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纸上声 齿[mǐ][jī,几案]使[详注1][徵羽][详注2][详注3][诺也][pǐ,否泰][lěi][bèi,名词][mǐ][yǐ][zhǐ][详注4][chuǎi chuài][zǐ][详注5][详注6][nǐ][shì dì][xǐ lǐ][guī xī][yǐ][详注7][克也,任也][guī][ní,音你。声也。][shī][guǐ][lěi]氿[guǐ][qì][详注8][音跂。《广韵》行喘息貌][dǐ]俿[lǐ]


注1:使 式至切。遣人聘问曰使。《前汉·韩信传》发一乘之使,下咫尺之书。又《鬼谷子抵巇篇》圣人者,天地之使也。《淮南子·天文训》四时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
注2:箠 音捶。击马策也。《史记·张耳陈余传》杖马箠,下赵数十城。
注3:花 《唐韻》韋委切,音蔿。《玉篇》花榮也。《拾遺記》西王母進洞淵紅蘤。《唐書·西域傳》王坐金蘤榻。
注4:机 音几。《说文》木名。《山海经》单狐之山多机木。《郭注》状如榆,可烧以粪田。 又与几通。《易·涣卦》涣奔其机。《注》承物者也。《家语》仰视榱桷,俯察机筵。《注》机作几。
注5:萎 音委。药草。《尔雅·释草》荧,委萎。《注》萎蕤也。《韩愈诗》萎蕤缀蓝瑛。《注》萎蕤,青花圆实。亦作荽蕤。
注6:庳 脾上声。《说文》庳中,伏舍。一曰屋卑。《左传·襄三十一年》宫室卑庳。
注7:哆 音侈。《说文》张口也。《诗·小雅》哆兮侈兮,成是南箕。《传》哆,大貌
注8:坻 《广韵》《正韵》诸氏切《集韵》《韵会》掌氏切,音纸。止也。《左传·昭二十九年》蔡墨论养龙官曰:官宿其业,其物乃至,若泯弃之,物乃坻伏。
末字词组
梅蕊浪蕊霜蕊双蕊英蕊碧蕊赪蕊意蕊
玉蕊琼蕊小蕊檀蕊烟蕊石蕊雄蕊敷蕊
金蕊嫩蕊寒蕊瑶蕊丽蕊须蕊雌蕊稚蕊
花蕊香蕊素蕊槐蕊绽蕊内蕊鼻蕊吹叶嚼蕊
冷蕊黄蕊桃蕊艳蕊梨蕊金鹅蕊浮花浪蕊吹花嚼蕊

词语解释:梅蕊  拼音:méi ruǐ
梅花蓓蕾。 宋 欧阳修 《蝶恋花》词:“腊雪初消梅蕊绽。梅雪相和,喜鹊穿花转。” 宋 朱熹 《和李伯玉用东坡韵赋梅花》:“忽闻梅蕊腊前破, 楚 客不爱兰佩昏。” 宋 韩淲 《贺新郎·十三日小园梅枝微红点缀便觉可句》词:“梅蕊依稀矣。岁华深、翛然但把,杖蔾閒倚。”
词语解释:玉蕊  拼音:yù ruǐ
亦作“ 玉蘂 ”。
(1).玉的精英。《汉武内传》:“ 王母 曰:‘ 昌城 玉蕊, 夜山 火玉,有得食之,后天而老。’” 晋 庾阐 《游仙诗》之八:“朝餐云英玉蕊,夕挹玉膏石髓。” 南朝 梁 庾肩吾 《东宫玉帐山铭》:“玉蕊难移,金花不落。隐士弹琴,仙人看博。”
(2).即玉蕊花。 唐 白居易 《代书一百韵寄微之》:“ 唐昌 玉蕊会, 崇敬 牡丹期。”《群音类选·端正好·游春》套曲:“牡丹亭娇容腻粉,芍药圃浓香艳蕋,玉蕋山茶间紫薇。” 清 方文 《红豆》诗:“花似 扬州 玉蘂开,实如 南海 紺珠来。”参见“ 玉蕊花 ”。
(3).指花苞。 宋 梅尧臣 《咏王宗说园黄木芙蓉》:“玉蕊圻蒸粟,金房落晚霞。” 元 商衟 《天净沙》曲:“雪飞柳絮梨花。梅开玉蕊琼葩。云淡帘筛月华。” 清 汪懋麟 《闰三月三日饮华溪石上》诗之二:“玉蘂沿谿放得齐,画楼檐榜喜新题。”
(4).喻雪花。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虞令公早慧》:“ 虞令公 仲文质夫 四岁,赋《雪花诗》云:‘琼英与玉蕊,片片落阶墀。’”
词语解释:玉蕊花  拼音:yù ruǐ huā
亦作“ 玉蘂花 ”。 花名。即琼花。 唐 刘禹锡 《和严给事闻唐昌观玉蕊花下有游仙二绝》之一:“玉女来看玉蕊花,异香先引七香车。”蕊,一本作“ 蘂 ”。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 扬州 后土庙 有琼花一株,或云自 唐 所植,即 李卫公 所谓玉蕊花。”一说为瑒花。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今瑒花即玉蘂花也。 介甫 以比瑒,谓当用此瑒字。盖瑒,玉名,取其白。 山谷 又名为山矾矾,谓可以染也…… 唐昌 玉蕊,以少故见珍耳。”
词语解释:金蕊  拼音:jīn ruǐ
亦作“ 金蘂 ”。
(1).金色花蕊。 唐 元稹 《红芍药》诗:“繁丝蹙金蕊,高燄当鑪火。” 唐 秦韬玉 《牡丹》诗:“压枝金蘂香如扑,逐朵檀心巧胜裁。” 前蜀 毛文锡 《月宫春》词:“水晶宫里桂花开,神仙探几回。红芳金蘂,绣重臺。低倾玛瑙杯。”
(2).菊的异名。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玉树始落,金蘂初荣。” 宋 欧阳修 《希真堂东手种菊花十月始开》诗:“君看金蕊正芬敷,晓日浮霜相照耀。”
词语解释:花蕊  拼音:huā ruǐ
亦作“ 花蘂 ”。
(1).花的雄蕊和雌蕊的统称。 南朝 梁 何思澄 《奉和湘东王教班婕妤》:“虚殿帘帷静,闲阶花蕊香。” 唐 孟浩然 《夏日辨玉法师茅斋》诗:“物华皆可翫,花蘂四时芳。” 唐 李商隐 《春日》诗:“蝶衔花蕊蜂衔粉,共助青楼一日忙。”
(2).含苞未放的花,花蕾。 唐 杜甫 《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诗:“鬢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 宋 范成大 《瑞香花》诗:“酒恶休拈花蘂嗅,花气醉人醲胜酒。”
词语解释:冷蕊  拼音:lěng ruǐ
寒天的花。多指梅花。 唐 杜甫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诗之二:“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疎枝半不禁。” 宋 张元干 《十月桃》词:“撩人冷蕊,浑似当时,无语低鬟。” 明 张祥鸢 《水边梅》诗:“暗香稍稍能相媚,冷蕊娟娟不自持。”
词语解释:浪蕊  拼音:làng ruǐ
亦作“ 浪蘂 ”。
(1).盛开的花。 宋 叶适 《北斋》诗之二:“幽深容浪蘂,润泽长芳荄。”
(2).不结实的花。喻指爱情不真挚、不专一。 明 梅鼎祚 《玉合记·投合》:“浮踪虽浪蕊,薄命叹飞蓬。”
词语解释:琼蕊  拼音:qióng ruǐ
(1).玉英,玉花。《文选·张衡〈西京赋〉》:“屑琼蕊以朝餐,必性命之可度。” 李周翰 注:“琼蕊,玉英也。” 晋 陆机 《叹逝赋》:“懟琼蕊之无徵,恨朝霞之难挹。”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七:“ 崑山 採琼蕊,可以鍊精魄。”
(2).美称白色的花。 晋 陆机 《拟涉江采芙蓉》诗:“上山采琼蕊,穷谷饶芳兰。” 隋 杨素 《赠薛播州》诗之十三:“山河散琼蕊,庭树下丹滋。” 唐 杜甫 《夔州歌》之五:“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鳧雏入蒋牙。” 仇兆鳌 注:“言花之白也。” 元 周巽 《水驿梅》诗:“官亭芳树倚寒江,琼蕊疎疎映琐窗。”
词语解释:嫩蕊  拼音:nèn ruǐ
(1).含苞欲放的花。 唐 杜甫 《滕王亭子》诗之一:“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斑。”蕊,一本作“ 蘂 ”。 宋 王安石 《招叶致远》诗:“山桃溪杏两三栽,嫩蕊商量细细开。”
(2).茶名。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户部·茶式》:“仙芝、嫩蕊、福金、禄合、运合、庆合、指合出 饶州 、 池州 。”
词语解释:香蕊  拼音:xiāng ruǐ
亦作“ 香蘂 ”。
(1).花蕊。
(2).借指美貌女子的面容。 前蜀 魏承班 《木兰花》词:“凝然愁望静相思,一双笑靨嚬香蘂。”
词语解释:黄蕊  拼音:huáng ruǐ
黄色花蕊。 南朝 陈 沉烱 《六府诗》:“金花散黄蕋,蕙草杂芳蓀。”
词语解释:霜蕊  拼音:shuāng ruǐ
指菊花。 宋 苏轼 《送颜复兼寄王巩》诗:“苦恨相思不相见,约我重阳嗅霜蕊。” 宋 苏轼 《九日寻臻闍黎遂泛小舟至勤师院》诗之一:“试碾露芽烹白雪,休拈霜蕊嚼黄金。”
词语解释:小蕊  拼音:xiǎo ruǐ
花中蕊须顶端长有粉囊者,即雄蕊。诗词中常指绽开的花朵。 宋 晏几道 《南乡子》词:“小蕊受春风,日日宫花花树中。” 宋 陈亮 《采桑子》词:“桃花已作东风笑,小蕊嫣然,春色暄妍,缓步烟霞到洞天。”
词语解释:寒蕊  拼音:hán ruǐ
犹寒花。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庭前白菊花谢偶书所怀见寄》诗:“寒蕊差池落,清香断续来。”
词语解释:素蕊  拼音:sù ruǐ
白花。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抽红英於紫蔕,衔素蘂於青跗。”《艺文类聚》卷八六引 南朝 梁 刘孝绰 《咏梨花应令诗》:“詎疋龙楼下,素蘂暎朱扉。”
词语解释:桃蕊  拼音:táo ruǐ
桃花花苞。 唐 温庭筠 《春暮宴罢寄宋寿先辈》诗:“窗间桃蕊宿妆在,雨后牡丹春睡浓。” 元 周文质 《折桂令·过多景楼》曲:“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
词语解释:双蕊  拼音:shuāng ruǐ
一个烛芯上结出的两个烛花。旧时认为是喜事的征兆。 宋 吕渭老 《念奴娇·赠希文宠姬》词:“素鲤频传,蕉心微展,双蕊明红烛。”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七场:“昨夜烛花结了个双蕊,烛花双蕊,喜事来。”
词语解释:檀蕊  拼音:tán ruǐ
浅红色的花蕊。 元 杜本 《题柯敬仲梅》诗:“点点苔枝缀玉,疎疎檀蘂凝香。”
词语解释:瑶蕊  拼音:yáo ruǐ
亦作“瑶蕊”。亦作“瑶繠”。 传说中玉树的花蕊。 元 陈樵 《东阳县学晖映楼赋》:“慕 张生 之絶尘兮,採瑶蕊於仙侧。”
词语解释:槐蕊  拼音:huái ruǐ
槐花。 唐 李昌符 《与友人会》诗:“蝉吟槐蕊落,的的是愁端。”
词语解释:艳蕊  拼音:yàn ruǐ
艳丽的花朵。 唐 杜甫 《陪诸公上白帝城头宴越公堂之作》诗:“坐接春盃气,心伤艳蘂梢。” 清 宫鸿历 《李木庵先生壁上观李松岚画松歌》:“艳蘂浓花世所尚,吾徒冷落知谁向。”
词语解释:英蕊  拼音:yīng ruǐ
亦作“ 英蘂 ”。 花;鲜艳的花。 晋 刘琨 《答卢谌》诗:“英蘂夏落,毒卉冬敷。”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书生》:“ 开元 、 天寳 中,有 崔书生 者,於 东周 逻谷口 居,好植花竹,乃於户外别蒔名花,春暮之时,英蕊芬郁,远闻百步。”
词语解释:烟蕊  拼音:yān ruǐ
水气蒸润的花蕊。 唐 陆龟蒙 《秦和袭美病中书情寄上崔谏议次韵》:“庭前有蝶争烟蕊,帘外无人报水筒。” 唐 曹唐 《送羽人王锡归罗浮》诗:“最爱 葛洪 寻药处,露苗烟蕊满山春。”
词语解释:丽蕊  拼音:lì ruǐ
美丽的花。 唐 孟郊 《邀人赏蔷薇》诗:“丽蘂惜未扫,宛枝长更紆。”
词语解释:绽蕊  拼音:zhàn ruǐ
开放的花。 唐 元稹 《酬孝甫见赠》诗之四:“曾经绰立侍丹墀,绽蕊宫花拂面枝。” 清 钮琇 《觚賸·牡丹述》:“绽蕊结绣,蜷曲下垂,二红并妍,难第甲乙。”
词语解释:梨蕊  拼音:lí ruǐ
梨花。 南朝 梁 萧子云 《东郊望春酬王建安隽晚游》诗:“ 金塘 緑泉满, 上园 梨蕊落。”
词语解释:碧蕊  拼音:bì ruǐ
绿色花蕊。特指昙花的花苞。 明 屠隆 《昙花记·西游净土》:“疎枝亚,碧蘂敷,庄严真不数天都。”
词语解释:石蕊  拼音:shí ruǐ
亦作“ 石蘂 ”。 地衣类植物。产于山地,可代茶。 晋 王隐 《晋书·地道记·汲郡》:“ 庾衮 入 林虑山 ,食木实,饵石蕊,得长年也。”《晋书·孝友传·庾衮》作“石蘂”。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石蕊》:“其状如花蕊,其味如茶,故名。”
词语解释:须蕊  拼音:xū ruǐ
花蕊。 宋 梅尧臣 《资政王侍郎命赋梅花用芳字》诗:“岂辞尽醉对颜色,频齅竞黏鬚蕊黄。”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草语·秋海棠》:“又有金丝海棠,五出而大瓣,与鬚蕊皆黄。”
词语解释:内蕊  拼音:nèi ruǐ
谓宫花。 唐 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内蕊繁於纈,宫莎软胜绵。” 杨伦 笺注:“内蕊谓宫花。”
词语解释:金鹅蕊  拼音:jīn é ruǐ
桂花。 唐 李白 《赠嵩山焦炼师》诗:“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 王琦 注引 杨升庵 曰:“金鹅蕊,桂也。”
词语解释:赪蕊  拼音:chēng ruǐ
亦作“頳蕊”。 红色的花蕊。 唐 姚合 《和门下李相饯西蜀相公》:“嫩叶抽頳蕊,新苔长翠茸。”
词语解释:雄蕊  拼音:xióng ruǐ
植物名词。种子植物的雄性器官
词语解释:雌蕊  拼音:cí ruǐ
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位于花的中央,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柱头是接受花粉的结构。子房内有胚珠,受精后胚珠形成种子,子房形成果实。一朵花内所有的雌蕊总称为雌蕊群。
词语解释:鼻蕊  拼音:bí ruǐ
鼻毛。 闻一多 《红烛·春之首章》:“凉飔扶着湿润的土气,在鼻蕋间正冲突着。”
词语解释:浮花浪蕊  拼音:fú huā làng ruǐ
亦作“ 浮花浪蕊 ”。
(1).寻常花草。 唐 韩愈 《杏花》诗:“浮花浪蘂镇长有,纔开还落瘴雾中。” 宋 苏轼 《贺新郎·夏景》词:“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蘂都尽,伴君幽独。”
(2).比喻轻浮的人。 宋 周邦彦 《玲珑四犯》词:“浮花浪蘂都相识,谁更曾抬眼。” 元 兰楚芳 《粉蝶儿》套曲:“浮花浪蕊我也多曾见,不似这风流的业寃。”
(3).比喻漂泊的人。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寄子》:“谁道做浮花浪蕊?何日报双亲恩义。”
词语解释:意蕊  拼音:yì ruǐ
亦作“ 意蘂 ”。 指心情,心意。谓其纠结如花蕊,故云。 南朝 梁简文帝 《与广信侯书》:“岂止心灯夜炳,亦乃意蕊晨飞。” 清 赵翼 《静观》诗之二五:“诗词亦復然,意蘂抽萌芽。”《负曝闲谈》第十四回:“ 黄子文 以为是有情于他,喜得心花怒放,意蕋横飞。”
词语解释:敷蕊  拼音:fū ruǐ
犹敷荣。《文选·左思〈蜀都赋〉》:“红葩紫饰,柯叶渐苞,敷蘂葳蕤,落英飘颻。” 张铣 注:“敷,布也。蘂,花心也。”《文选·吴都赋》:“琼枝抗茎而敷蘂,珊瑚幽茂而玲瓏。”
词语解释:稚蕊  拼音:zhì ruǐ
嫩蕊;新长出来的花蕊。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访姨》:“娇香稚蕊,今看玉树成。”
词语解释:吹叶嚼蕊  拼音:chuī yè jiáo ruǐ
(1).谓吹奏、歌唱。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词:“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絃,多情情寄阿谁边?”
(2).引申指反复推敲声律、词藻。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余素不工词,吹花嚼蕊,嗣作遂多。”参见“ 吹叶 ”。
词语解释:吹叶  拼音:chuī yè
(1).衔草木之叶于口,吹之发出乐声。《文选·李陵〈答苏武书〉》“胡笳互动” 李善 注引 晋 傅玄 《〈笳赋〉序》:“吹叶为声。”《续文献通考·乐考十》:“ 张舜民 《使北记》曰:‘胡人吹叶成曲,以番歌相和。’”
(2).古乐器名。《辽史·乐志》:“大乐器:玉磬、方响……吹叶。”
(3).指吹奏吹叶。《新唐书·礼乐志十一》:“歌二人,吹叶一人。”
词语解释:吹花嚼蕊  拼音:chuī huā jiáo ruǐ
见“ 吹叶嚼蕊 ”。
词语解释:吹叶嚼蕊  拼音:chuī yè jiáo ruǐ
(1).谓吹奏、歌唱。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词:“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絃,多情情寄阿谁边?”
(2).引申指反复推敲声律、词藻。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余素不工词,吹花嚼蕊,嗣作遂多。”参见“ 吹叶 ”。
词语解释:吹叶  拼音:chuī yè
(1).衔草木之叶于口,吹之发出乐声。《文选·李陵〈答苏武书〉》“胡笳互动” 李善 注引 晋 傅玄 《〈笳赋〉序》:“吹叶为声。”《续文献通考·乐考十》:“ 张舜民 《使北记》曰:‘胡人吹叶成曲,以番歌相和。’”
(2).古乐器名。《辽史·乐志》:“大乐器:玉磬、方响……吹叶。”
(3).指吹奏吹叶。《新唐书·礼乐志十一》:“歌二人,吹叶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