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毛薛 拼音:máo xuē
战国 时 赵 处士 毛公 与 薛公 的合称。 毛公 藏于博徒, 薛公 藏于卖浆家。 魏 公子 信陵君 客 赵 ,闻二人名,折节往从之游。后 秦 兵攻 魏 , 信陵君 不归,二人力劝其归救 魏国 ,终于大破 秦 军。事详《史记·魏公子列传》。后亦泛指有才能而受到器重的布衣之士。 唐 李白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却之武陵立马赠别》诗:“ 邯郸 能屈节,访博从 毛 薛 。” 清 陈维崧 《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词:“我詎不如 毛 薛 辈,君寧甘与 原 尝 亚?”词语解释:褚薛 拼音:chǔ xuē
初 唐 书法家 褚遂良 、 薛稷 的并称。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学并 卢 王 敏,书偕 褚 薛 能。”词语解释:岐薛 拼音:qí xuē
指 唐 代 岐王 李范 和 薛王 李业 。均 唐玄宗 弟。 唐 顾况 《八月五日歌》:“丹青庙里贮 姚 宋 ,花蕚楼中宴 岐 薛 。” 唐 元稹 《连昌宫词》:“百官队仗避 岐 薛 , 杨氏 诸姨车鬭风。”词语解释:三薛 拼音:sān xuē
唐 薛收 与姪 元敬 、 德音 的合称。 金 王特起 《喜乔迁·贺人生第三子》词:“人总道,赛 蜀郡 三 苏 , 河东 三 薛 。”参见“ 三凤 ”。
词语解释:三凤 拼音:sān fèng
(1). 唐 薛元敬 有文学,少与 薛收 及 收 族兄 德音 齐名,时人谓之“ 河东 三凤”。见《旧唐书·薛元敬传》。 明 李东阳 《林亨大修撰得第四男用旧韵贺之》:“三凤岂须夸 薛氏 ,八龙今已半 荀家 。”
(2). 明 张泰 字 亨父 , 太仓 人; 陆釴 字 鼎仪 , 崑山 人; 陆容 字 文量 ,亦 太仓 人。三人少齐名,号“ 娄东 三凤”。见《明史·文苑传二·张泰》。词语解释:斛薛 拼音:hú xuē
部落名。又复姓。 北魏 时属 高车部 。 高车 或曰 敕勒 , 铁勒 ,散处漠北。 唐 贞观 中 铁勒 十一部内附, 太宗 以其地置 高阙州 。《文献通考·四裔二一》:“ 斛薛 亦 铁勒 之别部,在 多滥葛 北境,两姓合居,胜兵七千。既来朝,列其地为州县。”参阅《新唐书·回鹘传上》。词语解释:怯薛 拼音:qiè xuē
蒙古语。番直宿卫的意思。因用以称宫廷卫士。《元史·兵志二》:“怯薛者,犹言番直宿卫也。” 清 袁枚 《随园随笔·领侍卫内大臣》:“至《元史》所称怯薛,则今之侍卫矣。”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怯薛回家去,一个个欺凌亲戚,眇视乡閭。” 元 张宪 《怯薛行》:“怯薛儿郎年十八,手中弓箭无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