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菅蒯 拼音:jiān kuǎi
(1).茅草之类。可编绳索。 汉 王逸 《九思·遭厄》:“菅蒯兮壄莽,雚苇兮仟眠。” 唐 黄滔 《南海韦尚书启》:“变泥沙为丹雘之姿,植菅蒯作芝兰之秀。”
(2).喻微贱的人或物。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陛下不弃菅蒯,爱同丝麻。” 唐 韩愈 孟郊 《纳凉联句》:“惟忧弃菅蒯,敢望侍帷幄。” 清 唐孙华 《赠夏重》诗:“恶草等菉葹,微材仅菅蒯。”
(3).指草鞋。 唐 刘商 《赠严四草履》诗:“轻微菅蒯将何用,容足偷安事颇同。”词语解释:二蒯 拼音:èr kuǎi
指 汉 末 刘表 的谋臣 蒯良 、 蒯越 。 宋 曾巩 《刘景升祠》:“ 景升 得二 蒯 ,坐论胜凶残。”词语解释:麻蒯 拼音:má kuǎi
《左传·成公九年》:“《诗》曰:‘虽有丝、麻,无弃菅、蒯。’”后用“麻蒯”指用次等或下等衣料做的衣物。《淮南子·说林训》:“有荣华者必有憔悴,有罗紈者必有麻蒯。”词语解释:榛蒯 拼音:zhēn kuǎi
丛生的蒯草。 清 顾炎武 《楼桑庙》诗:“遗像缠风尘,荒碑委榛蒯。”词语解释:缑蒯 拼音:gōu kuǎi
即蒯缑。谓以草绳缠绕剑柄。 战国 时 齐 人 冯驩 ,为 孟尝君 门客,甚贫,止有一剑,以蒯草绕缑,甚为人所轻。见《史记·孟尝君列传》。后遂以“緱蒯”表示怀才而受冷遇。 明 张景 《飞丸记·游园题画》:“还想你阶前按脱囊锥颖,莫做他客舍歌弹緱蒯轻。”词语解释:袃蒯 拼音:chài kuǎi
刺鲠。比喻心里的嫌隙或不快。《鹖冠子·世兵》:“细故袃蒯,奚足以疑?事成欲得,又奚足夸?” 陆佃 解:“一本袃作衣,蒯作葪。蒯犹芥也。袃芥,刺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