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灰平声 [详注1][lái][hāi hái][āi][kē][cāi][zāi][ái][音腮。多鬚貌。][gāi][详注2]

[守宮槐][pēi pī péi][léi][méi][音磓。《广韵》治玉。《集韵》锻也。][kuí][详注3][huī][léi][bēi][音隈。石不平。][傀儡]鼿[kuī][suī][亦手摩物也]


注1:能 《广韵》奴来切《正韵》囊来切。三足鳖。《尔雅·释鱼》鳖三足,能。《注》山海经,从山多三足鳖,今阳羡县君山池亦有之。 又与台通。三能,星名。《史记·天官书》魁下六星,两两相比,名曰三能。《注》作三台。
注2:欸 ēi,《唐韵》乌开切《集韵》《韵会》《正韵》於开切,音哀。《说文》訾也。一曰然也。《扬子·方言》欸,𧫦然也。南楚凡言然者,或曰欸,或曰𧫦。 又叹声。《陈芳·芸窗私志》今人暴见事之不然者,必出声曰欸,乌开切,乃叹声也。《楚辞·九章》欸秋冬之绪风。《王逸曰》欸,叹也。
注3:敦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都回切,音堆。《诗·豳风》敦彼独宿。《传》敦敦然独宿也。
末字词组
虺虺虫虺蛰虺两头虺豺虺轵虺水虺土虺
雄虺毒虺王虺熊虺饥虺蟒虺玉虺 

词语解释:虺虺  拼音:huī huī
雷声。《诗·邶风·终风》:“曀曀其阴,虺虺其靁。” 毛 传:“暴若震雷之声,虺虺然。” 朱熹 集传:“靁将发而未震之声。” 宋 黄庭坚 《次韵定国闻苏子由卧病绩溪》:“炎洲冬无冰,十月雷虺虺。”
词语解释:雄虺  拼音:xióng huī
(1).古代传说中的大毒蛇。《楚辞·招魂》:“雄虺九首,往来倐忽,吞人以益其心些。” 王逸 注:“言復有雄虺,一身九头,往来奄忽,常喜吞人魂魄,以益其贼害之心也。” 南朝 梁 江淹 《待罪江南思北归赋》:“带封狐兮上景,连雄虺兮 苍梧 。”
(2).喻指大奸佞。 唐 韩愈 《永贞行》:“雄虺毒螫堕股肱,食中置药肝心崩。” 明 陈子龙 《赠文湛持先生》诗:“雄虺眈眈尽贤哲,公也安枕神所扶。”
词语解释:虫虺  拼音:chóng huī
犹虫蛇。 唐 贾岛 《重酬姚少府》诗:“如今何时节,虫虺亦已蛰。” 唐 李绅 《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诗:“寒气凝为戎虏骄,炎蒸结作虫虺毒。”参见“ 虫蛇 ”。
词语解释:虫蛇  拼音:chóng shé
(1).泛指蛇和其他虫类。《韩非子·五蠹》:“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搆木为巢以避羣害,而民悦之。” 汉 王充 《论衡·无形》:“虫蛇未化,人不食也;化为鱼鱉,人则食之。” 唐 高适 《东平路中遇大水》诗:“虫蛇拥独树,麋鹿奔行舟。” 元 傅若金 《桂林喜吕仲实佥宪至》诗:“草热虫蛇常并出,树深豺虎近皆肥。”
(2).喻指异族异类的人。 唐 韩愈 《别知赋》:“岁癸未而迁逐,侣虫蛇於海陬。” 明 高启 《喜幼文北归》诗:“久留远土虫蛇杂,忽解高罗雁鵠飞。”
(3).谓虫蛇纠曲之状。比喻曲折钩连的书法。 汉 蔡邕 《篆势》:“頽若黍稷之垂颖,藴若虫蛇之棼緼。”《晋书·索靖传》:“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鸞,舒翼未发,若举復安,虫蛇虬蟉,或往或还。”
词语解释:毒虺  拼音:dú huī
(1).毒蛇;毒虫。《新唐书·地理志五》:“地多猛虎毒虺。”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毒虺断首,犹能听以噬人。”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幽怪二·蛇死为祟》:“窰中大小蛇无数,皆毒虺也。”
(2).指水虺。蛇之一种。传说水虺五百年为蛟。《剪灯新话·永州野庙记》:“社鬼祠灵,承其约束;神蛟毒虺,受其指挥。”
词语解释:蛰虺  拼音:zhé huī
潜伏的毒蛇。 唐 白居易 《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三十韵》:“晚籜晴云展,阴芽蛰虺蟠。”
词语解释:王虺  拼音:wáng huī
大蛇。《楚辞·大招》:“鰅鱅短狐,王虺騫只。” 王逸 注:“王虺,大蛇也。”
词语解释:两头虺  拼音:liǎng tóu huī
即两头蛇。 宋 苏轼 《和王巩六首并次韵》:“巖藏两头虺,瘴落千仞翼。”
词语解释:熊虺  拼音:xióng huī
(1).指生男或生女。语本《诗·小雅·斯干》:“大人占之:维熊维羆,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唐 刘禹锡 《绝编生墓表》:“今夫揲之以至刓,灼之以殆尽,徒与夫蚩蚩者问歉穰,占熊虺,起讼需食、亡羊丧牛之间耳。”
(2).古代传说中一种生于南方的九首怪蛇。 唐 李贺 《公无出门》诗:“天迷迷,地密密,熊虺食人魂,雪霜断人骨。” 王琦 汇解:“《楚辞·招魂》:‘雄虺九首,往来儵忽,吞人以益其心些。’ 王逸 注:‘言有雄虺,一身九头,往来奄忽,常喜吞人魂魄以益其心,贼害之甚也。’”
词语解释:豺虺  拼音:chái huī
豺与毒蛇。比喻凶残的恶人。《艺文类聚》卷五九引 晋 张载 《平吴颂》:“蠢尔鲸 吴 ,凭山阻水,肆虐播毒,而作豺虺。”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新唐书》:“以当日之梟獍纵横,豺虺充斥,而尚有如 赵犨 兄弟父子之治 陈州 , 张言 之治 河南 ,及 王师范 之忠孝有礼,皆季代之祥麟瑞凤也。”
词语解释:饥虺  拼音:jī huī
谓又饿又病。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之十七:“风霜凛凛兮春夏寒,人马飢虺兮骨肉单。”
词语解释:轵虺  拼音:zhǐ huī
两头的土虺蛇。 清 曹寅 《书院述事三十韵》:“盲瞽践軹虺,喑残茹奇蛊。”
词语解释:蟒虺  拼音:mǎng huī
泛指蛇类。 唐 陆希声 《君阳遁叟山居记》:“养蟒虺蜂蜴以护巢窟,养豺狼梟獍以害羣类。”
词语解释:水虺  拼音:shuǐ huī
水蛇之类动物。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水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
词语解释:玉虺  拼音:yù huī
大蛇。 南朝 梁 江淹 《赤虹赋》:“鰅鱅虎豹兮,玉虺腾轩。” 刘师培 《文说》:“赤豹文貍备其用,灵蛇玉虺记其奇。”参见“ 王虺 ”。
词语解释:王虺  拼音:wáng huī
大蛇。《楚辞·大招》:“鰅鱅短狐,王虺騫只。” 王逸 注:“王虺,大蛇也。”
词语解释:土虺  拼音:tǔ huī
见“ 土虺蛇 ”。
词语解释:土虺蛇  拼音:tǔ huī shé
亦称“ 土骨蛇 ”。亦称“ 土脚蛇 ”。 蝮蛇的俗称。常省称为“土虺”。《汉书·田儋传》“蝮蠚手则斩手,蠚足则斩足。何者?为害於身也。” 唐 颜师古 注:“虺若土色,所在有之,俗呼土虺。”《尔雅·释鱼》“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 清 郝懿行 义疏:“《尔雅》所释,乃是土虺,今山中人多有见者。 福山 、 栖霞 谓之土脚蛇, 江 淮 间谓之土骨蛇。长一尺许,头尾相等,状类土色。人误践之,跃起中人。” 章炳麟 《新方言·释动物》:“《説文》:‘虫,一名蝮。’《尔雅》作虺。今自 淮 汉 以南称土虺蛇,亦云土骨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