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哿上声 [nà nuó][hè,负荷][稍也,副词][bǒ bò][kě][详注1][chuāi chuǎi chuài][详注2][《集韵》苦卧切,音课。《博雅》堁尘也。][nuó][dān dàn][婀娜][详注3][à,可,是否,用在问句加强语气][音妥。《揚子·方言》豔美也。]娿粿


注1:傩 nuó,音娜。行走姿态柔美:“佩玉之傩”。
注2:沱 音柁。与𣵺同。瀢𣵺,沙土往来貌。《郭璞·江赋》碧沙瀢𣵺而往来。
注3:娑 音縒。馺娑,汉殿名。《班固·西都赋》经骀荡而出馺娑。《三辅黄图》馺娑,马迅疾貌。借为宫名。
末字词组
蝼蚁泛蚁游蚁素蚁以肉去蚁虱蚁戏蚂蚁热地上蚂蚁
浮蚁黑蚁牛蚁杂蚁以骨去蚁蚍蚁枯槐聚蚁瓯蚁
绿蚁斗蚁玉蚁乌蚁蓐蚁雪蚁虫蚁白蚂蚁
白蚁酒蚁赤蚁冰蚁蓐蝼蚁马蚁绿蚁热锅上蝼蚁
磨蚁春蚁槐蚁飞蚁肥虫蚁朾蚁斗蚁热锅上蚂蚁
穴蚁渌蚁香蚁蚂蚁蚊蚁槐国蚁油锅上蚂蚁 
蜂蚁蚕蚁南柯蚁芳蚁螂蚁先驱蝼蚁工蚁 
虫蚁腊蚁轻蚁碎蚁蝝蚁漂蚁热地上蝼蚁 

词语解释:蝼蚁  拼音:lóu yǐ
亦作“ 螻螘 ”。
(1).蝼蛄和蚂蚁。泛指微小的生物。《庄子·列御寇》:“在上为鸟鳶食,在下为螻蚁食。”《淮南子·人间训》:“千里之隄,以缕螘之穴漏。”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姚干父杂文》:“况夫螻蚁至微,微而有知。”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被围》:“巨鱼失水,反遭螻蚁之欺。” 许地山 《缀网劳蛛》:“我不管人家怎样批评我,也不管他怎样疑惑我,我只求自己无愧,对得住天上底星辰和地下底蝼蚁便了。”一说蝼蚁即蚂蚁。参阅 元 李冶 《敬斋古今黈》卷二。
(2).比喻力量微弱或地位低微、无足轻重的人。《后汉书·班固传上》:“ 固 ( 班固 )幸得生於清明之世,豫在视听之末,私以螻螘,窃观国政。”《南史·循吏传·郭祖深》:“所以不惮鼎鑊区区必闻者,正以社稷计重而螻蚁命轻。” 明 刘基 《水调歌头》词:“螻蚁王侯同尽,何用名标竹帛,留与后人疑。” 清 曾国藩 《和邵君墓志铭》:“愍东南之大戾,仁圣与螻螘而同捐。”
词语解释:浮蚁  拼音:fú yǐ
亦作“ 浮螘 ”。
(1).酒面上的浮沫。 汉 张衡 《南都赋》:“醪敷径寸,浮蚁若蓱。” 唐 刘禹锡 《酬乐天衫酒见寄》诗:“动摇浮蚁香浓甚,装束轻鸿意态生。”
(2).指浊水。
(3).借指酒。 唐 郑谷 《自适》诗:“浮蚁满杯难暂捨,贯珠一曲莫辞听。” 宋 黄公度 《好事近》词:“还家应有荔枝天,浮蚁要人酌。” 元 仇远 《题溧阳市》诗:“欲是旗亭浮蚁美,杖头能费几青蚨。”
词语解释:绿蚁
见“ 緑蚁 ”。
词语解释:白蚁  拼音:bái yǐ
(1).亦称“ 白螘 ”。昆虫名。形似蚂蚁,有白翅。群居,吃食木材,是危害枕木、桥梁、房屋、堤防、森林等的大害虫。 巴 蜀 多此,故又名巴蚁。 南朝 宋 鲍照 《代挽歌》:“埏门只復闭,白蚁相将来。” 宋 苏轼 《两桥》诗之二:“千年谁在者?铁柱 罗浮 西;独有石盐木,白螘不敢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二·白蚁》:“白蚁,即蚁之白者。一名螱,一名飞螘。穴地而居,蠹木而食,因湿营土,大为物害。初生为蚁蝝,至夏遗卵生翼而飞,则变黑色,寻亦陨死。性畏烰炭桐油竹鷄云。”《新民晚报》1990.4.9:“发现白蚁,一定要向灭蚁组报告。”
(2).骏马名。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六:“ 周穆王 八骏:赤驥、飞黄、白蚁、华騮、騄耳、騧騟、渠黄、盗驪。”
(3).酒面漂浮的白色泡沫。亦借指酒。 元 房皞 《和杨叔能之字韵》:“白蚁千家酒,黄花九日诗。”
词语解释:磨蚁  拼音:mó yǐ
语出《晋书·天文志上》:“天旁转如推磨而左行,日月右行,随天左转……譬之於蚁行磨石之上,磨左旋而蚁右去,磨疾而蚁迟,故不得不随磨以左迴焉。”后以“磨蚁”喻指日月在天体中的运行。 宋 邵雍 《皇极经世一元吟》:“日月如磨蚁,往来无休息。”亦用以比喻忙碌不停的人或循环不已的事物。 宋 李纲 《立春日龙化道中得家问》诗之三:“艰危至此无千古,忧患如吾岂两人?往返循环真磨蚁,已将大地等微尘。” 明 唐顺之 《登常山山亭次壁间韵》之二:“栈度盘蛇际,滩行磨蚁中。” 明 陈与郊 《义犬记》第一出:“好笑世人真磨蚁,磨倦人还未?”
磨螘:磨盘上的蚂蚁。比喻极其微小。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林遇夏舟》:“下官贪磨螘之微名,忘枕鸳之雅爱。”
词语解释:穴蚁  拼音:xué yǐ
(1).洞中的蚂蚁。 唐 高适 《东平路中遇大水》诗:“仍怜穴蚁漂,益羡云禽游。” 唐 陆龟蒙 《秋日遣怀寄道侣》诗:“蠹根延穴蚁,疏叶漏庭蟾。”
(2).比喻困守巢穴的乱贼。 唐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诗:“ 胡 骑潜京县,官军拥贼壕。鼎鱼犹假息,穴蚁欲何逃。”
词语解释:蜂蚁  拼音:fēng yǐ
亦作“ 蜂螘 ”。亦作“蠭蚁”。
(1).蜂与蚁。亦喻地位低微的百姓。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
(2).喻叛乱者。 唐 杜甫 《青丝》诗:“不闻 汉 主放妃嬪,近静 潼关 扫蜂蚁。” 唐 元稹 《加裴度幽镇两道招抚使制》:“昔者区域之中,蜂蚁巢聚。 蔡 有逆孽, 齐 有狡童。” 宋 岳飞 《题永州祁阳县大营驿》:“他日扫清胡虏,復归故国,迎两宫还朝,宽天子宵旰之忧,此所志也,顾蜂蚁之羣岂足为功。”
词语解释:虫蚁
1.犹虫豸。 清 唐甄 《潜书·抑尊》:“君日益厚,臣日益卑,是以人君之贱视其臣民,如犬马虫螘之不类於我。”参见“ 虫蚁 ”。
2.比喻卑贱的人。
3.表示自谦。《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自知言不足采,以示虫螘之赤心。”
词语解释:泛蚁  拼音:fàn yǐ
亦作“泛蚁”。 浮在酒上的泡沫。借指酒。 唐 元稹 《赋得玉卮无当》:“泛蚁功全小,如虹色不移。” 唐 方干 《袁明府以家酝寄余余以山梅答赠非唯四韵兼亦双关》:“罇罍泛蚁堪尝日,童稚驱禽欲熟时。”
词语解释:黑蚁  拼音:hēi yǐ
蚁的一种,体型较大。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虫篇》:“ 秦 中多巨黑蚁,好鬭,俗呼为马蚁。” 唐 归仁 《牡丹》诗:“偷香黑蚁斜穿叶,覷蕊黄蜂倒挂枝。”
词语解释:斗蚁
亦作“鬭螘”。 见“ 斗蚁 ”。
词语解释:酒蚁  拼音:jiǔ yǐ
酒面上的浮沫。 唐 萧翼 《答辨才》诗:“酒蚁顷还泛,心猿躁似调。” 唐 罗邺 《冬日寄献庾员外》诗:“争欢酒蚁浮金爵,从听歌尘扑翠蝉。” 宋 范祖禹 《守岁》诗:“坐对灯花结,欢吹酒蚁开。”
词语解释:春蚁  拼音:chūn yǐ
(1).指春日酒瓮上所生浮蚁。 宋 范成大 《寄题商华叔心远堂用卷中韵》:“徽外夜絃语,瓮头春蚁生。”
(2).指春酒。 北周 庾信 《蒲州刺史中山公许乞酒一车未送》诗:“秋桑几过落,春蚁未曾开。”参见“ 春酒 ”。
词语解释:春酒  拼音:chūn jiǔ
(1).冬酿春熟之酒;亦称春酿秋冬始熟之酒。《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毛 传:“春酒,冻醪也。” 孔颖达 疏:“此酒冻时酿之,故称冻醪。” 马瑞辰 通释:“春酒即酎酒也。 汉 制,以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酎酒。 周 制,盖以冬酿经春始成,因名春酒。”《文选·张衡〈东京赋〉》:“因休力以息勤,致欢忻於春酒。” 李善 注:“春酒,谓春时作,至冬始熟也。” 宋 苏轼 《武昌西山》诗:“忆从 樊口 载春酒,步上 西山 寻野梅。” 清 方文 《田家》诗之一:“有客提春酒,相要坐水边。”
(2).指春节期间的饮宴。《儒林外史》第十一回:“正月十二时, 娄 府两公子请吃春酒。” 沙汀 《淘金记》十七:“破五以后是私人请春酒。” 聂绀弩 《怎样做母亲》:“又是过年,可是不是除夕,大概是初三或者初五……父亲不知从谁家里吃了春酒回来,感觉得身上不舒服。”
词语解释:渌蚁  拼音:lù yǐ
酒的别称。渌,同“ 醁 ”。《文选·谢朓〈在郡卧病呈沉尚书〉诗》:“嘉魴聊可荐,渌蚁方独持。” 李善 注引《释名》:“酒有汎齐,浮蚁在上,洗洗然。” 前蜀 李珣 《南乡子》词之五:“倾渌蚁,泛红螺,闲邀女伴簇笙歌。” 宋 苏轼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之二:“渌蚁濡唇无百斛,蝗虫扑面已三回。”
词语解释:蚕蚁  拼音:cán yǐ
刚孵化的幼蚕。体小如蚁,故称。也称蚁蚕。 宋 梅尧臣 《依韵和许待制偶书》:“深屋燕巢将欲补,密房蚕蚁尚忧寒。” 宋 徐照 《春日曲》:“中妇扫蚕蚁,挈篮桑叶间。”
词语解释:腊蚁  拼音:là yǐ
即腊酒。蚁,酒面上的浮沫,代称酒。 金 周昂 《代书寄大元伯》诗:“南园腊蚁记同倾,一纸书来万里情。” 明 邵璨 《香囊记·赏雪》:“喜尊盈腊蚁,俎有山肴。”
词语解释:游蚁  拼音:yóu yǐ
浮蚁。酒面上的浮沫。用作酒的代称。 汉 应璩 《与曹昭伯笺》:“幸赖游蚁以娱其意,以今况之,知不虚矣。”
词语解释:牛蚁  拼音:niú yǐ
指病虚,恍惚。 宋 苏轼 《次韵朱光庭初夏》:“陶然一枕谁呼觉,牛蚁新除病后聪。” 宋 范成大 《复作耳鸣》诗之二:“牛蚁谁知牀下鬭,鸡蝇任向梦中鸣。”亦喻指世事纷乱,是非难分。 宋 陆游 《蜀使归寄青城上官道人》诗:“世间牛蚁何劳问,输与云窗一粲然。”参见“ 牛鬭 ”。
词语解释:牛斗  拼音:niú dòu
指牛宿和斗宿。传说 吴 灭 晋 兴之际,牛斗间常有紫气。 雷焕 告诉尚书 张华 ,说是宝剑之气上冲于天,在 豫东 丰城 。 张华 派 雷 为 丰城 令,得两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两人各持其一。 张华 被诛后,失所持剑。后 雷焕 子持剑过 延平津 ,剑入水,但见两龙各长数丈,光采照人。见《晋书·张华传》。后常用以为典。 北周 庾信 《思旧铭》:“剑没 丰城 ,气存牛斗。” 唐 杜甫 《所思》诗:“徒劳望牛斗,无计斸龙泉。” 元 萨都剌 《过延平津》诗:“神光射霄汉,牛斗为不明。” 何其芳 《忆昔》诗:“光芒万丈射牛斗,要把人间重铸成。”
牛鬭:1.谓牛相斗。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月峡猿啼,江神牛鬭。” 元 张雨 《春耕》诗:“壶浆稚子看牛鬭,却过田头午餉时。”
(2).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纰漏》:“ 殷仲堪 父病虚悸,闻牀下蚁动,谓是牛鬭。” 刘孝标 注引 檀道鸾 《续晋阳秋》:“ 仲堪 父曾有失心病。”后用“牛鬭”指病虚、心神恍惚。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广 客蛇影, 殷 师牛鬭。”
词语解释:玉蚁  拼音:yù yǐ
亦作“ 玉螘 ”。酒上白色的浮沫。多以指酒。 唐 皮日休 《酒篘》诗:“轻可网金醅,疏能容玉蚁。” 宋 方岳 《次韵徐宰集珠溪》之二:“春瓮贮冰摇玉螘,夜堂烘蜡缀釵虫。”参见“ 浮蚁 ”。
词语解释:浮蚁  拼音:fú yǐ
亦作“ 浮螘 ”。
(1).酒面上的浮沫。 汉 张衡 《南都赋》:“醪敷径寸,浮蚁若蓱。” 唐 刘禹锡 《酬乐天衫酒见寄》诗:“动摇浮蚁香浓甚,装束轻鸿意态生。”
(2).指浊水。
(3).借指酒。 唐 郑谷 《自适》诗:“浮蚁满杯难暂捨,贯珠一曲莫辞听。” 宋 黄公度 《好事近》词:“还家应有荔枝天,浮蚁要人酌。” 元 仇远 《题溧阳市》诗:“欲是旗亭浮蚁美,杖头能费几青蚨。”
词语解释:赤蚁
亦作“ 赤蚁 ”。亦作“ 赤蛾 ”。 传说中的赤色大蚁。《楚辞·招魂》:“赤螘若象,玄蠭若壶些。” 王逸 注:“螘,一作蚁……言旷野之中有赤蚁,其状如象。”《山海经·海内北经》“大蠭其状如螽,朱蛾其状如蛾” 晋 郭璞 注引《楚辞》作“玄蜂如壶,赤蛾如象”。 宋 梅尧臣 《赤蚁辞送杨叔武广南招安》诗:“南方赤蚁大若象,潜荒穴洞人莫逢。”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一·蚁》﹝集解﹞引《五行记》:“ 后魏 时, 兖州 有赤蚁与黑蚁鬭,长六七步,广四寸。”
词语解释:槐蚁  拼音:huái yǐ
谓荣华富贵无常。 宋 姜夔 《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词:“ 长干 白下 ,青楼朱阁,往往梦中槐蚁。” 清 陈维崧 《解连环·感遇和云臣》词:“槌床抵几,看九州蕉鹿,千秋槐蚁。”参见“ 槐安梦 ”。
词语解释:槐安梦  拼音:huái ān mèng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载, 淳于棼 饮酒古槐树下,醉后入梦,见一城楼题 大槐安国 。 槐安 国王招其为驸马,任 南柯 太守三十年,享尽富贵荣华。醒后见槐下有一大蚁穴,南枝又有一小穴,即梦中的 槐安国 和 南柯郡 。后因用“槐安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 宋 陆游 《秋晚》诗:“幻境 槐安 梦,危机 竹节 滩。” 金 路铎 《汴梁公廨西楼》诗之二:“薄宦 槐安 梦,浮名剑首炊。” 清 赵翼 《一枕》诗:“一枕 槐安 梦已捐,此身何处不翛然。”亦省作“ 槐梦 ”。 宋 虞俦 《再和以莲心茶送巩使君小诗将之》:“竹轩旋碾香尘散,槐梦初回齿颊甜。”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画学·画中人》:“﹝ 钱堉 ﹞尝爱 虎邱 之胜,筑生壙於后山,左右俱植梅花,自题其墓柱曰:‘槐梦醒时成大觉,梅花香里证无生。’”
词语解释:香蚁  拼音:xiāng yǐ
酒的别名。酒味芳香,浮糟如蚁,故称。 前蜀 韦庄 《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闲招好客斟香蚁,闷对琼华咏散盐。”《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金尊进酒浮香蚁,象板催筝唱《鷓鴣》。”
词语解释:南柯蚁  拼音:nán kē yǐ
南柯梦中之蚁。亦比喻追逐暂时富贵的人。 宋 陆游 《眉州驿舍睡起》诗:“尚嫌 漆园 蝶,肯作南柯蚁。”详“ 南柯 ”。
词语解释:南柯  拼音:nán kē
(1).朝南的树枝。 南朝 梁简文帝 《山斋》诗:“北荣下飞桂,南柯吟夜猿。”
(2). 唐 李公佐 作《南柯太守传》,叙述 淳于棼 梦至 槐安国 ,娶公主,封 南柯 太守,荣华富贵,显赫一时。后率师出征战败,公主亦死,遭国王疑忌,被遣归。醒后,在庭前槐树下掘得蚁穴,即梦中之 槐安国 。 南柯郡 为槐树南枝下另一蚁穴。后因以指梦境。亦比喻空幻。 宋 范成大 《题城山晚对轩壁》诗:“一枕清风梦緑萝,人间随处是南柯。” 明 高濂 《玉簪记·重效》:“从教分手处,有梦托南柯。” 清 陈维崧 《采桑子·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十二帧》词之九:“红樱斗帐空如水,烟月罗罗,人到南柯,一片松涛枕畔过。”
词语解释:轻蚁  拼音:qīng yǐ
浮在酒面上的泡沫。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酌玉斗之英丽,照银杯之轻蚁。”
词语解释:素蚁  拼音:sù yǐ
指酒面上的白色泡沫。 三国 魏 曹植 《酒赋》:“或云拂潮涌,或素蚁浮萍。” 晋 张华 《轻薄篇》:“浮醪随觴转,素蚁自跳波。” 唐 岑参 《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玉瓶素蚁腊酒香,金鞭白马紫游韁。”
词语解释:杂蚁  拼音:zá yǐ
指酒。酒面浮沫似蚁,故称。 宋 梅尧臣 《撷芳园会呈晏相会》诗:“破纇浮金英,杂蚁已盈杯。”
词语解释:乌蚁  拼音:wū yǐ
(1).蚂蚁。 元 曹伯启 《梦酒诗会》诗:“乌蚁混游 槐国 市,緑醅初泼 汉江 涛。”
(2).指乌合、蚁聚之众。 宋 曾巩 《湘寇》诗:“乌蚁睢盱倚岩险,此虏难胜端非今。”
词语解释:冰蚁  拼音:bīng yǐ
酒面上清澈的浮沫。借指美酒。 清 陈维崧 《无闷·益都冯相国夫子饮我以太和春赋此奉谢》:“唤取鸕鷀杓到,付侍立清清小童洗。咬春説饼,满船药玉,几甌冰蚁。”
词语解释:飞蚁
白蚁。《尔雅·释虫》:“螱,飞螘。”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二·蚁》:“白蚁,即蚁之白者,一名螱,一名飞螘。”
词语解释:蚂蚁  拼音:mǎ yǐ
(1).本指大蚁。后亦为蚁的通称。种类甚多,皆营巢群居,一般雌蚁、雄蚁有翅;工蚁、兵蚁无翅。某些种类对人类有害。《水浒传》第八十回:“四下小船,如蚂蚁相似,望大船边来。”《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八回:“蚁子盐,是蚂蚁儿的卵煮熬得的。” 柯岩 《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哦,它们去搬兵了,找来了成队的蚂蚁。”
(2).旧称房田产交易时的中人。 清 沉起凤 《谐铎·蚁封》:“ 吴 俗田房交易,作中者名曰‘蚂蚁’。”
词语解释:芳蚁  拼音:fāng yǐ
美酒。蚁,指酒滓或酒沫。 唐 李峤 《奉和人日清暉阁宴群臣遇雪应制》:“行庆传芳蚁,升高缀綵人。”
词语解释:碎蚁  拼音:suì yǐ
新酒面上的浮沫。 唐 李贺 《送秦光禄北征》诗:“清苏和碎蚁,紫腻卷浮杯。” 王琦 汇解:“碎蚁,酒初开时,面有浮花,状若蚁然。”
词语解释:以肉去蚁  拼音:yǐ ròu qù yǐ
用肉驱赶蚂蚁,蚂蚁越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以肉去蚁,蚁愈多。”《太平御览》卷九四七引作“以骨去蚁”,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立言下》引作“以骨去螘”。参见“ 以鱼驱蝇 ”。
词语解释:以鱼驱蝇  拼音:yǐ yú qū yíng
鱼腥能招来苍蝇,用鱼去赶苍蝇,苍蝇更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亦作“ 以鱼敺蝇 ”。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立言下》:“以鱼敺蝇,蝇愈至。”
词语解释:以骨去蚁
见“ 以肉去蚁 ”。
词语解释:以肉去蚁  拼音:yǐ ròu qù yǐ
用肉驱赶蚂蚁,蚂蚁越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以肉去蚁,蚁愈多。”《太平御览》卷九四七引作“以骨去蚁”,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立言下》引作“以骨去螘”。参见“ 以鱼驱蝇 ”。
词语解释:以鱼驱蝇  拼音:yǐ yú qū yíng
鱼腥能招来苍蝇,用鱼去赶苍蝇,苍蝇更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亦作“ 以鱼敺蝇 ”。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立言下》:“以鱼敺蝇,蝇愈至。”
词语解释:蓐蚁  拼音:rù yǐ
本作“蓐螻蚁”。 《战国策·楚策一》:“ 安陵君 泣数行而进曰:‘臣入则编席,出则陪乘。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试黄泉,蓐螻蚁,又何如得此乐而乐之。’” 鲍彪 注:“愿为蓐以辟二物。蓐,陈草也。”谓愿舍身而为王效劳于地下。后因以指对帝王忠心耿耿。 隋 薛道衡 《隋高祖颂》序:“一辞天闕,奄隔 鼎湖 ,空有攀龙之心,徒怀蓐蚁之意。”
词语解释:蓐蝼蚁  拼音:rù lóu yǐ
见“ 蓐蚁 ”。
词语解释:蓐蚁  拼音:rù yǐ
本作“蓐螻蚁”。 《战国策·楚策一》:“ 安陵君 泣数行而进曰:‘臣入则编席,出则陪乘。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试黄泉,蓐螻蚁,又何如得此乐而乐之。’” 鲍彪 注:“愿为蓐以辟二物。蓐,陈草也。”谓愿舍身而为王效劳于地下。后因以指对帝王忠心耿耿。 隋 薛道衡 《隋高祖颂》序:“一辞天闕,奄隔 鼎湖 ,空有攀龙之心,徒怀蓐蚁之意。”
词语解释:肥虫蚁  拼音:féi chóng yǐ
指有钱者。《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我这不洗了眼看哩!吃了他几杯酒,叫他一顿没下頷的话,哨的把个拿手放了,可惜了这般肥虫蚁。”
词语解释:蚊蚁  拼音:wén yǐ
蚊虫蚂蚁。比喻坏人。《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上答曰:‘欺巧那可容! 宋 世混乱,以为是不?蚊蚁何足为忧,至今都应散灭。’”
词语解释:螂蚁  拼音:láng yǐ
雄蟹的别名。《太平御览》卷九四二引《广雅》:“蟹,蛫也。其雄曰蜋螘,其雌曰博带。”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一·蟹》:“螃蟹、郭索、横行介士、无肠公子,雄曰蜋螘,雌曰博带。”
词语解释:蝝蚁  拼音:yuán yǐ
蚁子。比喻轻贱微小者。《宋书·礼志一》:“臣蝝蚁之族,猥承大礼,忧惧战悸,钦承旧章,肃奉典制。”
词语解释:虱蚁  拼音:shī yǐ
同“蝨蚁”。鱼身上生白点或黑点的病症。 清 姚元之 《竹叶亭杂记》卷八:“一交秋令,水自澄清,无俟添换矣。缸内不放兰草,一恐鱼虫藏匿致鱼不得食,二恐草烂水臭以致鱼生蝨蚁之患。”
词语解释:蚍蚁  拼音:pí yǐ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外无蚍蜉蚁子之援。”后因以“蚍蚁”比喻微小的力量。 清 黄遵宪 《公祭沉文肃公祠》诗:“天骄横肆地险失,坐令蚍蚁咸无援。”参见“ 蚍蜉援 ”。
词语解释:蚍蜉援  拼音:pí fú yuán
喻微小的援助。语本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 清 赵翼 《漳州木棉庵怀古》诗:“围城久絶蚍蜉援,相府方酣蟋蟀鬭。” 清 唐孙华 《永嘉令马公赐谥索诗》之一:“蚍蜉援絶当流矢,雀鼠粮空自结缨。”
词语解释:雪蚁  拼音:xuě yǐ
指酒。酒面浮蚁色白,故称。 清 陈维崧 《秋霁·本意》词:“詎意此际,故园泼眼秋光,一杯雪蚁,几枝风菊。”
词语解释:马蚁  拼音:mǎ yǐ
大蚁。后为蚁的通称。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虫篇》:“ 秦 中多巨黑蚁,好斗,俗呼为马蚁。” 清 翟灏 《通俗编·禽鱼》:“马蚁是蚁之别种,而今以概呼凡蚁,且益虫旁为蚂字,举世相承,不知其非矣。”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古人於大物輒冠马字……通言谓大蚁为马蚁。” 鲁迅 《野草·死后》:“大约是一个马蚁,在我的脊梁上爬着,痒痒的。”
馬螘:蚂蚁。 明 周履靖 《群物奇制·禽鱼》:“马螘畏肥皂。”
词语解释:朾蚁  拼音:chéng yǐ
大赤蚁。朾,通“ 虰 ”;螘,通“ 蚁 ”。《尔雅·释虫》:“蠪,朾螘。” 邢昺 疏:“其(蚍蜉)大而赤色斑驳者名蠪,一名朾螘。”
词语解释:槐国蚁  拼音:huái guó yǐ
“槐安梦”中之蚁。喻指人生如梦,富贵虚无。 清 陈维崧 《满江红·渡江后车上作》词之二:“梦裡悲欢 槐国 蚁,世间得丧隣翁马。”参见“ 槐安梦 ”。
词语解释:槐安梦  拼音:huái ān mèng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载, 淳于棼 饮酒古槐树下,醉后入梦,见一城楼题 大槐安国 。 槐安 国王招其为驸马,任 南柯 太守三十年,享尽富贵荣华。醒后见槐下有一大蚁穴,南枝又有一小穴,即梦中的 槐安国 和 南柯郡 。后因用“槐安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 宋 陆游 《秋晚》诗:“幻境 槐安 梦,危机 竹节 滩。” 金 路铎 《汴梁公廨西楼》诗之二:“薄宦 槐安 梦,浮名剑首炊。” 清 赵翼 《一枕》诗:“一枕 槐安 梦已捐,此身何处不翛然。”亦省作“ 槐梦 ”。 宋 虞俦 《再和以莲心茶送巩使君小诗将之》:“竹轩旋碾香尘散,槐梦初回齿颊甜。”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画学·画中人》:“﹝ 钱堉 ﹞尝爱 虎邱 之胜,筑生壙於后山,左右俱植梅花,自题其墓柱曰:‘槐梦醒时成大觉,梅花香里证无生。’”
词语解释:先驱蝼蚁  拼音:xiān qū lóu yǐ
《战国策·楚策一》:“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试黄泉,蓐螻蚁。”《艺文类聚》卷三三引作“驱螻蚁”。后以“先驱螻蚁”喻效命于人,愿先人而死。《南史·王琨传》:“ 顺帝 逊位,百僚陪列, 琨 攀画轮獭尾慟泣曰:‘人以寿为欢,老臣以寿为戚。既不能先驱螻蚁,频见此事。’”
词语解释:漂蚁  拼音:piāo yǐ
指漂浮在酒面上的泡沫。 晋 张载 《酃酒赋》:“若乃中山冬启,醇酎秋发, 长安 春御, 洛 浪夏设,漂蚁萍布,分香酷烈。”
词语解释:戏蚂蚁  拼音:xì mǎ yǐ
方言。称组织戏班的人,即班主。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团班之人, 苏州 呼为戏蚂蚁,吾乡呼为班揽头。”
词语解释:枯槐聚蚁  拼音:kū huái jù yǐ
南柯梦中的 槐安国 蚁民。比喻弱国微民。 金 元好问 《眼中》诗:“枯槐聚蚁无多地,秋水鸣蛙自一天。”参见“ 南柯 ”、“ 南柯一梦 ”。
词语解释:虫蚁  拼音:chóng yǐ
(1).犹虫豸。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七:“飞走树间啄虫蚁,岂忆往日天子尊。” 唐 杜甫 《缚鸡行》:“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周作人 《故乡的野菜》:“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参见“ 虫豸 ”。
蟲螘:1.犹虫豸。 清 唐甄 《潜书·抑尊》:“君日益厚,臣日益卑,是以人君之贱视其臣民,如犬马虫螘之不类於我。”参见“ 虫蚁 ”。
(2).比喻卑贱的人。
(3).表示自谦。《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自知言不足采,以示虫螘之赤心。”
(2).对禽鸟等小动物的通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虫蚁儿里多情的,鶯儿第一。” 凌景埏 校注:“指小的鸟雀和虫,也写作‘虫鷖’。”《水浒传》第六二回:“却説 燕青 为无下饭,拿了弩子去近边处寻几个虫蚁吃。”《古今小说·沉小官一鸟害七命》:“有个客人,时常要买虫蚁。”
词语解释:虫豸  拼音:chóng zhì
(1).小虫的通称。 汉 王逸 《九思·怨上》:“虫豸兮夹余,惆悵兮自悲。” 唐 杜荀鹤 《和友人见题山居水阁》:“和君诗句吟声大,虫豸闻之谓蛰雷。” 沉从文 《主妇集·生存》:“虽活在一个四处是扰扰人声的地方,却等于虫豸,甚至于不如虫豸。”
(2).詈词。喻指下贱者。《三国志·吴志·薛综传》:“ 日南郡 男女倮体,不以为羞,由此言之,可谓虫豸,有靦面目耳。”《太平广记》卷二六六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卢程》:“ 卢程 擢进士第……唯以氏族傲物。 任圜 常以公事入謁, 程 乌纱隐几,谓 圜 曰:‘公是虫豸,輒来唐突!’” 清 黄遵宪 《度辽将军歌》:“幺么鼠子乃敢尔,是何鸡狗何虫豸!” 鲁迅 《华盖集·战士和苍蝇》:“去罢,苍蝇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们的。你们这些虫豸们!”
词语解释:绿蚁  拼音:lǜ yǐ
亦作“绿螘”。酒面上浮起的绿色泡沫。亦借指酒。《文选·谢朓〈在郡卧病呈沉尚书诗〉》:“嘉魴聊可荐,緑蚁方独持。” 张铣 注:“緑蚁,酒也。” 唐 白居易 《问刘十九》诗:“緑螘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宋 李清照 《渔家傲》词:“共赏金尊沉緑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羣花比。” 明 沉采 《千金记·饯别》:“再进杯盘,重斟緑蚁。” 清 唐孙华 《时世公子行》:“翠蛾十样流苏帐,緑蚁千盃琥珀醪。”
词语解释:斗蚁  拼音:dòu yǐ
亦作“鬭蚁”。亦作“鬭螘”。
(1).善斗之蚂蚁。 清 钱谦益 《次韵答茅孝若见访》之二:“蜗牛亦有庐,鬭蚁上堦除。” 清 朱昆田 《竞渡歌》:“或聚如鬭蚁,或散如惊麏。” 清 厉鹗 《十月十八日同余葭白陈授衣闵廉风游禅智寺》诗:“鬭螘俛人羣,放眼寄大块。”
(2).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纰漏》:“ 殷仲堪 父病虚悸,闻牀下蚁动,谓是牛鬭。”后遂以“鬭蚁”谓病虚耳鸣。 唐 苏颋 《先是新昌小园期京兆尹一访兼郎官数子自顷沉痾年复一年兹愿不果率然成章》:“鬭蚁闻常日,歌龙值此辰。”
词语解释:油锅上蚂蚁  拼音:yóu guō shàng mǎ yǐ
形容心里焦躁、坐立不安的样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八回:“从这天起,他便如油锅上蚂蚁一般,行坐不安。”
词语解释:工蚁  拼音:gōng yǐ
性器官发育不完善、没有生殖能力的蚂蚁。在群体中数量占绝对优势
词语解释:热地上蝼蚁  拼音:rè dì shàng lóu yǐ
见“ 热地上蚂蚁 ”。
词语解释:热地上蚂蚁  拼音:rè dì shàng mǎ yǐ
比喻处于惶急无主境地的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宣教 此时如热地上蚂蚁,不知是怎的才是。”亦作“ 热地上螻蚁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三人却像热地上螻蚁,钻出钻入。”
词语解释:热地上蚂蚁  拼音:rè dì shàng mǎ yǐ
比喻处于惶急无主境地的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宣教 此时如热地上蚂蚁,不知是怎的才是。”亦作“ 热地上螻蚁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三人却像热地上螻蚁,钻出钻入。”
词语解释:瓯蚁  拼音:ōu yǐ
亦作“ 甌檥 ”。 瓯中的茶沫,借指茶。《太平御览》卷八六七引 晋 王浮 《神异记》:“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甌蚁之餘,不(必)相遗也。”《太平广记》卷四一二引作“檥”。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陆龟蒙》:“ 龟蒙 嗜饮茶,置小园 顾渚山 下,岁入茶租,薄为甌蚁之费。” 唐 陆龟蒙 《甫里先生传》作“甌檥”。
词语解释:白蚂蚁  拼音:bái mǎ yǐ
(1).即白蚁。《新民晚报》1990.4.9:“四、五月份是白蚂蚁的活动期,天气一转热,白蚁成虫就会飞出来。”参见“ 白蚁 ”。
(2).白色蚂蚁,传说产于 粤 中,能食银。因用以喻为人居间说合,促成买卖,获取佣金的人。 清 龚炜 《巢林笔谈·瘦马家和白蚂蚁》:“郡人有收取妇女、涂饰卖人作婢妾者,谓之瘦马家,盖以娇养得名。居间谓之白蚂蚁,言其无不栖也。”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七:“惯説合成交者曰白蚂蚁。案此蚁出 粤 中,能入箱篋食银,遗矢雪白,溶化犹可成银。以此种人善赚银钱,故以名之。”
词语解释:白蚁  拼音:bái yǐ
(1).亦称“ 白螘 ”。昆虫名。形似蚂蚁,有白翅。群居,吃食木材,是危害枕木、桥梁、房屋、堤防、森林等的大害虫。 巴 蜀 多此,故又名巴蚁。 南朝 宋 鲍照 《代挽歌》:“埏门只復闭,白蚁相将来。” 宋 苏轼 《两桥》诗之二:“千年谁在者?铁柱 罗浮 西;独有石盐木,白螘不敢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二·白蚁》:“白蚁,即蚁之白者。一名螱,一名飞螘。穴地而居,蠹木而食,因湿营土,大为物害。初生为蚁蝝,至夏遗卵生翼而飞,则变黑色,寻亦陨死。性畏烰炭桐油竹鷄云。”《新民晚报》1990.4.9:“发现白蚁,一定要向灭蚁组报告。”
(2).骏马名。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六:“ 周穆王 八骏:赤驥、飞黄、白蚁、华騮、騄耳、騧騟、渠黄、盗驪。”
(3).酒面漂浮的白色泡沫。亦借指酒。 元 房皞 《和杨叔能之字韵》:“白蚁千家酒,黄花九日诗。”
词语解释:热锅上蝼蚁  拼音:rè guō shàng lóu yǐ
同“ 热锅上蚂蚁 ”。 《隋唐演义》第十九回:“这壁厢太子与 杨素 ,是热锅上螻蚁,盼不到一个消息。”
词语解释:热锅上蚂蚁  拼音:rè guō shàng mǎ yǐ
比喻处境艰困、惶急不安的人。《儒林外史》第六回:“把个 赵氏 在屏风后急得像热锅上蚂蚁一般。”《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安公子 急得热锅上蚂蚁一般,一夜也不曾好生得睡。” 丁玲 《水》:“女人们还是越聚越多,像热锅上蚂蚁,有些跑回了家又跑了出去,在田原里跑着,喃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