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五歌平声 [guō guò,经过][hé huó huo,和平][mó,琢磨][hé,荷花][suō][偏颇,形词][suō][nā nuó][tuō][cuó][详注1][音駝。逶迤,行貌。本作迱。][详注2][音騾。瓠瓢也。又与蠃通][cuó,酂城][媕娿,不決也][详注3][wō][bō bo][详注4][详注5][嵒齬,山勢也][cuó][姓][同沱]妿[同峨][luó][duō][guō wō][详注6]娿


注1:蛇 音移。【詩·召南】委蛇委蛇。【箋】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莊子·庚桑楚】與物委蛇,而同其波。【焦氏·易林】委蛇循河,至北海涯。又【韻補】龍蛇之蛇,亦讀爲移。【詩·小雅】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大人占之。蛇字叶上羆字、下之字韻。
注2:傩 nuó,音那。指古迎神赛会。如傩神,迷信传说中的驱除瘟疫的神。
注3:蠃 音騾。蜯屬。【爾雅·釋魚】蠃,小者蜬。【註】蠃,大者如斗,出日南漲海中,可以爲酒杯。
注4:酇 《集韻》才何切,音嵯。《前漢·地理志》沛郡有酇縣。《註》莽曰贊治。應劭曰音嵯。又與醝通。《周禮·天官·酒正·三曰盎齊註》如今酇白也。
注5:番 音婆。鄱阳豫章县。《史记·伍子胥传》阖闾使太子夫差将兵伐楚,取番。《注》索隐曰:盖鄱阳也。
注6:蜗 《韵会》公蛙切,音騧。与娲通。《礼·明堂位》女蜗之笙簧。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é 歌韵

蛾 é
〈名〉
  • (形声。从虫,我声。本义:蛾子。昆虫。形似蝴蝶,体躯一般粗大,四翅,静止时平放体侧。多在夜间飞行)
  • 同本义
  • 禽兽虫蛾。——《列子·黄帝》
  • 朱蛾其状如蛾。——《山海经·海内北经》
  • 又如:蛾罗(即蛾子);蛾蝶(指飞蛾);蛾眉(指飞蛾)
  • 蛾眉的简称
  • 扬蛾微眺。——·曹丕《答繁钦书》
  • 又如:蛾黄(淡黄色);蛾黛(女子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
  • 形似蛾的某些高等菌类植物 。如:木耳,桑耳,亦称为木蛾,桑蛾
康熙字典

  • 《唐韻》五何切《集韻》《韻會》《正韻》牛何切,𠀤音莪。 (歌韵)
  • 《玉篇》蠶蛾也。《韻會》蛾似黃蝶而小,其眉句曲如畫。《爾雅·釋蟲》蛾羅。《疏》此卽蠶蛹所變者也。《埤雅》繭生蛾,蛾生卵。《大戴禮》食桑者有絲而蛾。《前漢·文帝紀》建昭元年秋八月,有白蛾羣飛蔽日。《師古註》蛾若今之蠶蛾類也。
  • 又飛蛾。《古今注》飛蛾善拂燈。一名火花,一名慕光。
  • 又蛾眉。《詩·衞風》螓首蛾眉。《前漢·揚雄傳》知衆嫭之嫉妬兮,何必颺纍之蛾眉。《師古註》蛾眉,影若蠶蛾眉也。
  • 又姓。《通志·氏族略註》見《姓苑》。晉大夫蛾析之後,魏平東將軍蛾靑。
  • 又影蛾,池名。《三輔黃圖》影蛾池,武帝鑿池以玩月,使宮人乗舟弄月影。
  • 又與俄同。《前漢·外戚傳》孝成班偼伃,帝卽位,選入後宮,始爲小使,蛾而大幸。《師古註》蛾、俄古字通用。
  • 又《廣韻》魚倚切,艤上聲。 (纸韵)
  • 與蟻同。《禮·樂記》蛾子時述之。《註》蛾,蚍蜉也。《後漢·皇甫規傳》張角等皆著黃巾爲標幟,時人謂之黃巾,亦名爲蛾賊。《註》卽蟻字。喻賊衆多,故以爲名。
  • 又人名。《左傳》蛾析。亦音魚綺切。
  • 《爾雅》作䖸。《集韻》本作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