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薄暮 拼音:bó mù
(1).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汉书·酷吏传·尹赏》:“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絶。”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五:“清晨辉辉烛霞日,薄暮耿耿和烟埃。”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七章:“从北大三院出来后,天色已经薄暮,故都街上的人流像沸水般涌流着。”
(2).比喻人之将老,暮年。《文选·陆机〈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促促薄暮景,亹亹鲜克禁。” 李善 注:“景之薄暮,喻人之将老也。”《文选·塘上行》:“愿君广末光,照妾薄暮年。”词语解释:薄宦 拼音:bó huàn
卑微的官职。有时用为谦辞。 晋 陶潜 《尚长禽庆赞》:“ 尚子 昔薄宦,妻孥共早晚。” 逯钦立 注:“薄宦,作下吏。” 唐 高适 《鉅鹿赠李少府》诗:“ 李侯 虽薄宦,时誉何籍籍。” 宋 王安石 《和君叔怀灊楼读书之乐》:“聊为薄宦容身者,能免高人笑我不?” 清 邵长蘅 《沛县官舍留别杨简庵表兄》诗:“我昔弱龄今有鬚,君亦蹉跎四十餘。薄宦千里不快意,一官仍拥青氊居。”词语解释:薄命 拼音:bó mìng
命运不好;福分差。《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妾薄命,端遇 竟寧 前。”《北史·文苑传·侯白》:“ 文帝 闻其名,召与语,悦之……后给五品食,月餘而死。时人伤其薄命。”《红楼梦》第三二回:“ 黛玉 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你纵为我的知己,奈我薄命何!” 巴金 《春》五:“为什么女子就不如男子呢?为什么做一个女子就免不了薄命?”词语解释:薄薄 拼音:báo báo
(1).犹稍稍;略微。《西湖佳话·白堤政迹》:“我既在此,做了一场刺史,又薄薄负些才名,今奉旨内转,便突然而去,岂不令山水笑我无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那委员听见他这么説,也就顺水推船,薄薄的责了他的底下人几下就算了。”
(2).广大貌。《荀子·荣辱》:“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 杨倞 注:“薄薄谓旁薄广大之貌。”
(3).车疾驰声。《诗·齐风·载驱》:“载驱薄薄,簟茀朱鞹。” 孔颖达 疏:“驱驰其马,使之疾行,其车之声薄薄然。”词语解释:薄酒 拼音:bó jiǔ
度数不高的酒,谦称待客之酒词语解释:薄俗 拼音:báo sú
轻薄的习俗,坏风气。《汉书·元帝纪》:“民渐薄俗,去礼义,触刑法,岂不哀哉!”《晋书·虞预传》:“穷奢竭费谓之忠义,省烦从简呼为薄俗,转相放效,流而不反。” 宋 苏舜钦 《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人生交分耻苟合,贵以道义久可要,薄俗盈虚逐势利,清风緜邈日已凋。” 清 唐孙华 《哭顾观庐侍郎》诗:“共惜斯人没,谁令薄俗敦?”词语解释:薄幸 拼音:bó xìng
(1).薄情;负心。 唐 杜牧 《遣怀》诗:“十年一觉 扬州 梦,赢得青楼薄倖名。”《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於是众人聚观者,无不流涕,都唾駡 李公子 负心薄倖。” 清 洪昇 《长生殿·怂合》:“从来薄倖男儿辈,多负了佳人意。” 郭沫若 《路畔的蔷薇》:“这是可怜的少女受了薄倖的男子的欺绐?还是不幸的青年受了轻狂的妇人的玩弄呢?”
(2).旧时女子对所欢的昵称。犹冤家。 宋 周紫芝 《谒金门》词:“薄倖更无书一纸,画楼愁独倚。” 元 杨暹 《西游记》第十三出:“薄倖不来,独倚雕花槛。”
(3).犹薄命。福分少。 宋 宋江 《念奴娇》词:“翠袖围香,鮫綃笼玉,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倖如何销得。”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四折:“宝殿凉生,夜迢迢六宫人静,对银臺一点寒灯。枕席间,临寝处,越显的吾身薄倖。” 元 侯克中 《醉花阴》套曲:“第一才郎,俺行失信行;第二佳人,自古多薄倖。”
薄情;负心。《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如今再説一个夫弃妻的,一般是欺贫重富,背义忘恩,后来徒落得个薄幸之名,被人讲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及至男人家丧了妻子,却又凭他续弦再娶,置妾买婢,做出若干的勾当,把死的丢在脑后,不提起了,并没人道他薄幸负心,做一场説话。”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及 秀峰 归,述及 喜儿 因余不往,几寻短见。噫!‘半年一觉 扬 帮梦,赢得花船薄幸名’矣!”参见“ 薄倖 ”。词语解释:薄寒 拼音:bó hán
微寒。《楚辞·九辩》:“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唐 杜甫 《重简王明府》诗:“甲子西南异,冬来只薄寒。” 清 纳兰性德 《苏幕遮》词:“时节薄寒人病酒,剗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叶圣陶 《秋》:“轻风送来清新的草气,也送来阵阵的薄寒。”词语解释:薄情 拼音:bó qíng
不念情义。多用于男女情爱。 唐 高蟾 《长门怨》诗:“烟翠薄情攀不得,星茫浮艳採无因。”《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我们住在这里一向,如不别而行,觉道忒薄情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孝廉》:“妇指駡曰:‘薄情郎!安乐耶?试思富若贵何所自来?我与汝情分不薄,即欲置婢妾,相谋何害?’”词语解释:薄雾 拼音:bó wù
淡薄的雾气;霾词语解释:薄言 拼音:bó yán
(1).急急忙忙。《诗·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高亨 注:“薄,急急忙忙。言,读为焉或然。”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一:“尽日处大朝,日暮薄言归。” 唐 刘禹锡 《送李策秀才还湖南》诗:“忽被戒羸驂,薄言事南征。” 清 方文 《王雷臣待御招同沉仲连李叔则喜而作歌》:“我謁 王公 霜气肃,适有三贤先在屋。薄言取酒御风寒,涓滴纔濡春满腹。”一说为助词。见 清 刘淇 《助字辨略》卷五。
(2).浅薄的话。多用作谦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鬢髮班白,幸逢推荐,恩命垂至,自貽颠危,昏昏薄言,罔知攸处。” 宋 梅尧臣 《送王判官同提点坑冶》诗:“聊此陈薄言,忉怛不能重。”词语解释:薄游 拼音:báo yóu
亦作“ 薄游 ”。
(1).为薄禄而宦游于外。有时用为谦辞。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序:“以为浊世不可以富贵也,故薄游以取位。”《文选·谢朓〈休沐重还道中〉诗》:“薄游第从告,思闲愿罢归。” 李周翰 注:“薄游,薄宦也。” 唐 杜甫 《夜雨》诗:“通籍恨多病,为郎忝薄游。” 明 王世贞 《秩满三载移牍有叹》诗之二:“厌説 青 齐 旧,依稀十二年。薄游鷄肋味,多难《马蹄》篇。”
(2).漫游,随意游览。 唐 李嘉祐 《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诗:“细草緑汀洲,王孙耐薄游。” 明 徐渭 《梅赋》:“往予薄游海外,闻 罗浮 之胜而未得登焉。” 谢无量 《己酉岁未尽七日自芜湖溯江还蜀入春淹泊峡中观物叙怀》诗:“薄游从曼衍,疾首念鰥惸。”词语解释:薄晚 拼音:bó wǎn
傍晚。《北齐书·祖珽传》:“薄晚,就家掩之,缚 珽 送廷尉。” 唐 韩愈 《答张籍书》:“薄晚,须到公府,言不能尽。” 清 葆光子 《物妖志·虫·长蛇》:“屋后有林麓,﹝ 程氏 ﹞薄晚出游,逢一士人,风流醖藉。”词语解释:薄禄 拼音:báo lù
(1).菲薄的俸禄。 唐 杜甫 《客堂》诗:“上公有记者,累奏资薄禄。” 宋 曾巩 《游鹿门不果》诗:“念昔在郡日,苦为尘网婴。低心就薄禄,实负山水情。” 宋 秦观 《次韵范纯夫戏答李方叔馈笋兼简邓慎思》:“薄禄养亲甘旨少,满包时赖故人供。”
(2).福薄,福分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復得此妇……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词语解释:薄田 拼音:bó tián
贫瘠的田。有时也用以谦称自己的田地。《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亮 自表 后主 曰:‘ 成都 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餘饶。’” 唐 杜甫 《重过何氏》诗之五:“何日霑微禄,归山买薄田。” 宋 苏轼 《乞常州居住表》:“臣有薄田在 常州 宜兴县 ,粗给饘粥,欲望圣慈许於 常州 居住。” 沙汀 《困兽记》七:“他只有几亩薄田,几间破屋,但却有着七八口人的负担。”词语解释:薄妆 拼音:báo zhuāng
亦作“ 薄装 ”。亦作“ 薄粧 ”。 淡妆。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序:“嫷被服,侻薄装,沐兰泽,含若芳。” 南朝 梁 沉约 《丽人赋》:“垂罗曳锦,鸣瑶动翠;来脱薄粧,去留餘腻。” 唐 王维 《扶南曲歌词》之四:“入春轻衣好,半夜薄妆成。” 宋 王安石 《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诗之一:“ 汉 宫娇额半涂黄,粉色凌寒透薄装。” 清 唐孙华 《题文姬入塞图》诗:“追逐贤王十二载,薄妆瘦尽纤腰肢。”词语解释:薄相 拼音:bó xiàng
(1).玩耍;戏弄。今 吴 方言作“白相”。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赤目》:“天公戏人亦薄相,略遣幻翳生明珠。” 宋 葛郯 《水调歌头·舟回平望久之过乌戍值雨少憩向晚复晴》词之一:“应是 阳侯 薄相,催我胸中锦绣,清唱和鸣鸥。”
(2).福薄;福薄之相。 清 赵翼 《杨舍城北登望海楼》诗:“幻影楼臺蜃市观,宝光珠贝龙宫藏……书生薄相那遇之?健笔 韩 苏 枉摩盪。”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柳生》:“子功名无分;万钟之貲,尚可以人谋。然尊閫薄相,恐不能佐君成业。”《文汇月刊》1983年第3期:“唉!我就说妞儿长得俊倒是俊,就是有点薄相。”词语解释:薄才 拼音:bó cái
微薄的才能。犹不才。常用为自谦之辞。 唐 杜甫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献纳紆皇眷,中间謁紫宸。且随诸彦集,方覬薄才伸。” 宋 陆游 《农家》诗之一:“薄才施畎亩,朴学教儿童。”词语解释:薄衣 拼音:báo yī
单薄的衣服词语解释:薄夫 拼音:báo fū
(1).刻薄的人。《孟子·尽心下》:“ 孟子 曰:‘圣人,百世之师也……闻 柳下惠 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上即位之三年,朝廷清明……异时薄夫鄙人,皆洗心易德,务为忠厚,人人自重,耻言人过。” 清 孙枝蔚 《题陈侯祠呈莫翁釐峰》诗:“谁能敦古道,一使薄夫耻。”
(2).平庸浅薄的人。 唐 卢仝 《叹昨日》诗之二:“天下薄夫苦耽酒, 玉川先生 也耽酒;薄夫有钱恣张乐,先生无钱养恬漠。” 宋 林逋 《深居杂兴》诗之三:“薄夫何苦事姦姦,一室琴书自解颜。”词语解释:薄海 拼音:bó hǎi
(1).到达海边。语本《书·益稷》:“州十有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 孔颖达 疏:“外迫四海,言从京师而至于四海也。”《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 常山 以南, 大行 左转,度 河 济 , 阿 甄 以东薄海,为 齐 赵 国。”
(2).泛指海内外广大地区。 宋 陈亮 《祭丘宗卿母硕人臧氏文》:“闺閫之懿不出於乡閭,而足以起薄海之敬。” 清 顾炎武 《恭谒高皇帝御容于灵谷寺》诗:“万方多蹙蹙,薄海日喁喁。”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狡魔不敢拒,出狱在 巴 东。欢声腾薄海,君立万山峰。”词语解释:薄伐 拼音:bó fá
(1).征伐;讨伐。《诗·小雅·出车》:“赫赫 南仲 ,薄伐 西戎 。”《晋书·孙楚传》:“ 宣王 薄伐,猛鋭长驱,师次 辽阳 ,而城池不守。” 清 吴伟业 《滇池铙吹》之三:“ 鬼国 三年劳薄伐,王师五月下殊方。”
(2).即簿伐。指先世官籍。薄,通“ 簿 ”。 汉 应劭 《汉官仪》卷上:“丞,皆选孝廉郎年少薄伐者。”《三国志·魏志·傅嘏传》:“案品状则实才未必当,任薄伐则德行未为敍,如此则殿最之课,未尽人才。”
(3).犹敲击。《老残游记》第十回:“耳中但听得风声,水声,人马蹙踏声,旌旗熠熠声,干戈击轧声,金鼓薄伐声。”词语解释:薄莫 拼音:báo mò
(1).莫,同“ 暮 ”。傍晚。《汉书·霍去病传》:“薄莫,单于遂乘六臝,壮骑可数百,直冒 汉 围西北驰去。” 宋 晁冲之 《书怀寄李相如》诗:“清晨戴星出,薄莫及日还。” 明 杨慎 《春郊即事》诗:“薄莫古堤微雨歇,拳騧仍踏落花还。”
(2).莫,同“ 暮 ”。比喻暮年,晚年。 南朝 宋 颜延之 《吊张茂度书》:“薄莫之人,冀其方见慰説,岂谓中年,奄为长往,闻问悼心,有兼恒痛。”词语解释:薄劣 拼音:báo liè
(1).低劣;拙劣。有时用为谦辞。《后汉书·孔融传》:“ 朱 、 彭 、 寇 、 贾 ,为世壮士,爱恶相攻,能为国忧。至於轻弱薄劣,犹昆虫之相囓,适足还害其身,诚无所至也。”《文选·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彼美丘园道,喟焉伤薄劣。” 李周翰 注:“美 孔令 得归丘园之道,叹伤己之薄劣不如也。” 唐 杜甫 《独酌》诗:“薄劣惭真隐,幽偏得自怡。” 明 李东阳 《〈北上录〉序》:“古者使臣以不辱君命为职……自揣薄劣,徒以文事承任使,而关於政者,甚不细。” 清 方文 《王雷臣侍御招同沉仲连李叔则梁公狄夜集黍酒宋甆喜而作歌》:“ 淮 酒何物浪得名,其味重浊少轻清。五加皮甜苦蒿苦,除此薄劣不足评。”
(2).犹薄情。 宋 张元干 《踏莎行》词:“薄劣东风,夭斜落絮,明朝重觅吹笙路。” 元 柯丹丘 《荆钗记·时祀》:“懊恨娘行忒薄劣,抛闪得两分离在中路里。” 清 洪昇 《长生殿·补恨》:“伤嗟!岂是他顿薄劣?想那日遭磨刦,兵刃纵横,社稷阽危。蒙难君王,怎护臣妾?”
(3).犹纤弱。 元 宋方壶 《一枝花·蚊虫》套曲:“妖嬈体态轻,薄劣腰肢细。”
(4).顽皮;顽劣。 宋 苏轼 《东坡志林·途巷小儿听说三国语》:“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輒与钱,令聚坐,听説古话。”词语解释:薄蚀 拼音:bó shí
薄食。《吕氏春秋·明理》:“其月有薄蚀。” 高诱 注:“薄,迫也。日月激会相掩,名为薄蚀。”《史记·天官书论》:“逆行所守,及他星逆行,日月薄蚀,皆以为占。”《旧唐书·方伎传·孙思邈》:“故五纬盈缩,星辰错行,日月薄蚀,孛彗飞流,此天地之危诊也。” 清 龚自珍 《壬癸之际胎观第四》:“大薄蚀,大崩竭,起於胶固。”参见“ 薄食 ”。
词语解释:薄食 拼音:bó shí
(1).指日月相掩食。《汉书·天文志》:“彗孛飞流,日月薄食。”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日月无光曰薄……或曰不交而食曰薄。’ 韦昭 曰:‘气往迫之为薄,亏毁曰食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比阴阳错谬,日月薄食。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大赦天下。” 明 王鏊 《震泽长语·象纬》:“晦朔而日月之合,东西同度,南北同道,则月揜日,而日为之食。望而日月之对,同度同道,则月亢日,而月为之食。 黄祥翁 云:‘日行黄道,月有九会,遇交则有薄食之变。’”
(2).粗劣的食物。《后汉书·羊续传》:“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 续 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 隋 王通 《中说·事君》:“恶衣薄食,少思寡欲,今人以为诈,我则好诈焉。”词语解释:薄技 拼音:bó jì
微小的技能;浅薄的才能。有时用作谦辞。《史记·货殖列传》:“卖浆,小业也,而 张氏 千万。洒削,薄技也,而 郅氏 鼎食。”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 昉 尝以笔札见知,思以薄技效德。” 宋 苏轼 《新滩》诗:“区区舟上人,薄技安敢呈。” 郑观应 《盛世危言·技艺》:“其於工艺一事,简陋因循,习焉不讲也久矣……乃后世概以工匠轻之,以舆隶概之,以片长薄技鄙数之。”词语解释:薄媚 拼音:báo mèi
(1).淡雅娇媚的样子。 唐 章孝标 《贻美人》诗:“诸侯帐下惯新妆,皆怯 刘 家薄媚娘。” 前蜀 王衍 《甘州曲》:“画罗裙,能解束,称腰身。柳眉桃脸不胜春,薄媚足精神,可惜沦落在风尘。” 宋 黄庭坚 《清平乐》词:“舞回脸玉胸酥,缠头一斛明珠。日日 梁州 薄媚,年年金菊茱萸。”
(2).詈词。意为放肆、捣蛋等。 唐 杜甫 《少年行》:“马上谁家薄媚郎,临阶下马坐人牀。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唐 张鷟 《游仙窟》:“可憎病鹊,夜半惊人;薄媚狂鸡,三更唱晓。”《敦煌变文集·燕子赋》:“凤凰当处分:‘二鸟近前头!不言我早悉,事状见嘍嘍。薄媚黄头鸟,便漫説缘由;急手还他窟,不得更勾留。’”
(3). 唐 教坊曲调名, 宋 因袭之。 唐 刘禹锡 《曹刚》诗有“一听 曹刚 弹《薄媚》”之句。 宋 董颖 有《薄媚·西子词》,曲词今犹存。词语解释:薄利 拼音:bó lì
微小的利益或利润。 元 宋无 《梢水》诗:“拔矴张篷岂暂停,为贪薄利故轻生。”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四:“我们在向农民供应工业品方面,采取薄利多销、稳定物价或适当降价的政策。”词语解释:薄少 拼音:báo shǎo
稀少;微薄。 三国 蜀 诸葛亮 《又与孙权书》:“所送白毦薄少,重见辞谢,益以增惭。” 唐 韩愈 《寄卢仝》诗:“俸钱供给公私餘,时致薄少助祭祀。” 宋 苏轼 《吕承奉读书作诗不已贫甚》诗:“为语里长者,德齿敬已古。如翁有几人,薄少可时助。”词语解释:薄收 拼音:bó shōu
收成不好。 宋 范成大 《冬舂行》:“去年薄收饭不足,今年顿顿炊白玉。”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 吴 越 之田,苦於赋役之困累; 齐 晋 之田,苦於水旱之薄收;可畜田者,惟 闽 广 耳。”词语解释:薄产
微薄的产业。有时为谦辞。 唐 沉佺期 《答魑魅代书寄家人》诗:“上京无薄产,故里絶穷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邑有 成名 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訥,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 清 吴敏树 《程日新先生家传》:“卒以教读,致有薄产,遗之子孙。”词语解释:薄纱 拼音:báo shā
菲薄的纱制品或透明织物。例如:披上薄纱的睡衣。词语解释:薄荷 拼音:bò he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有四棱,叶子对生,花呈红、白或淡紫色,茎和叶子有清凉的香味,可以入药,或用于食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薄荷》:“薄荷,人多栽蒔。二月宿根生苗,清明前后分之。方茎赤色,其叶对生,初时形长而头圆,及长则尖。 吴 、 越 、 川 、 湖 人多以代茶……入药以 苏 产为胜。”词语解释:薄材 拼音:bó cái
(1).单薄,纤弱。《汉书·严助传》:“且 越 人緜力薄材,不能陆战,又无车骑弓弩之用,然而不可入者,以保地险,而中国之人不能其水土也。”
(2).薄才。 宋 曾巩 《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节推》诗:“薄材顽钝待磨琢,旧学抢攘期反覆。”词语解释:薄夜 拼音:bó yè
(1).傍晚;夜初。 唐 张祜 《杂曲歌辞·水鼓子》:“雕弓白羽猎初回,薄夜牛羊復下来。” 清 袁枚 《新齐谐·勾魂卒》:“ 苏州 余 姓者,好鬭蟋蟀,每秋暮,擕盆往 葑门 外搜取,薄夜方归。”
(2).犹短夜。指破晓之前一段很短的时间。 南朝 陈 徐陵 《春情》诗:“风光今旦动,雪色故年残。薄夜迎新节,当壚却晚寒。”
(3).指一种薄饼。《初学记》卷二六引 晋 束晳 《饼赋》:“炎律方回,纯阳布畅,服絺饮冰,随阴而凉,此时为饼,莫若薄夜。” 清 方以智 《通雅·饮食》:“薄夜,薄饼也…… 荀氏 《四时列饌传》:‘夏祀以薄夜代馒头。’”词语解释:薄质 拼音:báo zhì
(1).指资质鄙陋、才能低下的人。多为谦辞。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徐干》:“末涂幸休明,栖集建薄质。已免负薪苦,仍游椒兰室。” 宋 曾巩 《授中书舍人谢启》:“如 巩 者,识虑少通,襟灵多蔽……俾专史法,非薄质之能堪;遂掌训词,岂諛能之可称。”
(2).指柔弱单薄的身体。 晋 陆机 《为陆思远妇作》诗:“岁暮饶悲风,洞房凉且清。拊枕循薄质,非君谁见荣。”词语解释:薄业 拼音:bó yè
(1).微薄的产业。多为谦辞。 宋 刘克庄 《谢傅侍郎举著述启》:“ 杜曲 桑麻,粗有先人之薄业。”
(2).勤勉于作业;努力劳作。《管子·轻重戊》:“父老归而治生,丁壮者归而薄业。”词语解释:薄葬 拼音:báo zàng
葬具及丧礼简单、节俭。《荀子·正论》:“太古薄葬,棺厚三寸,衣衾三领。” 汉 王充 《论衡·薄葬》:“贤圣之业,皆以薄葬省用为务。”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叛贼·发冢》:“如 王荆公 清苦,料无厚葬…… 南京 太监 石巖 者,营治寿穴,苦乏大砖,或献言,云近处古塚砖奇大。遂拆以充用,视其碣乃 介甫 也,则薄葬亦受祸矣。”词语解释:薄德
菲德,道德不厚;缺德词语解释:薄艺
小技能词语解释:薄层 拼音:báo céng
任何天然的或人工的物质的薄片或薄板
极薄的层词语解释:薄徒 拼音:báo tú
浅薄无知或浮薄轻佻的人。 唐 元稹 《戒励风俗德音》:“然而信有未孚,理有未至,曾无耻格,益用凋刓,小则综覈之权见侵於下辈,大则枢机之重旁挠於薄徒。” 唐 林宽 《曲江》诗:“倾国妖姬云鬢重,薄徒公子雪衫轻。”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没用处》:“奈何近世薄徒,自为岸谷,以含毫纸墨为末事,以察言守分为名流。”词语解释:薄具 拼音:bó jù
不丰盛的肴馔。多用为谦辞。《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脩薄具而自设兮,君曾不肯兮幸临。” 李善 注:“具,肴饌也。” 宋 司马光 《明日雨止复招子骏尧夫游南园》诗:“更与二三头白友,试携薄具上高臺。” 宋 陆游 《拆号前一日作》诗:“隔日寄声为薄具,石榴应有未开花。”词语解释:薄食 拼音:bó shí
(1).指日月相掩食。《汉书·天文志》:“彗孛飞流,日月薄食。”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日月无光曰薄……或曰不交而食曰薄。’ 韦昭 曰:‘气往迫之为薄,亏毁曰食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比阴阳错谬,日月薄食。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大赦天下。” 明 王鏊 《震泽长语·象纬》:“晦朔而日月之合,东西同度,南北同道,则月揜日,而日为之食。望而日月之对,同度同道,则月亢日,而月为之食。 黄祥翁 云:‘日行黄道,月有九会,遇交则有薄食之变。’”
(2).粗劣的食物。《后汉书·羊续传》:“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 续 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 隋 王通 《中说·事君》:“恶衣薄食,少思寡欲,今人以为诈,我则好诈焉。”词语解释:薄行 拼音:báo xíng
(1).品行不端,轻薄无行。《后汉书·靖王政传》:“ 政 淫欲薄行。后 中山简王 薨, 政 诣 中山 会葬,私取 简王 姬 徐妃 ,又盗迎掖庭出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郭象 者,为人薄行,有儁才。”《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知县听罢,道:‘世间有此薄行之妇!官府不知,乃使鬼来求申,有愧民牧矣。’”
(2).指男子薄情,负心。 唐 蒋防 《霍小玉传》:“风流之士,共感 玉 之多情;豪侠之伦,皆怒生之薄行。”《敦煌曲子词·凤归云徧》:“想君薄行,更不思量,谁为传书与,表妾衷肠。”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二:“ 挺之 薄其妻而爱其子。 严武 年八岁,询其母曰:‘大人常厚 玄英 (原注: 挺之 妾也),未尝慰省阿母,何至于斯乎?’母曰:‘……汝父薄行,嫌吾寝陋。’”词语解释:薄敛 拼音:bó liǎn
(1).减轻赋税。《左传·昭公二十年》:“公説,使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汉书·吴王刘濞传赞》:“ 吴王 擅山海之利,能薄敛以使其众。” 唐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悽惻念诛求,薄敛近休明。”
(2). 元 官署名。《续资治通鉴·元成宗元贞元年》:“己未,罢打捕鹰房总管府及司籍、周用、薄敛等库、 徽州路 银场,各处盐场,仍免 大都 今岁田租。”词语解释:薄暝 拼音:báo míng
犹薄暮。傍晚,天将黑的时候。 宋 宋祁 《海棠》诗:“薄暝霞烘烂,平明露濯鲜。” 明 高启 《梅花》诗之二:“薄暝山家松树下,嫩寒江店杏花前。”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许生 ﹞瞬息抵家,惘惘若有所失。薄暝, 秋鸿 復来慰。”词语解释:薄伎 拼音:báo jì
薄技。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奏薄伎,出入周卫之中。”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 清 唐甄 《潜书·食难》:“天下惟匹夫匹妇,无能、无所与之人,乃有死亡之患;其有薄伎者,虽困穷无伤也。”词语解释:薄陋 拼音:báo lòu
(1).浅薄;鄙陋。自谦之辞。《汉书·邹阳传》:“ 王先生 曰:‘吾先日欲献愚计,以为众不可盖,窃自薄陋不敢道也。’” 宋 曾巩 《皇妣仙源县太君周氏焚黄文》:“ 巩 薄陋,获守绪业,常惧失坠,赖先君先夫人餘泽,有列位于朝。” 清 吴敏树 《与朱伯韩书》:“其才之与学,虽已薄陋,而其矫厉自直之气,差欲不后於古人。”
(2).粗陋。 唐 杜甫 《棕拂子》诗:“椶拂且薄陋,岂知身効能。”《新五代史·杂传十·刘审交》:“出视民田,见民耕器薄陋,乃取 河北 耕器为范,为民更铸。”词语解释:薄恶 拼音:báo è
(1).土地贫瘠。《周礼·夏官·大司马》“上地食者参之二……下地食者参之一”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上地谓肥美田也。食者参之二,假令一家有三顷,岁种二顷,休其一顷。下地食者参之一。田薄恶者所休多。”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耕田》:“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
(2).指风俗等浇薄,不淳厚。《汉书·礼乐志》:“自古以来,未尝以乱济乱,大败天下如 秦 者也。习俗薄恶,民人抵冒。” 宋 曾巩 《熙宁转对疏》:“察今之天下,则风俗日以薄恶,纪纲日以弛坏。” 明 袁宏道 《与陈正甫提学书》:“近日士习尤觉薄恶,宽则如慈母之养骄子,必且聚党犯上。”词语解释:薄躯 拼音:báo qū
微贱的生命。谦辞。 汉 王粲 《鹖赋》:“令薄躯以免害,从 孔 鹤于园湄。” 明 刘基 《吊岳将军赋》:“捐薄躯以报主兮,乃忠臣之素心。”词语解释:薄征
减轻租税词语解释:薄躬 拼音:báo gōng
自身。谦辞。《梁书·徐勉传》:“吾家世清廉,故常居贫素……薄躬遭逢,遂至今日,尊官厚禄,可谓备之。” 唐 杜甫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诗:“严城殊未掩,清宴已知终。何补参军乏,欢娱到薄躬。” 明 陈宗之 《汉道》诗:“乾坤虽浩广,无隙置薄躬。”词语解释:薄身 拼音:báo shēn
(1).犹贱躯。用作谦辞。《文选·王粲〈从军诗〉之四》:“我有素餐责,诚愧伐檀人。虽无鈆刀用,庶几奋薄身。” 李周翰 注:“言我虽无鈆刀一割之用,庶几奋微薄之身,愿以立功事。”
(2).谓物质生活很俭约。《文选·颜延之〈陶徵士诔〉》:“岂若夫子,因心违事,畏荣好古,薄身厚志。” 刘良 注:“薄身,谓自俭约;厚志,谓敦道德也。”词语解释:薄明 拼音:bó míng
微明。指光线微弱,仅能依稀辨物。 鲁迅 《热风·随感录五十九》:“在刀光火色衰微中,看出一种薄明的天色,便是新世纪的曙光。” 沉从文 《丈夫》:“圆而发乌金光泽的板栗便在薄明的船舱里各处滚去。” 梁斌 《红旗谱》四八:“﹝ 张嘉庆 ﹞猛的听得噗嚓一声响,从路西投过一卷东西来。在薄明中,伸手一摸是大饼,还温温儿的。”词语解释:薄曲 拼音:bó qǔ
养蚕的器具。多用竹篾或苇篾编制。薄,通“ 箔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勃 以织薄曲为生。” 司马贞 索隐:“谓 勃 本以织蚕薄为生业也。 韦昭 云‘北方谓薄为曲’。 许慎 注《淮南》云‘曲,苇薄也’。” 宋 王观国 《学林》卷九:“《史记·周勃传》中‘ 勃 以织薄曲为生’……按薄曲,蚕具也,本用从竹簿字,亦通用从草薄字耳。亦如筁者蚕具也,亦通用曲字耳。”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诗之十七:“老蚕成雪茧,吐丝乱纷紜。伐苇作薄曲,束缚齐榛榛。”词语解释:薄刑 拼音:bó xíng
(1).轻罪;轻刑。《礼记·月令》:“﹝孟夏之月﹞断薄刑,决小罪,出轻繫。”《国语·鲁语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后汉书·鲁恭传》:“初, 和帝 末,下令麦秋得案验薄刑,而州郡好以苛察为政,因此遂盛夏断狱。”
(2).减损刑罚;不以刑罚为重。 汉 班固 《白虎通·考黜》:“诸侯始封,爵土相随者何?君子重德薄刑,赏宜从重。”词语解释:薄晓 拼音:bó xiǎo
(1).犹略知。多为谦辞。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 张循王 问老卒﹞曰:‘汝会做甚事?’对曰:‘诸事薄晓,如回易之类,亦粗能之。’”
(2).拂晓。 王树枏 《武汉战纪》:“十日薄晓,再攻 汉口 市街。”词语解释:薄装 拼音:báo zhuāng
见“ 薄妆 ”。
词语解释:薄妆 拼音:báo zhuāng
亦作“ 薄装 ”。亦作“ 薄粧 ”。 淡妆。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序:“嫷被服,侻薄装,沐兰泽,含若芳。” 南朝 梁 沉约 《丽人赋》:“垂罗曳锦,鸣瑶动翠;来脱薄粧,去留餘腻。” 唐 王维 《扶南曲歌词》之四:“入春轻衣好,半夜薄妆成。” 宋 王安石 《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诗之一:“ 汉 宫娇额半涂黄,粉色凌寒透薄装。” 清 唐孙华 《题文姬入塞图》诗:“追逐贤王十二载,薄妆瘦尽纤腰肢。”词语解释:薄遽 拼音:báo jù
急迫。《汉书·严助传》:“王居远,事薄遽,不与王同其计。” 颜师古 注:“ 如淳 曰:‘薄,迫也。言事迫,不暇得先与王共议之……’薄,迫,是也。遽,速也。” 宋 王安石 《酬王詹叔奉使江东访茶法利害见寄》诗:“王程虽薄遽,邦法难卤莽。” 宋 秦观 《泸州使君任公墓表》:“公知其谋,乃録使者不法事关 瀘州 十有五条上之,使者薄遽不知所为。”词语解释:薄奠 拼音:báo diàn
短篇小说。郁达夫作。1924年发表。一人力车夫企望买一辆旧车以摆脱被剥削的境地,但愿望始终未能实现,一家人的生活难以维持。小说中的“我”在车夫死后买了一辆纸糊的车去坟上祭奠。作品被誉为“一篇悲愤诗式的小说”。词语解释:薄落 拼音:báo luò
(1).犹落魄。潦倒失意。古代戏曲中常用以形容科场失败后颓丧不得志的样子。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二折:“你齎发呵,与那个陷本的商贾,你齎发呵,与那个受困的官员,你齎发呵,与那个薄落的书生。” 元 范康 《竹叶舟》楔子:“仁兄今日虽然薄落,一朝运至时来,为师为相,做出那 伊尹 、 傅説 的事业,又何难哉。”
(2).藩篱。《三国志·吴志·徐盛传》:“后 魏文帝 大出,有渡 江 之志, 盛 建计从 建业 筑围,作薄落,围上设假楼, 江 中浮船。”词语解释:薄慢 拼音:báo màn
怠慢。 清 刘大櫆 《胡母谢太孺人传》:“即常所往来中,其稍属儒冠端亮者,太孺人未尝敢薄慢。”词语解释:薄待 拼音:bó dài
轻视;亏待。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五:“ 公伯寮 为 孔子 弟子……《汉书·古今人表》列在中上,本非薄待斯人。” 鲁迅 《彷徨·弟兄》:“自己的三个孩子,他的两个,养活尚且难,还能进学校去读书么?只给一两个读书呢,那自然是自己的 康儿 最聪明--然而大家一定要批评,说是薄待了兄弟的孩子。”词语解释:薄心肠 拼音:bó xīn cháng
言待人寡恩无义。《南史·贼臣传·侯景》:“ 景 谓左右曰:‘我知 吴 儿老公薄心肠。’” 明 李东阳 《拟古乐府·吴老公》:“ 吴老公 ,薄心肠……彼穷归义弃不祥,公心不薄尔可忘? 梁 家养客如养狼,狼入彼室坏彼堂。”词语解释:薄馔 拼音:báo zhuàn
粗劣的饭食。多为谦辞。 明 李蔉 《晓梦陈晦伯十二韵》:“溪水鸣小筵,花林具薄饌。” 鲁迅 《书信集·致许广平》:“吾生倘能赦兹愚劣,使师得备薄饌……俾罄愚诚,不胜厚幸。”词语解释:薄面 拼音:báo miàn
(1).微薄的情面。用作谦辞。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二折:“因为老身薄面,误了学士公事,老身知感不尽。”《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 顾提控 ﹞一径到州前来见捕盗厅官人道:‘ 顾某 有个下处主人 江溶 ,是个良善人户,今被海贼所扳,想必是仇家陷害,望乞爷臺为 顾某 薄面周全则个。’”京剧《白蛇传》第十场:“ 许 :娘子,今日佳节,看卑人薄面,饮干了吧。”
(2).害羞的脸。《红楼梦》第二三回:“ 黛玉 听了,不觉带腮连耳的通红了,登时竪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双似睁非睁的眼,桃腮带怒,薄面含嗔。”词语解释:薄设 拼音:báo shè
设小酌、便宴。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阳羡书生》:“书生乃出笼谓 彦 曰:‘欲为君薄设。’ 彦 曰:‘善。’乃口中吐出一铜奩子,奩子中具诸肴饌。”《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纪老三 道:‘多承两位不弃,足感盛情。待明日看了货,完了正事,另治个薄设,从容请教,就此结义何如?’”词语解释:薄责 拼音:bó zé
(1).用低标准来要求。《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於人,则远怨矣。”
(2).轻微的责备或责罚。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而自 建隆 以来,未尝罪一言者,纵有薄责,旋即超升。”《明史·徐阶传》:“故圣帝明王,有言必察。即不实,小者置之,大则薄责而容之,以鼓来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生色》:“俄邻子以执奸自首,既薄责逐释讫;而妇兄 马彪 素健讼,具词控妹冤。”
(3).簿责。根据文书所列的罪状来诘责审理。 宋 范仲淹 《宋故卫尉少卿分司西京胡公神道铭》序:“公於部中择其挟贵人势力,州县不敢动者一二家,薄责于庭,众皆大惧。”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职掌纪略》:“奉旨将掌厂值日内臣 贺尧年 、监督主事 蔡宸恩 下狱薄责之。”词语解释:薄松松 拼音:báo sōng sōng
形容薄而柔细的样子。 唐 王建 《宫词》之四二:“蜂鬚蝉翅薄鬆鬆,浮动搔头似有风。”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一折:“则见他娇滴滴颜如玉,薄鬆鬆髩似蝉。”词语解释:薄持 拼音:báo chí
一种薄饼。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晋 束晳 《饼赋》有馒头、薄持、起溲、牢九之号,惟馒头至今名存,而起溲、牢九皆莫晓为何物。薄持, 荀氏 又谓之薄夜,亦莫知何物也。”按《归田录》所引 晋 束晳 《饼赋》之“薄持”,《北堂书钞》卷一四四、《太平御览》卷八六○都作“薄壮”,《初学记》卷二六作“薄夜”。参见。参见“薄夜”。
词语解释:薄夜 拼音:bó yè
(1).傍晚;夜初。 唐 张祜 《杂曲歌辞·水鼓子》:“雕弓白羽猎初回,薄夜牛羊復下来。” 清 袁枚 《新齐谐·勾魂卒》:“ 苏州 余 姓者,好鬭蟋蟀,每秋暮,擕盆往 葑门 外搜取,薄夜方归。”
(2).犹短夜。指破晓之前一段很短的时间。 南朝 陈 徐陵 《春情》诗:“风光今旦动,雪色故年残。薄夜迎新节,当壚却晚寒。”
(3).指一种薄饼。《初学记》卷二六引 晋 束晳 《饼赋》:“炎律方回,纯阳布畅,服絺饮冰,随阴而凉,此时为饼,莫若薄夜。” 清 方以智 《通雅·饮食》:“薄夜,薄饼也…… 荀氏 《四时列饌传》:‘夏祀以薄夜代馒头。’”词语解释:薄终 拼音:báo zhōng
谓不能善终。《文选·曹植〈箜篌引〉》:“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刘良 注:“久要,久交也。薄终,薄行於终,义所非也。”词语解释:薄气 拼音:báo qì
(1).谓阴气相搏。《淮南子·原道训》:“人大怒破阴,大喜坠阳;薄气发瘖,惊怖为狂。”按,《素问·宣明五气篇》:“搏阳则巔疾,搏阴则为瘖。”
(2).方言。气量小。 孙犁 《白洋淀纪事·村歌上篇》:“可是俺们那组,都说大家既是合事,才组织到一块,不愿意分斤拨两的,显着薄气,又嫌麻烦。”词语解释:薄笨车 拼音:báo bèn chē
一种制作粗简而行驶不快的车子。《宋书·隐逸传·刘凝之》:“妻亦能不慕荣华,与 凝之 共安俭苦。夫妻共乘薄笨车,出市买易,周用之外,輒以施人。”《后汉书·郭太传》“ 林宗 唯与 李膺 同舟而济” 王先谦 集解引 清 惠栋 曰:“ 商芸 《小説》云:‘ 林宗 游京师,当还乡里,送车千许乘, 李膺 亦在焉。众人皆诣大槐客舍而别,独 膺 与 林宗 共载,乘薄笨车,上大槐坂。观者数百人,引领望之,眇若 松 乔 之在霄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其仙自称 卧虎山人 ,不言休咎,惟与人唱和诗词……咏车,限舟字。曰:‘浅水潺潺二尺餘,轻舟来往兴何如?回头岸上春泥滑,愁杀疲牛薄笨车。’”词语解释:薄狩 拼音:bó shòu
搏兽;打猎。 晋 陆云 《南征赋》:“我徒既闲,顺时讲武,薄狩于原。” 唐 李峤 《奉和杜员外扈从教阅》:“杪冬严杀气,穷纪送頽光。薄狩三农隙,大閲五戎场。”词语解释:薄悻
薄情;负心词语解释:薄亲
谦词。称自己的亲戚词语解释:薄片 拼音:báo piàn
从物品上切出的扁薄部分
常指某物被加工成的扁平片。例如:干粮的薄片。词语解释:薄饼 拼音:báo bǐng
(薄báo)一种面食。用烫面做成很薄的饼,两张相迭,烙熟后能揭开。《周书·王罴传》:“尝有臺使, 羆 为其设食。使乃裂其薄饼缘……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慙。”《儒林外史》第十四回:“恰好一个乡里人捧着许多烫麵薄饼来卖。”《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每人要了一斤半面的薄饼,有的抹上点子生酱,卷上棵葱;有的就蘸着那黄沙碗里的盐水烂葱,吃了个满口香甜。”词语解释:薄域 拼音:báo yù
穷乡僻壤。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赣水》:“ 桓帝 问尚书令 陈蕃 :‘ 徐稚 、 袁閎 ,谁为先后?’ 蕃 答称:‘ 袁 生公族,不鏤自雕。至 徐稚 ,杰出薄域,故宜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