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尤平声 [详注1][móu,绸缪][ōu,水泡,名词][通‘不’,未定之辭也,多用于句末。][gōu][chóu][tōu][chōu chóu][liú][lōu][zhōu][chóu][音鎪。][音鄒。][dōu][gōu][ǒu][lǚ][zōu][sōu][详注2][jiū liú][fú][zōu zhōu chōu][yóu][ōu][zhōu][音浮。《集韵》或从包从不。][详注3][详注4]絿[qiū][yōu][róu qiú][qiū][yōu][yóu][zōu][gōu][音抔。《博雅》䥯䎧,耕也。]帿瀀[音求。《诗·周南》施于中逵。叶下仇。][fú fū][详注5][详注6]


注1:不 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尔雅·释鸟》䳡其鳺鴀。《邢疏》陆玑云:今小鸠也。一名䳕鸠,幽州人或谓鷎鴡,梁宋闲谓之隹,扬州人亦然。 又未定之辞也。《陶潜诗》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又姓。《晋书》汲郡人不准。◎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转注古音,音彪。
注2:窭 音娄。《史记·淳于髡传》瓯窭满箦。《裴骃注》瓯窭,便侧之地。
注3:救 《韵补》叶居尤切。《诗·邶风》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武王盘铭》溺于渊,尚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
注4:蹂 揉擦。通“揉”。《广韵》耳由切《集韵》《韵会》《正韵》而由切,音柔。《诗·大雅》或簸或蹂。《笺》蹂之言润也。《疏》蹂黍,以水润米,必当蹂之使湿。《朱传》簸扬去糠也。蹂,蹂禾取谷以继之也。
注5:軥 《广韵》古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居侯切,音钩。《广韵》车軥心木。
注6:涑 音锼。《说文》浣也。一说以手曰涑,以足曰浣。
首字词组
蟊贼蟊螟蟊疾蟊蜮蟊虿蟊食  

词语解释:蟊贼  拼音:máo zéi
(1).吃禾苗的两种害虫。《诗·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 毛 传:“食根曰蟊,食节曰贼。”《东观汉记·徐防传》:“京师淫雨,蟊贼伤稼穡。” 宋 胡錡 《耕禄稿·拟力田诏》:“尔郡国循行阡陌,宜究民恫,以劭农为急,若有蟊贼痒而稼者锄之。”
(2).喻危害人民或国家的人。《诗·大雅·召旻》:“天降罪罟,蟊贼内訌。”《后汉书·岑彭传》:“我有蟊贼, 岑君 遏之。” 李贤 注:“蟊贼,食禾稼虫名,以喻姦吏侵渔也。” 柯灵 《香雪海·春节书红》:“‘四人帮’是党的蟊贼,国家的祸水,人民的死敌, 中华 民族的败家子!”
词语解释:蟊螟  拼音:máo míng
危害庄稼的两种害虫。语出《诗·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 毛 传:“食心曰螟……食根曰蟊。” 明 方孝孺 《存养斋记》:“视私欲为蟊螟,俾无害其嘉穀。”
词语解释:蟊疾  拼音:máo jí
蟊虫为害。《诗·大雅·瞻卬》:“蟊贼蟊疾,靡有夷届。” 朱熹 集传:“疾,害。”
词语解释:蟊蜮  拼音:máo yù
比喻恶人。 明 王世贞 《说部·左逸》:“我 昭王 之南狩,尔实苞藏其祸心,鳩其蟊蜮,以震惊侍卫。”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设内外号簿》:“至于逃盗乃害民之蟊蜮。”
词语解释:蟊虿  拼音:máo chài
比喻坏人。 唐 范摅 《云溪友议·王箫化》:“后司空 林公 弛其规准,别诱言化,復通其盐运而不赡金帛,遂令部落怀二,猾悍邦君,蟊蠆为羣,侵逼城垒,俘掠士庶妻子,其万人乎!”
词语解释:蟊食  拼音:máo shí
比喻奸吏掠夺百姓财物。 唐 陈子昂 《唐故朝议大夫梓州长史杨府君碑》:“抑浮窳,禁蟊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