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薨薨 拼音:hōng hōng
(1).象声词。众虫齐飞声。《诗·周南·螽斯》:“螽斯羽,薨薨兮。”《诗·齐风·鸡鸣》:“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唐 张九龄 《感遇》诗之三:“嗟尔蜉蝣羽,薨薨亦何为?” 宋 梅尧臣 《聚蚊》诗:“薨薨勿久恃,会有东方白。”
(2).象声词。亦用来摹拟其他各种声音,如填土声、雷声、鼓声、水声等。《诗·大雅·緜》:“捄之陾陾,度之薨薨。”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上》:“ 建平 元年春正月……丁未,有白气著天,广处如一疋布,长十餘丈,西南行,薨薨如雷,一刻而止。” 唐 柳宗元 《晋问》:“其响之所应,则溃溃漰漰,汹汹薨薨。” 宋 苏轼 《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诗:“薨薨晓鼓动,万指罗沟坑。”词语解释:薨逝 拼音:hōng shì
犹薨殂。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八:“余己未同年,多出任封疆,内调鼎鼐者,可谓盛矣。近都薨逝,惟余以奉母故,空山独存。” 欧阳予倩 《黛玉焚稿》第二场:“﹝ 贾政 ﹞还有一层难处,贵妃薨逝, 宝玉 应有九个月的功服,此时也难娶亲。”词语解释:薨奄 拼音:hōng yǎn
薨殂。指王侯死亡。 宋 文莹 《湘山续录》:“公,三公也,万一薨奄,鑾輅必有祓祧之临,自当敛赠公袞,岂可加於僧体乎!”词语解释:薨夭 拼音:hōng yāo
指皇帝子女少年时死亡。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宫中咸木做地平墙壁,多缺土气。凡乳母畏寒,皇子女或中此毒,屡致薨夭,良可痛也。”词语解释:薨然 拼音:hōng rán
犹哄然。形容人声嘈杂。 清 钱谦益 《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孙公行状》:“ 大同 兵噪,围抚院,鼓声如雷,闔署莫知所为。公教令史书榜,示曰:‘向某道领餉,譁者斩。’兵士从门闔中窥之,薨然而散。”词语解释:薨谢 拼音:hōng xiè
薨殂。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邦国不幸, 姚令公 薨谢。” 宋 李纲 《与吕安老提刑第五书》:“ 吴元中 遽薨谢,殊可痛悼。”词语解释:薨陨 拼音:hōng yǔn
亦作“ 薨殞 ”。 薨殂。《三国志·魏志·张既传》:“故 凉州 刺史 张既 ,能容民畜众,使羣 羌 归土,可谓国之良臣,不幸薨陨,朕甚愍之,其赐小子 翁归 爵关内侯。”《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康四年》:“ 齐王 名过其实,天下归之,今自薨殞,社稷之福也,陛下何哀之过!”词语解释:薨殁 拼音:hōng mò
薨殂。指王侯死亡。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 梁孝元 年少之时,每八月六日载诞之辰,常设斋讲;自 阮修容 薨殁之后,此事亦絶。”词语解释:薨殒 拼音:hōng yǔn
见“ 薨陨 ”。
词语解释:薨陨 拼音:hōng yǔn
亦作“ 薨殞 ”。 薨殂。《三国志·魏志·张既传》:“故 凉州 刺史 张既 ,能容民畜众,使羣 羌 归土,可谓国之良臣,不幸薨陨,朕甚愍之,其赐小子 翁归 爵关内侯。”《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康四年》:“ 齐王 名过其实,天下归之,今自薨殞,社稷之福也,陛下何哀之过!”词语解释:薨殂 拼音:hōng cú
指王侯之死。 三国 魏 曹植 《任城王诔》:“凡夫爱命,达者狥名;王虽薨殂;功著丹青。”《晋书·王导传》:“方赖高謨,以穆四海;昊天不弔,奄忽薨殂。” 唐 元稹 《赠裴行立左散骑常侍》:“毗倚方切,忽焉薨殂;不有追崇,曷彰悯悼。”词语解释:薨落 拼音:hōng luò
犹薨殂。《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天不憖遗,奄见薨落。” 刘良 注:“薨落,死也。”词语解释:薨背 拼音:hōng bèi
犹薨殂。《北齐书·神武帝纪上》:“ 神武 大哭曰:‘自 天柱 薨背, 贺六浑 更何所仰,愿大家千万岁,以申力用。’”《周书·柳庆传》:“今四叔薨背已久,情事不追。岂容夺礼,乖违天性!”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宣医丧命敕葬破家》:“ 元祐 中, 韩康公 病革,宣医视之。进金液丹,虽暂能饮食,然公老年真气衰,不能制客阳,竟以薨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