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质入声 [详注1][cù zú,终也][详注2][详注3][nǐ][动词][详注4][详注5]


注1:侄 zhí,《广韵》之日切《集韵》职日切,音质。坚也。又痴也,侄仡不前也。 又驺吾。《大传》谓之侄兽。 俗误以侄为姪字。
注2:节 叶子悉切。《陸機·答賈長淵詩》大辰匿暉,金虎習質。雄臣馳騖,義夫赴節。
注3:茁 《韵会》厥律切,音橘。《广韵》草芽也。又《集韵》竹律切。义同。又《集韵》之出切。草名。葫䔞也。
注4:暨 音讫。姓也。吴有尚书暨艳。 又戟乙切,音疙。已也。
注5:鬻 叶余律切,音矞。《扬雄·司空箴》匪人斯力,匪政斯敕,流货市宠,而苞苴是鬻。 又叶职律切。《苏辙·钟山诗》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扫尽人閒迹。客到惟烧柏子香,晨饥坐视山前鬻。
末字词组
崖蜜白蜜木蜜桧花蜜菠萝蜜鸾蜂蜜穴蜜 
酿蜜课蜜蜡蜜松蜜甜蜜梨花蜜呾蜜 
波罗蜜分蜜炼蜜酥蜜饧蜜摇蜜刺蜜 
蜂蜜刀头蜜山蜜树蜜营蜜护蜜甜蜜蜜 
石蜜饴蜜刀蜜然蜜麨蜜朱蜜甘蜜 

词语解释:崖蜜  拼音:yá mì
(1).山崖间野蜂所酿的蜜。又称石蜜、岩蜜。色青,味微酸。《本草纲目·虫一·蜂蜜》﹝集解﹞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曰:“石蜜即崖蜜也。在高山巖石间作之,色青,味小酸。” 唐 杜甫 《发秦州》诗:“充肠多薯蕷,崖蜜亦易求。” 宋 苏轼 《地黄》诗:“崖蜜助甘冷,山薑发其辛。”
(2).指樱桃。 宋 苏轼 《橄榄》诗:“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 宋 王直方 《王直方诗话·东坡〈橄榄〉诗崖蜜解》:“崖蜜,樱桃。出《金楼子》。” 宋 惠洪 《资国寺春晚》诗:“美忻崖蜜尝新果,香识山樊称意花。”参阅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 宋 戴埴 《鼠璞·橄榄》
词语解释:酿蜜  拼音:niàng mì
谓蜜蜂做蜜。 宋 欧阳修 《浣溪沙》词:“雨过残红湿未飞,珠帘一带透斜暉。游蜂酿蜜窃香归。” 元 马致远 《夜行船》套曲:“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 清 郑珍 《论诗示诸生时代者将至》诗:“又看蜂酿蜜,万蕊同一味。”
词语解释:波罗蜜  拼音:bō luó mì
(1).亦作“ 波罗密 ”。梵语音译。意为到彼岸,即由此岸(生死岸)度人到彼岸(涅槃、寂灭)。《大智度论》卷十二:“此六波罗蜜,能令人渡慳贪等烦恼染著大海,到於彼岸,以是故名波罗蜜。”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殷中军 ﹞初视《维摩詰》,疑‘般若波罗密’太多,后见《小品》,恨此语少。” 刘孝标 注:“波罗密,此言到彼岸也。” 唐 牟融 《题山房壁》诗:“定处波罗蜜,须从物外寻。” 明 无名氏 《精忠记·诛心》:“我只得忍辱波罗蜜,这的是念彼 观音 力。”
(2).即木波罗。通称波罗蜜树。常绿乔木。果椭圆形,味甜,可食。原产 印度 和 马来西亚 ,我国 华南 各地有栽培。参阅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果》
词语解释:蜂蜜  拼音:fēng mì
蜜蜂用所采的花蜜酿成的黏稠液体,黄白色,有甜味,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供食用和药用。也称蜜。 唐 孟浩然 《疾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诗:“入洞窥石髓,傍崖采蜂蜜。” 元 马祖常 《泉南孙氏园亭》诗:“冰甌蜂蜜溜,酒榼荔浆翻。”《花月痕》第四九回:“不想民间苧根啮完,草根掘尽,更从何处找出蔗浆蜂蜜。”
词语解释:石蜜  拼音:shí mì
(1).亦作“ 石密 ”。用甘蔗炼成的糖。《西京杂记》卷四:“ 闽越王 献 高帝 石蜜五斛。” 汉 张衡 《七辨》:“沙餳石蜜,远国储珍。” 唐 刘恂 《岭表录异·波斯枣》:“ 魏文帝 詔群臣曰:南方龙眼荔枝,寧比西国葡萄石蜜乎!”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五·石蜜》:“石蜜即白沙餹也。凝结作饼块如石者,为石蜜。”
(2).野蜂在岩石间所酿的蜜。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一·蜂蜜》﹝集解﹞引 陶弘景 曰:“石蜜即崖蜜也,在高山巖石间作之,色青,味小酸,食之心烦。”
(3).樱桃的别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事物异名》:“石蜜,樱桃也。”
词语解释:白蜜  拼音:bái mì
(1).白色的蜂蜜。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小神方》用真丹三斤,白蜜一斤,合和日曝煎之,令可丸。”《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詔许之,赐以束帛,敕所在月给茯苓五斤,白蜜二升,以供服饵。” 唐 寒山 《诗》之七六:“死恶黄莲苦,生怜白蜜甜。” 宋 梅尧臣 《依韵和答永叔洗儿歌》:“自磨丹砂调白蜜,辟恶辟邪无寳犀。”
(2).指酒。 宋 苏轼 《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恣倾白蜜收五稜,细斸黄土栽三椏。” 赵次公 注:“白蜜,以言酒也。”
(3).荔枝的一种。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荔支﹞黄香色黄,白蜜色白,江家緑色緑,双髻生皆并蒂,七夕红必以七夕方熟。此皆市上所不恒有者也。”
词语解释:课蜜  拼音:kè mì
(1).釆蜜。 金 元好问 《赠休粮张炼师》诗:“中林宴坐人不知,野鹿衔花蜂课蜜。”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二折:“水呵索强如翠岩前三千丈玉泉飞迸,花呵乾闪下閙西园一队队课蜜游蜂。”
(2).征收蜂蜜。 明 徐渭 《蜂》诗:“双股粉黄笼,飞迟趁晚风。君王方课蜜,不敢恋花丛。”
词语解释:分蜜  拼音:fēn mì
制糖的一道工序,把熬出来的糖膏里的糖蜜和糖的结晶分离开。
词语解释:刀头蜜  拼音:dāo tóu mì
喻贪小失大,利少害多。语本《四十二章经》:“财色之於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 宋 薛季宣 《读邸报》诗:“世味刀头蜜,人情屋上乌。” 宋 范成大 《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诗之二:“忧渴焦山业海深,贪渠刀蜜坐成禽。”
词语解释:饴蜜  拼音:yí mì
饴糖和蜂蜜。《韩非子·难势》:“此味非飴蜜也,必苦菜亭歷也。” 汉 王充 《论衡·本性》:“詼谐剧谈,甘如飴蜜。”
词语解释:木蜜  拼音:mù mì
(1).枳椇的别名。《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枸” 三国 吴 陆玑 疏:“枸树高大似白杨,有子著枝端,大如指,长数寸,噉之甘美如飴,八月熟,今官园种之,谓之木蜜。”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木蜜生南方,合体皆甜,嫩枝及叶,皆可生啗,味如蜜,解烦止渴。”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枳椇》:“﹝释名﹞:木蜜、木餳、木珊瑚。”
(2).蜜香的别名。《太平御览》卷九八二引 汉 杨孚 《异物志》:“木蜜名曰香树,生千岁,根本甚大,先伐僵之,四五岁乃往看,岁月久,树材恶者腐败,唯中节坚直芬香者独在耳。”《太平御览》卷九八二引 晋 郭义恭 《广志》:“木蜜树,号千岁树,根甚大,伐之,四五岁,乃取不腐者为香。”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蜜香》:“﹝释名﹞:木蜜、没香、多香木。”
(3).枣子的别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事物异名》:“木蜜,枣子也。”
词语解释:蜡蜜  拼音:là mì
蜂蜜。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或坐作竹簧,削鋭其头,有伤害之象,傅以蜡蜜,有甘舌之类,皆非吉祥善应。”
词语解释:炼蜜  拼音:liàn mì
(1).熬炼蜂蜜。 宋 苏辙 《和子瞻蜜酒歌》:“餔糟不听渔父言,炼蜜深愧仙人传。”
(2).经熬炼的蜜。
词语解释:山蜜  拼音:shān mì
山间野蜂所酿的蜜。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部一·蜂蜜》﹝集解﹞引 寇宗奭 曰:“山蜜多在石中木上,有经一二年者,气味醇厚。人家者一岁二取,气味不足,故不及,且久收易酸也。”
词语解释:刀蜜  拼音:dāo mì
见“ 刀头蜜 ”。
词语解释:刀头蜜  拼音:dāo tóu mì
喻贪小失大,利少害多。语本《四十二章经》:“财色之於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 宋 薛季宣 《读邸报》诗:“世味刀头蜜,人情屋上乌。” 宋 范成大 《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诗之二:“忧渴焦山业海深,贪渠刀蜜坐成禽。”
词语解释:桧花蜜  拼音:guì huā mì
蜂采桧花酿成的蜜。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亳州 太清宫 檜至多。檜花开时,蜜蜂飞集其间,不可胜数。作蜜极香而味带微苦,谓之檜花蜜,真奇物也。”
词语解释:松蜜  拼音:sōng mì
松脂。《晋书·艺术传·单道开》:“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薑桂、茯苓之气。”
词语解释:酥蜜  拼音:sū mì
酥酪与蜂蜜。《法苑珠林》卷十五:“﹝太子﹞安鴈膝上,以妙滑左手擎持,右手拔箭,即以酥蜜封其疮。”《宋史·礼志五》:“祭北方天王於北郊迎气坛,用香、柳枝、灯油、乳粥、酥蜜饼、果。” 元 刘唐卿 《降桑椹》第四折:“这桑椹子好甜也,我喫下去如酥蜜一般。”
词语解释:树蜜  拼音:shù mì
枳椇子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枳椇子,一名树蜜,一名木餳,实形拳曲,花在实外,味甜美如餳蜜。” 唐 杜甫 《入乔口》诗:“树蜜早蜂乱,江泥轻燕斜。”
词语解释:然蜜  拼音:rán mì
点燃蜜蜡。 北周 庾信 《灯赋》:“香添然蜜,气杂烧兰。”
词语解释:菠萝蜜  拼音:bō luó mì
(1).木菠萝。常绿乔木名,亦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2).凤梨的俗称。
词语解释:甜蜜  拼音:tián mì
(1).形容感到幸福、愉快。 瞿秋白 《乱弹·忏悔》:“落拓的学生青年,常常会做着这样甜蜜的幻梦:将来找到相当的职业。” 李準 《李双双》第四章:“ 桂英 甜蜜地、含情地笑着。”
(2).形容亲热而令人愉快。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二二:“昨晚我做了一个她回来的梦,她还说了那么多的甜蜜的话。” 张天翼 《报复》:“他到南方去的一向,先当然甜蜜地通着信。”
词语解释:饧蜜  拼音:xíng mì
蜜糖。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枳椇子,一名木餳,实形拳曲,花在实外,味甘如餳蜜也。”
词语解释:营蜜  拼音:yíng mì
酿蜜。 元 戴表元 《义蜂行》:“山翁爱蜂如爱花,山蜂营蜜如营家。”
词语解释:麨蜜  拼音:chǎo mì
炒熟的米粉或麦粉和以蜜糖的食品。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缚喝国》:“时二长者遇彼威光,随其行路之次,遂献麨蜜,世尊为説人天之福,最初得闻五戒十善也。”麨,一本作“ 麩 ”。
词语解释:鸾蜂蜜  拼音:luán fēng mì
传说中一种珍贵的蜂蜜。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八年, 吴明国 贡常燃鼎、鸞蜂蜜……鸞蜂蜜,云其蜂之声有如鸞凤,而身被五彩。大者可重十餘斤。”
词语解释:梨花蜜  拼音:lí huā mì
蜂蜜的一种。蜂采梨花所酿之蜜。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一·蜂蜜》﹝集解﹞引 苏颂 曰:“ 雍 洛 间有梨花蜜,白如凝脂。”
词语解释:摇蜜  拼音:yáo mì
把去盖的蜂房放在特定装置中转动,用产生的离心力使蜂蜜分离出来
词语解释:护蜜  拼音:hù mì
即 护密 。《新唐书·段秀实传》:“ 天宝 四载,从 安西 节度使 马灵詧 讨 护蜜 有功,授 安西府 别将。”参见“ 护密 ”。
词语解释:护密  拼音:hù mì
古代西域国名。即《后汉书》之 休密 。今 阿富汗 东北境之 瓦汉 (Wakhan)。《新唐书·裴矩传》:“南道起 鄯善 、 于闐 、 朱俱波 、 喝槃陀 ,亦度 葱岭 ,涉 护密 、 吐火罗 、 挹怛 、 忛延 、 漕国 ,至 北婆罗门 。”
词语解释:朱蜜  拼音:zhū mì
红色的蜜。《汉武帝内传》:“北采 玄都 之綺华,仰漱云山之朱蜜。”《镜花缘》第八八回:“昔者 魏夫人 葆朱蜜而遐御,鍊紫芝而上仙,宫於丹林之侧,楼於絳树之边。”
词语解释:穴蜜  拼音:xué mì
北方野生蜜蜂在泥质洞穴筑巢所产的蜜。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蜂蜜》:“土穴所酿多出北方,南方卑湿,有崖蜜而无穴蜜。”
词语解释:呾蜜  拼音:dá mì
西域古国名。即Tirmidh。公元前二世纪已有 希腊 人的砦堡,公元一至二世纪有 贵霜 王朝时期的遗物。古城西北角之Kara-Tepe有在岩石间开凿的佛教洞窟寺院。近年出土大量文物。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呾蜜国》:“顺 缚芻河 北,下流至 呾蜜国 。 呾蜜国 东西六百餘里,南北四百餘里。”
词语解释:刺蜜  拼音:cì mì
草名,可入药。
词语解释:甜蜜蜜  拼音:tián mì mì
(1).形容味道很甜。《太平天囯歌谣传说集·太平井》:“这井打从起名 太平井 后,井水就变甜了,吃到嘴里,甜蜜蜜的,就跟冰糖水差不多。” 克非 《春潮急》二十:“这迷心汤圆,可是一宗怪物:瞧起来白生生,摸到手软绵绵,闻在鼻香扑扑,吃进嘴甜蜜蜜。”
(2).形容感到美好、愉快。《西游补》第九回:“吾入朝时,见 宋 陛下和意已决,甜蜜蜜的事体做得成了。” 朱自清 《你我·忆跋》:“飞去的梦因为飞去的缘故,一例是甜蜜蜜而又酸溜溜的。” 茅盾 《路》四:“﹝ 薪 ﹞刚好接着她送过来的一个眼波,是新近和 杜若 亲近以来最使他感觉到甜蜜蜜的一个眼波。”
词语解释:甘蜜  拼音:gān mì
蜂蜜。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 越王 乃使大夫 种 索葛布十万,甘蜜九党,文笥七枚,狐皮五双,晋竹十廋,以復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