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董上声 [dòng tǒng][kǒng,孔][zǒng,急遽趋事貌。][倥偬]徿[音总。草名。《尔雅·释草》素华轨鬷。][音蓊。暗声。]
首字词组
董卓董役董董董必武董作董酒董率 
董狐笔董道董事董摄董帅董理董笔 
董帷董统董振董事会董司董逃歌董治 
董正董一董成董劝董齐董督董统鹰扬 

词语解释:董卓  拼音:dǒng zhuó
(~-192)东汉末年军阀。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和羌人起义。公元189年,应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兵进京诛灭宦官。不久废少帝,立献帝,专断朝政。残暴专横,胁迫献帝迁都长安,纵火焚烧洛阳宫室,对社会造成极大破坏。后被王允、吕布所杀。
词语解释:董狐笔  拼音:dǒng hú bǐ
指 春秋 时 晋 国史官 董狐 在史策上直书 晋 卿 赵盾 弑其君的事。后用以称直笔记事、无所忌讳的笔法为“董狐笔”。《左传·宣公二年》:“乙丑, 赵穿 杀 灵公 於 桃园 。 宣子 未出山而復。大史书曰‘ 赵盾 弑其君’,以示於朝。 宣子 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孔子 曰:‘ 董狐 ,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唐 杜甫 《写怀》诗之二:“祸首 燧人氏 ,厉阶 董狐 笔。” 宋 文天祥 《指南后录·正气歌》:“在 齐 太史简,在 晋 董狐 笔。” 清 钱谦益 《恭闻泰昌皇帝升遐涂次感泣赋挽词》之三:“盈朝 董狐 笔,执简欲何施?”亦省作“ 董笔 ”。《剪灯馀话·长安夜行录》:“愿挥 董 笔祛疑惑,聊为 陈 人洗愧羞。”
词语解释:董帷  拼音:dǒng wéi
《汉书·董仲舒传》:“﹝ 董仲舒 ﹞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后因以“董帷”指授课之处。 明 高启 《送殷孝章赴咸阳教谕》诗:“独抱遗经出 董 帷,秋风送骑入关迟。”
词语解释:董正  拼音:dǒng zhèng
监督纠正;督察整顿。《书·周官》:“六服羣辟,罔不承德,归于 宗周 ,董正治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光武 都 洛阳 以为尹,尹,正也,所以董正京畿,率先百郡也。” 明 何景明 《内篇十四》:“司法者,人之司命也,发奸纠邪,董正弼善,司法是据。”
词语解释:董役  拼音:dǒng yì
(1).监督劳作。 宋 孙升 《孙公谈圃》卷中:“ 丁 之董役也,昼夜不息,每画一拱,燃蜡炬一枝。”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汪端明》:“时 德寿宫 建房廊於市廛,董役者不识事体,凡门闔輒题 德寿宫 字,下至委巷厕溷皆然。”《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梁廷栋传》:“建恩洲社学以振文风,董役劝捐,不辞劳瘁。”
(2).正其事理。 宋 苏舜钦 《上孙冲谏议书》:“文者,表而已矣, 三代 之采物也;辞者,所以董役, 秦 汉 之训詔也。”
词语解释:董道  拼音:dǒng dào
守正道。《楚辞·九章·涉江》:“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王逸 注:“董,正也;豫,犹豫也。言己虽见先贤执忠被害,犹正身直行,不犹豫而狐疑也。”
词语解释:董统  拼音:dǒng tǒng
督导统率。《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 吕向 注:“董,督也;鹰,鷙鸟也。言 绍 督理鷙鸟,扫除阉宦也。” 晋 成公绥 《魏相国舞阳宣文侯司马公诔》:“ 巴 蜀 作寇,侵我边疆,乃眷西顾,董统 雍 凉 。”《晋书·王羲之传》:“使君起於布衣,任天下之重,尚德之举,未能事事允称,当董统之任而败丧至此,恐闔朝羣贤未有与人分其谤者。”
词语解释:董一  拼音:dǒng yī
统一主持;一统。《宋书·索虏传》:“东西齐举,宜有董一。” 南朝 梁 沉约 《封授临川等五王诏》:“董一藩政,缉是嘉庸。”
词语解释:董董  拼音:dǒng dǒng
(1).丰盛貌。 唐 柳宗元 《眎民诗》:“有作有迁,无迁无作。士实荡荡,农实董董。工实蒙蒙,贾实融融。”
(2).象声词。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瓢内出汞成宝》:“夜取汞试纳瓢中,置之枕间,次夕,醉中探手撼瓢,则其声董董然,汞如故也。”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帝王都会二》:“一日内宴杂剧,一人专打锣,一人扑之曰:‘今日排当不奏他乐,丁丁董董不已,何也?’”
词语解释:董事  拼音:dǒng shì
(1).主持其事。 宋 曾巩 《亳州谢到任表》:“以至属材能而董事,分什伍以庀徒,已略具於科条,可粗施於士吏。” 明 何景明 《〈武功县志〉序》:“列国採风者,具其美恶;董事者,正其得失。”
(2).董事会的成员。其职权对外代表公司、团体,对内执行一切事务。 郑观应 《盛世危言·藏书》:“有志读书者,先向本地绅士领有凭单,开列姓名住址,持送院中,董事换给执照,准其入院观书。” 巴金 《家》六:“这个公司的股子我们家里也有好些,我还是一个董事。”
词语解释:董振  拼音:dǒng zhèn
犹慎重。《左传·昭公三年》:“君若不弃敝邑,而辱使董振择之,以备嬪嬙,寡人之望也。” 杨伯峻 注:“董振犹今慎重之意。”
词语解释:董成  拼音:dǒng chéng
主持和谈。《左传·桓公六年》:“ 随 人使少师董成。” 杨伯峻 注:“董犹今言主持……董成,主持和谈。”
词语解释:董必武  拼音:dǒng bì wǔ
(1886-197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11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曾任中共汉口地方委员会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法院院长、中共中央党校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南方局常委,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抗战胜利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南方局书记,参与领导重庆、南京中共代表团的工作。建国后,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政法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代理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对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和法制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主要著作编为《董必武选集》
词语解释:董摄  拼音:dǒng shè
(1).监督整饬。《三国志·魏志·程晓传》:“今外有公卿将校总统诸署,内有侍中尚书综理万机,司隶校尉督察京輦,御史中丞董摄宫殿。”
(2).督导统率。《晋书·陆云传》:“直以 机 计虑浅近,不能董摄羣帅。”
词语解释:董事会  拼音:dǒng shì huì
某些公私合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或私人所办企业、学校、团体等的领导机构。 瞿秋白 《现实·拉法格和他的文艺批评》:“ 萨卡尔 根据这种知识,就挑选了董事会的人物,着手组织他的谎骗机关。”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七:“总经理已经仁至义尽了,即使召开董事会决定,也是符合公司章程。”
词语解释:董劝  拼音:dǒng quàn
督导劝勉。 清 曾国藩 《箴言书院记》:“要使学者自幼而端所习,随其材之大小,董劝渐摩,徐底于成而已。” 郑观应 《盛世危言·农功》:“招徠垦闢,董劝经营,定何章程,作何布置,决不得假手胥役,生事扰民。”
词语解释:董作  拼音:dǒng zuò
监督工程。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 庆历 中, 河 决北都 商胡 ,久之未塞,三司度支副使 郭申锡 亲往董作。” 宋 沉括 《梦溪笔谈·神异》:“ 元丰 二年,道士 陶智仙 营一舍,令门人 陈若拙 董作。”
词语解释:董帅  拼音:dǒng shuài
见“ 董率 ”。
词语解释:董率  拼音:dǒng lǜ
亦作“ 董帅 ”。 统率;领导。《三国志·吴志·陆凯传》:“ 禕 体质方刚,器干彊固,董率之才, 鲁肃 不过。” 晋 陆机 《至洛与成都王笺》:“委任外閒,輒承严教,董率诸军,惟力是视。”《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吾不如亡兄有四……董帅大众,上下咸悦,人尽死力,四也。” 梁启超 《中国改革财政私案》第一:“若夫既决办之后,其能有成效与否,则全视乎董率之人何如。”
词语解释:董司  拼音:dǒng sī
(1).监督掌管。《晋书·谢玄传》:“復命臣荷戈前驱,董司戎首。” 唐 杨炯 《李怀州墓志铭》:“董司戎政,以戒不虞。”
(2).指掌管军政之人。 晋 陶潜 《杂诗》之十:“泛舟拟董司,寒气激我怀。”
词语解释:董齐  拼音:dǒng qí
(1).谓征伐之使归一统。《三国志·魏志·王凌传》“ 凌 至 项 ,饮药死”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僕久忝朝恩,歷试无效,统御戎马,董齐东夏。”
(2).统率;领导。《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臣等輒依旧典,封 备 汉中王 ,拜大司马,董齐六军,纠合同盟,扫除凶逆。” 宋 曾巩 《中司授大中大夫制》:“俾尔纳忠宣力,得壹意于中司,以董齐众工,肃正内外。”
词语解释:董酒  拼音:dǒng jiǔ
贵州遵义出产的一种白酒 。
词语解释:董理  拼音:dǒng lǐ
(1).监督管理。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杂课·芦课》:“芦课旧例,工部专差部员,设 江寧 芦政衙门,董理徵收。”
(2).整理。 清 魏源 《〈说文儗雅〉叙》:“意主告蒙,且便自检閲,而不敢当董理之任。” 陈垣 《〈史讳举例〉序》:“ 钱氏 《廿二史考异》中,以避讳解释疑难者尤多,徒因散在诸书,未能有系统之董理。”
词语解释:董逃歌  拼音:dǒng táo gē
东汉 灵帝 时童谣。内容写 董卓 跋扈,纵其残暴,终归逃窜,至于灭族。辞载《后汉书·五行志一》。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董逃歌》, 后汉 游童所作也。后有 董卓 作乱,卒以逃亡,后人习之以为歌章,乐府奏之,以为烱戒也。”
词语解释:董督  拼音:dǒng dū
统率;监督。《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臣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董督三军,奉辞於外,不得扫除寇难,靖匡王室。”《新唐书·姚璹传》:“遂造天枢,著己功德,命 璹 为使,董督之。”《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以侍中开府仪同三司 邵陵王 纶 持节董督众军以讨 景 。”
词语解释:董率  拼音:dǒng lǜ
亦作“ 董帅 ”。 统率;领导。《三国志·吴志·陆凯传》:“ 禕 体质方刚,器干彊固,董率之才, 鲁肃 不过。” 晋 陆机 《至洛与成都王笺》:“委任外閒,輒承严教,董率诸军,惟力是视。”《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吾不如亡兄有四……董帅大众,上下咸悦,人尽死力,四也。” 梁启超 《中国改革财政私案》第一:“若夫既决办之后,其能有成效与否,则全视乎董率之人何如。”
词语解释:董笔  拼音:dǒng bǐ
见“ 董狐笔 ”。
词语解释:董狐笔  拼音:dǒng hú bǐ
指 春秋 时 晋 国史官 董狐 在史策上直书 晋 卿 赵盾 弑其君的事。后用以称直笔记事、无所忌讳的笔法为“董狐笔”。《左传·宣公二年》:“乙丑, 赵穿 杀 灵公 於 桃园 。 宣子 未出山而復。大史书曰‘ 赵盾 弑其君’,以示於朝。 宣子 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孔子 曰:‘ 董狐 ,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唐 杜甫 《写怀》诗之二:“祸首 燧人氏 ,厉阶 董狐 笔。” 宋 文天祥 《指南后录·正气歌》:“在 齐 太史简,在 晋 董狐 笔。” 清 钱谦益 《恭闻泰昌皇帝升遐涂次感泣赋挽词》之三:“盈朝 董狐 笔,执简欲何施?”亦省作“ 董笔 ”。《剪灯馀话·长安夜行录》:“愿挥 董 笔祛疑惑,聊为 陈 人洗愧羞。”
词语解释:董治
监督管理
词语解释:董统鹰扬
为督察纲纪而大展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