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屋入声 鹿宿[sù,住宿][qū,酒曲][dú,读书][fù][fú][yù][pù][cù][pǔ pò][chù xù][fú fù][zhòu][pù][详注1][niǔ][详注2][详注3][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cù][xù chù][详注4][zhú][详注5][lù][fù,音覆。剖也,判也,裂也。动词][chù][zhuó,激水声也。][cù][详注6][音珿。《广韵》廉谨貌。]


注1:浊 《韻補》叶昌六切,音逐。《前漢·潁川歌》潁水濁,灌氏族。
注2:踧 cù,音蹴。踧踖,行而谨敬也。互详踖字注。又与蹙同。《后汉·陈蕃传》黄门从官,驺蹋踧蕃。《扬子·法言》或人踧尔。《木华·海赋》噏波则洪涟踧缩。
注3:菔 音服。《韵会》芦菔一名来服,言来麰之所服也。字亦与服通。《诗·小雅》象弭鱼服。《笺》服当作菔。《周礼·素服注》服当作菔,刀剑衣也。
注4:缪 音穆。与穆同。《礼·大传》序以昭缪。《注》缪,读如穆。《公羊传·隐三年》葬宋缪公。《释文》缪,左氏作穆。《史记·鲁世家》太公召公乃缪卜。《注》徐广曰:古书穆字多作缪。又通勠。
注5:囿 《唐韵》于六切,音哊。《诗·大雅》王在灵囿,麀鹿攸伏。又《刘向·九叹》莞芎弃於泽洲兮,瓟蠡橐於筐簏。麒麟奔於九皋兮,熊罴荤而逸囿。
注6:阿 《韻會小補》音屋。《古詩》家中有阿誰。《木蘭詩》阿耶無大兒。
末字词组
旨蓄余蓄潜蓄怀蓄资蓄兼容并蓄俱收并蓄居蓄
含蓄涵蓄韫蓄闭蓄财蓄养蓄霜蓄蕴蓄
储蓄积蓄潴蓄廪蓄赀蓄包蓄宝录,宝蓄有奖储蓄
蕴蓄渟蓄素蓄渊蓄蹙蓄兼收并蓄潴畜,潴蓄土蓄
藏蓄贮蓄抱蓄韬蓄萹蓄跱蓄采蓄生蓄
停蓄宝蓄黛蓄私蓄聚蓄邮政储蓄钤蓄 

词语解释:旨蓄  拼音:zhǐ xù
贮藏的美好食品。《诗·邶风·谷风》:“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郑玄 笺:“蓄聚美菜者,以御冬月乏无时也。” 宋 秦观 《寄莼姜法鱼糟蟹》诗:“ 淮 南风俗事瓶罌,方法相传为旨蓄。” 元 方回 《秀亭秋怀》诗之一:“塞墐非不可,旨蓄焉所恃。”
词语解释:含蓄  拼音:hán xù
亦作“ 含畜 ”。
(1).容纳;深藏。 唐 韩愈 《题炭谷湫祠堂》诗:“森沉固含蓄,本以储阴姦。” 宋 司马光 《和邻几六月十一日省宿书事》诗:“上有长松林,蔽日深杳冥。下有万仞壑,含蓄太古冰。” 金 秦略 《拳秀峰》诗:“大都一拳许,含蓄 华 与 嵩 。”
(2).谓言语、诗文等意未尽露,耐人寻味。《朱子语类》卷三八:“至於上大夫之前,则虽有所諍,必须有含蓄不尽底意思,不知侃侃之发露得尽也。” 清 方宗诚 《〈古文简要〉序》:“或含畜而深婉,或沉鬱而顿挫。”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一二》:“例如 玄同 之文,即颇汪洋,而少含蓄,使读者览之了然,无所疑惑。” 孙犁 《秀露集·进修二题》:“所谓含蓄,就是不要一泻无遗,不要节外生枝,不要累赘琐碎,要有剪裁,要给读者留有思考的馀地。”
词语解释:储蓄  拼音:chǔ xù
(1).将节余或暂时不用的钱或物积存起来以备应用。《后汉书·章帝纪》:“故古者急耕稼之业,致耒耜之勤,节用储蓄,以备凶灾。”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辩兴亡》:“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 明 陆垹 《篑斋杂著·九边图论》:“增臺军之月给,教居民储蓄。”
(2).今亦特指将钱存入银行。 冰心 《分》:“我们应当替他储蓄教育费了,这笔款越早预备越好。”
(3).指储存的备用资财。《尉缭子·治本》:“夫在耘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 唐 韩愈 《论今年权停举选状》:“又今年虽旱,去岁大丰,商贾之家,必有储蓄。” 宋 范仲淹 《宋故同州观察使李公神道碑铭》:“不如焚其储蓄,拥州民輦库帛,退守 剑门 。” 沉从文 《阿金》:“他只按照一个当地平常人的希望,要得到一种机会,将自己的精力和身边储蓄,用在一个妇人身上去。”
(4).蓄积;储藏。《朱子语类》卷三十:“问:‘天地储精,如何是储精?’曰:‘储谓储蓄。天地储蓄得二气之精聚,故能生出万物。’” 明 陆深 《停骖寻摘抄续》:“至于 绍定 之灾,而书復闕矣。 元氏 亦有储蓄,至我朝文献日新,今秘阁所有者多 宋 元 之旧。” 叶圣陶 《倪焕之》十六:“他想从此断念,在暑假里储蓄精力,待假期满了,比以前更努力地为学生服务。”
词语解释:蕴蓄  拼音:yùn xù
(1).蕴藏;积蓄。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毛诗》云:‘萟之言种蒔也。’今以人藴蓄其能,谓之艺者,如百穀之有种也。” 宋 王安石 《贺章参政启》:“伏惟参政諫议,素所藴蓄,实在生民。” 清 刘大櫆 《心知》:“夫天下之人,盖无一不在吾心藴蓄之中。” 鲁迅 《坟·杂忆》:“我觉得 中国 人所蕴蓄的怨愤已经够多了,自然是受强者的蹂躏所致的。”
(2).指蕴藏的思想、感情等。 唐 杜荀鹤 《秋宿山馆》诗:“藴蓄天然性,浇讹世恶真。” 明 张居正 《辛未进士题名记》:“道德有诸中,於是以宣其藴蓄,则为有德之言。” 清 恽敬 《孙九成墓志铭》:“君年十八……为诗以清雅有藴蓄为宗。” 鲁迅 《华盖集续编·不是信》:“不免招我说几句费话的不过是他对镜装成的姿势和‘爆发’出来的蕴蓄,但又即刻掩了起来,关上大门。”
词语解释:藏蓄  拼音:cáng xù
亦作“ 藏畜 ”。
(1).收藏;蓄存。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名价品第》:“凡人间藏蓄,必当有 顾 、 陆 、 张 、 吴 著名卷轴,方可言有图画。” 宋 苏轼 《寄傲轩》诗:“ 东坡 无边春,方寸尽藏蓄。”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好古之称,藉藉海内,其藏蓄当甲诸方矣。”
(2).隐藏。 宋 欧阳修 《本论》:“不任人者,非无人也,彼或挟材藴知,特以时方恶人之好名,各藏畜收敛,不敢奋露,惟恐近於名,以犯时人所恶。” 郭沫若 《北伐途次》七:“我自己的颈子上也有点罗唣,原来是昨晚在床上放过一下的军帽里面,在那皮沿的内部也藏蓄了好些馀孽。”
(3).指文章等蕴含的内容。 清 刘大櫆 《〈春秋发微〉序》:“其见之文章,则藏蓄高远而不可以一端测也。”
词语解释:停蓄  拼音:tíng xù
亦作“ 停滀 ”。
(1).停留蓄积。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泖茆字异》:“故 江 左人目水之停滀不湍者为泖。”《元典章·户部九·和买》:“诸和买物须验出产停蓄去处。”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 黄河 之水,无地停蓄,遂岁岁为患。”
(2).深沉。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汎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 明 顾养谦 《赠姚安守温陵李先生致仕去滇序》:“其为人汪洋停蓄,深博无涯涘,人莫得其端倪。” 郭沫若 《羽书集·写在茶油灯下》:“这呼声象在千岩万壑中冲迸着的流泉,蜿蜒,洄沍,激荡,停蓄。”
词语解释:余蓄  拼音:yú xù
剩馀的积蓄。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上》:“﹝ 沉吏部 ﹞观察三方,皆脂膏之地,去镇无餘蓄。” 宋 陈造 《车堰牛》诗:“私家忧闕食,公家要餘蓄。” 宋 曾巩 《户部尚书制》:“使官用有节,而餘蓄可致;公藏赡足,而民赋可轻。”
词语解释:涵蓄  拼音:hán xù
(1).指言语、诗文意思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六:“语意涵蓄不迫切,使人咀嚼而自得之,可以亚《国风》矣。”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一》:“不曰不学,而曰未学,意有涵蓄矣。”
(2).指思想、感情不轻易流露。 明 唐顺之 《答杨小竹书》:“若使急于立言以明道,则是所谓有迫切发露之象而妨於沉潜涵蓄之实。”
(3).包含积聚。 明 宋濂 《瑞安吴门三贞母墓版文》:“ 荃 之家其困瘁极矣,涵蓄之久,恶知不大发於后耶?” 明 方孝孺 《郑氏四子加冠祝辞》:“涵蓄既深,遵养既美,光耀旁烛,孰之能御?”《人民文学》1979年第7期:“山泉燃旺我生命之火,因为它涵蓄着天地的精华。”
词语解释:积蓄  拼音:jī xù
(1).积聚;贮藏。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刑相生》:“﹝ 召公 ﹞亲入南亩之中,观民垦草发淄,耕种五穀,积蓄有餘,家给人足,仓库充实。” 元 郑光祖 《伊尹耕莘》第一折:“幼年颇看经书,隐居不仕,惟以务农为活,积蓄多年,广有钱穀,家业颇丰。” 巴金 《利娜·第五封信》:“得了钱她们就积蓄起来,不给男人用。”
(2).指积蓄的财物。《史记·高祖本纪》:“ 宛 ,大郡之都也,连城数十,人民众,积蓄多,吏人自以为降必死,故皆坚守乘城。” 明 唐顺之 《凤阳等处灾伤疏》:“且 江 北人家素无积蓄,今岁原是子粒不收,起运京粮多从远处糴买,致之甚艰。”《红楼梦》第一一八回:“ 贾环 本是一个钱没有的,虽是 赵姨娘 有些积蓄,早被他弄光了。” 巴金 《奴隶的心》:“他越想越苦恼,加以他做了多年的奴隶,并没有积蓄,赔不起这一笔钱。”
(3).蕴积,蕴蓄。 唐 李白 《赠别从甥高五》诗:“自笑我非天,生事多契阔。积蓄万古愤,向谁得开豁。” 清 梅曾亮 《〈柏枧山房集〉自序》:“ 右军 《兰亭》之咏,不殊常语; 安仁 《金谷》之诗,未闻好词。何者?意非积蓄,词由豪举。”
(4).指蕴蓄的思想、情感。 宋 文天祥 《跋李龙庚殿策》:“君非碌碌,意积蓄必有深厚,故予独探其心表而出之。”
词语解释:渟蓄  拼音:tíng xù
(1).犹含蓄。 唐 司空图 《与李生论诗书》:“诗贯六义,则讽諭抑扬,渟蓄渊雅,皆在其间矣。”
(2).指储积于胸中的才识。 宋 陆游 《答刘主簿书》:“足下亦宜尽发所渟蓄,以与朋友共之。”
词语解释:贮蓄  拼音:zhù xù
(1).储存,积聚。 唐 白居易 《唐故湖州长城县令赠户部侍郎博陵崔府君神道碑铭》:“大丈夫贮蓄材术,树置功利,鎡基富贵,焯燿家邦。” 宋 曾巩 《读书》诗:“施行虽未果,贮蓄岂非良。”
(2).指储存的物品。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一节:“ 金太宗 下诏说:‘今年大丰收,没有贮蓄,怎么备饥荒?’”
(3).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钱存起来。多指存到银行里。 鲁迅 《伪自由书·航空救国三愿》:“所以银行家说贮蓄救国,卖稿子的说文学救国,画画儿的说艺术救国,爱跳舞的说寓救国于娱乐之中。”
(4).指积存的钱。 鲁迅 《徬徨·孤独者》:“虽然他向来一有钱即随手散去,没有什么贮蓄。”
词语解释:宝蓄  拼音:bǎo xù
珍藏。 宋 司马光 《谢始平公以近诗一卷赐示》诗:“千金之产不可易,子孙宝蓄传无穷。”《金史·后妃传下·世宗昭德皇后》:“ 睿宗 伐 宋 ,得白玉带,盖帝王之服御也。 睿宗 没后, 世宗 宝蓄之。”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粉本》:“古人画藁谓之粉本,前辈多宝蓄之。”
词语解释:潜蓄  拼音:qián xù
见“ 潜畜 ”。
词语解释:潜畜  拼音:qián chù
亦作“ 潜蓄 ”。 暗中积聚。《辽史·后妃传·天祚文妃萧氏》:“亲戚并居兮藩屏位,私门潜畜兮爪牙兵。”按, 陈衍 《辽诗纪事》作“潜蓄”。 徐念慈 《余之小说观·小说今后之改良》:“其影响之及於同胞者,将见潜蓄之势力,益益发展。”
词语解释:韫蓄  拼音:yùn xù
含蕴;蓄积。 唐 黄滔 《汉宫人诵〈洞箫赋〉赋》:“ 般 斤遽取於贞劲, 夔 律乃知其韞蓄。” 前蜀 杜光庭 《醮阆州天目山词》:“伏以山镇地心,洞开天目,含藏烟雨,韞蓄风雷。”
词语解释:潴蓄  拼音:zhū xù
亦作“ 瀦畜 ”。
(1).指蓄洪贮水。 宋 苏轼 《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昔之水面,半为葑田,霖潦之际,无所瀦畜。” 宋 苏辙 《乞给还京西水柜所占民田状》:“於 中牟 管城 以西强占民田,瀦蓄雨水,以备清 汴 乏水之用。” 清 冯桂芬 《兴水利议》:“不特平者成膏腴,下者资瀦蓄,即高原之水有所洩,粱麦亦倍收矣。”
(2).指储蓄其他物品。 唐 元稹 《有酒》诗之八:“顾千珍与万恠兮,皆委润而深藏。信天地之瀦蓄兮,我可奈何兮一杯又进兮包大荒。”
词语解释:素蓄  拼音:sù xù
亦作“ 素畜 ”。
(1).平时所蓄积。《文选·张衡〈东京赋〉》:“洪恩素蓄,民心固结,执谊顾主,夫怀贞节。” 李善 注:“蓄,积也。”
(2).平时蓄养。 南朝 齐 王融 《请习校部曲疏》:“但士非素蓄,无以即用,不教民战,是实弃之。”
(3).素志。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今所载咸其素蓄,本乎生灵,而致之心用。” 南朝 陈 沉炯 《为王僧辩重答贞阳侯启》:“且平生素蓄,志不在位,世蒙朝宠,身实许国。” 宋 曾巩 《明州谢到任表》:“窃恃皇明之必照,终期素蓄之获伸。” 宋 曾巩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以陛下之明智,知言之要,知德之奥,皆陛下之所素畜。”
词语解释:抱蓄  拼音:bào xù
谓所怀的才能。 宋 司马光 《和之美二贫诗》:“满腹岂无才,抱蓄未有施。”
词语解释:黛蓄  拼音:dài xù
水色青黑的深潭。 唐 柳宗元 《游黄溪记》:“至 初潭 最奇丽,殆不可状。其略若剖大瓮,侧立千尺,溪水积焉,黛蓄膏渟,来若白虹,沉沉无声。” 金 段克己 《乙巳清明游青阳峡》诗:“前途百步落石瓮,黛蓄膏渟那敢眄。沉沉南去若白虹,为屿为泜互隐见。”
词语解释:怀蓄  拼音:huái xù
怀藏蓄谋。 郭沫若 《羽书集·日寇残酷心理的解剖》:“他们侵略 中国 的野心,本来是已经怀蓄了几十年。”
词语解释:闭蓄  拼音:bì xù
谓埋藏于内心而不外露。 唐 韩愈 《上留守郑相公启》:“小人受私恩良久,安敢闭蓄以为私恨,不一二陈道!”
词语解释:廪蓄  拼音:lǐn xù
谓国库所储之粮。《新唐书·刘蕡传》:“省不急之费以赡黎元,则廩蓄不乏矣。” 清 唐甄 《潜书·达政》:“廩蓄不私歛,发济不失时,水旱蝗螽不为灾,为上善政一。”
词语解释:渊蓄  拼音:yuān xù
如渊蓄水。形容积蓄深厚。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鋭翰汪濊以波涌,六奇抑鬱而渊稸。”
词语解释:韬蓄  拼音:tāo xù
隐藏不露。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平生所韜蓄,到死不开豁。” 明 唐顺之 《封知府朱公墓志铭》:“岂公善韜蓄,以为既隐矣,不欲以言自文耶?”
词语解释:私蓄  拼音:sī xù
亦作“ 私畜 ”。
(1).个人的积蓄。《礼记·内则》:“子妇无私货,无私畜,无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与。”《晋书·食货志》:“帝出自侯门,居贫即位,常曰:‘ 桓帝 不能作家,曾无私蓄。’故於 西园 造 万金堂 以为私藏。”《明史·黄凤翔传》:“陛下富有四海,奈何自营私蓄?”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钱粮者,朝廷之国课,非县官之私蓄。” 何香凝 《孙中山与廖仲恺》:“后来,我为了玉成他出国求学的志愿,变卖了我娘家给我陪嫁的所有妆奁饰物,连同私蓄一千多元,才算筹得盘缠和留学用费,我们二人便先后东渡 日本 。”
(2).私自贮藏。《清史稿·敬谨庄亲王尼堪传》:“又坐不奏 阿济格 私蓄兵器,降郡王。”
词语解释:资蓄  拼音:zī xù
积蓄的资财;物产资源。《晋书·温峤传》:“復以京邑荒残,资用不给, 嶠 借资蓄,具器用,而后旋于 武昌 。”《宋史·苏绅传》:“然其壤土磽确,资蓄虚乏,刀耕火种,以为餱粮。”
词语解释:财蓄  拼音:cái xù
指积聚的财物。《新唐书·外戚传·王守一》:“ 守一 沓墨无顾藉,财蓄巨万,皆籍入于官。”
词语解释:赀蓄  拼音:zī xù
积蓄的钱财。貲,通“ 资 ”。 宋 梅尧臣 《碧云騢》:“自此家破,曩大有貲蓄,已为 仲淹 取给尽矣。” 元 黄溍 《净胜院庄田记》:“凡佛者之居曰寺若院,有甲乙,次相授法,田庐貲蓄、器械百须之物,悉得以为世业,传子若孙。” 清 王秀楚 《扬州十日记》:“室虽小而貲蓄甚富,鱼米充牣。”
词语解释:蹙蓄  拼音:cù xù
蓄聚,积累。 唐 元稹 《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赫赫 韦 门,祁祁騫騫。蹙蓄峻峙,洛泽清源。”
词语解释:萹蓄  拼音:biān xù
草名。又名萹竹。一年生草本。多生郊野道旁。叶狭长似竹,初夏于节间开淡红色或白色小花,入秋结子,嫩叶可入药。《尔雅·释草》:“竹,萹蓄。” 郭璞 注:“似小藜,赤茎节,好生道旁,可食,又杀虫。” 宋 唐慎微 《重修政和证类本草·草下·萹蓄》:“萹蓄,味苦平,无毒,主浸淫疥瘙疽痔,杀三虫,疗女子阴蚀,生 东莱 山谷。”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萹蓄》
词语解释:聚蓄  拼音:jù xù
聚积;积蓄。《吕氏春秋·孟夏》:“是月也,聚蓄百药。” 高诱 注:“是月阳气极,药草成,故聚积之也。”如:敌人正在聚蓄力量,准备伺机反扑,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词语解释:兼容并蓄  拼音:jiān róng bìng xù
同“ 兼收并蓄 ”。 明 方孝孺 《复郑好义书》之三:“所贵乎君子者以能兼容并蓄,使才智者有以自见,而愚不肖者有以自全。”
词语解释:养蓄  拼音:yǎng xù
蓄养。 郭沫若 《豕蹄·贾长沙痛哭》:“ 文帝 是把 张苍 的话照着字面解释的,他的确想为 贾生 养蓄资望,好让他做 张苍 的后继者。” 郭沫若 《断断集·斗牛国的牛》:“人民平时养蓄军队,本是为的保卫人民,保卫国家。”
词语解释:包蓄  拼音:bāo xù
含蓄;包含。 宋 范晞文 《对床夜语》卷五:“《铜雀臺》尾句云:‘春风不逐君王去,草色年年旧宫路,宫中歌舞已浮云,空指行人来往处。’皆反覆包蓄,得古风体。”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五:“此人气虽壮,然包蓄不深,发必暴,且不中节,当以此败。”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一:“作赋之法,已尽 长卿 数语。大抵须包蓄千古之材,牢笼宇宙之态。” 李大钊 《平民主义》:“这所包蓄的强力,不是一君专制的强力,不是少数暴恣的强力,乃是多数人合致的强力。”
词语解释:兼收并蓄  拼音:jiān shōu bìng xù
唐 韩愈 《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谓把各种东西一律收罗藏蓄。后以“兼收并蓄”指把性质不同的各方面的东西都吸收、包罗进来。 宋 朱熹 《己酉拟上封事》:“小人进则君子必退,君子亲则小人必疎,未有可以兼收并蓄而不相害者也。”并,也写作“并”。 秦牧 《艺海拾贝·镜子》:“‘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因此需要兼收并蓄,不可偏废。”
词语解释:跱蓄  拼音:zhì xù
积贮备用。《管子·轻重甲》:“故迁封、食邑、富商、蓄贾、积餘、藏羡、跱蓄之家,此吾国之豪也。” 马非百 新诠:“‘跱蓄’即储蓄。” 宋 崔伯易 《感山赋》:“方此之时,跱蓄之家,驩相比朋,固所以制百姓之命。”
词语解释:邮政储蓄  拼音:yóu zhèng chǔ xù
由邮政机构举办的居民储蓄业务。始创于英国,现在世界上多数国家的邮政机构都举办储蓄业务。其储蓄种类除一般银行办理的定期储蓄、活期储蓄外,还因邮政机构具有网点多等特点,有异地存取、全市通兑等储蓄。
词语解释:俱收并蓄  拼音:jù shōu bìng xù
不加区别,统统收纳包容。 唐 韩愈 《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聂绀弩 《鲁迅的褊狭与向培良的大度》:“要把那些蝇营狗苟,奴颜婢膝,昏夜乞怜,白昼骄人的各色人等,俱收并蓄,无不宽容下去,自然也许是一种美德,不过,我总疑心那所谓‘胸襟’也者,其实是弄堂里的垃圾箱。”
词语解释:霜蓄  拼音:shuāng xù
即今之蔓菁菜。霜后味尤甘美,故称。《文选·曹植〈七启〉》:“芳菰精粺,霜蓄露葵。” 张铣 注:“蓄,菜名,此物与葵宜於霜露之时。” 胡绍煐 笺证:“《广韵》:‘蓄,冬菜。’蓄为冬菜,故谓之霜蓄。蓄即今人家蔓菁菜,霜后味尤甘美,盖其一种。”
词语解释:宝录,宝蓄
珍藏
词语解释:潴畜,潴蓄
指蓄洪贮水
词语解释:采蓄  拼音:cǎi xù
收获储藏。 清 杜岕 《九日荔轩招汎虎丘观穫》诗:“缓带倾庶饈,高言及采蓄。”
词语解释:钤蓄  拼音:qián xù
锁闭蓄存。《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辰刻潮来,只高於闸内之水一寸,缘上下均有闸板鈐蓄。”
词语解释:居蓄  拼音:jū xù
囤积。《汉书·食货志下》“废居居邑” 唐 颜师古 注:“此言或有所废置,有所居蓄,而居於邑中,以乘时射利也。” 宋 苏舜钦 《上范公参政书·谘目三》:“虽是至多之物,其价重增数倍,大家居蓄,以困下户。”
词语解释:蕴蓄  拼音:wēn xù
积聚。《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众怒不可蓄也,蓄而弗治,将蕰。蕰蓄,民将生心。生心,同求将合。君必悔之!”
词语解释:有奖储蓄  拼音:yǒu jiǎng chǔ xù
一种不计利息或仅给低利息,以省下来的利息作为奖金的储蓄。用摇奖的办法开奖,中奖者获得奖金。
词语解释:土蓄  拼音:tǔ xù
见“ 土畜 ”。
词语解释:土畜  拼音:tǔ chù
(1).亦作“ 土蓄 ”。麒麟的异名。《公羊传·哀公十四年》“麟者,仁兽也” 唐 徐彦 疏:“是以《春秋説》云:‘麟生於火,游於中土,轩辕大角之兽。’然则麟为土蓄而言仁兽者,正以设武备而不害物,所以为仁而异义。”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兽畜·麒麟》:“《埤雅》:‘麐,土畜也。’”
(2).牛的异名。《礼记·月令》“﹝孟春之月﹞食麦与羊” 唐 孔颖达 疏:“鸡为木畜,羊为火畜,牛为土畜,犬为金畜,豕为水畜。”《魏书·礼志一》:“羣臣奏,以国家继 黄帝 之后,宜为土德,故神兽如牛。牛,土畜。”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兽畜·牛》:“《随隐漫録》:牛,土畜也。”
词语解释:生蓄  拼音:shēng xù
滋生积聚。 唐 韩愈 《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必出入仁义,其富若生蓄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