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药入声 [yuè,哀乐][ě è,善恶][yuē][同着][jiáo jiào jué][ruò][sháo][jué xué][duó,测度][mò][zhuó bó][lüè][gě gè]崿[chāo chuò chuo][háo hé][肉膜,名词][tuò][bó][zé zuó][nüè yào][zhuó][屐、鞋][bó bo][lào luò][详注1][chāo zhuō,明亮][详注2][gè luò][详注3][nuò][lì luò][zuò]礿[sháo][hè][cuò,名词][gē kǎ luò][zhuó què][luò gé][详注4][详注5][zhuó jué][详注6][同托][详注7][音鹊。馺也。《类篇》行貌。]笿


注1:穫 音濩。《说文》刈谷也。草曰刈,谷曰穫。《易·无妄》不耕穫,不菑畬。《诗·豳风》八月其穫。 又陨穫,困迫失志貌。《礼·儒行》不陨穫于贫贱。《注》陨如萚之陨而飘零,穫如禾之穫而枯槁。
注2:格 《唐韵》古落切《集韵》《韵会》《正韵》葛鹤切,音各。树枝也。《集韵》《韵会》历各切,音洛。篱落也。《前汉·鼌错传》谓之虎落。《扬雄·羽猎赋》谓之虎路。通作格。 又《类篇》曷各切,音鹤。格泽,妖星也。见《史记·天官书》。
注3:熇 《广韵》呵各切《集韵》《韵会》《正韵》黑各切,音郝。与謞同。《尔雅·释训》謞謞,崇谗慝也。《疏》引《诗》多将熇熇,多行惨毒之恶。謞熇音义同。《释文》謞虚各切。
注4:泽 《集韵》《韵会》《正韵》达各切,音铎。格泽,星名,音鹤铎。《史记·天官书》格泽,星如炎火之状。
注5:昔 《集韵》仓各切,音错。粗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注》昔读为交错之错,谓牛角粗理错也。 又《韵补》叶息约切。《左思·咏史诗》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
注6:躇 《集韻》《韻會》敕略切,音鄀。《公羊傳·宣七年》躇階而走。《註》躇,猶超遽不順以次。《釋文》與踱同。
注7:嫋 《集韵》《韵会》日灼切《正韵》如灼切,音弱。长貌。《司马相如·上林赋》妩媚姌嫋。
末字词组
花萼破萼琼萼雪萼椒萼瑶萼乳萼云萼
梅萼华萼秀萼连萼艳萼趺萼承萼朱萼
红萼绿萼朱萼云萼遗萼含萼炎萼璇萼
棣萼桃萼跗萼韡萼丽萼须萼枝萼 

词语解释:花萼  拼音:huā è
亦作“ 花蕚 ”。
(1).花的组成部分之一,由若干萼片组成,包在花瓣外面,花开时托着花冠。简称萼。有时亦指花。 南朝 宋 鲍照 《采桑》诗:“乳燕逐草虫,巢蜂拾花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 明 谢谠 《四喜记·花亭佳偶》:“花萼轻摇,一曲花歌百闷消。”《老残游记》第十一回:“十年之间,籜甲渐解,至甲寅而齐。寅属木,为花萼之象。”
(2).《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华,萼和花同生一枝,且有保护花瓣的作用,故后常以“花萼”比喻兄弟或兄弟间和睦友爱的情谊。 唐 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门传万石,庭列双珠,花萼争荣,芝兰蔼秀。”《新唐书·李乂传》:“ 乂 事兄 尚一 、 尚贞 ,孝谨甚,又俱以文章自名,兄弟同为一集,号《李氏花萼集》。”
(3).见“ 花萼楼 ”。
词语解释:花萼楼  拼音:huā è lóu
唐玄宗 于 兴庆宫 西南建 花萼相辉之楼 ,简称 花萼楼 。《旧唐书·让皇帝宪传》:“ 玄宗 於 兴庆宫 西南置楼,西面题曰 花萼相辉之楼 …… 玄宗 时登楼,闻诸王音乐之声,咸召登楼,同榻宴謔,或便幸其第,赐金分帛,厚其欢赏。” 唐 刘禹锡 《杨柳枝词》之五:“ 花萼楼 前初种时,美人楼上鬭腰肢。”《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紫荆枝下还家日, 花萼楼 中合被时。”亦省称“ 花萼 ”。 唐 杜甫 《骊山》诗:“ 驪山 絶望幸, 花萼 罢登临。”
词语解释:梅萼  拼音:méi è
亦作“ 梅蕚 ”。 梅花的蓓蕾。 宋 欧阳修 《玉楼春·题上林后亭》词:“池塘隐隐惊雷晓,柳眼未开梅蕚小。”《隋唐演义》第九八回:“杨花已逐东风散,梅萼偏能留晚香。”
词语解释:红萼  拼音:hóng è
红花。萼,花蒂。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二:“蜂喧鸟咽留不得,红萼万片从风吹。” 宋 姜夔 《一萼红·人日登长沙定王台》词:“古城阴,有官梅几许,红萼未宜簪。”参见“ 红花 ”。
词语解释:红花  拼音:hóng huā
(1).亦作“ 红华 ”。红色的花。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扬翠叶,扤紫茎;发红华,垂朱荣。”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红华舒春,黄鸟飞时。” 唐 杜甫 《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
(2).即红蓝花。亦指红蓝花的花。中医入药,性温味辛。有祛瘀生新、通经活血及止痛等作用。《南史·循吏传·王洪范》:“先是 青州 资鱼盐之货,或强借百姓麦地以种红花,多与部下交易,以祈利益。” 明 沉受先 《三元记·挺生》:“消痰加枳殻,活血用红花。”参见“ 红蓝 ”。
词语解释:红蓝  拼音:hóng lán
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高三四尺,其叶似蓝。夏季开红黄色花,古代以之制胭脂及红色颜料。中医以之入药,称红花。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燕支叶似葪,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为燕支,中国亦谓为红蓝。以染粉为妇人色,谓之燕支粉。”《北堂书钞》卷一三五引 晋 习凿齿 《与燕王书》:“此下有红蓝花,足下先知之不?北方人採红蓝,取其华,染緋黄,挼取其英鲜者作烟支,妇人粉时为颜色。”
词语解释:棣萼  拼音:dì è
亦作“ 棣蕚 ”。 比喻兄弟。《晋书·孝友传序》:“夫天伦之重,共气分形,心睽则叶顇荆枝,性合则华承棣萼。” 唐 杜甫 《至后》诗:“梅花一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仇兆鳌 注:“棣萼,以比兄弟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归田》:“似这般桑榆景逼,怎能彀棣蕚荣归?” 林之夏 《为不识题令祖礼林先生遗像》诗:“棣萼光辉映后先,湖山肃穆此书传。”参见“ 棣华 ”。
词语解释:棣华  拼音:dì huá
《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后因以“棣华”喻兄弟。《晋书·张载传赞》:“ 载 协 飞芳,棣华增映。” 唐 张说 《鄎国长公主神道碑》:“恨棣华之半缺,悲瑶草之先化。”
词语解释:破萼  拼音:pò è
犹破蕾。 宋 梅尧臣 《岁日旅泊家人相与为寿》诗:“岸梅欲破萼,野水微生澜。” 宋 欧阳修 《雪》诗:“新阳力微初破萼,客阴用壮犹相薄。”
词语解释:华萼  拼音:huá è
(1).亦作“ 华蕚 ”。同“ 华鄂 ”。《文选·谢瞻〈于安城答灵运〉诗》:“华蕚相光饰,嚶鸣悦同响。” 吕延济 注:“华蕚,喻兄弟也。” 唐 李白 《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见千条之緑杨,折一枝以相赠,则华萼情在,吾无恨焉。” 宋 苏轼 《赐皇弟大宁郡王佖生日礼物口宣》:“乃眷贤王,篤生兹日,本枝之庆,华萼相承,宜分廏库之良,以致乔松之寿。”参见“ 华鄂 ”。
(2).指 唐玄宗 所建的 花萼楼 。 唐 元稹 《连昌宫词》:“往来年少説 长安 , 玄武楼 成 华萼 废。”
词语解释:华鄂  拼音:huá è
语本《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后因以“华鄂”喻兄弟友爱。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 岑参 有《韦员外家花树歌》:‘君家兄弟不可当,列卿太史尚书郎,朝回花底常会客,花朴玉缸春酒香。’ 韦员外 ,失其名,此诗见一门华鄂之盛。”
词语解释:绿萼  拼音:lǜ è
绿萼梅的省称。 清 赵翼 《王楼村先生十三本梅花书屋图》诗:“緑萼六株红七株,屋后屋前各分界。”参见“ 緑萼梅 ”。
词语解释:绿萼梅  拼音:lǜ è méi
亦作“绿萼梅”。 梅花之一种。萼片为绿色。 宋 范成大 《梅谱》:“緑蕚梅。凡梅花跗蒂皆絳紫色,惟此纯緑,枝梗亦青,特为清高,好事者比之 九嶷 仙人 蕚緑华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一·梅》:“緑蕚梅,枝跗皆緑。” 清 钱载 《到家作》诗之二:“久失东墙緑萼梅,西墙双桂一风摧。”
词语解释:桃萼  拼音:táo è
桃花蕾。 宋 周邦彦 《蝶恋花·柳》词:“桃萼新香梅落后,暗叶藏鸦,苒苒垂亭牗。” 元 刘致 《水仙子·和西湖四时渔歌》曲:“浅絳雪缄桃萼,嫩黄金搓柳丝。”
词语解释:琼萼  拼音:qióng è
(1).犹言金枝玉叶。指皇亲宗室。《晋书·简文三子传论》:“瑶枝琼萼,随锋鏑而消亡;朱芾緑车,与波尘而殄瘁。”
(2).玉制的花萼。为妇女首饰之一。 宋 晏殊 《少年游》词:“莫将琼萼等閒分,留赠意中人。”
词语解释:秀萼  拼音:xiù è
秀美的花萼。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殷仲文〈兴瞩〉》:“青松挺秀萼,惠色出乔树。” 宋 文同 《千叶鼓子花》诗:“柔条长百尺,秀萼包千叶。”
词语解释:朱萼  拼音:zhū è
见“ 朱萼 ”。
词语解释:跗萼  拼音:fū è
亦作“ 跗蕚 ”。
(1).花萼与子房。亦借指花朵。 北周 王褒 《送观宁侯葬》诗:“刑茅广裂地,跗蕚盛开繁。” 唐 刘禹锡 《武陵北亭记》:“庭芳万本,跗萼交映,如公之家肥炽而昌也。” 清 乐钧 《耳食录·张碧云》:“阴阳者互结之根株,男女者同开之跗萼。”
(2).亦作“ 跗鄂 ”。《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按,鄂为蕚的借字;不,通“ 拊 ”,亦作“ 跗 ”,蕚的底部。因用以比喻关系亲密的兄弟。《北齐书·赵郡王琛清河王岳传论》:“ 赵郡 以跗蕚之亲,当顾命之重,高揖则宗社易危,去恶则人神俱泰。” 唐 李峤 《洛州昭觉寺释迦牟尼佛金铜瑞像碑》:“欣跗萼之有序,庆宗社之弥隆。” 宋 曾巩 《喜二弟侍亲将至》诗:“鸿雁峨峨并羽仪,棠棣韡韡联跗鄂。”
词语解释:雪萼  拼音:xuě è
雪花。亦借指白花。 宋 孙光宪 《望梅花》词:“数枝开与短墙平,见雪萼、红跗相映。” 元 赵文 《琼花上天歌》:“颠风夜半撼 芜城 ,雪萼琼丝破空碧。”
词语解释:连萼  拼音:lián è
亦作“ 连蕚 ”。
(1).花萼相连。 唐 钱起 《紫参歌》序:“紫参,幽芳也。五葩连萼,状飞禽羽举,俗名之五鸟花。” 清 彭孙贻 《三迭前韵示信弦》:“花发长连蕚,蒲生岂上塘。”
(2).喻兄弟之间亲密相关。《魏书·咸阳王禧传》:“ 仲尼 在乡党,犹尚恂恂, 周文王 为世子,卑躬求道; 禧 等虽连蕚宸暉,得不尊尚师傅也?” 唐 张大安 《奉和别越王》:“盛藩资右戚,连蕚重皇情。”
词语解释:云萼  拼音:yún è
(1).船幔上所画的花卉和云纹装饰。亦借指华美的船只。 南朝 宋 鲍照 《采菱歌》之二:“弭榜搴蕙荑,停唱纫薰若,含伤捨泉花,营念採云蕚。” 黄节 补注:“ 张衡 《西京赋》:‘浮鷁首,翳云芝。’ 薛综 注:‘画芝草及云气,以为船覆饰也。’此亦言船幔所画之云华,故曰营念。”
(2).洁白的花朵。 宋 侯寘 《朝中措·谢郭道深惠菊有二小鬟》词:“露英云蕚一般清,揉雪更雕琼。”
词语解释:韡萼  拼音:wěi è
《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郑玄 笺:“承华者曰鄂,‘不’当作拊;拊,鄂是也。”鄂,通“ 萼 ”。“韡萼”谓明盛的花萼。比喻浮华的文才。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并楨干之实才,非羣华之韡萼也。”
词语解释:椒萼  拼音:jiāo è
见“ 椒萼梅 ”。
词语解释:椒萼梅  拼音:jiāo è méi
梅的一种。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三:“顷年,近畿江梅甚盛,而 许 洛 尤多,有江梅、椒萼梅、緑萼梅、千叶黄香梅凡四种。”亦省作“ 椒萼 ”。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三:“ 许 下 韩璠 景文 知予酷好梅也,为致椒萼、緑萼两种各四根,予植之后圃。”
词语解释:艳萼  拼音:yàn è
鲜艳的花。 宋 梅尧臣 《依韵和王几道途次杏花有感》:“艳萼黏红蜡,仙葩縐薄罗。”
词语解释:遗萼  拼音:yí è
指残花。 宋 梅尧臣 《惜春》诗之三:“残枝遗萼不中看,暮雨霏霏起暗愁。”
词语解释:丽萼  拼音:lì è
犹华丽。 唐 陶举 《花蕚楼赋》:“虽丽蕚之不足,实规模而寡仇。”
词语解释:瑶萼  拼音:yáo è
如玉的花萼。 唐 李群玉 《二辛夷》诗:“空庭向晚春雨微,却敛寒香抱瑶萼。” 元 徐再思 《蟾宫曲·赠粉英》曲:“玉蕊含香,琼蕤沁月,瑶萼裁冰。”
词语解释:趺萼  拼音:fū è
指花的萼片。 清 褚人穫 《坚瓠馀集·瓦盆冰花》:“久之,趺萼檀蕊,皆成真花。”
词语解释:含萼  拼音:hán è
犹含苞。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送坠叶于秋晏,迟含蕚于春初。” 唐 白居易 《对新家酝玩自种花》诗:“红蜡半含蕚,緑油新醱醅。”
词语解释:须萼  拼音:xū è
花须和花萼。 清 张岱 《陶庵梦忆·一尺雪》:“花瓣纯白,无鬚蕚,无檀心,无星星红紫,洁如羊脂,细如鹤翮。”
词语解释:乳萼  拼音:rǔ è
初生的花萼。 元 戴良 《对菊联句》:“傍芽萌庶孽,乳萼孕怀綳。”
词语解释:承萼  拼音:chéng è
指物件承托的联结部分。 宋 马永卿 《懒真子》卷五:“团绢扇三柄……青牋纸为上下承蕚,制度极草草。”
词语解释:炎萼  拼音:yán è
红萼。 南朝 梁 江淹 《金灯草赋》:“炎萼耀天,朱英乱日。”
词语解释:枝萼  拼音:zhī è
枝上的花萼。喻旁支宗族。《魏书·南安王熙传》:“臣忝籍枝蕚,思尽力命,碎首屠肝,甘之若薺。”
词语解释:云萼  拼音:yún è
1.船幔上所画的花卉和云纹装饰。亦借指华美的船只。
2.洁白的花朵。
词语解释:朱萼  拼音:zhū è
亦作“ 朱蕚 ”。
(1).鲜艳的花萼。《诗·小雅》《白华》篇,已亡逸。《诗序》谓:“《白华》,孝子之絜白也。”此诗言孝子养父母常自洁,如白华之无点污。《文选·束晳〈补亡诗〉之二》有“白华朱萼,被于幽薄”之句, 李善 注云:“此喻兄弟比於华萼,在林薄之中,若孝子之在众杂,方於华萼,自然鲜絜。”后遂以“朱萼”为孝子洁行之典。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趋庭洽训,共歌朱蕚之篇;避席承欢,犹守青箱之业。”
(2).红花。 唐 宋之问 《太平公主山池赋》:“採朱蕚兮山之侧,步兰庭兮候颜色。”
词语解释:璇萼  拼音:xuán è
亦作“璿萼”。亦作“琁萼”。 喻皇族子孙。《晋书·庾亮传论》:“璿蕚见诛,物议称其拔本;牙尺垂训,帝念深於负芒。” 南朝 齐 萧嶷 《上齐武帝表》:“虽輟胤蕃条,归体琁蕚,循执之念不移,傅训之怜何已。”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椒庭袭庆,曜璿萼於霞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