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蠖屈 拼音:huò qū
(1).形容像尺蠖一样的屈曲之形。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三臺妙迹,龙伸蠖屈之书;五色花笺, 河 北 胶 东之纸。”
(2).比喻人不遇时,屈居下位或退隐。 晋 潘尼 《赠侍御史王元贶》诗:“蠖屈固小往,龙翔迺大来。” 宋 范仲淹 《依韵和安陆孙司谏见寄》:“相其直道了无悔,寧争蠖屈与鹏騫。” 明 归有光 《祭方御史文》:“公孙蠖屈於南宫之试,予亦瓠落於 东海 之滨。” 王闿运 《上征赋》:“儼长大而受侮兮,宛蠖屈于泥涂。”词语解释:蠖伸 拼音:huò shēn
尺蠖之伸其体。比喻人生遇时,得以舒展抱负。 唐 元稹 《四皓庙》诗:“舍大以谋细,虯盘而蠖伸。” 明 吾丘瑞 《运甓记·剪发延宾》:“孩儿,你须结纳贤豪,广延声誉,倘得鹊起,庶可蠖伸。”词语解释:蠖略 拼音:huò lüè
谓行步进止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下》:“驾应龙象舆之蠖略委丽兮,驂赤螭青虬之蚴蟉宛蜒。” 颜师古 注:“蠖略委丽,蚴蟉宛蜒,皆其行步进止之貌也。” 汉 应瑒 《驰射赋》:“弈弈騂牡,既佶且闲,扬驪沛艾,蠖略相连。” 唐 刘禹锡 《望赋》:“扇交翟兮葳蕤,旗升龙兮蠖略。”词语解释:蠖曲 拼音:huò qǔ
蠖屈。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蛰龙》:“ 於陵 曲银臺公 ,读书楼上。值阴雨晦冥,见一小物……渐盘卷上,卷亦焦。意为龙,乃捧卷送之。至门外,持立良久,蠖曲不少动。”参见“ 蠖屈 ”。
词语解释:蠖屈 拼音:huò qū
(1).形容像尺蠖一样的屈曲之形。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三臺妙迹,龙伸蠖屈之书;五色花笺, 河 北 胶 东之纸。”
(2).比喻人不遇时,屈居下位或退隐。 晋 潘尼 《赠侍御史王元贶》诗:“蠖屈固小往,龙翔迺大来。” 宋 范仲淹 《依韵和安陆孙司谏见寄》:“相其直道了无悔,寧争蠖屈与鹏騫。” 明 归有光 《祭方御史文》:“公孙蠖屈於南宫之试,予亦瓠落於 东海 之滨。” 王闿运 《上征赋》:“儼长大而受侮兮,宛蠖屈于泥涂。”词语解释:蠖屈鼠伏 拼音:huò qū shǔ fú
形容卑躬屈膝向人讨好的样子。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姦佞》:“ 宏楚 ( 李宏楚 )请以中尉意召 注 ( 郑注 )…… 元素 ( 韦元素 )以为然,召之。 注 至,蠖屈鼠伏,佞词泉涌。 元素 不觉执手款曲,諦听之忘倦。”词语解释:蠖屈蜗潜 拼音:huò qū wō qián
如尺蠖之屈步,如蜗牛之潜居。极言房屋低矮窄小。 清 陆硎 《低低屋》诗:“不如且入低低屋,团蒲枕瓦方牀竹,蠖屈蜗潜聊自足。”词语解释:蠖伏 拼音:huò fú
如尺蠖之屈伏。比喻人不得志。 清 陈维崧 《水龙吟·寿朱致一五十》词:“金印由他如斗,且逍遥药栏红昼。莫愁蠖伏,只须龙卧,任呼牛走。”词语解释:蠖屈螭盘 拼音:huò qū chī pán
屈曲盘旋貌。 唐 李绅 《灵蛇见少林寺》诗:“琐文结綬灵蛇降,蠖屈螭盘顾视閒。”词语解释:蠖屈不伸 拼音:huò qū bù shēn
如尺蠖之屈而不伸。喻人不得志。 清 戴名世 《〈齐天霞稿〉序》:“迴首少时,宛如昨日,而意气已略无復存……即诸同学之士亦多食贫作苦,蠖屈不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