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蜴蛇 拼音:yì shé
南方产的一种小蛇。可入药。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南土有金蛇,亦名蜴蛇,又名地鱓。州土出。 黔 中 桂州 亦有,即不及 黔 南者。其蛇粗如大指,长一尺许,鳞甲上有金银。解毒之功,不下吉利也。”词语解释:蜴蜥 拼音:yì xī
即蜥蜴。 宋 苏轼 《上元夜过赴儋守召独坐有感》诗:“静看月窗盘蜴蜥,卧闻风幔落蛜蝛。”《类说》卷十六引 宋 张师正 《倦游杂录·蜥蜴求雨》:“ 熙寧 中,京师久旱,按古人坊巷以瓮贮水,插柳枝泛蜴蜥。小儿呼曰:‘蜴蜥兴云吐雾,降雨滂沱,放汝归去。’时蜴蜥不能尽得,往往以蝎虎代之,入水即死。小儿更曰:‘寃苦寃苦,我是蝎虎,似恁昏沉,怎得甘雨。’”参见“ 蜥蜴 ”。
词语解释:蜥蜴 拼音:xī yì
亦作“ 蜥易 ”。
(1).爬行动物。又名石龙子,通称四脚蛇。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一》:“ 朔 ( 东方朔 )自请布卦射之曰:‘臣欲以为龙,復无角;臣欲以为蛇,復有足;跂跂脉脉善缘壁,此非守宫,当是蜥蜴。’”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夏小正补传》:“匽读为蝘,蝘蜓,守宫也。在壁曰蝘蜓,在艸曰蜥易。世称它蝎之类,五日节必伏,兴者生也。此説为前人所未发。” 秦牧 《长街灯语·人和稗草的战争》:“除了昆虫的拟态,也还使人想到蜥蜴的变色,病菌的潜伏。”
(2).比喻人格卑鄙的小人。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灯前修本》:“既以感激天恩,敢不捨身图报。目今蜥蜴虽除,虎狼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