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蝌蚪 拼音:kē dǒu
亦作“ 蝌斗 ”。
(1).蛙或蟾蜍的幼虫。《南史·文学传·卞彬》:“蝌斗唯唯,羣浮闇水。”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四·蝌蚪》:“蝌蚪生水中,虾蟇,青鼃之子也……蝌蚪状如河豚,头圆,身上青黑色,始出有尾无足,稍大则足生尾脱。” 清 陈维崧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词:“晴髻离离, 太行 山势如蝌蚪。”
(2).指蝌蚪书。 宋 苏轼 《凤翔八观·石鼓歌》:“忆昔 周宣 歌《鸿雁》,当时籀史变蝌蚪。” 元 谢应芳 《怀詹国远》诗:“蝌蚪残书补未全,斋居一榻坐来穿。” 清 龚自珍 《古史钩沉论二》:“ 孔 壁既彰,蝌斗煌煌,匪 籀 而 仓 ,盖宪章者 文 武 ,而匪宪章 宣王 ,史之小罪三。”参见“ 蝌蚪书 ”。
词语解释:蝌蚪书 拼音:kē dǒu shū
古文字体的一种。笔画多头大尾小,形如蝌蚪,故称。 清 姚鼐 《篆秋草堂歌赠钱献之》:“ 鲁 壁再传蝌蚪书,相传竟断 卫 伯儒。” 清 沉起凤 《谐铎·荆棘里》:“老人挈 周 登舟,达岸,岸上树廉石,鐫金碧大字,类蝌蚪书, 周 不能辨。”参阅《尔雅翼·释鱼三》。词语解释:银蚪 拼音:yín dǒu
见“ 银虬 ”。
词语解释:银虬 拼音:yín qiú
亦作“ 银虯 ”。亦作“ 银蚪 ”。
(1).银白色的虬龙。常用作比喻。 清 杜岕 《赋得群山夜来晴》:“长松为玉树,古藤如银虬。” 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坐看银虬飞,鼓荡鲸鯢穴。”
(2).漏壶底部的银质流水龙头。 唐 王维 《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据十韵》:“清晨听银虯,薄暮辞 金马 。” 赵殿成 笺注:“《初学记》: 张衡 《漏水转浑天仪制》曰:‘以铜为器,再叠差置,实以清水,下各开孔,以玉虬吐漏水入两壶,右为夜,左为昼。’ 李兰 《漏刻法》曰:‘以器贮水,以铜为渴乌,状如鉤曲,以引器中水,於银龙口中吐入权器。漏水一升,秤重一斤,时经一刻。’ 殷夔 《漏刻法》曰:‘漏水皆於器下为金龙口吐出,转注入踟蹰经纬之中,流於衡渠之下。’”一本作“ 银蚪 ”。 清 纳兰性德 《金菊对芙蓉·上元》词:“金鸭消香,银虯泻水,谁家玉笛飞声。”词语解释:阴蚪 拼音:yīn dǒu
水中的幼蛙。 清 姚鼐 《九日渡湘水》诗:“凉风送阳鴈,空景弔阴蚪。”词语解释:虼蚪 拼音:gè dǒu
蝌蚪。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九出:“二月春光好,秧针细细抽。有时移步出田头,虼蚪耍无数水中游。”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九出:“[末白]买油作甚么用?[浄]买三十钱麻油,把虼蚪儿煎了,吃大麦饭。[末]且是恶心!”《西湖老人繁胜录》:“闹城儿、消息子……小螃蟹、虼蚪儿、便桥、试卷、试卓、交牀。”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小经纪》:“诸般虫蚁……虼蚪儿、促织儿、小螃蟹。”词语解释:玄蚪 拼音:xuán dǒu
黑墨写的蝌蚪文,指 先秦 古文字。 金 元好问 《梁氏先人手书》诗:“玄蚪飞跳九天门, 秦 火惊看片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