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萧平声 [cháo zhāo][船桨,名词][qiáo][tiáo,调和][biāo][yāo,要求][tiāo][piāo,漂浮][liāo liáo][yáo][yāo,夭夭][yáo][liáo][俗幺字,小也][yáo][音聊,动词][xiāo][jiāo yāo][xiāo][详注1][音聊。盖骨也。][piāo piào][liáo liǎo]轿[jiào,小车][biāo biào][qiáo][yáo][liáo liù][biāo][音嫖,驃姚。][yáo][详注2][biāo][通遥]褿


注1:褕 《广韵》余昭切,音遥。褕狄,后衣。《玉篇》画鸡雉于王后之服。《柳宗元·贺册太上皇后贺表》褕狄亦被於恩光。《注》刻雉释服也。亦作揄。
注2:鹞 音遥。《玉篇》五色雉。《广韵》大雉名。《尔雅·释鸟》鹞雉注:青质五采。
末字词组
芭蕉覆蕉蛮蕉团蕉凤尾蕉佛手蕉覆鹿遗蕉 
红蕉甘蕉梦蕉覆鹿蕉铁蕉番蕉覆鹿寻蕉 
金蕉鹿蕉胆瓶蕉香蕉龙牙蕉朱蕉  

词语解释:芭蕉  拼音:bā jiāo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长而宽大,花白色,果实跟香蕉相似,但不能食用。原产 日本 琉球群岛 和我国 台湾 。 秦岭 、 淮河 以南常栽培供观赏。 唐 韦应物 《闲居寄诸弟》诗:“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宋 李清照 《添字丑奴儿》词:“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清 孙枝蔚 《新居》诗:“最爱芭蕉緑,宜栽野老傍。”
词语解释:红蕉  拼音:hóng jiāo
指红色美人蕉。 唐 皇甫松 《忆江南》词:“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宋 孙道绚 《如梦令·宫词》词:“翠柏红蕉影乱,月上朱栏一半。”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甘蕉》﹝集解﹞引 苏颂 曰:“渐大则花出瓣中,极繁盛。红者如火炬,谓之红蕉。” 清 赵翼 《题〈岭南物产图〉六十二韵》:“红蕉宜綺疏,幽兰称空谷。”
词语解释:金蕉  拼音:jīn jiāo
(1).见“ 金蕉叶 ”。
(2).借指酒。 金 高宪 《焚香》诗之二:“正要金蕉引睡,不妨玉陇知音。”
词语解释:金蕉叶  拼音:jīn jiāo yè
酒杯名。 唐 冯贽 《云仙杂记·酒器九品》:“ 李适之 有酒器九品:蓬莱盏、海川螺、舞仙、瓠子巵、幔捲荷、金蕉叶、玉蟾儿、醉刘伶、东溟样。”亦省作“ 金蕉 ”。 宋 张先 《天仙子·观舞》词:“固爱弄妆傅粉,金蕉併为舞时空。” 宋 辛弃疾 《谒金门·和廓之五月雪楼小集韵》词之二:“一曲瑶琴纔听彻,金蕉三两叶。” 邓广铭 笺注:“金蕉谓酒杯。” 宋 姜夔 《石湖山·寿石湖居士》词:“玉友金蕉,玉人金缕。缓移筝柱。”
词语解释:覆蕉  拼音:fù jiāo
见“ 覆鹿寻蕉 ”。
词语解释:覆鹿寻蕉  拼音:fù lù xún jiāo
《列子·周穆王》:“ 郑 人有薪於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途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者矣。’”后以“覆鹿寻蕉”比喻恍忽迷离,糊里糊涂或得失无常,一再失利。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慈训》:“鸊鵜寒莎鸡动,乌轮兔驾迅长空,覆鹿寻蕉恍梦中。”亦省作“ 覆蕉 ”、“ 覆鹿蕉 ”、“ 覆鹿 ”。 清 钱谦益 《长干行》:“且将分鹿付覆蕉,覆蕉莫以亡羊笑。” 清 赵翼 《六十自述》诗:“鬢丝禪榻影飘萧,看尽人间覆鹿蕉。” 王毓岱 《乙卯自述》诗:“覆鹿忘前梦,犹龙悟守雌。”
词语解释:甘蕉  拼音:gān jiāo
香蕉的一种。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甘蕉》:“甘蕉,望之如树,株大者一围餘,叶长一丈或七、八尺,广尺餘二尺许,花大如酒杯,形色如芙蓉。” 南朝 梁 沉约 《修竹弹甘蕉文》:“切寻甘蕉,出自药草。” 唐 唐彦谦 《汉代》诗:“联诗徵弱絮,思友咏甘蕉。” 清 先著 《病起截句》之一:“移植甘蕉为緑阴,经年长大已成林。”
词语解释:鹿蕉  拼音:lù jiāo
谓人间的得失荣辱。 清 张龙文 《旗亭宴》第一折:“釃酒閒评弔,谈幽并鹿蕉。” 清 曹寅 《水调歌头》词:“几箇鹿蕉生活,几箇鸡虫得失,混了好林泉。”参见“ 鹿梦 ”。
词语解释:鹿梦  拼音:lù mèng
《列子·周穆王》载, 春秋 时, 郑国 樵夫打死一只鹿,怕被别人看见,就把它藏在坑中,盖上蕉叶,后来他去取鹿时,忘了所藏的地方,于是就以为是一场梦。后以“鹿梦”比喻得失荣辱如梦幻。 清 钱学纶 《语新》卷下:“﹝ 李遇滨 ﹞北上考得教习,行将就选,一旦中寒卒死於道,向日夫荣妻贵之冀,竟同鹿梦。” 蔡寅 《瞻园次渐庵韵》:“一代园林归鹿梦,百年风月付鹃魂。”
词语解释:蛮蕉  拼音:mán jiāo
芭蕉。因产于南方,故称。 南唐 冯延巳 《鹊踏枝》词:“秋入蛮蕉风半裂,狼藉池塘,雨打疏荷折。”
词语解释:梦蕉  拼音:mèng jiāo
《列子·周穆王》:“ 郑 人有薪於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途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薪者之归,不厌失鹿,其夜真梦藏之之处,又梦得之之主,爽旦案所梦而寻得之,遂讼而争之,归之士师。士师曰:‘若初真得鹿,妄谓之梦;真梦得鹿,妄谓之实。’”后以“梦蕉”比喻人生为变幻莫测的梦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休遗恨霸图销歇, 王 谢 飘零!但 南朝 繁华已烬,梦蕉何事重醒?”
词语解释:胆瓶蕉  拼音:dǎn píng jiāo
美人蕉的一种。根出土处特肥如胆瓶,因称。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花》:“﹝红蕉花﹞又有一种,根出土处特肥饱如胆瓶,名胆瓶蕉。”
词语解释:团蕉  拼音:tuán jiāo
即蒲团。为僧人坐禅及跪拜时所用的圆垫。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七:“公垂帘,结趺团蕉上。”参见“ 蒲团 ”。
词语解释:蒲团  拼音:pú tuán
用蒲草编成的圆形垫子。多为僧人坐禅和跪拜时所用。 唐 欧阳詹 《永安寺照上人房》诗:“草席蒲团不扫尘,松间石上似无人。” 宋 苏轼 《谪居三适·午窗坐睡》诗:“蒲团盘两膝,竹几阁双肘。” 元 张可久 《折桂令·游龙源寺》曲:“借居士蒲团坐禪,对幽人松麈谈玄。” 陈去病 《久病不痊有作》诗:“只合蒲团了身世,万缘删尽息悲哀。”
词语解释:覆鹿蕉  拼音:fù lù jiāo
见“ 覆鹿寻蕉 ”。
词语解释:覆鹿寻蕉  拼音:fù lù xún jiāo
《列子·周穆王》:“ 郑 人有薪於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途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者矣。’”后以“覆鹿寻蕉”比喻恍忽迷离,糊里糊涂或得失无常,一再失利。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慈训》:“鸊鵜寒莎鸡动,乌轮兔驾迅长空,覆鹿寻蕉恍梦中。”亦省作“ 覆蕉 ”、“ 覆鹿蕉 ”、“ 覆鹿 ”。 清 钱谦益 《长干行》:“且将分鹿付覆蕉,覆蕉莫以亡羊笑。” 清 赵翼 《六十自述》诗:“鬢丝禪榻影飘萧,看尽人间覆鹿蕉。” 王毓岱 《乙卯自述》诗:“覆鹿忘前梦,犹龙悟守雌。”
词语解释:香蕉  拼音:xiāng jiāo
(1).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长而大,花淡黄色,有长柄。果实长形,稍弯,味香甜。产在热带或亚热带地方。
(2).这种植物的果实。也叫甘蕉。
词语解释:凤尾蕉  拼音:fèng wěi jiāo
通称铁树。多年生常绿植物。生于暖地。干高丈馀。叶聚生茎顶,羽状复叶,子叶甚多,细长而尖硬。夏天开花。结实大如桃,赤色。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金果》:“ 泉州 万年枣三株,识者谓即 四川 金果也,番中名为苦鲁麻枣,盖凤尾蕉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二》:“有凤尾蕉,其本麄巨,叶长四五尺,密比如鱼刺然,高者亦丈餘。”
词语解释:铁蕉  拼音:tiě jiāo
植物名。又称凤尾蕉。通称铁树。 清 阎尔梅 《锦屏山》诗:“渔村乌柳围金桔,僧舍香楠荫铁蕉。”
词语解释:龙牙蕉  拼音:lóng yá jiāo
香蕉的别名。 孙景瑞 《红旗插上大门岛》第九章:“尚未成熟的碧绿的龙牙蕉,成排地悬挂着,仿佛用翡翠雕刻成的一般。”
词语解释:佛手蕉  拼音:fó shǒu jiāo
植物名。甘蕉的一种。《本草纲目·草四·甘蕉》﹝集解﹞引 顾玠 《海槎录》:“ 海南 芭蕉常年开花结实。有二种:板蕉大而味淡,佛手蕉小而味甜。通呼为蕉子。”
词语解释:番蕉  拼音:fān jiāo
铁树的别名。参阅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
词语解释:朱蕉  拼音:zhū jiāo
又称“朱竹”、“铁树”。直立、粗壮灌木,高一至三米。夏季开花,淡红至青紫色,间有淡黄色的。果实为浆果。为庭园观赏植物。 元 袁桷 《戏题桦皮》诗:“褐裳新脱玉层层,红叶朱蕉谢不能。” 清 李调元 《南越笔记·朱蕉》:“朱蕉,叶芭蕉而干棕竹,亦名朱竹。以枝柔不甚直挺,故以为蕉。叶紺色,生於干上,干有节,自根至杪,一寸三四节或六七节,甚密。然多一干独出无旁枝者。通体铁色,微朱,以其难长,故又名铁树。”
词语解释:覆鹿遗蕉  拼音:fù lù yí jiāo
同“ 覆鹿寻蕉 ”。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覆鹿遗蕉,亡猿灾木。”
词语解释:覆鹿寻蕉  拼音:fù lù xún jiāo
《列子·周穆王》:“ 郑 人有薪於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途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者矣。’”后以“覆鹿寻蕉”比喻恍忽迷离,糊里糊涂或得失无常,一再失利。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慈训》:“鸊鵜寒莎鸡动,乌轮兔驾迅长空,覆鹿寻蕉恍梦中。”亦省作“ 覆蕉 ”、“ 覆鹿蕉 ”、“ 覆鹿 ”。 清 钱谦益 《长干行》:“且将分鹿付覆蕉,覆蕉莫以亡羊笑。” 清 赵翼 《六十自述》诗:“鬢丝禪榻影飘萧,看尽人间覆鹿蕉。” 王毓岱 《乙卯自述》诗:“覆鹿忘前梦,犹龙悟守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