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虬龙 拼音:qiú lóng
(1).传说中的一种龙。《楚辞·天问》:“焉有虬龙,负熊以游?” 王逸 注:“有角曰龙,无角曰虬。言寧有无角之龙,负熊兽以游戏者乎?” 唐 贾岛 《望山》诗:“虬龙一掬波,洗荡千万春。” 明 王宠 《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扬帆忽夭矫,赤水驂虬龙。”
(2).比喻盘曲的篆字。 傅尃 《周鼎》诗:“腹中奇字隐约见,刻画屈曲蟠虬龙。”
(3).比喻盘屈的树枝。 宋 苏轼 《后赤壁赋》:“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鶻之危巢,俯 冯夷 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清 姚鼐 《紫藤花下醉歌》:“虬龙两干拏空立,瓔珞万条垂地倒。”词语解释:虬髯 拼音:qiú rán
亦作“虯髯”。
(1).拳曲的连鬓胡须。 唐 皇甫曾 《赠老将》诗:“轆轤剑折虯髯白,转战功多独不侯。” 明 解缙 《送刘绣衣按交阯》诗:“虬髯白晳绣衣郎,驄马南巡古 越裳 。”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周易〉之学》:“忽有道人,虬髯伟干,顾盼甚异。”
(2).见“ 虬髯客 ”。
词语解释:虬髯客 拼音:qiú rán kè
(1).传奇小说中的人物名。 隋 末人,姓 张 行三,赤髯如虬,故号“虬髯客”。时天下方乱,欲起事中原。于旅邸遇 李靖 、 红拂 ,与 红拂 认为兄妹,因 李靖 得见 李世民 ( 唐太宗 ),以为“真天子”,乃遁去。悉以其家所有赠 靖 ,以佐真主。临行云:“此后十年,当东南数千里外有异事,是吾得事之秋也。” 贞观 十年, 南蛮 入奏:“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入 扶餘国 ,杀其主自立。” 靖 知 虬髯客 成事,归告 红拂 ,沥酒贺之。见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昔 虬髯客 志在天下,一旦见 文皇 ,自惭不逮,甘心逊避。” 沉从文 《王谢子弟》:“我还把 湘云 和你、我三人,比作风尘三侠! 湘云 和七爷都还相称,就只我这 虬髯客 不大好作。”亦省称“ 虬髯 ”。 清 赵翼 《读史》诗之四:“得地可自王,身为 虬髯 先。” 陈世宜 《寒夜与楚伧秋心共饮》诗:“ 虬髯 不作 扶餘 王,羊头早薄骑都尉。”
(2).借指外国人。 清 黄遵宪 《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虬髯高歌碧眼醉,异方乐衹增人愁。”词语解释:虬须 拼音:qiú xū
亦作“虯须”。 见“ 虬鬚 ”。
亦作“虯须”。亦作“虯鬚”。 拳曲的胡须。《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太祖 令曰:‘ 琰 虽见刑,而通宾客,门若市人,对宾客虬鬚直视,若有所瞋。’”《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引作“虯须”, 胡三省 注曰:“卷鬚也。”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虯鬚似 太宗 ,色映塞外春。”一本作“ 虬髯 ”。 唐 温庭筠 《夜宴谣》:“虬须公子五侯客,一饮千钟如建瓴。” 清 孙枝蔚 《马食禾伐田家》诗:“碧眼虬鬚使我愁,向前长跪泪双流。”词语解释:虬枝 拼音:qiú zhī
亦作“虯枝”。 盘屈的树枝。 元 吴师道 《庐山纪游赠黄伯庸》诗:“入门双剑色,夹道万虯枝。” 清 纳兰性德 《金山赋》:“珍卉含葩而笑露,虬枝接叶而吟风。” 茅盾 《白杨礼赞》:“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词语解释:虬蟠 拼音:qiú pán
亦作“虯蟠”。 谓盘屈如虬龙。 唐 皎然 《咏史》:“鸞鎩乐迍邅,虯蟠甘窘束。” 清 黄鷟来 《赠陈省斋》诗之二:“高松耸深巖,敷根如虬蟠。”词语解释:虬髭 拼音:qiú zī
亦作“虯髭”。
(1).卷曲的胡须。 南朝 陈 徐陵 《移齐文》:“於是 卫 、 霍 、 甘 、 陈 ,虬髭瞋目,心驰 陇 路,志饮 河 源,乘胜长驱,未加所限。”
(2).即 虬髯客 。 唐 李咸用 《别李将军》诗:“一拜 虯髭 便受恩,宫门细柳五摇春。男儿自古多离别,懒对英雄泪满巾。”参见“ 虬髯客 ”。
词语解释:虬髯客 拼音:qiú rán kè
(1).传奇小说中的人物名。 隋 末人,姓 张 行三,赤髯如虬,故号“虬髯客”。时天下方乱,欲起事中原。于旅邸遇 李靖 、 红拂 ,与 红拂 认为兄妹,因 李靖 得见 李世民 ( 唐太宗 ),以为“真天子”,乃遁去。悉以其家所有赠 靖 ,以佐真主。临行云:“此后十年,当东南数千里外有异事,是吾得事之秋也。” 贞观 十年, 南蛮 入奏:“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入 扶餘国 ,杀其主自立。” 靖 知 虬髯客 成事,归告 红拂 ,沥酒贺之。见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昔 虬髯客 志在天下,一旦见 文皇 ,自惭不逮,甘心逊避。” 沉从文 《王谢子弟》:“我还把 湘云 和你、我三人,比作风尘三侠! 湘云 和七爷都还相称,就只我这 虬髯客 不大好作。”亦省称“ 虬髯 ”。 清 赵翼 《读史》诗之四:“得地可自王,身为 虬髯 先。” 陈世宜 《寒夜与楚伧秋心共饮》诗:“ 虬髯 不作 扶餘 王,羊头早薄骑都尉。”
(2).借指外国人。 清 黄遵宪 《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虬髯高歌碧眼醉,异方乐衹增人愁。”词语解释:虬螭 拼音:qiú chī
(1).传说中的虬龙与螭龙。《文选·屈原〈九章·涉江〉》:“世溷浊而莫予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驂白螭,吾与 重华 游兮瑶之圃。” 吕延济 注:“虬、螭皆龙类。”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蒋琛》:“虬螭窟宅兮渊且玄,排波叠浪兮沉我天。”
(2).比喻汉字书法中的篆书。 明 王世贞 《歌赠程孟孺》:“指端虹霓出鐘鼎,眼底贔屭腾虬螭。”词语解释:虬立 拼音:qiú lì
如虬龙般地耸立。形容姿态矫健。 晋 陆机 《七徵》:“耸浮柱而虬立,施飞檐以龙翔。”词语解释:虬盘 拼音:qiú pán
亦作“虯盘”。
(1).虬龙盘曲。亦喻怀才隐居。 唐 独孤授 《汉武帝射蛟赋》:“汹汹旭旭,虯盘龙骋。” 唐 元稹 《四皓庙》诗:“捨大以谋细,虬盘而蠖伸。”
(2).盘曲貌。 唐弢 《友谊的选择》:“ 广州 的榕树往往披挂着可以遮住几亩乃至几十亩田地的枝叶:老干虬盘,绿荫如盖。”词语解释:虬箭 拼音:qiú jiàn
亦作“虯箭”。 古时漏壶中的箭。水满箭出,用以计时。箭有虬纹,故称。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虬箭司更,银漏与三辰合运。” 唐 杜审言 《除夜有怀》诗:“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鷄鸣。” 清 龚自珍 《临江仙》词:“底事雏鬘憨不醒,冬冬虯箭宵分。”词语解释:虬屈 拼音:qiú qū
亦作“虯屈”。 盘屈貌。 宋 刘子翚 《吕居仁惠建昌纸被》诗:“尝闻 旴江 藤,苍崖走虯屈。” 明 袁宗道 《三忠祠纪游记》:“又有柰子树,亦相近虬屈离奇,荫如数楹夏屋。”词语解释:虬虎 拼音:qiú hǔ
犹龙虎。比喻君臣或贤人。《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虬虎虽惊,风云未和。”一本作“虯虎”。 吕向 注:“虬,龙也。云从龙,风从虎。言未和者,君臣未相应合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鞠歌行》:“譬如虬虎兮来风云,亦如形声影响陈。”词语解释:虬檐 拼音:qiú yán
亦作“虯檐”。亦作“虯簷”。 飞檐。 南朝 梁 刘孝威 《奉和晚日诗》:“虬簷挂珠箔,虹梁捲霜綃。” 唐 王勃 《七夕赋》:“虬檐晚静,鱼扃夜飭。” 明 高道素 《上元赋》:“鰲山对峙乎凤阁,虹桥直贯乎虯簷。”
见“ 虬簷 ”。词语解释:虬髯客 拼音:qiú rán kè
(1).传奇小说中的人物名。 隋 末人,姓 张 行三,赤髯如虬,故号“虬髯客”。时天下方乱,欲起事中原。于旅邸遇 李靖 、 红拂 ,与 红拂 认为兄妹,因 李靖 得见 李世民 ( 唐太宗 ),以为“真天子”,乃遁去。悉以其家所有赠 靖 ,以佐真主。临行云:“此后十年,当东南数千里外有异事,是吾得事之秋也。” 贞观 十年, 南蛮 入奏:“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入 扶餘国 ,杀其主自立。” 靖 知 虬髯客 成事,归告 红拂 ,沥酒贺之。见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昔 虬髯客 志在天下,一旦见 文皇 ,自惭不逮,甘心逊避。” 沉从文 《王谢子弟》:“我还把 湘云 和你、我三人,比作风尘三侠! 湘云 和七爷都还相称,就只我这 虬髯客 不大好作。”亦省称“ 虬髯 ”。 清 赵翼 《读史》诗之四:“得地可自王,身为 虬髯 先。” 陈世宜 《寒夜与楚伧秋心共饮》诗:“ 虬髯 不作 扶餘 王,羊头早薄骑都尉。”
(2).借指外国人。 清 黄遵宪 《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虬髯高歌碧眼醉,异方乐衹增人愁。”词语解释:虬辇 拼音:qiú niǎn
古代帝皇乘坐的饰有龙形的车子。 唐 元万顷 《奉和春日池台》:“凤楼通夜敞,虬輦望春移。”词语解释:虬髯翁 拼音:qiú rán wēng
即 虬髯客 。 明 凌濛初 《虬髯翁》第一出:“俺 虬髯翁 便是,俺自姓 张 ,人见俺赤髯如虬,顺口儿呼俺为 虬髯翁 。”亦作“ 虬髯公 ”。 韩北屏 《非洲夜会·橘林茶香》:“他魁梧身材穿一身白色长袍,头戴风帽,长胡子迎风飘拂,蓦地相逢,就亲切地招呼起来,难道他不像‘风尘三侠’中的 虬髯公 吗?”参见“ 虬髯客 ”。
词语解释:虬髯客 拼音:qiú rán kè
(1).传奇小说中的人物名。 隋 末人,姓 张 行三,赤髯如虬,故号“虬髯客”。时天下方乱,欲起事中原。于旅邸遇 李靖 、 红拂 ,与 红拂 认为兄妹,因 李靖 得见 李世民 ( 唐太宗 ),以为“真天子”,乃遁去。悉以其家所有赠 靖 ,以佐真主。临行云:“此后十年,当东南数千里外有异事,是吾得事之秋也。” 贞观 十年, 南蛮 入奏:“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入 扶餘国 ,杀其主自立。” 靖 知 虬髯客 成事,归告 红拂 ,沥酒贺之。见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昔 虬髯客 志在天下,一旦见 文皇 ,自惭不逮,甘心逊避。” 沉从文 《王谢子弟》:“我还把 湘云 和你、我三人,比作风尘三侠! 湘云 和七爷都还相称,就只我这 虬髯客 不大好作。”亦省称“ 虬髯 ”。 清 赵翼 《读史》诗之四:“得地可自王,身为 虬髯 先。” 陈世宜 《寒夜与楚伧秋心共饮》诗:“ 虬髯 不作 扶餘 王,羊头早薄骑都尉。”
(2).借指外国人。 清 黄遵宪 《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虬髯高歌碧眼醉,异方乐衹增人愁。”词语解释:虬须客 拼音:qiú xū kè
即 虬髯客 。 清 叶廷琯 《海外二奇人》:“若 元盛 者,直又一 虬鬚客 矣,世固不乏奇士哉。”参见“ 虬髯客 ”。
词语解释:虬髯客 拼音:qiú rán kè
(1).传奇小说中的人物名。 隋 末人,姓 张 行三,赤髯如虬,故号“虬髯客”。时天下方乱,欲起事中原。于旅邸遇 李靖 、 红拂 ,与 红拂 认为兄妹,因 李靖 得见 李世民 ( 唐太宗 ),以为“真天子”,乃遁去。悉以其家所有赠 靖 ,以佐真主。临行云:“此后十年,当东南数千里外有异事,是吾得事之秋也。” 贞观 十年, 南蛮 入奏:“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入 扶餘国 ,杀其主自立。” 靖 知 虬髯客 成事,归告 红拂 ,沥酒贺之。见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昔 虬髯客 志在天下,一旦见 文皇 ,自惭不逮,甘心逊避。” 沉从文 《王谢子弟》:“我还把 湘云 和你、我三人,比作风尘三侠! 湘云 和七爷都还相称,就只我这 虬髯客 不大好作。”亦省称“ 虬髯 ”。 清 赵翼 《读史》诗之四:“得地可自王,身为 虬髯 先。” 陈世宜 《寒夜与楚伧秋心共饮》诗:“ 虬髯 不作 扶餘 王,羊头早薄骑都尉。”
(2).借指外国人。 清 黄遵宪 《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虬髯高歌碧眼醉,异方乐衹增人愁。”词语解释:虬结 拼音:qiú jié
盘曲交结。 韩北屏 《非洲夜会·双城记》:“那树根虬结,落叶遍地的林间奇景,又呈现出一派迷离怪异的色调。”《十月》1981年第1期:“在我那已经被恐怖和痛苦扭曲得变了形的心里虬结在一起,终于迫使我一点一点像挤牙膏似地把她替我发信,给我送吃的,今晚叫我逃跑都坦白了出来。”词语解释:虬卷 拼音:qiú juàn
亦作“虯卷”。 盘屈貌。 唐 杜牧 《少年行》:“连环覊玉声光碎,緑锦蔽泥虯卷高。”词语解释:虬角 拼音:qiú jiǎo
亦作“虯角”。 虬龙的角。亦借指虬龙。 唐 皮日休 《吴中苦雨》诗:“龙光倏闪照,虯角搊琤触。”词语解释:虬柯 拼音:qiú kē
亦作“虯柯”。 盘屈交结的枝条。 元 王恽 《紫藤花歌》:“虯柯扶疏散苍翠, 季伦 击碎珊瑚枝。” 元 宋旡 《画葡萄》诗:“风牕秋疑螙叶语,露架夜忆虬柯垂。”词语解释:虬驾 拼音:qiú jià
亦作“虯驾”。 饰以虬龙图形的车驾。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神仙》:“虬驾夭矫而出没,霓裳颯沓而容与。” 唐 陈子昂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驱驰翠虯驾,伊鬱紫鸞笙。”词语解释:虬宫 拼音:qiú gōng
亦作“虯宫”。 虬龙隐藏的地方。 明 张凤翼 《中解山亭赋》:“隐蠚道与虺蹊兮,伏虯宫与虎穴。”词语解释:虬盖 拼音:qiú gài
(1).饰有龙形花纹的车盖。 南朝 齐 谢朓 《赛敬亭山庙喜雨》诗:“排云接虬盖,蔽日下霓裳。”
(2).比喻枝叶茂盛的树顶。 明 唐顺之 《嵩阳宫柏》诗:“宾来虬盖偃,仙去鹤巢空。”词语解释:虬户 拼音:qiú hù
即龙门。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徐彦伯》:“ 徐彦伯 为文,多变易求新,以凤阁为鵷阁,龙门为虬户。”参见“ 虬户篠驂 ”。
词语解释:虬户筱骖
谓作文喜用僻辞古语,故作高深。语出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徐彦伯》:“ 徐彦伯 为文,多 变易 求新,以凤阁为鵷阁,龙门为虬户,金谷为铣溪,玉山为璚岳,竹马为篠驂,月兔为魄兔。进士效之,谓之‘涩体’。”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下·稷蜂社鼷》:“友人文字有用稷蜂、社鼷者,綦娱谓上句用虹升説,鼷字不知何出,岂虬户篠驂之比耶。”亦作“ 虬户筱驂 ”。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路史》:“精鋭之识,时足以匡正前贤,惟好用僻辞古语,颇近于虬户筱驂。”词语解释:虬珠 拼音:qiú zhū
亦作“虯珠”。 犹骊珠。泛指瑰宝。 清 刘大櫆 《祭望溪先生文》:“ 周 官士礼,久荒不鉏。斲璞出玉,朗然虯珠。” 清 王灼 《祭海峰先生文》:“鸿璧虯珠,陆离纷错。承明橐笔,宜在斯时。”词语解释:虬甲 拼音:qiú jiǎ
虬龙的鳞甲。亦用以形容鳞状物。 宋 王安石 《道旁大松人取为明》诗:“虬甲龙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荫南山。”词语解释:虬床
龙床。旧称皇帝的床榻。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调六气於虬牀之下,坐圭臺而清俯仰。” 蒋清翊 注:“御榻以龙为饰,故曰虬牀。”词语解释:虬兽 拼音:qiú shòu
亦作“虯兽”。 即虬虎。 唐 人修史避 唐高祖 讳而改。《晋书·文苑传·袁宏》:“虯兽虽惊,风云未和。”按,《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作“虯虎”。参见“ 虬虎 ”。
词语解释:虬虎 拼音:qiú hǔ
犹龙虎。比喻君臣或贤人。《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虬虎虽惊,风云未和。”一本作“虯虎”。 吕向 注:“虬,龙也。云从龙,风从虎。言未和者,君臣未相应合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鞠歌行》:“譬如虬虎兮来风云,亦如形声影响陈。”词语解释:虬柱 拼音:qiú zhù
亦作“虯柱”。 雕绘龙形的宫殿柱子。 南朝 梁 王筠 《上太极殿千夫表》:“绣栭鏤槛,延曜光辉,虯柱虹梁,杳冥云雾。”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架虬柱之严丽,亘虹梁之峻密。”词语解释:虬曲 拼音:qiú qǔ
亦作“虯曲”。 盘屈貌。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戒坛》:“ 辽 金 时所植松今尚在,围抱可四、五人,高不三丈,荫布一庭,枝干径二尺;虬曲离奇,可坐可卧。” 清 刘大櫆 《浮山记》:“臺前有老松,枝干虯曲,盖千岁物云。”词语解释:虬栏 拼音:qiú lán
曲折的栏杆。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之一:“望虬栏之映水,见丹鹤之出岸。”词语解释:虬楼亮槅 拼音:qiú lóu liàng gé
雕花的有槅子的长窗。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二折:“一剗的织锦绣翡翠帘櫳,朱红漆虬楼亮槅,碧琉璃碾玉亭臺。”亦作“ 虬鏤亮槅 ”。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一折:“他!他!他!把金钉朱户生扭开,虬鏤亮槅尽毁败。”词语解释:虬梭 拼音:qiú suō
亦作“虯梭”。 如虬的织具。 唐 王勃 《为人与蜀城父老书》:“门庭相接,雕甍将綺栋连陈;机杼相和,凤摄将虯梭交响。”词语解释:虬文 拼音:qiú wén
亦作“虯文”。 盘曲如虬的纹理。 汉 李尤 《德阳殿赋》:“连璧组之润漫,杂虯文之蜿蜒。”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先朝进马》:“ 永乐 十八年, 山东 诸城 人 崔友谅 ,献古苍驹,麟臆虬文,形体诡异,上赐名龙马。”词语解释:虬户筱骖
谓作文喜用僻辞古语,故作高深。语出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徐彦伯》:“ 徐彦伯 为文,多 变易 求新,以凤阁为鵷阁,龙门为虬户,金谷为铣溪,玉山为璚岳,竹马为篠驂,月兔为魄兔。进士效之,谓之‘涩体’。”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下·稷蜂社鼷》:“友人文字有用稷蜂、社鼷者,綦娱谓上句用虹升説,鼷字不知何出,岂虬户篠驂之比耶。”亦作“ 虬户筱驂 ”。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路史》:“精鋭之识,时足以匡正前贤,惟好用僻辞古语,颇近于虬户筱驂。”词语解释:虬螑 拼音:qiú xiù
亦作“虯螑”。 龙伸颈低昂貌。 清 王夫之 《九昭》:“龙虯螑其且蛰兮,凤翩翻而不寧。”词语解释:虬炉 拼音:qiú lú
饰有虬龙形的香炉。《廿世纪女界文明灯弹词》:“你看那,金幡银节皆成对,鹤驾虬炉列几重。”词语解释:虬嬒 拼音:qiú huì
如虬龙般令人厌恶之貌。 清 葆光子 《物妖志·虫类·白蛇》:“其官人者,金冠衣朱衮,巨目虬嬒,貌颇狰寧。”词语解释:虬髯公 拼音:qiú rán gōng
见“ 虬髯翁 ”。
词语解释:虬髯翁 拼音:qiú rán wēng
即 虬髯客 。 明 凌濛初 《虬髯翁》第一出:“俺 虬髯翁 便是,俺自姓 张 ,人见俺赤髯如虬,顺口儿呼俺为 虬髯翁 。”亦作“ 虬髯公 ”。 韩北屏 《非洲夜会·橘林茶香》:“他魁梧身材穿一身白色长袍,头戴风帽,长胡子迎风飘拂,蓦地相逢,就亲切地招呼起来,难道他不像‘风尘三侠’中的 虬髯公 吗?”参见“ 虬髯客 ”。
词语解释:虬髯客 拼音:qiú rán kè
(1).传奇小说中的人物名。 隋 末人,姓 张 行三,赤髯如虬,故号“虬髯客”。时天下方乱,欲起事中原。于旅邸遇 李靖 、 红拂 ,与 红拂 认为兄妹,因 李靖 得见 李世民 ( 唐太宗 ),以为“真天子”,乃遁去。悉以其家所有赠 靖 ,以佐真主。临行云:“此后十年,当东南数千里外有异事,是吾得事之秋也。” 贞观 十年, 南蛮 入奏:“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入 扶餘国 ,杀其主自立。” 靖 知 虬髯客 成事,归告 红拂 ,沥酒贺之。见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昔 虬髯客 志在天下,一旦见 文皇 ,自惭不逮,甘心逊避。” 沉从文 《王谢子弟》:“我还把 湘云 和你、我三人,比作风尘三侠! 湘云 和七爷都还相称,就只我这 虬髯客 不大好作。”亦省称“ 虬髯 ”。 清 赵翼 《读史》诗之四:“得地可自王,身为 虬髯 先。” 陈世宜 《寒夜与楚伧秋心共饮》诗:“ 虬髯 不作 扶餘 王,羊头早薄骑都尉。”
(2).借指外国人。 清 黄遵宪 《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虬髯高歌碧眼醉,异方乐衹增人愁。”词语解释:虬镂亮槅 拼音:qiú lòu liàng gé
见“ 虬楼亮槅 ”。
词语解释:虬楼亮槅 拼音:qiú lóu liàng gé
雕花的有槅子的长窗。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二折:“一剗的织锦绣翡翠帘櫳,朱红漆虬楼亮槅,碧琉璃碾玉亭臺。”亦作“ 虬鏤亮槅 ”。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一折:“他!他!他!把金钉朱户生扭开,虬鏤亮槅尽毁败。”词语解释:虬钟 拼音:qiú zhōng
饰以虬龙形的钟。 唐 王勃 《上武侍极启》:“月开鸞镜,怀精鉴以分形;霜湛虬鐘,藴希声而待物。”词语解释:虬劲 拼音:qiú jìn
盘曲而有力。 朱自清 《一封信》:“那花真好看:苍老虬劲的枝干,这么粗这么粗的枝干,宛转腾挪而上。”《革命文物》1976年第3期:“ 尹灵芝 短暂、光辉的一生,像傲然屹立在 晋中 高原的青松那样虬劲、苍翠,生气蓬勃,展示着共产主义精神的英姿。”词语解释:虬眉
卷曲的眉毛词语解释:虬龙片甲
虬龙是罕见的动物,虽是一片鳞甲,也很难得。比喻贵重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