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幽蓟 拼音:yōu jì
幽州 和 蓟州 的并称。 唐 杜甫 《夏日叹》诗:“浩荡想 幽 蓟 ,王师安在哉。”词语解释:山蓟 拼音:shān jì
术的别名。《尔雅·释草》:“术,山蓟。” 邢昺 疏:“《本草》云:(朮)一名山蓟,一名山薑。”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术》:“苍术,山蓟也,处处山中有之。”词语解释:刺蓟 拼音:cì jì
泛称大蓟、小蓟。因叶皆有刺,故称。 宋 晁补之 《收麦呈王松龄秀才》诗:“东山刺蓟深一尺,负郭家近饶盘餐。”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大蓟小蓟》﹝释名﹞:“虎蓟、马蓟、猫蓟、刺蓟、山牛蒡、鸡头草、千针草、野红花: 弘景 曰:‘大蓟是虎蓟,小蓟是猫蓟,叶并多刺,相似。田野甚多,方药少用。’”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大蓟小蓟》﹝附方﹞:“心热吐血,口乾。用刺蓟叶及根,捣绞取汁,每顿服二小盏(《圣惠方》)。”词语解释:辽蓟 拼音:liáo jì
指 辽 地(今 辽宁 )和 蓟 地(今 北京市 和 河北省 东北)。因两地邻接而并称。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颇事侠兴,多浪迹於 辽 蓟 贵豪间。” 清 王韬 《淞隐漫录·女侠》:“生既入京,遂游 辽 、 蓟 、 三韩 、 百济 ,足跡遍焉。”词语解释:马蓟 拼音:mǎ jì
(1).大蓟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大蓟小蓟》。
(2).术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术》。词语解释:枹蓟 拼音:bāo jì
术的别名。《尔雅·释草》:“术,山蓟。杨,枹蓟。” 邵晋涵 正义:“此别术之名类也。术之生於山者,名山蓟。杨,一名枹蓟,即术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术》:“ 扬州 之域多种白术,其状如枹,故有杨枹及枹蓟之名,今人谓之吴术是也。”一本作“桴蓟”。词语解释:小蓟 拼音:xiǎo jì
菊科。多年生草本。叶互生,卵形或椭圆形,边缘有刺,两面均有白色丝状毛。花紫红色。嫩苗可食用,俗称刺儿菜。中医以全草入药,功效大致与大蓟相同。词语解释:大蓟 拼音:dà jì
菊科。多年生草木。茎直立。叶羽状,有刺。花紫红色或玫瑰色,偶有白色。中医以全草入药,有凉血、止血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