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末字词组
采菱铁菱乌菱折腰菱角菱捞菱浮菱 

词语解释:采菱  拼音:cǎi líng
乐府清商曲名。又称《採菱歌》《採菱曲》。 晋 郭璞 《江赋》:“忽忘夕而宵归,咏《採菱》以叩舷。” 南朝 宋 鲍照 《代春江行》有“奏《採菱》,歌《鹿鸣》”之句,并作《採菱歌》七首。 南朝 梁武帝 制《江南弄》,中有《採菱曲》一首,其辞曰:“歌《採菱》,心未怡,翳罗袖,望所思。”参阅《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一·〈江南〉序》《清商曲辞七·〈江南弄〉序》
古代歌曲名。《楚辞·招魂》:“《涉江》《采菱》,发《扬荷》些。” 王逸 注:“ 楚 人歌曲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道路忆山中》诗:“《采菱》调易急,《江南》歌不缓。” 元 张翥 《多丽》词:“澄碧生秋,闹红驻景,《采菱》新唱最堪听。”
词语解释:铁菱  拼音:tiě líng
菱角状的尖锐铁器。战时置于路上或水中。用以刺伤敌方人马。亦称“ 铁菱角 ”。 北周 庾信 《从驾观讲武》诗:“门嫌磁石碍,马畏铁菱伤。” 倪璠 注:“铁菱,疑即渠答也。《汉书》:‘ 鼂错 曰:“高城深堑,具藺石,布渠答。”’ 苏林 曰:‘渠答,铁蒺藜也。’”《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四年》:“每顿舍,则外其辕以为外围,内布铁菱。” 胡三省 注:“《六韜》中已有此物,《朝错传》谓之渠答。” 宋 曾公亮 《武经总要集·防守》:“铁菱角,如铁蒺藜,布水中,刺人马足。”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铁菱角》:“流贼犯 江阴 ,县人以铁菱角布城外淖土中,纵牲畜其间,贼争掠豕,悉陷着菱角不能起。”
词语解释:乌菱  拼音:wū líng
指老菱。菱角老则壳黑,故名。 宋 苏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之三:“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繫青菰裹緑盘。” 宋 苏辙 《食菱》诗:“野沼涨清泉,乌菱不值钱。”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五·芰实》:“家菱种于陂塘……其色有青、有红、有紫,嫩时剥食,皮脆肉美,盖佳果也。老则壳黑而硬,坠入江中,谓之乌菱。”
词语解释:折腰菱  拼音:zhé yāo líng
菱的一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草篇》:“芰,今人但言菱芰,诸解草木书,亦不分别。唯 王安贫 《武陵记》言:四角、三角曰芰,两角曰菱。今 苏州 折腰菱多两角。” 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之一:“喜来邀客坐,分与折腰菱。”
词语解释:角菱  拼音:jiǎo líng
菱角。 徐朝夫 《孤鹜》:“她有个九万多亩大的庭院,养着她从来没有点过数的禽鸟、鱼虾、芦苇、藕荷、角菱和各种各样的花草。”
词语解释:捞菱  拼音:lāo líng
亦作“ 捞凌 ”。亦作“ 捞铃 ”。 颤抖貌。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四折:“住者!两隻手捞菱般相似。” 朱居易 《元剧俗语方言例释》:“因为菱上有稜,捞时刺手,引申为发抖、抖战的意思。”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三折:“恰便似醉汉当街上睡,死狗儿般门外停。我背则背,手似捞铃。” 元 无名氏 《衣袄车》第三折:“眼张狂手似捞凌,行不动一丝无力。”
词语解释:浮菱  拼音:fú líng
菱的一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五·芰实》﹝集解﹞引 苏颂 曰:“两角中又有嫩皮而紫色者,谓之浮菱,食之尤美。 江 淮 及 山东 人暴其实以为米,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