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首字词组
藻思藻饰藻藉藻咏藻行藻抃藻缋藻繂
藻鉴藻棁藻密藻舟藻仗藻朗藻蔚藻采
藻井藻火藻苹藻扃藻兼藻拔藻玉藻饼
藻绘藻丽藻幄藻花藻厉藻雅藻类藻盖
藻翰藻镜藻野藻翘藻率藻练藻缛藻川

词语解释:藻思  拼音:zǎo sī
做文章的才思。 晋 陆机 《文赋》:“或藻思綺合,清丽千眠。” 唐 钱起 《和万年成少府寓直》:“赤县新秋夜,文人藻思催。” 清 刘大櫆 《〈海舶三集〉序》:“翩然而藻思翔,蔚然而鸿章著。”
词语解释:藻鉴  拼音:zǎo jiàn
见“ 藻鑑 ”。
亦作“ 藻鉴 ”。
(1).品藻和鉴别(人才)。 唐 刘禹锡 《上门下武相公启》:“藻鉴之下,难逃陋容。”《剪灯馀话·琼奴传》:“特召二生,仍请前辈之善藻鑑者,使潜窥之。” 清 顾炎武 《挽殷公子岳》诗:“忆昔过从日,偏承藻鑑殊。”
(2).引申为担任品评鉴别人才的职务。 唐 杜牧 《崔璪除刑部尚书制》:“擢任藻鑑,旋职牢笼,材皆适宜,官无逋事。”
词语解释:藻井  拼音:zǎo jǐng
我国传统建筑中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处理。一般做成圆形、方形或多边形的凹面,上有各种花纹、雕刻和彩画。《文选·张衡〈西京赋〉》:“蒂倒茄於藻井,披红葩之狎猎。” 薛综 注:“藻井,当栋中交木方为之,如井干也。” 唐 李白 《明堂赋》:“藻井綵错以舒蓬,天牕赩翼而衔霓。” 邓友梅 《荒寺·由头》:“壁画藻井,十分庄严绚丽。”
词语解释:藻绘  拼音:zǎo huì
亦作“ 藻繢 ”。
(1).彩色的绣纹;错杂华丽的色彩。《史记·平準书》:“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繢,为皮币,直四十万。”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泥龙虽藻绘炳蔚,而不堪广云之招。” 清 纳兰性德 《五色蝴蝶赋》:“尔时忽覿斯蝶,目夺志丧,玩其藻繢非常,斑斕诡状。”
(2).文辞;文采。《南史·谢晦谢方明等传论》:“ 方明 行己之度, 玄暉 藻繢之奇,各擅一时,可谓德门者矣。” 唐 元稹 《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其诗赋判论以文自试者皆得谓之文士,以经纬今古,理中是非者为上第,藻繢雅丽者次之。”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元遗山诗》:“ 苏 陆 古体诗,行墨间多排偶;一则以肆其辨博,一则以侈其藻绘,固才人之能事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传奇者流,源盖出於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
(3).修饰;作美丽的描绘。 宋 曾巩 《〈南齐书目录〉序》:“其更改破析刻彫藻繢之变尤多,而其文益下。” 清 魏源 《〈诗比兴笺〉序》:“始知三百篇皆仁圣贤人发愤之所作焉,岂第藻绘虚车已哉?”
词语解释:藻翰  拼音:zǎo hàn
(1).美丽的羽毛。 晋 潘岳 《射雉赋》:“摛朱冠之赩赫,敷藻翰之陪鳃。”
(2).华丽的文辞;文章。 唐 韦应物 《送刘评事》诗:“声华满 京洛 ,藻翰发阳春。” 清 魏源 《〈诗比兴笺〉序》:“自《昭明文选》专取藻翰, 李善 《选注》专詁名象,不问诗人所言何志,而诗教一敝。” 清 谭嗣同 《仁学》三三:“故夫 江 、 淮 、 大河 以北,古所称……诗书藻翰之津涂也,而今北五省何如哉!”
词语解释:藻饰  拼音:zǎo shì
(1).修饰;装饰。《晋书·嵇康传》:“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 唐 刘禹锡 《楚望赋》:“熙熙蔼蔼,藻饰羣形。”《明史·吴廷举传》:“衣敝带穿,不事藻饰。”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十四日》:“墙上藻饰精美,山上古宫,此其仅存者矣。”
(2).修饰文词。 晋 葛洪 《抱朴子·黄白》:“且此内篇,皆直语耳,无藻饰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 庄周 云‘辩雕万物’,谓藻饰也。” 柯灵 《香雪海·访问秋瑾的乡亲》:“她的诗不假藻饰,可是感情磅礴,豪气逼人。”
词语解释:藻棁  拼音:zǎo zhuō
(1).梁上有彩画的短柱。《论语·公冶长》:“ 臧文仲 居 蔡 ,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邢昺 疏:“藻棁者,藻,水草有文者也;棁,梁上短柱也。画为藻文,故云藻棁。”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云楶藻棁,龙桷雕鏤。” 南朝 梁 萧统 《殿赋》:“藻棁鲜华而粲色,山节珍形而曜目。”
(2).借指装饰华丽的房屋。 晋 葛洪 《抱朴子·内篇自序》:“藜藿有八珍之甘,而蓬蓽有藻棁之乐也。”
(3).比喻浮夸识浅的人。《梁书·贺琛传》:“斗筲之人,藻棁之子,既得伏奏帷扆,便欲诡竞求进,不説国之大体。”
词语解释:藻火  拼音:zǎo huǒ
(1).古代官员衣服上所绣作为等差标志用的水藻及火焰形图纹。《书·益稷》:“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 孔 传:“藻,水草有文者。火为火字。”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宗彝也,藻也,火也,粉米也,黼也,黻也,此六者紩以为綉,施于裳也。”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命衣备藻火,赐乐兼拊搏。”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 米芾 ﹞有好洁之癖,任太常博士,奉祠太庙,乃洗去祭服藻火,而坐是被黜。” 清 郑任钥 《春蚕词》:“不辞小妇闺中苦,愿作山龙藻火裳。”
(2).借指官服。 宋 叶适 《题贾俨不忘室》诗:“子质復粹美,藻火兼佩珂。” 康有为 《故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预新政刑部主事刘君光第》诗:“改元设参谋,明堂灿藻火。”
词语解释:藻丽  拼音:zǎo lì
(1).华丽;艳丽。《宋书·颜延之传》:“ 延之 与同府 王参军 俱奉使至 洛阳 ,道中作诗二首,文辞藻丽。” 唐 姜公辅 《白雪照春海赋》:“惟春色也嘉夫藻丽,惟白云也赏以清贞。”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百里清朗,文化藻丽。”
(2).指华丽的文词。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瞻藻丽之采粲,则虑赋敛之惨烈。” 宋 苏舜钦 《〈石曼卿诗集〉序》:“操笔之士,率以藻丽为胜。”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他如 易堂 诸子,力治古文,易藻丽为纵横,运才华於气韵。”
词语解释:藻镜  拼音:zǎo jìng
同“ 藻鑑 ”。 隋 江总 《让尚书仆射表》:“藻镜官方,品才人物。” 唐 刘知几 《史通·品藻》:“申藻镜,别流品。”
词语解释:藻藉  拼音:zǎo jiè
(1).文饰,掩饰。《旧五代史·唐书·张承业传》:“ 卢质 虽或纵诞, 庄宗 终能容之,盖 承业 为之藻藉也。”
(2).彩色玉垫。《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二·汉宗庙乐舞辞》:“荧煌昇藻藉,肸蠁转珠櫳。” 唐 杜甫 《朝献太清宫赋》:“翠蕤俄的,藻藉舒就。”
词语解释:藻密  拼音:zǎo mì
措词精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 平子 淹通,故虑周而藻密。”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韦应物》:“音韵婉谐,属对藻密。”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四:“﹝ 西泠 十子﹞所作诗文,淹通藻密,符采烂然。”
词语解释:藻苹  拼音:zǎo píng
藻与苹。亦以指祭品。 南朝 梁 萧衍 《首夏泛天池》诗:“舟楫互容与,藻苹相推移。” 唐 黄滔 《祭陈先辈》:“昨辰而椒桂献酬,今日而藻苹滴沥。” 明 屠隆 《綵毫记·官兵大捷》:“惊魂九庙,废伏腊之藻苹。”参见“ 苹藻 ”。
词语解释:苹藻  拼音:píng zǎo
(1).苹与藻。皆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济泽之阿,行潦之苹藻,寘诸宗室, 季兰 尸之,敬也。”《诗·召南·采苹》“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汉 郑玄 笺:“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之祭,牲用鱼,芼用苹藻,所以成妇顺也。”
(2).泛指祭品。 唐 韩愈 《湘中》诗:“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明 李东阳 《送衍圣公闻韶袭封还阙里》诗:“ 鲁 郡山川归旧国, 孔 林苹藻荐新盘。”
(3).用作祭祀的代称。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 王氏 ﹞自服勤苹藻,祗奉宗祧。” 宋 司马光 《祭齐国献穆大长公主文》:“苹藻必亲,无违妇职。”
(4).语本《诗·召南·采苹序》:“《采苹》,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则可以承先祖共祭祀矣。”后因以“苹藻”借指妇女的美德。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昼锦》:“﹝ 王氏 ﹞嗣育兰蓀,孝全苹藻。”《镜花缘》第四二回:“女子而嫻文艺,亦增苹藻之光。”
词语解释:藻幄
美丽的篷帐
词语解释:藻野
藻饰原野。多以形容仕女所穿的艳服
词语解释:藻咏  拼音:zǎo yǒng
指诗文。 晋 左思 《魏都赋》:“图以百瑞,綷以藻咏。” 北魏 高允 《答宗钦》诗:“藻咏风流,鄙心已悟。” 唐 王勃 《梓州慧义寺碑铭》:“屡延铭表,频流藻咏。”
词语解释:藻舟  拼音:zǎo zhōu
画舫。《文选·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神御出瑶軫,天仪降藻舟。” 李善 注:“藻舟,画舟也。”
词语解释:藻扃  拼音:zǎo jiōng
装饰华美的门户。 宋 欧阳修 《和圣俞聚蚊》:“华堂敞高栋,綺疏仍藻扃。”
词语解释:藻花
水边泽草所开的花
词语解释:藻翘
色彩华丽的羽毛
词语解释:藻行  拼音:zǎo xíng
品行。 唐 白居易 《与吐蕃宰相钵阐布敕书》:“卿器识通明,藻行精洁。”
词语解释:藻仗  拼音:zǎo zhàng
华美的仪仗。《宋史·乐志十》:“藻仗星陈,睟容金铸。”
词语解释:藻兼  拼音:zǎo jiān
传说中的水木之精。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东方朔 ﹞曰:‘其名为 藻兼 ,水木之精也。夏巢幽林,冬潜深河;陛下顷日频兴造宫室,斩伐其居,故来诉耳!’”
词语解释:藻厉  拼音:zǎo lì
整饰与磨炼。指人砥砺名节。《三国志·吴志·刘繇等传论》:“ 刘繇 藻厉名行,好尚臧否。”《南史·江夷传》:“ 夷 少自藻厉,为后进之美。”
词语解释:藻率  拼音:zǎo lǜ
亦作“ 藻繂 ”。 古代便于附着圭、璋等玉器的装饰用的垫子。用皮革制成,上面画杂彩花。《左传·桓公二年》:“藻率鞞鞛。” 杜预 注:“藻率,以韦为之,所以藉玉也。王五采,公、侯、伯三采,子、男二采。” 汉 张衡 《东京赋》:“火龙黼黻,藻繂鞶厉。”一说,“藻率”为二物。 清 王绍兰 《王氏经说·左传·藻率》:“率、帅古多通用,此传借率为帅,当以帅为正字。藻以藉玉,帅以刷玉,明是二物, 杜预 不知率之为帅,误以藻率为一。”按,《说文·巾部》:“帅,佩巾也。”
词语解释:藻抃  拼音:zǎo biàn
欢欣鼓舞。《宋书·符瑞志下》:“亲覩嘉祥,不胜藻抃。” 南朝 梁简文帝 《〈玄圃园讲颂〉序》:“鳬兴藻抃,独莹心灵。”
词语解释:藻朗  拼音:zǎo lǎng
清丽鲜明。 汉 班固 《典引》:“审言行於篇籍,光藻朗而不渝耳。” 三国 魏 曹植 《文帝诔》:“才秀藻朗,如玉之莹。”
词语解释:藻拔  拼音:zǎo bá
谓辞藻出众。《晋书·文苑传·袁宏》:“﹝ 谢尚 ﹞会 宏 在舫中讽咏,声既清会,辞又藻拔。”
词语解释:藻雅  拼音:zǎo yǎ
文辞典雅。 明 黄汝良 《玉壶冰赋》:“文人学士,藻雅芬芳。” 郁达夫 《题〈白云轩诗词集〉》诗之一:“芬芳藻雅真名士,逸兴豪情两不差。”
词语解释:藻练  拼音:zǎo liàn
修养磨练。 晋 束晳 《读书赋》:“藻练精神,呼吸清虚。”
词语解释:藻缋  拼音:zǎo huì
见“ 藻绘 ”。
词语解释:藻绘  拼音:zǎo huì
亦作“ 藻繢 ”。
(1).彩色的绣纹;错杂华丽的色彩。《史记·平準书》:“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繢,为皮币,直四十万。”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泥龙虽藻绘炳蔚,而不堪广云之招。” 清 纳兰性德 《五色蝴蝶赋》:“尔时忽覿斯蝶,目夺志丧,玩其藻繢非常,斑斕诡状。”
(2).文辞;文采。《南史·谢晦谢方明等传论》:“ 方明 行己之度, 玄暉 藻繢之奇,各擅一时,可谓德门者矣。” 唐 元稹 《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其诗赋判论以文自试者皆得谓之文士,以经纬今古,理中是非者为上第,藻繢雅丽者次之。”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元遗山诗》:“ 苏 陆 古体诗,行墨间多排偶;一则以肆其辨博,一则以侈其藻绘,固才人之能事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传奇者流,源盖出於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
(3).修饰;作美丽的描绘。 宋 曾巩 《〈南齐书目录〉序》:“其更改破析刻彫藻繢之变尤多,而其文益下。” 清 魏源 《〈诗比兴笺〉序》:“始知三百篇皆仁圣贤人发愤之所作焉,岂第藻绘虚车已哉?”
词语解释:藻蔚  拼音:zǎo wèi
谓文辞美焕。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华章藻蔚,非矇瞍所玩。” 南朝 梁 陶弘景 《吴太极左仙公葛公之碑》:“瓌辞丽气之首,藻蔚於庭筵。”
词语解释:藻玉  拼音:zǎo yù
带彩纹的玉。《山海经·西山经》:“﹝ 泰冒之山 ﹞ 浴水 出焉,东流注于 河 ,其中多藻玉,多白蛇。” 郭璞 注:“藻玉,玉有符彩者。” 南朝 梁 萧子云 《玄圃园讲赋》:“藻玉摛白,丹瑕流赤。”
词语解释:藻类  拼音:zǎo lèi
叶状体植物亚界(Thallobionta)的一些含有叶绿素的有机体的通称
词语解释:藻缛  拼音:zǎo rù
(1).繁密的色彩。 南朝 宋 袁淑 《桐赋》:“越众木之薰狥,胜杂树之藻縟。” 唐 李德裕 《通犀带赋》:“匠者以其灵可御邪,光能远烛,翦截本末,发挥藻縟。”
(2).引申为修饰文辞。 唐 郑亚 《〈会昌一品集〉序》:“铺舒名实,藻縟文质。”
词语解释:藻繂  拼音:zǎo lǜ
见“ 藻率 ”。
词语解释:藻率  拼音:zǎo lǜ
亦作“ 藻繂 ”。 古代便于附着圭、璋等玉器的装饰用的垫子。用皮革制成,上面画杂彩花。《左传·桓公二年》:“藻率鞞鞛。” 杜预 注:“藻率,以韦为之,所以藉玉也。王五采,公、侯、伯三采,子、男二采。” 汉 张衡 《东京赋》:“火龙黼黻,藻繂鞶厉。”一说,“藻率”为二物。 清 王绍兰 《王氏经说·左传·藻率》:“率、帅古多通用,此传借率为帅,当以帅为正字。藻以藉玉,帅以刷玉,明是二物, 杜预 不知率之为帅,误以藻率为一。”按,《说文·巾部》:“帅,佩巾也。”
词语解释:藻采  拼音:zǎo cǎi
文采,辞采。 宋 范镇 《大报天赋》:“错文以章藻采兮,四会五达之庄。” 章炳麟 《文学说例》:“盖 胜 既率意奏陈,退而撰次本言,施以藻采,史官传述,遂若造膝所陈,语本若尔。此所谓文辞也。”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实则《离骚》之异于《诗》者,特在形式藻采之间耳。”
词语解释:藻饼  拼音:zǎo bǐng
盘状或球状块体,直径20厘米,由碳酸盐组成,可能是藻类沉积的结果
词语解释:藻盖
华美的篷盖
词语解释:藻川
长有绿色水藻的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