠首袖子袖观
袖椎袖管袖演袖手旁观袖箭袖锋袖里玄机 
袖刺袖被袖占袖犬枕钟袖中挥拳袖金入橐袖蜂 
袖炉袖轴袖佉袖筒袖袖袖套袖里春 

词语解释:袖手  拼音:xiù shǒu
(1).藏手于袖。表示闲逸的神态。 唐 韩愈 《石鼎联句》序:“道士哑然笑曰:‘子诗如是而已乎?’即袖手耸肩,倚北墻坐。” 元 无名氏 《村乐堂》第一折:“没揣的两鬢秋,争如我便修身闲袖手。” 清 曹寅 《贺新郎·又昭序皇和词甚美五迭前韵》词:“此目枫亭闲袖手,瞥一双游刃腾空怕。擣虀具,且高掛。”
(2).藏手于袖。谓不能或不欲参与其事。《晋书·庾敳传》:“参 东海王 越 太傅军事,转军諮祭酒。时 越 府多雋异, 敳 在其中,常自袖手。” 宋 陆游 《书愤》诗之二:“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一:“予谢曰:‘吾幸获同舟,公等努力,而予袖手,独不愧于心乎?’” 张天翼 《新生》:“他们不甘心袖手看着自己家乡受糟踏。”
词语解释:袖然  拼音:yòu rán
亦作“裒然”。
(1).枝叶渐长貌。 唐 皮日休 《茶中杂咏·茶笋》:“褎然三五寸,生必依巖洞。”
(2).杰出貌。 唐 黄滔 《福州雪峰山故真觉大师碑铭》:“至 宣宗皇帝 之復其道也,涅而不緇其身也,褎然而出,北游 吴 、 楚 、 梁 、 宋 、 燕 、 秦 ,受具足戒於 幽州 宝刹寺 。”《旧唐书·哀帝纪》:“ 辉王 祚 幼彰岐嶷,长实端良,裒然不羣,予所钟爱。” 姚华 《论文后编·源流》:“观乎《难蜀》《諫猎》,何异《上林》《封禪》,此其气息意态,皆泽于古,歌 虞 颂 鲁 ,褎然《诗》《书》之续也。”
词语解释:袖笼  拼音:xiù lóng
指古代射箭时用锦帛所制的护袖。
词语解释:袖口  拼音:xiù kǒu
袖子的边缘。《仪礼·丧服》“袪尺二寸” 汉 郑玄 注:“袪,袖口也。” 宋 钱愐 《钱氏私志》:“宫人旋取针线缝联袖口。”《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只见他把右手褪进袖口去摸了半日,摸出两个香钱来递给 安太太 。” 杨朔 《征尘》:“但是在继续说话之前,他擤了一把鼻涕,又用青呢马褂的袖口擦一擦他的滚圆的鼻头。”
词语解释:袖椎  拼音:xiù zhuī
亦作“ 袖鎚 ”。 袖中暗藏铁椎。 魏安禧王 二十年, 秦 围 赵 , 魏 使 晋鄙 领兵救 赵 , 鄙 按兵不动。 魏 公子 信陵君 以计盗兵符,用 夷门 隐士 侯生 策,使“ 朱亥 袖四十斤铁椎,椎杀 晋鄙 ”,夺其军,进击 秦 兵,解 邯郸 之围。事见《史记·魏公子列传》。后遂用为典故。 唐 李白 《博平郑太守见访却之武陵立马赠别》诗:“仍要鼓刀者,乃是袖鎚人。” 明 刘基 《结袜子》诗:“袖椎夺兵符,救 赵 蜚英声。”
词语解释:袖刺  拼音:xiù cì
置名刺於袖中,以备拜谒时通名。 宋 林逋 《送僧休复之京师》诗:“到京当袖刺,馆阁尽名公。” 明 无名氏 《西轩客谈》:“有客曳长裾,袖刺謁豪閎;低头拜閽者,始得通姓名。”
词语解释:袖炉  拼音:xiù lú
亦作“ 袖罏 ”。 一种熏衣烤手用的小烘炉。 明 屠隆 《考槃馀事·袖炉》:“袖炉,书斋中薰衣炙手对客常谈之具,如 倭 人所製漏空罩盖漆鼓。” 明 文震亨 《长物志·器具》:“熏衣炙手,袖罏最不可少,以 倭 製漏空罩盖漆鼓为上,新製轻重方圆二式,俱俗製也。”
词语解释:袖琴  拼音:xiù qín
可置于怀袖中的琴。极言其小。 宋 苏轼 《欧阳晦夫惠琴枕》诗:“轮囷濩落非笛材,剖作袖琴徽軫足。”一本作“细琴”。
词语解释:袖头  拼音:xiù tóu
袖口。 沙汀 《困兽记》十七:“挽挽袖头,又把衬衫下摆从西装裤子的裤腰里扯出来,他昂然踏着大步,走向洗脸架边去了。”
词语解释:袖章  拼音:xiù zhāng
套在袖子上表示身分或职务的符号。 艾芜 《鞍钢啊,我回来了》:“他在‘四人帮’横行的时候,强迫带上‘顽固不化走资派’的袖章,经受百次以上的斗争。”
词语解释:袖呈  拼音:xiù chéng
谓秘密送达。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赵伯美》:“ 牟濚 自知在郡酷虐有罪,惧为民诉,先已驰告 谢修 , 修 遂令 任康祖 诱胁 苏鏞 ,遇有 嘉庆 章奏,预先袖呈相府。”
词语解释:袖管  拼音:xiù guǎn
袖子。 曹禺 《日出》第一幕:“时而,他用袖管揩脸上的汗。”
词语解释:袖被  拼音:xiù bèi
长袖和被巾。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上皇因想 素娥 风中飞舞袖被,编律成音,製《霓裳羽衣曲》。”
词语解释:袖轴  拼音:xiù zhóu
可藏在袖中的小巧画轴。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四·褶作画图》:“昨见《杨妃上马图》袖轴一卷,真 宋 奇物。”
词语解释:褎然举首
褎然居首,褎然冠首,出众,超出同辈而居首席
词语解释:褎然
裒然。枝叶渐长的样子
词语解释:褎褎  拼音:yòu yòu
服饰盛美的样子
词语解释:褎如充耳
服饰尊盛而德行不能相称
词语解释:袖演
袖占
词语解释:袖占
在衣袖内占卜
词语解释:袖佉
袖子的边口
词语解释:袖刃
在衣袖中暗藏兵器
词语解释:袖搭
衣袖多由两片布料缝合而成,靠近袖口的一截称为袖搭
词语解释:袖统
衣袖筒子
词语解释:袖折  拼音:xiù shé
小而可袖藏的折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承事上司》:“凡有啟事,书之袖摺,临时省览,免致遗忘。”
词语解释:袖手旁观  拼音:xiù shǒu páng guān
藏手于袖,在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不参预其中。语本 唐 韩愈 《祭柳子厚文》:“不善为斲,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 宋 苏轼 《朝辞赴定州论事状》:“弈碁者胜负之形,虽国工有所未尽,而袖手旁观者常尽之。何则?弈者有意於争,而旁观者无心故也。” 明 徐渭 《又启严公》:“委身当任,始知时事之难;袖手旁观,何恠人言之易。” 巴金 《我的希望》:“大家都看风色、看行情,袖手旁观,那么就绝不会有新的气象和新的局面。”亦省作“ 袖观 ”。 铁郎 《论各省宜速响应湘赣革命军》:“各省之局外袖观,不独无以对国民,抑亦无以对各国矣。”
词语解释:袖犬枕钟  拼音:xiù quǎn zhěn zhōng
袖中玩弄的犬,枕边报时的钟。泛指精巧的玩物。 清 曹寅 《玻瓈杯赋》:“方搜求之相尚,古每胜今;知嗜好之不恒,新还间旧。而况梯山航海,明珠翠羽之奇;袖犬枕鐘, 弱水 、 流沙 之远。”
词语解释:袖筒  拼音:xiù tǒng
袖子。 孙犁 《秀露集·乡里旧闻》:“他总是若无其事地把鞭子抱在袖筒里。”
词语解释:袖珍  拼音:xiù zhēn
袖中珍藏,形容物件之小。 康濯 《我的两家房东》:“他们这一湾子的青年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区青救会主任那里见到过一本袖珍小字典。”
词语解释:袖摺
小而可袖藏的折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承事上司》:“凡有啟事,书之袖摺,临时省览,免致遗忘。”
词语解释:袖标  拼音:xiù biāo
袖子上或胳膊上佩戴的标志。《解放军文艺》1975年第10期:“这时,许多工人从怀里掏出火红的袖标,戴在自己粗壮的胳膊上。”
词语解释:袖珍本  拼音:xiù zhēn běn
巾箱本的别称。因其可藏于袖内,故称。亦泛指版式较小,便于携带的书本。 叶德辉 《书林清话》卷四:“又载 王闻远 《孝慈堂书目》,云 宋 袖珍本。” 留庵 《中国雕板源流考·巾箱本》:“刊印小册为巾箱本,其説见 宋 戴埴 《鼠璞》。又以其可藏怀袖,别称袖珍本。” 萧乾 《斯诺与中国新文艺运动--记〈活的中国〉》:“箱子里都是袖珍本的经典文学作品。”
词语解释:袖箭  拼音:xiù jiàn
古代的一种兵器。箭装于筒中,内设弹簧,一按机括,箭即发出。筒长六寸,箭长四寸六分。用时藏于袖中,故名。《元史·顺帝纪二》:“辛未,禁弹弓、弩箭、袖箭。”《武备志》卷一○二引《杂箭》:“袖箭者,箭短而簇重,自袖忽发,可以御人三十步之远。近世大将军 刘綎 最善之。”《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只这刀法、枪法、弹弓、袖箭、拳脚,都是老人家口传心授。”
词语解释:袖中挥拳  拼音:xiù zhōng huī quán
形容迫不及待与人争斗。 清 王夫之 《示子侄》:“习气薰人,不醪而醉。其始无端,其终无谓。袖中挥拳,针尖竞利。狂在须臾,九牛莫制。”
词语解释:袖袖  拼音:yòu yòu
亦作“褏褏”。 服饰盛美的样子。《汉书·叙传下》:“ 乐安 褏褏,古之文学,民具尔瞻,困于二司。” 颜师古 注:“,褏褏,盛貌也,音弋救反……《诗·小雅·节南山》之篇曰‘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言师尹之任,位尊职重,下所瞻望,而乃为不善乎,深责之也。此叙言 匡衡 失德,不终相位,故引以为辞耳。” 清 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孚部》“褎”:“《叙传》:‘ 乐安 褏褏。’注:‘盛皃也。’亦重言形况字。”
词语解释:袖如充耳  拼音:yòu rú chōng ěr
谓服饰尊盛而德行不能相称。《诗·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毛 传:“褎,盛服也。充耳,盛饰也。大夫褎然有尊盛之服而不能称也。”一说像聋子一样塞耳不闻,形容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 郑玄 笺:“充耳,塞耳也。言 卫 之诸臣颜色褎然,如见塞耳,无闻知也。” 马瑞辰 通释:“充耳当从《笺》训为塞耳,褎如即塞耳之皃。”后人多从 郑 笺,用作塞耳不闻之意。《明史·汤开远传》:“武臣桀驁恣睢,无日不上条陈,争体统。一旦有警,輒逡巡退缩,即严旨屡颁,褎如充耳。”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向者累请于公城守,裒如充耳。今欲为於国亡势去之餘,亦已知其难矣。”
词语解释:袖然举首  拼音:yòu rán jǔ shǒu
谓出众,超出同辈而居首席。《汉书·董仲舒传》:“今子大夫褎然为举首,朕甚嘉之。”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褎,进也,为举贤良之首也。”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十》:“褎然者,出众之貌。”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我朝学者,以 顾亭林 为宗,《国史儒林传》褎然冠首。” 清 王韬 《征设香山南屏乡义学序》:“太守少尝读书於 米利坚 者十年,两试太学,褎然居首。”
词语解释:袖然居首  拼音:yòu rán jū shǒu
见“ 褎然举首 ”。
词语解释:袖然举首  拼音:yòu rán jǔ shǒu
谓出众,超出同辈而居首席。《汉书·董仲舒传》:“今子大夫褎然为举首,朕甚嘉之。”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褎,进也,为举贤良之首也。”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十》:“褎然者,出众之貌。”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我朝学者,以 顾亭林 为宗,《国史儒林传》褎然冠首。” 清 王韬 《征设香山南屏乡义学序》:“太守少尝读书於 米利坚 者十年,两试太学,褎然居首。”
词语解释:袖然冠首  拼音:yòu rán guàn shǒu
见“ 褎然举首 ”。
词语解释:袖然举首  拼音:yòu rán jǔ shǒu
谓出众,超出同辈而居首席。《汉书·董仲舒传》:“今子大夫褎然为举首,朕甚嘉之。”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褎,进也,为举贤良之首也。”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十》:“褎然者,出众之貌。”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我朝学者,以 顾亭林 为宗,《国史儒林传》褎然冠首。” 清 王韬 《征设香山南屏乡义学序》:“太守少尝读书於 米利坚 者十年,两试太学,褎然居首。”
词语解释:袖锋  拼音:xiù fēng
袖藏利刃。 三国 魏 曹植 《文帝诔》:“承问荒忽,惽懵哽咽,袖锋抽刃,欲自僵毙,追慕三良,甘心同穴。”
词语解释:袖金入橐  拼音:xiù jīn rù tuó
谓受贿。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梨花》:“尝见司宅门者,袖金入橐,茫然不解一事者多多矣。”
词语解释:袖套  拼音:xiù tào
套袖。通常戴时松垂于另外一只衣袖外面的袖子
词语解释:袖垆  拼音:xiù lú
见“ 袖炉 ”。
词语解释:袖炉  拼音:xiù lú
亦作“ 袖罏 ”。 一种熏衣烤手用的小烘炉。 明 屠隆 《考槃馀事·袖炉》:“袖炉,书斋中薰衣炙手对客常谈之具,如 倭 人所製漏空罩盖漆鼓。” 明 文震亨 《长物志·器具》:“熏衣炙手,袖罏最不可少,以 倭 製漏空罩盖漆鼓为上,新製轻重方圆二式,俱俗製也。”
词语解释:袖手充耳  拼音:xiù shǒu chōng ěr
谓不闻不问。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江上议款》:“中有从旁解纷者,既不能誓师讨贼,视其力之所能为,则当袖手充耳,姑听命于发踪指示之人。”
词语解释:袖幕  拼音:xiù mù
连袖成幕。比喻行人拥挤,市街繁荣。语本《史记·苏秦列传》:“ 临菑 之涂,车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 晋 左思 《魏都赋》:“凭軾捶马,袖幕纷半。”
词语解释:袖子  拼音:xiù zi
衣袖,衣服套在胳膊上的筒状部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萧秀才 ﹞再三不接,拂着袖子,撇开众人,径自去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后来 小云 输了拳,他伸手取了酒杯代吃,我这边从他袖子里看去,却是一件羔皮统子。” 丁玲 《母亲》一:“‘唉,命啦……’ 幺妈 的眼泪又模糊了眼睛,扯起大袖子轻轻去揩。”
词语解释:袖里玄机  拼音:xiù lǐ xuán jī
暗中采取的玄妙决策。《再生缘》第六六回:“又不知,袖里玄机怎主张。”
词语解释:袖蜂  拼音:xiù fēng
周 上卿 尹吉甫 后妻因妒前妻之子 伯奇 ,乃取蜂去毒,缀于衣上,诱 伯奇 前缀之,因谮之于 吉甫 。 吉甫 怒,乃放 伯奇 于野。事见 汉 蔡邕 《独断·琴操·履霜操》。后用以指暗中设计诬害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故 江充 疏贱,非亲于元储;后母假继,非密于 伯奇 ,而掘梗之诬,无父子之恩,袖蜂之誑,破天性之爱,又况其他,安可自必。”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偏爱,则虑袖蜂之谤巧, 飞燕 之专宠;独任,则悟鹿马之作威, 恭 显 之恶直。”
词语解释:袖里春  拼音:xiù lǐ chūn
香物名。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史讳录》:“ 元宗 为太子时,爱妾号 鸞儿 ,多从中贵 董逍遥 微行,以轻罗造梨花散蘂,裛以月麟香,号袖里春,所至暗遗之。”
词语解释:袖袪  拼音:xiù qū
袖子的边口。 清 朱大韶 《实事求是斋经义·驳蔡氏裼袭袒说》:“深衣,冬时以鹿皮为裘,而横长其袖袪。”
词语解释:袖锤  拼音:xiù chuí
见“ 袖椎 ”。
词语解释:袖椎  拼音:xiù zhuī
亦作“ 袖鎚 ”。 袖中暗藏铁椎。 魏安禧王 二十年, 秦 围 赵 , 魏 使 晋鄙 领兵救 赵 , 鄙 按兵不动。 魏 公子 信陵君 以计盗兵符,用 夷门 隐士 侯生 策,使“ 朱亥 袖四十斤铁椎,椎杀 晋鄙 ”,夺其军,进击 秦 兵,解 邯郸 之围。事见《史记·魏公子列传》。后遂用为典故。 唐 李白 《博平郑太守见访却之武陵立马赠别》诗:“仍要鼓刀者,乃是袖鎚人。” 明 刘基 《结袜子》诗:“袖椎夺兵符,救 赵 蜚英声。”
词语解释:袖里乾坤  拼音:xiù lǐ qián kūn
谓袖中藏天地。比喻变化无穷的幻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巩仙》:“ 尚 方独坐凝想时,忽有美人自簷间堕,视之, 惠哥 也。 尚 曰:‘袖里乾坤真箇大。’ 惠 曰:‘离人思妇尽包容。’”
词语解释:袖观  拼音:xiù guān
见“ 袖手旁观 ”。
词语解释:袖手旁观  拼音:xiù shǒu páng guān
藏手于袖,在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不参预其中。语本 唐 韩愈 《祭柳子厚文》:“不善为斲,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 宋 苏轼 《朝辞赴定州论事状》:“弈碁者胜负之形,虽国工有所未尽,而袖手旁观者常尽之。何则?弈者有意於争,而旁观者无心故也。” 明 徐渭 《又启严公》:“委身当任,始知时事之难;袖手旁观,何恠人言之易。” 巴金 《我的希望》:“大家都看风色、看行情,袖手旁观,那么就绝不会有新的气象和新的局面。”亦省作“ 袖观 ”。 铁郎 《论各省宜速响应湘赣革命军》:“各省之局外袖观,不独无以对国民,抑亦无以对各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