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蔌蔌 拼音:sù sù
(1).猥琐丑陋貌。《诗·小雅·正月》:“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穀。” 毛 传:“蔌蔌,陋也。” 林纾 《读〈小雅〉》:“於是佌佌蔌蔌者布满朝列,国岂有不卒斩者耶!”
(2).风劲烈貌。《文选·鲍照〈芜城赋〉》:“稜稜霜气,蔌蔌风威。” 李善 注:“蔌蔌,风声劲疾之貌。” 唐 韩愈 《雨》诗:“坐来蔌蔌山风疾,山雨随风暗原隰。”
(3).飘落貌。 五代 和凝 《天仙子》词之二:“洞口春红飞蔌蔌,仙子含愁眉黛緑。” 宋 苏轼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词:“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繰车。” 明 高启 《梅花》诗之八:“枝头谁见花惊处,嫋嫋微风蔌蔌霜。”
(4).涓流貌。 宋 苏轼 《食甘》诗:“清泉蔌蔌先流齿,香雾霏霏欲噀人。” 宋 苏轼 《贺新郎·夏景》词:“共粉泪,两蔌蔌。”
(5).象声词。轻微之声。《南史·王晏传》:“见屋桷子悉是大蛇,就视之,犹木也。 晏 恶之,乃以纸裹桷子,犹纸内摇动,蔌蔌有声。”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何经文》:“会夜,大雾晦黑,乃设伏。纵羊山中走,齕草,蔌蔌有声。”词语解释:野蔌 拼音:yě sù
野蔬。 宋 欧阳修 《醉翁亭记》:“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宋 陆游 《农家》诗:“谿碓新舂白,山厨野蔌香。”词语解释:肴蔌 拼音:yáo sù
鱼肉与菜蔬。《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肴蔌芬藉,觴醳泛浮。” 刘良 注:“鱼肉曰肴,菜蔬曰蔌。”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 宋 苏辙 《南京祈祷文》之二:“酒醴洁芳,肴蔌备具,匪以为报,惟致其意也。”词语解释:山蔌 拼音:shān sù
山蔬。 宋 陈造 《识村翁语》诗:“山僧一生饜山蔌,溪叟所仰纔鱼菽。”《初刻拍案惊奇》卷四:“ 十一娘 又另唤一女童出来,叫做 縹云 。整备茶菓山蔌松醪,请 元玉 吃。”词语解释:蔬蔌 拼音:shū sù
蔬菜之统称。 南朝 梁 沉约 《述僧设会论》:“以滋腴之口,进蔬蔌之具。” 宋 梅尧臣 《依韵和许待制偶书》:“为言 楚 客甘蔬蔌,白芷香牙长嫩珊。”词语解释:殽蔌 拼音:yáo sù
肉食和蔬菜。 宋 司马光 《同舍会饮金明沼上书事》:“在家殽蔌餘几何,一日风光不宜弃。”词语解释:录蔌 拼音:lù sù
象声词。 宋 赵师侠 《蝶恋花·戊申秋夜》词:“夜雨鸣簷声录蔌。薄酒浇愁,不那更筹促。”词语解释:韩侯蔌 拼音:hán hòu sù
《诗·大雅·韩奕》:“ 韩侯 出祖,出宿于 屠 。 显父 饯之,清酒百壶。其殽维何?炰鳖鲜鱼。其蔌维何?维笋及蒲。” 毛 传:“蔌,菜殽也。笋,竹也。蒲,蒲蒻也。”后因以“韩侯蔌”指竹和蒲蒻。 宋 王安石 《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诗:“满门 陶令 株,弥岸 韩侯 蔌。”词语解释:鱼蔌 拼音:yú sù
见“ 鱼蔬 ”。
词语解释:鱼蔬 拼音:yú shū
亦作“ 鱼蔌 ”。 即鱼菜。 宋 王禹偁 《送朱九龄》诗:“江城丰稻米,水市多鱼蔌。”词语解释:朴蔌 拼音:pǔ sù
见“ 朴簌 ”。
词语解释:朴簌 拼音:pǔ sù
亦作“ 朴蔌 ”。
(1).象声词。拍翅声。 唐 温庭筠 《塞寒行》:“燕弓弦劲霜封瓦,朴蔌寒鵰睇平野。” 清 《潇潇雨·落叶》词:“朴簌沙鸥背,惊梦难栖。”
(2).象声词。风声。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圣别》:“秋风朴簌,夕阳西下速,死别生离。”词语解释:余蔌
剩余的菜肴词语解释:山肴野蔌 拼音:shān yáo yě sù
亦作“山殽野蔌”。 野味和蔬菜。 宋 欧阳修 《醉翁亭记》:“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你的东西,一定是山殽野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