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真平声 椿[zhūn][详注1][yīn][lún][详注2][bīn][qín zhēn][jūn][详注3][xún][jīn][撫也。][bīn][mín][xín][chén][zhēn]泿迿[详注4][shēn]


注1:振 音真。厚也。《诗·周南》宜尔子孙振振兮。《传》仁厚也。《又》振振公子。《传》信厚也。
注2:信 升人切。與申同。《易·繫辭》往者,屈也。來者,信也。《詩·邶風》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又同身。《周禮·春官》侯執信圭,伯執躬圭。《註》信圭,刻人形伸也。躬圭,刻人形屈也。
注3:僎 通作遵。《礼·少仪》介爵,酢爵,僎爵皆居右。《注》古文礼僎作遵,谓乡人为卿大夫,来观礼者。又《仪礼·乡饮酒礼》遵者降席。《注》遵者,谓此乡之仕至大夫者,今来助主人乐宾,主人所荣而遵法者也。今文遵为僎,或为全。
注4:螾 音寅。《類篇》蟲名,寒螿也。 又《正韻》螼螾。《賈誼·弔屈原文》夫豈從蝦與蛭螾。讀平聲。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xīn 真韵

薪 xīn
〈名〉
  • 同本义
  • 薪,荛也。——《说文》
  • 收秩薪柴。——《礼记·月令》。注:“大者可析谓之薪。”
  • 薪蒸材木。——《周礼·委人》。注:“粗者曰薪,细者曰蒸。”
  • 以薪以蒸。——《诗·小雅·无羊》
  • 农夫得居装而卖其薪荛。——《管子·轻重甲》
  • 某有负薪之忧。——《礼记·曲礼》
  • 毁伤其薪木。——《孟子》
  •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聊斋志异·狼三则》
  • 又如:薪火(柴火);薪桂(薪贵于桂。形容柴火昂贵);薪柴(柴火);薪樵(柴火)
  • 可以劈开来用的粗大木柴
  • 明足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孟子·梁惠王上》
  •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白居易《卖炭翁》
  • 负薪刍助之。——《资治通鉴·唐纪》
  • 抱薪救火。——·苏洵《六国论》
  • 又如:薪采(采樵,砍柴);薪桂(薪贵于桂。比喻物价昂贵);薪蒸(木材);薪火相传(木柴虽有烧尽的时候,但火却可以传衍不息。比喻为师徒以道术递相传授不绝,或种族血统及文化精神之绵衍无尽)
  • 薪水、薪金的省称 。又如:加薪;薪工(薪金,工资);薪津(薪金);薪给
〈动〉
  • 取以为薪;打柴
  • 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南朝·肖统《陶渊明传》
  • 又如:薪采(打柴);薪苏(樵采)
康熙字典

  • 《唐韻》息鄰切《韻會》斯人切,𠀤音新。 (真韵)
  • 《說文》蕘也。又柴也。《詩·齊風》析薪如之何。《禮·月令》季秋草木黃落,乃伐薪爲炭。《周禮·地官·甸師註》大木曰薪。
  • 又草亦曰薪。《孟子》毀傷其薪木。《趙岐註》恐其傷我薪草樹木也。
  • 又采薪亦曰薪。《前漢·𠛬法志》罪人獄已決完,爲城旦舂,滿三歲爲鬼薪、白粲。
  • 考證:〔《禮·月令》乃代薪爲炭。〕
  • 謹照原文代薪改伐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