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屋入声 鹿宿[sù,住宿][qū,酒曲][dú,读书][fù][fú][yù][pù][cù][pǔ pò][chù xù][fú fù][zhòu][pù][详注1][niǔ][详注2][详注3][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cù][xù chù][详注4][zhú][详注5][lù][fù,音覆。剖也,判也,裂也。动词][chù][zhuó,激水声也。][cù][详注6][音珿。《广韵》廉谨貌。]


注1:浊 《韻補》叶昌六切,音逐。《前漢·潁川歌》潁水濁,灌氏族。
注2:踧 cù,音蹴。踧踖,行而谨敬也。互详踖字注。又与蹙同。《后汉·陈蕃传》黄门从官,驺蹋踧蕃。《扬子·法言》或人踧尔。《木华·海赋》噏波则洪涟踧缩。
注3:菔 音服。《韵会》芦菔一名来服,言来麰之所服也。字亦与服通。《诗·小雅》象弭鱼服。《笺》服当作菔。《周礼·素服注》服当作菔,刀剑衣也。
注4:缪 音穆。与穆同。《礼·大传》序以昭缪。《注》缪,读如穆。《公羊传·隐三年》葬宋缪公。《释文》缪,左氏作穆。《史记·鲁世家》太公召公乃缪卜。《注》徐广曰:古书穆字多作缪。又通勠。
注5:囿 《唐韵》于六切,音哊。《诗·大雅》王在灵囿,麀鹿攸伏。又《刘向·九叹》莞芎弃於泽洲兮,瓟蠡橐於筐簏。麒麟奔於九皋兮,熊罴荤而逸囿。
注6:阿 《韻會小補》音屋。《古詩》家中有阿誰。《木蘭詩》阿耶無大兒。
末字词组
半菽采菽荏菽戎菽茙菽饮水食菽巴菽嘉菽
啜菽禾菽刍菽麻菽赤菽配盐幽菽潘菽申菽
水菽稻菽藜菽藿菽饮水啜菽幽菽粱菽大菽

词语解释:半菽  拼音:bàn shū
(1).谓半菜半粮,指粗劣的饭食。《汉书·项籍传》:“今岁飢民贫,卒食半菽。”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半,五升器名也。’臣 瓚 曰:‘士卒食蔬菜以菽杂半之。’ 瓚 説是也。菽谓豆也。” 唐 元稹 《竹部》诗:“归来不买食,父子分半菽。”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景贤·书周孝子事》:“﹝ 周芳容 ﹞连遭丧病,家亦奇贫,笔耕所出不能谋半菽之养。”
(2).指少许之物。《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视若游尘,遇同土梗,莫肯费其半菽,罕有落其一毛。” 吕延济 注:“浇薄之人视之如游尘,土梗,莫肯以半豆一毛而济之。”
词语解释:啜菽  拼音:chuò shū
见“ 啜菽饮水 ”。
词语解释:啜菽饮水  拼音:chuò shū yǐn shuǐ
亦省作“ 啜菽 ”。 1.吃豆类,喝清水。语出《礼记·檀弓下》:“ 子路 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后因以为贫家孝子事亲之典。 唐 元稹 《追封李逢吉母王氏等》:“孝子之於事亲也,贫则有啜菽之欢。” 宋 周必大 《二老堂杂志·记闻人滋五说》:“以啜菽配饮水,谓贫者之孝也。” 明 高明 《琵琶记·蔡公逼试》:“三牲五鼎供朝夕,须胜似啜菽并饮水。”
(2).指生活清苦。《列子·杨朱》:“啜菽茹藿,自以味之极。” 宋 司马光 《辞知制诰第七状》:“如此则臣生负大罪,死负餘愧,虽进极荣显,不若啜菽饮水长为布衣也。”
词语解释:水菽  拼音:shuǐ shū
《礼记·檀弓下》:“ 孔子 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菽,泛指豆类。后以“水菽”借指粗淡的饮食,常用作孝养父母之典。《后汉书·刘平赵孝等传序》:“夫患水菽之薄,干禄以求养者,是以耻禄亲也。” 宋 王安石 《夜梦与和甫别》诗:“水菽中岁乐,鼎茵暮年悲。”
词语解释:采菽  拼音:cǎi shū
(1).谓采摘豆叶。《诗·小雅·采菽》:“采菽采菽,筐之筥之。”
(2).喻夺取政权。语本《诗·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郑玄 笺:“藿生原中,非有主也,以喻王位无常家也,勤於德者则得之。”《新唐书·文艺传中·苏源明》:“及 史思明 陷 洛阳 ,有詔幸 东京 ,将亲征。 源明 因上疏极諫曰:‘……方今 河 洛 驛骚,江湖叛换,《诗》曰:“中原有菽,庶民采之。”彼 思明 、 楚元 ,皆采菽之人也。陛下何遽轻万乘而速成之邪?’”
词语解释:禾菽  拼音:hé shū
谷类和豆类。 汉 贾谊 《新书·春秋》:“王舆不衣皮帛,御马不食禾菽。” 唐 白居易 《喜雨》诗:“圃旱忧葵堇,农旱忧禾菽。”
词语解释:稻菽  拼音:dào shū
稻和菽。 宋 叶适 《陈益谦挽词》:“舍南巷北水同流,稻菽参差各自谋。” 元 方夔 《晚眺》诗:“依稀风景小羌邨,不欠东屯稻菽园。” 毛泽东 《到韶山》诗:“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词语解释:荏菽  拼音:rěn shū
大豆。《诗·大雅·生民》:“荏菽旆旆,禾役穟穟。” 毛 传:“荏菽,戎菽也。” 郑玄 笺:“戎菽,大豆也。”《尔雅·释草》:“戎叔谓之荏菽。” 郝懿行 义疏:“戎,壬,《释詁》竝云大。壬、荏古字通,荏、戎声相转也。”
词语解释:刍菽  拼音:chú shū
亦作“ 芻叔 ”。 即刍豆。《管子·轻重乙》:“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芻菽,五乘者有伍养。”《庄子·列御寇》:“衣以文绣,食以芻叔。”《魏书·卢昶传》:“卿若杀身成名,貽之竹素,何如甘彼芻菽,以辱君父乎?”
词语解释:藜菽  拼音:lí shū
藜和菽。泛指粗粝之食。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少而贫病,居无僕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 宋 文同 《将赴洋州书东谷旧隐》诗:“所畏惟简书,其甘者藜菽。”
词语解释:戎菽  拼音:róng shū
亦作“ 戎叔 ”。 山戎 所种植的一种豆科植物。大豆。《管子·戒》:“北伐 山戎 ,出冬葱与戎菽,布之天下。”《诗·大雅·生民》:“蓺之荏菽” 毛 传:“荏菽,戎菽也。” 郑玄 笺:“戎菽,大豆也。”一说为胡豆,蚕豆。《尔雅·释草》:“戎叔,谓之荏菽。” 郭璞 注:“即胡豆也。”或谓戎菽、胡豆皆豌豆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劐·穀三·豌豆》
词语解释:麻菽  拼音:má shū
亦作“ 麻尗 ”。 麻与豆。《史记·周本纪》:“ 弃 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后汉书·光武帝纪上》:“野穀旅生,麻尗尤盛。”
词语解释:藿菽  拼音:huò shū
(1).豆叶和大豆。泛指豆类植物。 唐 柳宗元 《武功县丞厅壁记》:“其植物丰畅茂遂,有秬秠藿菽之宜。” 明 刘基 《雨中杂诗》之二:“囊槖罄留貲,藿菽难充食。”
(2).比喻清贫的生活。 宋 晁补之 《求志赋》:“曾藿菽不足以化兮,求予身其庶几。”
词语解释:茙菽  拼音:róng shū
即大豆。《列子·力命》:“进其茙菽,有稻粱之味。” 杨伯峻 集释引 郑玄 曰:“即大豆也。”
词语解释:赤菽  拼音:chì shū
即赤小豆。《韩非子·内储说上》:“俄又置一石赤菽东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於西门之外者赐之如初。’”参见“ 赤小豆 ”。
词语解释:赤小豆  拼音:chì xiǎo dòu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互生,花黄色。种子一般呈暗红色,可供食用及入药。 宋 范成大 《立秋》诗序:“戴楸叶,食瓜水,吞赤小豆七粒,皆 吴 中节物也。”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菽》:“赤小豆入药,有奇功。”亦省称“ 赤小 ”。 宋 范成大 《立秋》诗之二:“折枝楸叶起园瓜,赤小如珠嚥井花。”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三·赤小豆》:“此则入药用赤小者也。”
词语解释:饮水啜菽  拼音:yǐn shuǐ chuò shū
喝清水,吃豆类。形容生活清苦。语出《礼记·檀弓下》:“ 孔子 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宋 苏辙 《答黄庭坚书》:“独 颜 氏子饮水啜菽,居於陋巷,无假於外,而不改其乐,此 孔子 所以嘆其不可及也。”亦作“ 饮水食菽 ”。 晋 皇甫谧 《高士传·老莱子》:“﹝ 老莱子 ﹞莞葭为墙,蓬蒿为室,枝木为牀,蓍艾为席,饮水食菽,垦山播种。”
词语解释:饮水食菽  拼音:yǐn shuǐ shí shū
见“ 饮水啜菽 ”。
词语解释:饮水啜菽  拼音:yǐn shuǐ chuò shū
喝清水,吃豆类。形容生活清苦。语出《礼记·檀弓下》:“ 孔子 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宋 苏辙 《答黄庭坚书》:“独 颜 氏子饮水啜菽,居於陋巷,无假於外,而不改其乐,此 孔子 所以嘆其不可及也。”亦作“ 饮水食菽 ”。 晋 皇甫谧 《高士传·老莱子》:“﹝ 老莱子 ﹞莞葭为墙,蓬蒿为室,枝木为牀,蓍艾为席,饮水食菽,垦山播种。”
词语解释:配盐幽菽  拼音:pèi yán yōu shū
指豆豉。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配盐幽菽》:“昔传 江西 一士,求见 杨诚斋 ,颇以该洽自负。越数日, 诚斋 简之云:‘闻公自 江西 来,配盐幽菽欲求少许。’士人茫然莫晓,亟往谢曰:‘某读书不多,实不知为何物?’ 诚斋 徐检《礼部韵略》‘豉’字示之,注云:‘配盐幽菽也。’然其义亦未可深晓。” 明 杨慎 《丹铅杂录·解字之妙》:“盖豉本豆也,以盐配之,幽闭於瓮盎中所成,故曰幽菽。”
词语解释:幽菽  拼音:yōu shū
亦作“ 幽尗 ”。 豆豉。 明 王志坚 《表异录·饮食》:“幽菽,豉也。”
词语解释:巴菽  拼音:bā shū
即巴豆。《淮南子·说林训》:“鱼食巴菽而死,鼠食之而肥。”《文选·左思〈蜀都赋〉》:“其中则有巴菽巴戟。” 刘逵 注:“巴菽,巴豆也。”参见“ 巴豆 ”。
词语解释:巴豆  拼音:bā dòu
植物名。产于 巴 蜀 ,其形如豆,故名。中医药上以果实入药,性热,味辛,功能破积、逐水、涌吐痰涎,主治寒结便秘、腹水肿胀等。有大毒,须慎用。 汉 桓谭 《新论·祛蔽》:“巴豆毒鱼,礜石贼鼠。”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二折:“那里有凤凰杯满捧琼花酿,他安排着巴豆、砒霜!” 清 李渔 《巧团圆·防辱》:“我常见爹爹製药,到了巴豆一味,就不敢亲自动手。”
词语解释:潘菽  拼音:pān shū
(1897-1988)心理学家。江苏宜兴人。北京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主要著作有《心理学概论》《社会的心理学基础》等。
词语解释:粱菽  拼音:liáng shū
米与豆。 三国 魏 嵇康 《难自然好学论》:“是以贪生之禽,食园池之粱菽。”
词语解释:嘉菽  拼音:jiā shū
豆类作物的美称。《初学记》卷二七引 晋 张翰 《豆羹赋》:“乃有孟秋嘉菽,垂枝挺荚,是刈是穫,充簟盈篋。”
词语解释:申菽  拼音:shēn shū
香草名。《淮南子·人间训》:“申菽,杜茝,美人之所怀服也。” 高诱 注:“申菽,杜茝,皆香草也。”
词语解释:大菽  拼音:dà shū
大豆的一个品种。《管子·地员》:“五殖之次曰五觳,五觳之状娄娄然,不忍水旱,其种大菽、细菽,多白实。”《吕氏春秋·审时》:“大菽则圆,小菽则摶以芳。” 陈奇猷 集释引 夏纬瑛 曰:“‘大菽’‘小菽’是大豆的两个品种之名,和《管子·地员篇》所説的‘大菽’‘细菽’应该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