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衽席 拼音:rèn xí
亦作“袵席”。
(1).床褥与莞簟。《周礼·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牀笫、凡褻器。”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衽席,单席也。” 贾公彦 疏:“衽席者,亦燕寝中卧席…… 司农 云‘单席’,则卧之簟席。” 钱玄 《三礼名物通释·衣服·韨舄》:“衽席之制,牀上版曰笫,亦曰簀。笫上之席曰莞,亦曰簟。簟上加衽,衽即褥。”
(2).泛指卧席。《韩诗外传》卷二:“ 姬 ( 樊姬 )曰:‘妾得侍於王,执巾櫛,振衽席,十有一年矣。’” 唐 李德裕 《蚍蜉赋》序:“此郡多蚍蜉,余所居临流,实繁其类,或聚於袵席,或入於盘盂,终日厌苦,而不知可御之术。”
(3).引申为寝处之所。 清 王韬 《变法自强下》:“视万里有如咫尺,经沧波有同袵席。”
(4).宴席;座席。《礼记·坊记》:“衽席之上,让而坐下,民犹犯贵。”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傲雅觴豆之前,雍容衽席之上。”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袵席之下。”
(5).借指男女色欲之事。《庄子·达生》:“人之所取畏者,袵席之上,饮食之閒;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 郭象 注:“至於色欲之害,动皆之死地而莫不冒之。” 成玄英 疏:“况饮食之间,不能将节;袵席之上,恣其淫荡,动之死地,万无一全。”《新唐书·高宗纪赞》:“ 高宗 溺爱袵席,不戒履霜之渐,而毒流天下,貽祸邦家。” 明 陆树声 《病榻寤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而大戒存焉,故以肥甘为酖毒,袵席为畏途者,戒於所易溺也。”
(6).借指太平安居的生活。语出《大戴礼记·主言》:“是故明主之守也,必折衝乎千里之外;其征也,袵席之上还师。” 唐 陈子昂 《为河内王等论军功表》:“臣等不能折衝虏庭,还师袵席。” 清 秋瑾 《失题》:“中流砥柱,力挽狂澜,具大才,立大业,拯斯民於衽席,奠国运如磐石,非大英雄无以任之。” 叶圣陶 《穷愁》:“ 阿松 所识,不出里巷鄙夫,豪富阶除,平生所未履,寧復有为之解艰难而登衽席者耶?”
(7).谓使得平安。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二·骆文忠公遗爱》:“ 蜀 民见 骆公 用兵如此之神速,以为 诸葛 復生,且出水火而袵席之,皆曰:‘ 骆公 活我。’”词语解释:衽发 拼音:rèn fā
犹言披发左衽。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亦指沦为夷狄。 宋 刘克庄 《满江红·傅相生日癸亥》词:“ 江 左惟公,争些子、吾其衽髮。”词语解释:衽左 拼音:rèn zuǒ
左衽。我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异于中原一带的右衽。因用以指受外族的统治。 宋 陈合 《宝鼎现·寿贾师宪》词:“神鼇谁断,几千年再、乾坤初造。算当日、枰棋如许,争一著、吾其衽左。”按,古丧礼死者之服亦左衽。见《礼记·丧大记》。词语解释:衽发
披发左衽。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词语解释:衽席之上
比喻安全舒适的地方词语解释:衽席无辨 拼音:rèn xí wú biàn
见“ 衽席无辩 ”。
词语解释:衽席无辩 拼音:rèn xí wú biàn
指帝王与后妃间生活上不注意礼仪。《后汉书·皇后纪序》:“ 孝文 衽席无辩。” 李贤 注:“ 郑玄 注《礼记》曰:‘衽,卧席也。’ 孝文 幸 慎夫人 ,每与皇后同坐,是无辩也。”亦作“ 衽席无辨 ”。《旧唐书·李林甫传》:“故杜絶逆耳之言,恣行宴乐,袵席无别,不以为耻,由 林甫 之赞成也。” 清 薛福成 《书〈汉书·外戚传〉后九》:“ 汉 自 高祖 帷薄不修, 文帝 衽席无辨,而宫闈之政不肃。”词语解释:衽席无别 拼音:rèn xí wú bié
亦作“袵席无别”。 见“ 衽席无辩 ”。
词语解释:衽席无辩 拼音:rèn xí wú biàn
指帝王与后妃间生活上不注意礼仪。《后汉书·皇后纪序》:“ 孝文 衽席无辩。” 李贤 注:“ 郑玄 注《礼记》曰:‘衽,卧席也。’ 孝文 幸 慎夫人 ,每与皇后同坐,是无辩也。”亦作“ 衽席无辨 ”。《旧唐书·李林甫传》:“故杜絶逆耳之言,恣行宴乐,袵席无别,不以为耻,由 林甫 之赞成也。” 清 薛福成 《书〈汉书·外戚传〉后九》:“ 汉 自 高祖 帷薄不修, 文帝 衽席无辨,而宫闈之政不肃。”词语解释:衽席无辩 拼音:rèn xí wú biàn
指帝王与后妃间生活上不注意礼仪。《后汉书·皇后纪序》:“ 孝文 衽席无辩。” 李贤 注:“ 郑玄 注《礼记》曰:‘衽,卧席也。’ 孝文 幸 慎夫人 ,每与皇后同坐,是无辩也。”亦作“ 衽席无辨 ”。《旧唐书·李林甫传》:“故杜絶逆耳之言,恣行宴乐,袵席无别,不以为耻,由 林甫 之赞成也。” 清 薛福成 《书〈汉书·外戚传〉后九》:“ 汉 自 高祖 帷薄不修, 文帝 衽席无辨,而宫闈之政不肃。”词语解释:衽接 拼音:rèn jiē
亦作“袵接”。 犹连接。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是以咽喉控制,闭门可以谈兵;脉络毗联,陆地可使则壤。坐见千里,袵接远古,是公之史学。”词语解释:衽扱囊括 拼音:rèn xī náng kuò
比喻全部擒获或肃清。 清 唐甄 《潜书·两权》:“天下多群盗,衽扱囊括,可次取也。”词语解释:衽席不修 拼音:rèn xí bù xiū
谓生活上不加检点。语本《周书·皇后传序》:“ 太祖 创基,修衽席以俭约; 高祖 嗣历,节情欲於矫枉。”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卢隐 、 李峭 ,皆 王鐸 门生,时议皆以衽席不修,屡黜辱。”词语解释:衽席之嫌 拼音:rèn xí zhī xián
指帝王与后妃间生活上的避嫌。《旧唐书·后妃传序》:“ 大帝 、 孝和 ,仁而不武,但恣池臺之赏,寧顾衽席之嫌, 武 室、 韦 宗,几危运祚。”参见“ 衽席无辩 ”。
词语解释:衽席无辩 拼音:rèn xí wú biàn
指帝王与后妃间生活上不注意礼仪。《后汉书·皇后纪序》:“ 孝文 衽席无辩。” 李贤 注:“ 郑玄 注《礼记》曰:‘衽,卧席也。’ 孝文 幸 慎夫人 ,每与皇后同坐,是无辩也。”亦作“ 衽席无辨 ”。《旧唐书·李林甫传》:“故杜絶逆耳之言,恣行宴乐,袵席无别,不以为耻,由 林甫 之赞成也。” 清 薛福成 《书〈汉书·外戚传〉后九》:“ 汉 自 高祖 帷薄不修, 文帝 衽席无辨,而宫闈之政不肃。”词语解释:衽席之好 拼音:rèn xí zhī hào
指男女情欲之事。 宋 洪迈 《夷坚乙志·馀杭宗女》:“每夕与僧饮酒歌笑,旁若无人,通衽席之好。”亦作“ 衽席之爱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兄倘能割衽席之爱,见机而作,僕愿以千金相赠。” 清 葆光子 《物妖志·虫类·蟒》:“遂讲袵席之好,未旦, 芮 求归。”词语解释:衽金革 拼音:rèn jīn gé
以兵器、甲胄为卧席。形容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迎敌。《礼记·中庸》:“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 孔颖达 疏:“衽,卧席也;金革,谓军戎器械也……以甲鎧为席,寝宿於中。” 明 陆采 《怀香记·受诏安边》:“念衰龄出镇西陲,衽金革身罹惊恐。”一说,犹言披坚执锐。 清 王夫之 《四书稗疏·中庸·衽金革》:“衽金革,言以金革为襟。葢谓甲尔,披坚则执鋭,执鋭则致死,战士之服也。”词语解释:衽裳 拼音:rèn cháng
亦作“袵裳”。衣裳。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绢人书画》:“人以通草为面,綾罗为袵裳。”词语解释:衽服 拼音:rèn fú
亦作“袵服”。 左衽之服。指少数民族的服装。 明 陆采 《怀香记·氐羌谋叛》:“颇知华人礼乐,甚殊鸡骨之占年;窃倣上国衣冠,不比鹅毛之御腊。虽是蛮貊而袵服,实非马牛而襟裾。”词语解释:衽革枕戈 拼音:rèn gé zhěn gē
以铠甲为席,以兵器为枕。形容战争频繁,生活不安定。 严复 《原强》:“当是之时,哀哀黔首,衽革枕戈,不得喙息,盖几靡有孑遗,秏矣!”词语解释:衽席之爱 拼音:rèn xí zhī ài
见“ 衽席之好 ”。
词语解释:衽席之好 拼音:rèn xí zhī hào
指男女情欲之事。 宋 洪迈 《夷坚乙志·馀杭宗女》:“每夕与僧饮酒歌笑,旁若无人,通衽席之好。”亦作“ 衽席之爱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兄倘能割衽席之爱,见机而作,僕愿以千金相赠。” 清 葆光子 《物妖志·虫类·蟒》:“遂讲袵席之好,未旦, 芮 求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