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蚖蛇 拼音:yuán shé
(1).土虺蛇。亦泛指毒蛇。 汉 贾谊 《新书·耳痺》:“燕雀剖而蚖虵生。”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乌酸草》:“焉酸之叶,三成黄华,可以为毒,不畏蚖蛇。”《水浒传》第十五回:“拳打来,狮子心寒;脚踢处,蚖蛇丧胆。”
(2).旧说生女之兆。语本《诗·小雅·斯干》:“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清 唐孙华 《英孙》诗:“龙文五色异蚖蛇,凤毛九采非鹅鸛。”词语解释:蚖鳝 拼音:yuán shàn
同“蚖鱓”。
即鼋鼍。词语解释:蚖珍 拼音:yuán zhēn
见“ 蚖珍蚕 ”。
词语解释:蚖珍蚕 拼音:yuán zhēn cán
八熟蚕的头熟蚕。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桑柘》:“《永嘉记》曰: 永嘉 有八辈蚕:蚖珍蚕、柘蚕、蚖蚕、爱珍、爱蚕、寒珍、四出蚕、寒蚕。凡蚕再熟者,前辈皆谓之珍。”原注:“三月绩。”亦省称“ 蚖珍 ”。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桑柘》:“蚖珍三月既绩,出蛾,取卵;七八日便剖卵蚕生,多养之,是为蚖蚕。”词语解释:蚖珍蚕 拼音:yuán zhēn cán
八熟蚕的头熟蚕。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桑柘》:“《永嘉记》曰: 永嘉 有八辈蚕:蚖珍蚕、柘蚕、蚖蚕、爱珍、爱蚕、寒珍、四出蚕、寒蚕。凡蚕再熟者,前辈皆谓之珍。”原注:“三月绩。”亦省称“ 蚖珍 ”。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桑柘》:“蚖珍三月既绩,出蛾,取卵;七八日便剖卵蚕生,多养之,是为蚖蚕。”词语解释:蚖青 拼音:yuán qīng
甲虫地胆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二·地胆》。词语解释:蚖脂 拼音:yuán zhī
即蚖膏。《淮南万毕术》:“取蚖脂为灯,置水中,即见诸物。”参见“ 蚖膏 ”。
词语解释:蚖膏 拼音:yuán gāo
蚖的油脂。旧时用以点灯。 北周 庾信 《灯赋》:“秀华掩映,蚖膏照灼。” 明 王彦泓 《戊寅仲秋云客招赏菊花》诗:“烛龙夭矫霞彩腾,蚖膏分缀千明灯。”词语解释:蚖膏 拼音:yuán gāo
蚖的油脂。旧时用以点灯。 北周 庾信 《灯赋》:“秀华掩映,蚖膏照灼。” 明 王彦泓 《戊寅仲秋云客招赏菊花》诗:“烛龙夭矫霞彩腾,蚖膏分缀千明灯。”词语解释:蚖蚕 拼音:yuán cán
蚖珍蚕的二化蚕。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桑柘》:“《永嘉记》曰: 永嘉 有八辈蚕:蚖珍蚕、柘蚕、蚖蚕、爱珍、爱蚕、寒珍、四出蚕、寒蚕。凡蚕再熟者,前辈皆谓之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桑柘》:“蚖珍三月既绩,出蛾,取卵;七八日便剖卵蚕生,多养之,是为蚖蚕。” 石声汉 注:“‘蚖’字可能是‘原蚕’的‘原’。《周礼》中的‘原蚕’,正是多化蚕。”参见“ 蚖珍蚕 ”、“ 螈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