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蠲租 拼音:juān zū
免除租税。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六:“由是推之, 唐 初以前,必皆有蠲租故事,中世方不然。”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熙朝财赋》:“宫中诸费,不及 明 季十分之一,故蠲租减赋,史不絶书,而库藏充裕。”《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 乾隆 时,虏最贪诈,恶租税厚敛,有黷货之名,且不能不归诸府库,乃时时蠲租以市惠。”词语解释:蠲烦 拼音:juān fán
消除烦恼。 宋 王安石 《甘棠梨》诗:“问客当此时,蠲烦孰如我。” 宋 王安石 《崇政殿详定幕次偶题》诗:“不恨玉盘冰未赐,清谈终日自蠲烦。”词语解释:蠲洁 拼音:juān jié
亦作“ 蠲絜 ”。
(1).清洁。《墨子·尚同中》:“其事鬼神也,酒醴粢盛,不敢不蠲洁。”《吕氏春秋·尊师》:“临饮食,必蠲絜。” 唐 刘禹锡 《管城新驿记》:“劳迎展蠲洁之敬,饯别起登临之思。” 清 刘大櫆 《方桤林墓表》:“安人於祭祀宾客之供,靡不极其蠲洁。”
(2).明洁。 明 李时勉 《〈犁眉公集〉序》:“其行廉,故其辞蠲洁而清劲。”词语解释:蠲除 拼音:juān chú
(1).废除;免除。《史记·太史公自序》:“ 汉 既初兴,继嗣不明,迎王践祚,天下归心;蠲除肉刑,开通关梁,广恩博施,厥称 太宗 。”《世说新语·政事》“ 贾充 初定律令”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充 有才识,明达治体,加善刑法,由此与散骑常侍 裴楷 共定科令,蠲除密网,以为 晋 律。”《南史·齐纪上·武帝》:“ 吴兴 、 义兴 遭水县,蠲除租调。”《花月痕》第十四回:“ 謖如 要送酒安席, 荷生 道:‘方説甚么套,都已蠲除,你又来犯令了。’” 孙中山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现今苛捐尽数蠲除,物价也渐便宜了,人民也渐富足了。”
(2).清除。《史记·李斯列传》:“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幽怪一·汉宫老婢》:“我侍 张皇后 十二年,每伺后将入厕,为之洒扫,为之揭裙捧匜,蠲除粪溺。”词语解释:蠲疴
除去疾病词语解释:蠲赋 拼音:juān fù
免除赋役。《元史·泰定帝纪一》:“曩屡詔中外百司,宣布德泽,蠲赋详刑,賑恤贫民,思与黎元共享有生之乐。”词语解释:蠲忿 拼音:juān fèn
消除忿怒。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欲蠲忿,赠以青棠,青棠一名合欢,则忘忿也。”词语解释:蠲疾 拼音:juān jí
治愈疾病。 明 杨珽 《龙膏记·酬咏》:“他金丹蠲疾,既投续命之胶;玉薤临风,又吐惊人之语。”词语解释:蠲逋 拼音:juān bū
指免除积欠的租税。《宋史·孙梦观传》:“蠲逋减赋,无算泛入者尽籍于公帑。” 清 戴名世 《李月桂家传》:“君以丁缺田荒,移文制府,请悉蠲逋。”《东周列国志》第五九回:“蠲逋薄敛,济乏省役,振废起滞,恤鰥惠寡,百姓大悦。”词语解释:蠲忧 拼音:juān yōu
消除忧愁。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亦可驻髮还质,驂星驭龙,蠲忧忘死,保其家邦。”词语解释:蠲吉 拼音:juān jí
谓斋戒沐浴,选择吉日。语出《诗·小雅·天保》:“吉蠲为饎,是用孝享。” 朱熹 集传:“吉,言諏日择士之善;蠲,言斋戒涤濯之洁。” 唐 王延昌 《河渎神灵源公祠庙碑》:“每蠲吉歷选,自郊徂宫,奠于堂户之间。”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重贬》:“蒙旨安置,蠲吉起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阿稚》:“不必蠲吉,今日便佳,即可唤壻来拜堂也。”词语解释:蠲痾 拼音:juān kē
治愈疾病。 晋 郭璞 《丹木赞》:“爰有丹木,生彼淆盘,厥实如瓜,其味甘酸,蠲痾辟火,用奇桂兰。” 宋 龚鼎臣 《东原录》:“ 真庙 朝, 汝州 进茯苓一颗,重三十斤,宣示宰臣而下,遂表谢。其表 王沂公 代为之,有云:事将符於难老,效岂止於蠲痾。”词语解释:蠲邪 拼音:juān xié
去除邪祟。《三国志·魏志·明帝纪》:“营卫帝室,蠲邪纳福。” 南朝 梁简文帝 《喜疾瘳诗》:“蠲邪无贾服,祅气息梁牛。”词语解释:蠲符 拼音:juān fú
免除赋役的凭证。《新五代史·杂传十八·何泽》:“ 五代 之际,民苦於兵,往往因亲疾以割股,或既丧而割乳庐墓,以规免州县赋役。户部岁给蠲符,不可胜数。”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唐 户部有蠲符, 开元 四年,敕诸郡取紧厚纸,背皆书某州某年及纸次第,长官管干同署印记,竝送朝集,使上户部本部官掌纳,依次第用之,其贵重如此。一云,在 唐 凡造此纸户,与免本身力役,故以蠲名。”词语解释:蠲纸 拼音:juān zhǐ
(1). 唐 宋 时 杭州 、 温州 等地所造纸名。纸质洁白莹滑,故称。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 临安 有鬻纸者,泽以浆粉之属,使之莹滑,谓之蠲纸。蠲犹洁也。《诗》:‘吉蠲为饎。’《周礼》:‘宫人除其不蠲。’名取诸此。”参见“ 蠲糨纸 ”。一说 吴越 钱氏 时,供此纸者蠲其赋役,故号“蠲纸”。见《说郛》卷二十引 宋 钱康公 《植跋简谈》。
(2).以颁发免除赋役证书名义,向民间摊派供应的公文用纸。《新五代史·杂传十八·何泽》:“户部岁给蠲符,不可胜数,而课州县出纸,号为‘蠲纸’。 泽 上书言其敝, 明宗 下詔悉废户部蠲纸。”参见“ 蠲符 ”。
词语解释:蠲符 拼音:juān fú
免除赋役的凭证。《新五代史·杂传十八·何泽》:“ 五代 之际,民苦於兵,往往因亲疾以割股,或既丧而割乳庐墓,以规免州县赋役。户部岁给蠲符,不可胜数。”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唐 户部有蠲符, 开元 四年,敕诸郡取紧厚纸,背皆书某州某年及纸次第,长官管干同署印记,竝送朝集,使上户部本部官掌纳,依次第用之,其贵重如此。一云,在 唐 凡造此纸户,与免本身力役,故以蠲名。”词语解释:蠲免 拼音:juān miǎn
免除。《周书·武帝纪下》:“逋租悬调,兵役残功,并宜蠲免。” 唐 韩愈 《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踰慈母,仁过春阳,租赋之间,例皆蠲免。” 明 沉榜 《宛署杂记·铺行》:“今照前银有限,杂派无穷,先年将存留等银蠲免之后,日渐萧条,库空若扫。”《红楼梦》第九七回:“姨太太这会子家里没人,不如把妆奩一概蠲免。” 吴晗 《朱元璋传》第六章一:“凡 徐 、 宿 、 濠 、 泗 ……等郡县,及今后新附土地、人民,桑、麻、谷、粟、税粮,徭役,尽行蠲免三年。”词语解释:蠲去 拼音:juān qù
指删除。《后汉书·应劭传》:“蠲去復重,为之节文。”《后汉书·儒林传上·尹敏》:“帝以 敏 博通经记,令校图讖,使蠲去 崔发 所为 王莽 著録次比。”词语解释:蠲酲 拼音:juān chéng
消除酒病。酲,酒醉醒后困乏如病。 唐 白居易 《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佐饮时炮鳖,蠲酲数鱠鱸。”词语解释:蠲涤 拼音:juān dí
清除,除去。《后汉书·桓帝纪》:“庶望羣吏,惠我劳民,蠲涤贪秽,以祈休祥。” 明 李东阳 《应诏陈言奏宏治六年四月二十七日节该钦奉敕谕》:“蠲涤旧过,勉图后功。”词语解释:蠲息 拼音:juān xī
犹废止。 南朝 梁武帝 《除赎罪之科诏》:“金作权典,宜在蠲息。”词语解释:蠲减 拼音:juān jiǎn
减免。《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谓凡在荒民,应加蠲减。” 宋 苏轼 《省试策问》之三:“至 元和 中,乃命 段平仲 、 韦贯之 、 许孟容 、 李絳 ,一切蠲减,凡省冗官八百员,吏千四百员,民以少紓。”《明史·程国祥传》:“而是时度支益匱,四方奏报灾伤者相继。 国祥 多方区画,亦时有所蠲减。”词语解释:蠲释 拼音:juān shì
消除;解除。 前蜀 杜光庭 《司封毛绚员外解灾醮词》:“伏乞赐臣解消灾滞,蠲释凶衰。”词语解释:蠲阁 拼音:juān gé
指免征赋税。阁,通“ 搁 ”。《宋史·道学传四·黄灏》:“言者罪其专,移居 筠州 ,已而寝謫命,止削两秩,而从其蠲阁之请。”《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天下二税,有司检放灾伤,执守谬例,每岁侥倖而免者,无虑三二百万,其餘水旱蠲阁,类多失实。”词语解释:蠲絜 拼音:juān jié
见“ 蠲洁 ”。
词语解释:蠲洁 拼音:juān jié
亦作“ 蠲絜 ”。
(1).清洁。《墨子·尚同中》:“其事鬼神也,酒醴粢盛,不敢不蠲洁。”《吕氏春秋·尊师》:“临饮食,必蠲絜。” 唐 刘禹锡 《管城新驿记》:“劳迎展蠲洁之敬,饯别起登临之思。” 清 刘大櫆 《方桤林墓表》:“安人於祭祀宾客之供,靡不极其蠲洁。”
(2).明洁。 明 李时勉 《〈犁眉公集〉序》:“其行廉,故其辞蠲洁而清劲。”词语解释:蠲赦 拼音:juān shè
赦免。 前蜀 杜光庭 《莫庭乂周天醮词》:“拜手归依,倾心祈懺,洪纤罪目,今昔愆违,未兆之灾,将来之咎,并期蠲赦。”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查交代》:“若此项徵比不前,必致拖欠;倘一经蠲赦,则所那之孔无补。”词语解释:蠲赈 拼音:juān zhèn
亦作“ 蠲振 ”。 免除租税,救济饥贫。 明 沉榜 《宛署杂记·山川》:“不获成灾,少沾蠲賑。”《明史·英宗前纪》:“秋七月乙酉, 河 决 大名 ,没三百餘里,遣使蠲振。” 清 刘光第 《美酒行》:“告灾有大府,蠲賑来邻疆。”词语解释:蠲饎 拼音:juān chì
洁净身体,具备酒食以祭祀。语出《诗·小雅·天保》:“吉蠲为饎,是用孝享。” 毛 传:“蠲,絜也。饎,酒食也。” 郑玄 笺:“谓将祭祀也。” 清 曾国藩 《刘母谭孺人墓志铭》:“鱼菽尸祭,蠲饎必躬。”词语解释:蠲糨纸 拼音:juān jiàng zhǐ
一种用浆浆过的洁白光滑的纸。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造皮纸》:“ 永嘉 蠲糨纸,亦桑穰造。”参见“ 蠲纸 ”。
词语解释:蠲纸 拼音:juān zhǐ
(1). 唐 宋 时 杭州 、 温州 等地所造纸名。纸质洁白莹滑,故称。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 临安 有鬻纸者,泽以浆粉之属,使之莹滑,谓之蠲纸。蠲犹洁也。《诗》:‘吉蠲为饎。’《周礼》:‘宫人除其不蠲。’名取诸此。”参见“ 蠲糨纸 ”。一说 吴越 钱氏 时,供此纸者蠲其赋役,故号“蠲纸”。见《说郛》卷二十引 宋 钱康公 《植跋简谈》。
(2).以颁发免除赋役证书名义,向民间摊派供应的公文用纸。《新五代史·杂传十八·何泽》:“户部岁给蠲符,不可胜数,而课州县出纸,号为‘蠲纸’。 泽 上书言其敝, 明宗 下詔悉废户部蠲纸。”参见“ 蠲符 ”。
词语解释:蠲符 拼音:juān fú
免除赋役的凭证。《新五代史·杂传十八·何泽》:“ 五代 之际,民苦於兵,往往因亲疾以割股,或既丧而割乳庐墓,以规免州县赋役。户部岁给蠲符,不可胜数。”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唐 户部有蠲符, 开元 四年,敕诸郡取紧厚纸,背皆书某州某年及纸次第,长官管干同署印记,竝送朝集,使上户部本部官掌纳,依次第用之,其贵重如此。一云,在 唐 凡造此纸户,与免本身力役,故以蠲名。”词语解释:蠲贷 拼音:juān dài
谓免除租税,借放钱粮。《新唐书·韩滉传》:“ 大历 十二年秋,大雨害稼什八,京兆尹 黎干 言状, 滉 恐有所蠲贷,固表不实。”《明史·詹兆恒传》:“又言 楚 豫 之疆尽青燐白骨,新徵旧逋,断无从出,请多方蠲贷。” 清 冯桂芬 《〈江阴捐赈录〉序》:“后世民无世业,遂无遗积,凶岁所仰望者蠲贷耳。”词语解释:蠲销 拼音:juān xiāo
消除。 前蜀 杜光庭 《又马尚书南斗醮词》:“罪咎蠲销,公私昭畅。”词语解释:蠲税 拼音:juān shuì
免除租税。《宋史·食货志上一》:“三司定分数蠲税。”词语解释:蠲祓 拼音:juān fú
祓除。 清 钮琇 《觚賸·贞白楼诗》:“ 兰亭 已矣,禊事犹存,虽迹类嬉游,而志存蠲祓,怀洁之士,实欣尚焉。”参见“ 祓除 ”。
词语解释:祓除 拼音:fú chú
(1).除灾去邪之祭。《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俗。” 郑玄 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 贾公彦 疏:“一月有三巳,据上旬之巳而为祓除之事,见今三月三日水上戒浴是也。”《后汉书·礼仪志上》:“是月(三月)上巳,官民皆絜於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 刘昭 注:“《韩诗》曰:‘ 郑国 之俗,三月上巳,之 溱 洧 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祓除不祥。’” 唐 韩愈 《论佛骨表》:“古之诸侯,行弔於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祓除不祥,然后过弔。” 鲁迅 《呐喊·阿Q正传》:“ 赵 府上请道士祓除缢鬼,费用由 阿Q 负担。”
(2).清除;消除。 李大钊 《战争与人口问题》:“欲有以救之,惟在祓除此等根性。”
(3).使纯洁。《国语·周语上》:“是故祓除其心,以和惠民。” 韦昭 注:“祓,犹拂也。”《国语·周语上》:“祓除其心,精也。” 韦昭 注:“精,洁也。”词语解释:蠲豁 拼音:juān huō
免除。 明 张居正 《答谏议萧公廪书》:“带徵逋赋,苦累有司,僕亦久知之,目下方欲面奏,请恩蠲豁,不必具疏矣。”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中:“比岁各省额徵钱粮,业已次第蠲免。”词语解释:蠲荡 拼音:juān dàng
消除;废除。《晋书·慕容垂载记》:“陛下钟百王之季,廓中兴之业,天下渐平,兵革方偃,诚宜蠲荡瑕秽,率由旧章。”《新唐书·元结传》:“天子能行已言之令,必将来之法,杂傜弊制,拘忌烦令,一切蠲荡。”词语解释:蠲苛 拼音:juān kē
免除苛政。《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去烦蠲苛,以绥百姓。” 张铣 注:“蠲除苛细。”《后汉书·左雄传》:“大 汉 受命,虽未復古,然克慎庶官,蠲苛救敝,悦以济难,抚而循之。”词语解释:蠲罢 拼音:juān bà
免除;废除。《魏书·世宗纪》:“正调之外,诸妨害损民一时蠲罢。”《宣和遗事》前集:“宰相 韩琦 奏言:‘青苗钱法大不便於民间……愿陛下察之,即与蠲罢!’”词语解释:蠲缓 拼音:juān huǎn
指免征或缓征赋税。《清史稿·宣宗纪一》:“蠲缓 奉天 、 寧远 等三州厅额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浙江乌程归安县乡民抗漕》:“秋收时,復将灾歉之区,委员復勘明确,分别蠲缓。”词语解释:蠲肠 拼音:juān cháng
清洗肠子。 晋 皇甫谧 《释劝论》:“ 黄帝 创制於九经, 岐伯 剖腹以蠲肠。”词语解释:蠲烝 拼音:juān zhēng
谓洁身进于善。《书·多方》:“图厥政,不蠲烝,天惟降时丧。” 孔 传:“ 紂 谋其政,不絜进于善。” 清 侯方域 《告井神文》:“不忝蠲烝,以告神歆。”词语解释:蠲平 拼音:juān píng
消除平息。 前蜀 杜光庭 《川主太师北帝醮词》:“厄运蠲平,灾危静息。”词语解释:蠲放 拼音:juān fàng
(1).免罪释放。《梁书·武帝纪中》:“大运肇升,嘉庆惟始,劫贼餘口没在臺府者,悉可蠲放。”
(2).免除。 宋 范仲淹 《奏乞两府兼判》:“每至岁终,尽其减省冗费之数,增息财利之数,蠲放困穷之数,具目进呈。”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绍兴三年五月》:“检灾之蠲放分数,方田之高下土色,不公不实。”词语解释:蠲救 拼音:juān jiù
免除租税以资救助。《新唐书·刘晏传》:“常岁平敛之,荒年蠲救之。”词语解释:蠲损 拼音:juān sǔn
减免。《三国志·吴志·顾雍传》:“ 权 尝咨问得失, 张昭 因陈听采闻,颇以法令太稠,刑罚微重,宜有所蠲损。”《宋史·梁焘传》:“陛下既惠以詔音,又施之行事,讲除刻文,蠲损緡算,一日之间,欢声四起。”词语解释:蠲敝崇善 拼音:juān bì chóng shàn
革除敝政,崇尚雅道。《后汉书·西域传论》:“且好仁恶杀,蠲敝崇善,所以贤达君子多爱其法焉。”词语解释:蠲欠 拼音:juān qiàn
免除积欠租税。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民赋若足,则别储之,一有蠲欠,即以处补。”词语解释:蠲忙 拼音:juān máng
急速。 明 袁宏道 《游章台寺和小修韵》之二:“碧水蠲忙去,红葩引笑开。”词语解释:蠲振 拼音:juān zhèn
见“ 蠲賑 ”。
词语解释:蠲赈 拼音:juān zhèn
亦作“ 蠲振 ”。 免除租税,救济饥贫。 明 沉榜 《宛署杂记·山川》:“不获成灾,少沾蠲賑。”《明史·英宗前纪》:“秋七月乙酉, 河 决 大名 ,没三百餘里,遣使蠲振。” 清 刘光第 《美酒行》:“告灾有大府,蠲賑来邻疆。”词语解释:蠲正 拼音:juān zhèng
免除纠正。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 五代 方镇割据,多於旧赋之外,重取於民。国初悉皆蠲正,税额一定。”词语解释:蠲省 拼音:juān shěng
废除;免除。《北齐书·文宣帝纪》:“乃赴 晋阳 ,亲总庶政,务从宽厚,事有不便者咸蠲省焉。” 宋 陆游 《上殿札子》:“ 寿皇圣帝 临御以来,所以节用裕民者,皆继承 高宗 蠲省之指也。”词语解释:蠲法 拼音:juān fǎ
明法。使法令严明。《后汉书·杨厚传》:“ 厚 不得已,行到 长安 ,以病自上,因陈 汉 三百五十年之戹,宜蠲法改宪之道,及消伏灾异,凡五事。”词语解释:蠲汰 拼音:juān tài
蠲免汰除。《南齐书·高帝纪下》:“宸运肇创,寳命惟新,宜弘庆宥,广敷蠲汰。”《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今陛下即位之初,太后垂帘共政,当原宦侍所以招祸之由,痛革前弊,蠲汰而清除之,然后内外协安。”词语解释:蠲瘠 拼音:juān jí
犹贫瘠。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 燕 齐 萧条, 秦 晋 近边, 吴 越 狡獪, 百粤 瘴癘, 江 右蠲瘠, 荆 楚 慓悍,惟有 金陵 、 东甌 及吾 闽中 尚称乐土。”词语解释:蠲理 拼音:juān lǐ
清理废除。 宋 苏轼 《两浙转运副使许懋可令再任制》:“朕方蠲理烦碎,以安养其众。”词语解释:蠲忿犀 拼音:juān fèn xī
犀骨制的一种妆饰品。相传带之能使人消除忿怒。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 咸通 九年, 同昌公主 出降……又带蠲忿犀、如意玉。其犀圆如弹丸,入土不朽烂,带之令人蠲忿怒。”词语解释:蠲弃 拼音:juān qì
犹遗弃。 王以仁 《流浪》:“那倒映着鳞纹一般的湖上也一定点缀着无数的小艇,绝不似现在这般和色衰了的妇人一样的被人蠲弃。”词语解释:蠲恤 拼音:juān xù
免除赋役,赈济饥贫。 明 李东阳 《明故文林郎河南道监察御史李君士常墓志铭》:“﹝ 李士常 ﹞上疏言 怀庆 诸府民父食子,兄食弟,骨肉亲党相噬死,徙十六七,虽蒙赦宥,宜大肆蠲卹,庶他变可弭。”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自后, 川 、 陕 、 湖北 屡年蠲卹,视此不悉书。”词语解释:蠲略 拼音:juān lüè
犹免除;废除。《后汉书·卢植传》:“散利者,天子之体,理无私积,宜弘大务,蠲略细微。”《新唐书·崔纵传》:“时兵虽定,民彫耗, 纵 治简易,蠲略细苛。”词语解释:蠲疑 拼音:juān yí
谓喜明察而好狐疑。《荀子·王制》:“立身则轻楛,事行则蠲疑。” 王先谦 集解:“蠲者,明也。谓喜明察而好狐疑也。”词语解释:蠲疏 拼音:juān shū
消除疏通。 唐 柳宗元 《柳州东亭记》:“至是始命披刜蠲疏,树以竹箭松檉桂檜柏杉。”词语解释:蠲丁 拼音:juān dīng
免除丁口钱。 明 徐渭 《徭赋论》:“图蠲丁者,将乘其隙而阴坏之也。”词语解释:蠲化 拼音:juān huà
消除。 王人文 《辛亥四川路事罪言》:“人民感激圣明,一切怨愤,必当蠲化,内乱自可消弭。”词语解释:蠲使 拼音:juān shǐ
奉命蠲免徭役的使者。《新唐书·食货志一》:“ 玄宗 初立求治,蠲傜役者给蠲符,以流外及九品京官为蠲使,岁再遣之。”词语解释:蠲复 拼音:juān fù
免除赋税或劳役。《后汉书·贾琮传》:“ 琮 即移书告示,各使安其资业,招抚荒散,蠲復傜役。”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可蠲復近墓五家,长给洒扫。” 清 冯桂芬 《苏太义园记》:“余居户部,閲天下赋籍,见各直省以义园蠲復者,无虑百十处。”词语解释:蠲弛 拼音:juān chí
免除(赋税等)。《新唐书·李绛传》:“时 江 淮 大旱,帝下赦令有所蠲弛。”词语解释:蠲容 拼音:juān róng
宽容减免。《旧唐书·李渤传》:“ 江州 所奏,实为恳诚。若不蠲容,必难存济。所诉逋欠并放。”词语解释:蠲宥 拼音:juān yòu
宽大赦免。《魏书·崔亮传》:“若畏威降首者,自加蠲宥,以仁为本,任之雅算。”词语解释:蠲削 拼音:juān xuē
减免。《汉书·刑法志》:“蠲削烦苛,兆民大説。”词语解释:蠲增 拼音:juān zēng
减免与增加。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看须知》:“如地畆若干,应徵银粮若干,有无某年蠲增。”词语解释:蠲资
出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