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六铣上声 [juǎn,舒卷][xiǎn,少也][biǎn][juǎn][善恶,形词][chuǎn][音蹇。同㩃。亦拔取也。俗作𢷘。][详注1][zhàn][shàn][xiǎn][踐也][niǎn zhǎn][miǎn,黾池][xiān][详注2]弿[chuǎn][同撰]


注1:蜓 音殄。《玉篇》蝘蜓。详蝘字注。蝘蜓,《集韵》或作𧍿。
注2:刬 《集韵》侧展切,音展。刈也。《苏轼·牛戬画诗》王师本不战,贼垒何足刬。笑指尘壁閒,此是老牛戬。
末字词组
苔藓石藓驳藓黑藓葫芦藓桑藓  
碧藓青藓玉藓阴藓铁藓瓦藓  

词语解释:苔藓  拼音:tái xiǎn
苔和藓同属隐花植物中的一个大类,有很多种,大多生长在潮湿的地方。一般不细加分别,统称苔藓。 南朝 齐 谢朓 《游山》诗:“荒隩被葴莎,崩壁带苔蘚。” 宋 苏轼 《用王巩韵赠其侄震》:“衡门老苔蘚,竹柏千兵屯。” 明 王玉峰 《焚香记·折证》:“仁风吹遍,閭巷絃歌满。官衙冷,一庭苔蘚。” 叶圣陶 《城中》:“河对岸就是城墙,古旧的城砖大部分都长着苔蘚。”
词语解释:碧藓  拼音:bì xiǎn
(1).青苔。 唐 李商隐 《重过圣女祠》诗:“白石巖扉碧蘚滋,上清沦謫得归迟。”《花月痕》第十回:“西北角叠石为山,苍藤碧蘚,斑驳缠护。”
(2).指绿竹。 唐 权德舆 《崔君墓志铭序》:“筑室於 毗陵 ,疏清流,荫碧蘚,树艺偃仰,有终焉之志。”
(3).喻霉斑。 唐 杜甫 《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夜宇照爇薪,垢衣生碧蘚。” 仇兆鳌 注:“碧蘚,犹今人言衣服霉斑。”
词语解释:石藓  拼音:shí xiǎn
生在石上的苔藓。 唐 皎然 《酬秦山人系题赠》诗:“思山石蘚浄,欵客露葵肥。” 明 夏完淳 《谢康乐游山》诗:“石蘚碧幛开,文藻曲波冷。”
词语解释:青藓  拼音:qīng xiǎn
即青苔。 唐 姚鹄 《野寺寓居即事》诗之二:“伴僧青蘚榻,对雨白云窗。” 宋 徐铉 《和印先辈及第后献座主朱舍人郊居之作》:“积雨暗对青蘚径,好风轻透白练衣。”参见“ 青苔 ”。
词语解释:青苔  拼音:qīng tái
苔藓。《淮南子·泰族训》:“穷谷之污,生以青苔。” 高诱 注:“青苔,水垢也。” 南朝 梁 江淹 《青苔赋》:“嗟青苔之依依兮,无色类而可方。” 宋 赵师秀 《大慈道》诗:“青苔生满路,人迹至应稀。” 明 李唐宾 《梧桐叶》第二折:“花飞锦机,草偃青苔。” 冰心 《寂寞》:“他便脱鞋和袜子,轻轻的走入水里,一面笑道:‘凉快极了,只是底下有青苔,滑得很。’”
词语解释:驳藓  拼音:bó xiǎn
亦作“駮蘚”。 颜色斑驳的苔藓。 唐 郑愔 《哭郎著作》诗:“荒阶罗驳蘚,虚座网浮埃。” 唐 陆龟蒙 皮日休 《开元寺楼看雨联句》:“鮫蘚浄铺筵,低松溼垂鬋。”
词语解释:玉藓  拼音:yù xiǎn
苔藓的美称。 唐 孟郊 《题韦少保静恭宅藏书洞》诗:“仙华凝四时,玉蘚生数峯。” 唐 李郢 《阳羡春诗》:“石亭梅花落如积,玉蘚斕斑竹姑赤。”
词语解释:黑藓  拼音:hēi xiǎn
黑色藓苔。 唐 曹松 《信州闻通寺题僧砌下泉》诗:“耗痕延黑蘚,浄罅吐微澌。”
词语解释:阴藓  拼音:yīn xiǎn
苔藓。因生于阴湿之地,故称。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早秋吴体次韵》:“日乾阴蘚厚堪剥,藤把欹松牢似绳。”
词语解释:葫芦藓  拼音:hú lú xiǎn
藓纲,葫芦藓科。植株矮小,茎直立而分枝,其上密生绿色小叶,基部有丝状假根。雌雄同株。生长在潮湿、背阴的路边、宅旁、林边的泥土上。世界各地都有分布。
词语解释:铁藓  拼音:tiě xiǎn
黑色苔藓。 清 陈维崧 《念奴娇·纬云弟八载京华昨始旋里》词:“下嵌老梅铺铁蘚,点缀池塘峭壁。”
词语解释:桑藓  拼音:sāng xiǎn
桑花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桑花》
词语解释:瓦藓  拼音:wǎ xiǎn
即瓦衣。中药屋游的别名。参见“ 瓦衣 ”。
词语解释:瓦衣  拼音:wǎ yī
生长在屋瓦阴处的苔藓类植物。中药屋游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屋游》:“瓦衣、瓦苔、瓦蘚、博邪。”﹝集解﹞引 陶弘景 曰:“此古瓦屋上青苔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