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三覃平声 [cān sān,参考][hán,包函][dān,动词][详注1][详注2][姓也,亦蓋也][tán]欿[音貪。《說文》欲得也。]


注1:镡 音覃。《张衡·东京赋》底柱辍流,镡以大岯。《注》言大岯险,同剑口也。镡,徒南反。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武陵郡镡成县。《注》镡音谭。《淮南子·人閒训》一军塞镡城之岭。《注》镡城,在武陵西南,接郁林郡。 又《后汉·陈宠传》宠到显用良吏王涣镡显等,以为心腹。《注》镡,徒南反。《正字通》姓有潭寻二音,汉镡政,明镡鉴,一读寻,一读潭。
注2:湛 与耽同。《说文》作媅,乐也。《诗·小雅》子孙其湛。《传》湛乐之久也。
首字词组
蓝田蓝舆蓝罗蓝蒌蓝靛蓝尹蓝婆蓝灰色
蓝桥蓝衫蓝淀蓝药蓝鲸蓝辛石井协定蓝宝石蓝田生玉
蓝缕蓝田玉蓝采和蓝菜蓝晶晶蓝藻蓝田种玉蓝榜
蓝关蓝青蓝本蓝蔚蓝莹莹蓝皮书蓝盈盈蓝郁郁
蓝袍蓝玉蓝翎蓝湛湛蓝皮蓝图蓝矾蓝蓝
蓝绶蓝尾酒蓝黑蓝顶子蓝青官话蓝单蓝田猿人 

词语解释:蓝田  拼音:lán tián
(1).县名。在 陕西省 渭河平原 南缘、 秦岭 北麓、 渭河 支流 灞河 上游。 秦 置县,以产美玉闻名。 汉 班固 《西都赋》:“陆海珍藏, 蓝田 美玉。”
(2).借指 蓝田 之玉。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玉鞭﹞即 天寳 中异国所献,光可鑑物,节文端严,虽 蓝田 之美,不能过也。”
(3).关名。即 秦 之 峣关 ,在今 陕西省 蓝田县 东南。 唐 韩愈 《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诗:“ 蓝田 十月雪塞关,我兴南望愁羣山。”
(4).山名。在 蓝田县 东。 明 何景明 《宝剑篇》:“又不见 蓝田 寳山空突兀,顽石却指神锋秃。”
词语解释:蓝桥  拼音:lán qiáo
(1).桥名。在 陕西省 蓝田县 东南 蓝溪 之上。相传其地有仙窟,为 唐 裴航 遇仙女 云英 处。 唐 裴铏 《传奇·裴航》:“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 云英 。 蓝桥 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嶇上玉清。”
(2).常用作男女约会之处。 宋 周邦彦 《浪淘沙慢》词:“飞散后,风流人阻, 蓝桥 约,悵恨路断。”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音入 蓝桥 ,响振琼瑶。” 清 李渔 《蜃中楼·双订》:“今生合该相傍,若不是红丝暗引,隔 蓝桥 怎乞琼浆。”
词语解释:蓝缕  拼音:lán lǚ
(1).破旧的衣服。亦形容衣服破旧。蓝,通“ 襤 ”。《左传·宣公十二年》:“篳路蓝缕,以启山林。” 杜预 注:“篳路,柴车。蓝缕,敝衣。” 唐 杜甫 《山寺》诗:“山僧衣蓝缕,告诉栋梁摧。”《水浒传》第六二回:“尚有一里多路,只见一人头巾破碎,衣裳蓝缕,看着 卢俊义 纳头便拜。” 康有为 《请禁妇女裹足札》:“吾 中国 蓬蓽比户,蓝缕相望,加復鸦片重缠,乞丐接道,外人拍影传笑,讥为野蛮久矣。”
(2).亦作“ 蓝罗 ”。比喻学识浅陋。《新唐书·选举志下》:“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甚拙者谓之‘蓝缕’。”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厘革》:“国初因 隋 制,以吏部典选……其后官员不克,选人益众,乃徵僻书隐义以试之,唯惧选人之能知也。遒丽者号为‘高等’,拙弱者号为‘蓝罗’。”
词语解释:蓝关  拼音:lán guān
即 蓝田关 。 唐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云横 秦岭 家何在?雪拥 蓝关 马不前。”参见“ 蓝田 ”。
词语解释:蓝田  拼音:lán tián
(1).县名。在 陕西省 渭河平原 南缘、 秦岭 北麓、 渭河 支流 灞河 上游。 秦 置县,以产美玉闻名。 汉 班固 《西都赋》:“陆海珍藏, 蓝田 美玉。”
(2).借指 蓝田 之玉。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玉鞭﹞即 天寳 中异国所献,光可鑑物,节文端严,虽 蓝田 之美,不能过也。”
(3).关名。即 秦 之 峣关 ,在今 陕西省 蓝田县 东南。 唐 韩愈 《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诗:“ 蓝田 十月雪塞关,我兴南望愁羣山。”
(4).山名。在 蓝田县 东。 明 何景明 《宝剑篇》:“又不见 蓝田 寳山空突兀,顽石却指神锋秃。”
词语解释:蓝袍  拼音:lán páo
即蓝衫。 五代 齐己 《与崔校书静话言怀》诗:“我性已甘披祖衲,君心犹待脱蓝袍。”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榜下》:“黄门旧是黌门客,蓝袍新作紫袍仙。”《古今小说·赵伯昇茶肆遇仁宗》:“借得蓝袍槐简,引见御前,叩首拜舞。”参见“ 蓝衫 ”。
词语解释:蓝衫  拼音:lán shān
(1).旧时八品、九品小官所穿的服装。《旧唐书·哀帝纪》:“虽蓝衫鱼简,当一见而便许升堂;纵拖紫腰金,若非类而无令接席。” 金 王若虚 《病中》诗:“蓝衫几弃物,絳帐亦虚名。”
(2). 明 清 生员所穿服装。《儒林外史》第三二回:“人家将来进了学,穿戴着簇新的方巾、蓝衫,替我老叔子多磕几个头,就是了。”
词语解释:蓝绶  拼音:lán shòu
系印纽的蓝色丝带。古代常用丝带的不同颜色,标识官吏的身份和等级。蓝绶表示等级较低的官吏。 五代 齐己 《送司空学士》诗:“蓝綬乍称新学士,白衫初脱旧神仙。” 宋 苏舜钦 《送家静及第后赴官清水》诗:“白头佐邑非为晚,蓝綬还乡亦可夸。”
词语解释:蓝舆  拼音:lán yú
竹轿。 宋 司马光 《王安之以诗二绝见招依韵和呈》之一:“蓝舆但恨无人举,坐想纷纷醉落暉。” 清 查慎行 《寿朱竹垞》诗:“茗碗登堂无俗客,蓝舆扶路有门生。”
词语解释:蓝衫  拼音:lán shān
(1).旧时八品、九品小官所穿的服装。《旧唐书·哀帝纪》:“虽蓝衫鱼简,当一见而便许升堂;纵拖紫腰金,若非类而无令接席。” 金 王若虚 《病中》诗:“蓝衫几弃物,絳帐亦虚名。”
(2). 明 清 生员所穿服装。《儒林外史》第三二回:“人家将来进了学,穿戴着簇新的方巾、蓝衫,替我老叔子多磕几个头,就是了。”
词语解释:蓝田玉  拼音:lán tián yù
指用蓝田产的玉制成的首饰。蓝田,在长安东南,有蓝田山,以产玉著称
词语解释:蓝青  拼音:lán qīng
颜色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像秘诀》:“采绘法:蓝青,用三青入高三緑合。”
词语解释:蓝玉  拼音:lán yù
蓝田生玉的省称
词语解释:蓝尾酒  拼音:lán wěi jiǔ
(1). 唐 代饮宴时,轮流斟饮,至末坐,称“蓝尾酒”。 唐 白居易 《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诗:“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餳。”
(2).谓即屠苏酒。 宋 窦革 《酒谱·酒之事》:“今人元日饮屠苏酒,云可以辟瘟气,亦曰蓝尾酒。或以年高最后饮之,故有尾之义尔。”
词语解释:蓝罗  拼音:lán luó
(1).深蓝色的丝织物。 唐 白居易 《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诗:“叶剪蓝罗碎,茎抽玉琯端。” 五代 和凝 《河满子》词之一:“却爱蓝罗裙子,羡他长束纤腰。”
(2).见“ 蓝缕 ”。
词语解释:蓝缕  拼音:lán lǚ
(1).破旧的衣服。亦形容衣服破旧。蓝,通“ 襤 ”。《左传·宣公十二年》:“篳路蓝缕,以启山林。” 杜预 注:“篳路,柴车。蓝缕,敝衣。” 唐 杜甫 《山寺》诗:“山僧衣蓝缕,告诉栋梁摧。”《水浒传》第六二回:“尚有一里多路,只见一人头巾破碎,衣裳蓝缕,看着 卢俊义 纳头便拜。” 康有为 《请禁妇女裹足札》:“吾 中国 蓬蓽比户,蓝缕相望,加復鸦片重缠,乞丐接道,外人拍影传笑,讥为野蛮久矣。”
(2).亦作“ 蓝罗 ”。比喻学识浅陋。《新唐书·选举志下》:“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甚拙者谓之‘蓝缕’。”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厘革》:“国初因 隋 制,以吏部典选……其后官员不克,选人益众,乃徵僻书隐义以试之,唯惧选人之能知也。遒丽者号为‘高等’,拙弱者号为‘蓝罗’。”
词语解释:蓝淀  拼音:lán diàn
亦作“ 蓝淀 ”。 深蓝色的有机染料。亦指深蓝色。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蓝》:“别作小坑,贮蓝淀著坑中;候如强粥,还出瓮中盛之,蓝淀成矣。”《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身色皆蓝淀,情田尽虎狼。”
词语解释:蓝采和  拼音:lán cǎi hé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太平广记》卷二二引 南唐 沉汾 《续神仙传》载: 蓝采和 常着破蓝衫,一脚着靴,一脚跣行。夏则衫内加絮,冬则卧于雪中。每行歌于城市乞索。常醉踏歌,老少皆随看之。后踏歌于 濠 梁 间酒楼,乘醉,有云鹤笙萧声,忽然轻举於云中,掷下靴、衫、腰带、拍板,冉冉仙去。 元 杂剧将他写成一个伶人,说他的真姓名叫 许坚 。
词语解释:蓝本  拼音:lán běn
著作所根据的底本。 明 沉德符 《敝帚轩剩语·录旧文》:“科塲帖括,蹈袭成风,即前辈名家垂世者,亦閒有蓝本。”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傅奕诋浮图法》:“ 唐 傅奕 上疏詆浮图……此 韩退之 《佛骨表》之蓝本也。”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要编制歌曲,供小孩的戏唱,也有数不尽的古诗,古文,古词为蓝本。”
词语解释:蓝翎  拼音:lán líng
清 代礼冠上的饰物。插在冠后,用鹖尾制成,蓝色,故称。初用以赏赐官阶低的功臣,后很滥,并可出钱捐得。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花翎蓝翎定制》:“凡领侍卫府员、护军营、前锋营、火器营、鑾仪卫 满 员五品以上者,皆冠戴孔雀花翎,六品以下者冠戴鶡羽蓝翎,以为辨别。” 鲁迅 《准风月谈·各种捐班》:“ 清 朝的中叶,要做官可以捐,叫做‘捐班’的便是这一伙。地主少爷吃得油头光脸,忽而忙了几天,头上就有一粒水晶顶,有时还加上一枝蓝翎。”
词语解释:蓝黑  拼音:lán hēi
蓝黑色颜料(例如植物黑或碳黑)
词语解释:蓝蒌  拼音:lán lóu
同“ 蓝缕 ”。 形容衣服破旧。《史记·楚世家》:“昔我先王 熊绎 辟在 荆山 ,蓽露蓝蔞以处草莽。” 裴駰 集解引 服虔 曰:“蓝蔞,言衣敝坏,其蔞蓝蓝然也。”
词语解释:蓝药  拼音:lán yào
药名。有剧毒。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虫篇》:“蓝蛇,首有大毒,尾能解毒,出 梧州 陈家洞 。南人以首合毒药,谓之蓝药,药人立死。取尾为腊,反解毒药。”
词语解释:蓝菜  拼音:lán cài
蔬菜名。甘蓝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甘蓝》
词语解释:蓝蔚  拼音:lán wèi
深蓝色。亦用以借指天、水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结想为梦,引领成劳,茫茫蓝蔚,有恨如何也。”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蓝蔚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
词语解释:蓝湛湛  拼音:lán zhàn zhàn
形容极蓝。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九:“一轮红日高悬在蓝湛湛的天宇,白云快乐地一阵阵飘过。”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七章:“蓝湛湛的天幕,好似刚刚冲洗过一样,那么清新,那么洁净。”
词语解释:蓝顶子  拼音:lán dǐng zǐ
清 代三品、四品官的帽顶子。亦代指三品、四品官职或三品、四品官员。《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论愚兄的家计,不是给他捐不起个白顶子、蓝顶子,那花钱买来的官儿到底铜臭气,不能长久。”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这门口我刚来的时候,不是个蓝顶子、正三品都进不来。”
词语解释:蓝靛  拼音:lán diàn
(1).即蓝淀。详“ 蓝淀 ”。
(2).深蓝色。《水浒传》第四四回:“那人生得好表人物,露出蓝靛般一身花綉,两眉入鬢,凤眼朝天,淡黄面皮,细细有几根髭髯。”
词语解释:蓝淀  拼音:lán diàn
亦作“ 蓝淀 ”。 深蓝色的有机染料。亦指深蓝色。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蓝》:“别作小坑,贮蓝淀著坑中;候如强粥,还出瓮中盛之,蓝淀成矣。”《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身色皆蓝淀,情田尽虎狼。”
词语解释:蓝鲸  拼音:lán jīng
鲸的一种,身体为蓝灰色,有白色斑点,体长达三十馀米。
词语解释:蓝晶晶  拼音:lán jīng jīng
形容颜色蓝得发亮。 峻青 《黎明的河边·老水牛爷爷》:“天上没有一丝儿云花,无数颗蓝晶晶的星儿在闪烁着。”
词语解释:蓝莹莹  拼音:lán yíng yíng
犹蓝晶晶。《诗刊》1978年第7期:“望九天,蓝莹莹,望大地,绿葱葱。”《小说选刊》1981年第7期:“在家乡的小河边,蓝莹莹的天上,太阳暖洋洋地照着。”
词语解释:蓝皮  拼音:lán pí
底层涂饰完工之前的生皮
词语解释:蓝青官话  拼音:lán qīng guān huà
旧称夹杂别地口音的 北京 话。蓝青,比喻不精纯。 鲁迅 《华盖集续编·海上通信》:“同舱的一个 台湾 人,他能说 厦门 话,我不懂;我说的蓝青官话,他不懂。” 瞿秋白 《论大众文艺·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让绅商去维持 满洲 贵族旗人的十分道地的上等京话做‘国语’罢,让他们去讥笑蓝青官话罢。”
词语解释:蓝尹  拼音:lán yǐn
复姓。 楚 有 蓝尹亹 ,见《国语·楚语下》
词语解释:蓝辛石井协定  拼音:lán xīn shí jǐng xié dìng
1917年美国国务卿蓝辛和日本全权代表石井菊次郎间的外交换文。美国承认日本在中国享有“特殊利益”,两国政府重申在中国尊重“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的原则。1923年被废除。
词语解释:蓝藻  拼音:lán zǎo
藻类植物的一大类,生长在海水、淡水中或陆地的阴湿地方。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普通是蓝绿色,也有红色或紫色的。
词语解释:蓝皮书  拼音:lán pí shū
某些国家的政府、议会等公开发表的有关政治、外交、财政等重大问题的文件,因封面通常用蓝色,故名。也有用其他颜色作封面的。参见“ 白皮书 ”。
词语解释:白皮书  拼音:bái pí shū
一些国家的政府或议会正式发表的有关政治、外交、财政等重大问题的文件。其封面有惯用的颜色,白色的叫白皮书,蓝色、黄色、红色的则分别叫蓝皮书、黄皮书和红皮书。 毛泽东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美国 国务院关于 中 美 关系的白皮书以及 艾奇逊国务卿 给 杜鲁门总统 的信,在现在这个时候发表,不是偶然的。这些文件的发表,反映了 中国 人民的胜利和帝国主义的失败,反映了整个帝国主义世界制度的衰落。” 毛泽东 《别了,司徒雷登》:“ 司徒雷登 走了,白皮书来了,很好,很好。”
词语解释:蓝图  拼音:lán tú
(1).用感光后变成蓝色或其他颜色的感光纸制成的图纸。供工程设计施工或编绘地图等用。 许地山 《危巢坠简·铁鱼底鳃》:“他说,他一听见警报,什么都不拿,就拿着那卷蓝图出外躲避。” 孙犁 《书的梦》:“市民要修房建房,必须请这里的技术员,去丈量地基绘制蓝图,看有没有侵占房基线。”
(2).比喻规划,计划。 萧乾 《未带地图的旅人》十四:“我作记者之前,就先为自己的生活划了个蓝图,或者说规定了条航线。” 陈世旭 《小镇上的将军》:“当小镇人按照新世纪的蓝图,着手小镇建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把将军的宿愿付诸实现。”
词语解释:蓝单  拼音:lán dān
古代乡试共考三场,考生的文卷如写作不合程式,或有污损,就被取消次一场入场的资格,宣布这种处分的名单,是用蓝笔写的,故称。《儒林外史》第四二回:“过了二十多天,贡院前蓝单取进墨浆去,知道就要揭晓。”
词语解释:蓝婆  拼音:lán pó
佛经中恶鬼的名称。《法华经·陀罗尼品》:“尔时有罗刹女等,一名蓝婆,二名毘蓝婆……十名夺一切众生精气,是十罗刹女。”
词语解释:蓝宝石  拼音:lán bǎo shí
一种蓝色透明的刚石。硬度大,用做首饰和精密仪器的轴承。
词语解释:蓝田种玉  拼音:lán tián zhǒng yù
旧时比喻缔结姻缘。《金瓶梅词话》第九一回:“姻缘本是前生定,曾向 蓝田 种玉来。”
词语解释:蓝盈盈  拼音:lán yíng yíng
即“蓝莹莹”。形容蓝而透亮。例如:蓝盈盈的西湖水。
词语解释:蓝矾  拼音:lán fán
又叫胆矾。含有五个分子结晶水的硫酸铜,蓝色结晶体,在干燥空气中,逐渐风化。可以制电池、颜料等,又可以做媒染剂、杀虫剂。
词语解释:蓝田猿人  拼音:lán tián yuán rén
中国 猿人的一种。早期猿人化石。一九六三年在我国 陕西省 蓝田县 发现。大约生活在距今六十五万至八十万年前。头骨骨壁极厚;额骨很宽,明显向后倾斜;眉嵴粗壮,在眼眶上方形成一条横行的骨嵴;脑容量很小,估计约七百八十毫升;头骨高度甚小。
词语解释:蓝灰色  拼音:lán huī sè
一种近于灰略带蓝的深灰色,比鼹鼠略深一些
词语解释:蓝田生玉  拼音:lán tián shēng yù
比喻名门出贤子弟。《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 诸葛恪 字 元逊 , 瑾 长子也。少知名”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恪 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 权 见而奇之,谓 瑾 曰:‘ 蓝田 生玉,真不虚也。’”《南史·谢庄传》:“﹝ 谢庄 ﹞七岁能属文,及长,韶令美容仪, 宋文帝 见而异之……曰:‘ 蓝田 生玉,岂虚也哉?’”参见“ 蓝田 ”。
词语解释:蓝田  拼音:lán tián
(1).县名。在 陕西省 渭河平原 南缘、 秦岭 北麓、 渭河 支流 灞河 上游。 秦 置县,以产美玉闻名。 汉 班固 《西都赋》:“陆海珍藏, 蓝田 美玉。”
(2).借指 蓝田 之玉。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玉鞭﹞即 天寳 中异国所献,光可鑑物,节文端严,虽 蓝田 之美,不能过也。”
(3).关名。即 秦 之 峣关 ,在今 陕西省 蓝田县 东南。 唐 韩愈 《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诗:“ 蓝田 十月雪塞关,我兴南望愁羣山。”
(4).山名。在 蓝田县 东。 明 何景明 《宝剑篇》:“又不见 蓝田 寳山空突兀,顽石却指神锋秃。”
词语解释:蓝榜
乡会试时,只要答卷不合规定,或者有了污损,就把它用蓝笔写出,截角张榜公布,并取消该考生的考试资格
词语解释:蓝郁郁
蓝蓝
词语解释:蓝蓝  拼音:lán lán
衣服破旧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