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陌入声 驿[xī][jī,积聚][jí][yì,变易][gē gé][pò tuò][详注1][详注2][详注3][zhī][jí][动词][sè mí sù][shì zhē][划破][yì][yā,笑声][详注4][xī][hé][tī zhì][zǎ zé zhā zhà][è][gé][hé,同核][yì shì][jí][zhà][yì][è,音厄。本作呃。鸡声。][cè][zhái][shuò][jí][详注5][详注6][hè xià][详注7]鰿


注1:索 《广韵》山戟切《集韵》色窄切,求也。《礼·曲礼》大夫以索牛。《注》索,求得而用之。
注2:摘 《唐韵》竹厄切《集韵》《韵会》陟革切,音谪。手取也。《唐书·建宁王倓传》天后次子贤作歌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归。或作擿。
注3:射 yì,音睪。《诗·大雅》无射亦保。《周颂》无射于人斯。《注》射,厌也。又无射,九月律名。《前汉·律历志》无射,言阳气上升,阴气收藏,终而复始,无厌已也。
注4:刺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七迹切,音碛。穿也,伤也。《增韵》刃之也。《孟子》刺人而杀之。又针黹也。《史记·货殖传》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又侦伺也。《前汉·燕王旦传》燕王旦遣幸臣之长安问礼仪,阴刺候朝廷事。又《韵会》黥也。又撑也。《史记·陈平世家》平乃刺船而去。《韩愈诗》峻濑乍可刺。又刺刺,多言貌。《管子·心术篇》焉能去刺刺为咢咢乎。《韩愈·送殷员外序》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能休。
注5:柞 《集韻》《韻會》側格切,音窄。除草曰芟,除木曰柞。《詩·周頌》載芟載柞。又《周禮·夏官》柞氏掌攻草木。 又窄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轂小而長則柞。《类篇》助伯切,音斮。捕兽槛中机曰柞鄂。《中庸·孔疏》擭谓柞㮙也。
注6:莫 《韵会》莫白切,音陌。静也。《诗·小雅》君妇莫莫。《注》言清静而敬至也。《左传·昭二十八年》德正应和曰莫。
注7:霸 音拍。古与魄同。《说文》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从月䨣声。《增韵》月体黑者谓之霸。《玉篇》今作魄。《书·武成·旁死魄释文》魄,普白反。《说文》作霸,匹革反。《前汉·律历志》四月已丑朔死霸。死霸,朔也。生霸,望也。是月甲辰望,乙巳旁之,故武成篇曰:惟四月既旁生霸。
首字词组
蚱蜢蚱蝉蚱蜢竹蚱娘蚱虫   

词语解释:蚱蜢  拼音:zhà měng
(1).蝗属农业害虫。形似蝗而略小,头呈三角形,善跳跃,常生活在田陇间,吃食稻叶。 宋 杨万里 《题山庄草虫扇》诗:“风生蚱蜢怒鬚头,紈扇团圆璧月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这一打开,里面跳出了无数的蚱蜢来。” 王统照 《沉船》:“沿山小径,全是荦确碎石与丛生的青莎,有许多灰黑点的蚱蜢跳来跳去,因为天旱,这些小动物便日加繁殖。”
(2).船名。极其小而灵便。 明 唐寅 《桃花庵与祝允明黄云沉周同赋》诗之三:“寄情聊蚱蜢,随手奏觥船。” 清 曹寅 《岸上水牯》诗:“平滩无蚱蜢,烟火足黄昏。” 清 周亮工 《桐江阻涨》诗:“笭箵暮集喧如市,蚱蜢朝吹乱若云。”
词语解释:蚱蝉  拼音:zhà chán
蝉的一种。体大,色黑,有光泽,翅透明,鸣声直而长。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三·蚱蝉》:“夏月始鸣,大而色黑者,蚱蝉也。又曰蝒,曰马蜩。《豳》诗‘五月鸣蜩’者是也。”
词语解释:蚱蜢竹  拼音:zhà měng zhú
竹的一种。 宋 陶穀 《清异录·蚱蜢竹》:“江湖间有一种野竹,其叶纠结如虫状,山民曰:‘此蚱蜢竹也。’”
词语解释:蚱娘  拼音:zhà niáng
方言。蝉。《中国谚语资料·农谚》:“蚱娘叫,割早稻,蚱娘哂,杀早鸡。”注:“蚱娘,蝉。”
词语解释:蚱虫  拼音:zhà chóng
即蚱蜢。 萧红 《生死场》一:“菜田里一个小孩慢慢地踱走。在草帽的盖伏下,像是一棵大形的菌类,捕蝴蝶吗?捉蚱虫吗?”参见“ 蚱蜢 ”。
词语解释:蚱蜢  拼音:zhà měng
(1).蝗属农业害虫。形似蝗而略小,头呈三角形,善跳跃,常生活在田陇间,吃食稻叶。 宋 杨万里 《题山庄草虫扇》诗:“风生蚱蜢怒鬚头,紈扇团圆璧月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这一打开,里面跳出了无数的蚱蜢来。” 王统照 《沉船》:“沿山小径,全是荦确碎石与丛生的青莎,有许多灰黑点的蚱蜢跳来跳去,因为天旱,这些小动物便日加繁殖。”
(2).船名。极其小而灵便。 明 唐寅 《桃花庵与祝允明黄云沉周同赋》诗之三:“寄情聊蚱蜢,随手奏觥船。” 清 曹寅 《岸上水牯》诗:“平滩无蚱蜢,烟火足黄昏。” 清 周亮工 《桐江阻涨》诗:“笭箵暮集喧如市,蚱蜢朝吹乱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