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菜花 拼音:cài huā
(1).蔬菜或油菜的花。 唐 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诗:“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浄尽菜花开。” 唐 温庭筠 《宿澧曲僧舍》诗:“沃田桑景晚,平野菜花春。”
(2).花椰菜的通称。词语解释:菜色 拼音:cài sè
(1).指饥民营养不良的脸色。《礼记·王制》:“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 郑玄 注:“菜色,食菜之色。民无食菜之飢色。”《汉书·翼奉传》:“连年飢饉,加之以疾疫,百姓菜色,或至相食。” 颜师古 注:“人专食菜,故飢肤青黄,为菜色也。” 唐 欧阳詹 《送少微上人归德峰》诗:“灰心闻密行,菜色见羸容。” 茅盾 《秋收》一:“这火光,虽然掩过了 四大娘 脸上的菜色,可掩不过她那消瘦。”
(2).谓受饥。《史记·游侠列传》:“ 仲尼 畏 匡 ,菜色 陈 蔡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游诸侯见尊礼如此,岂与 仲尼 菜色 陈 蔡 , 孟軻 困於 齐 梁 同乎哉!”词语解释:菜甲 拼音:cài jiǎ
菜初生的叶芽。 唐 杜甫 《有客》诗:“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 明 冯延年 《秋月庵春暮作》诗:“ 秋月庵 居春也豪,药苗菜甲满西皋。” 胡蕴 《杂诗》之十八:“菜甲怒生见英挺,梅花古致在萧疎。”词语解释:菜羹 拼音:cài gēng
用蔬菜煮的羹。《礼记·玉藻》:“子卯,稷食菜羹。” 孔颖达 疏:“以稷穀为饭,以菜为羹而食之。”《论语·乡党》:“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后汉书·崔瑗传》:“居常蔬食菜羹而已。”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一:“乃用瓦盆盛粟米饭,瓦罐盛菜羹。”词语解释:菜把 拼音:cài bǎ
指蔬菜。 唐 杜甫 《园官送菜》诗:“清晨送菜把,常荷地主恩。” 宋 范成大 《冬日田园杂兴》诗之七:“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 清 赵翼 《扈从木兰杂诗》之三:“酒瓶屡加水,菜把须论緡。”词语解释:菜畦 拼音:cài qí
菜田。 明 高启 《春暮西园》诗:“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清 阮元 《江定甫梦游益都冯相国佳山堂作诗一首余曾游其地因和其韵》:“宰相荒园半菜畦,石屏风外是沙隄。” 洪深 《劫后桃花》三:“园的那一头,大洋屋旁边,还有小小的一个菜畦。”词语解释:菜园 拼音:cài yuán
种蔬菜的园子。《诗·齐风·东方未明》“折柳樊圃” 毛 传:“圃,菜园也。”《南史·柳元景传》:“南岸有数十亩菜园。” 宋 杨万里 《桑茶坑道中》诗之二:“田塍莫道细於椽,便是桑园与菜园。” 丁玲 《母亲》一:“ 么妈 摘好了菜,挽着一个大篮子,一手牵着 小菡 ,慢慢地走出菜园。”词语解释:菜圃 拼音:cài pǔ
菜园。 宋 王禹偁 《偶圃小园因题》诗之二:“偶营菜圃为盘飱, 淮 瀆 祠前水北村。”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绕屋皆菜圃,编篱为门。”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下乡去》:“我和 立群 顺便穿堂而过,去看屋后因坡而成的菜圃。”词语解释:菜饭 拼音:cài fàn
(1).菜和饭。
(2).用蔬菜等和米一起煮成的饭。词语解释:菜地 拼音:cài dì
即采地。古卿大夫因官受封的采邑。菜,通“ 采 ”。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下》:“此卿大夫菜地之大者,是谓百乘之家。” 唐 王维 《暮春太师左右丞相诸公于韦氏消遥谷宴集序》:“ 灞陵 下连乎菜地, 新丰 半入于家林。” 赵殿成 注:“即采地也。古菜、采字通用。”词语解释:菜市 拼音:cài shì
(1).集中出售蔬菜和肉类等副食品的场所。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 金载羹 、 聚升 昆季……《晚起》云:‘菜市声喧眠最稳,饼师叫过日将西。’” 茅盾 《路》六:“或者 华 他们早已回去,而且校里已经闹的和菜市一样了罢?”
(2).即 菜市口 。 清 秋瑾 《精卫石》第一回:“若有不忍微言者,捉将 菜市 便施刑。”参见“ 菜市口 ”。
词语解释:菜市口 拼音:cài shì kǒu
北京 的地名。旧时曾为行刑之所,故亦以指代刑场。《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如今看他被县里拉了出去,赛如绑赴 菜市口 一般,早已哭成一片了。”词语解释:菜蔬 拼音:cài shū
(1).蔬菜。《晋书·王湛传》:“兄子 济 轻之,所食方丈盈前,不以及 湛 。 湛 命取菜蔬,对而食之。” 唐 白居易 《即事寄微之》诗:“畬田涩米不耕鉏,旱地荒园少菜蔬。” 茅盾 《残冬》四:“一天天更加冷了。也下过雪。菜蔬冻坏了许多。”
(2).指菜肴。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酒肆》:“初坐定,酒家人先下看菜,问买多少,然后别换菜蔬。”《水浒传》第十一回:“将来铺下一大盘牛肉,数般菜蔬,放个大碗,一面筛酒。”《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却是怠慢老爹的紧,家里没个好菜蔬,不恭。” 茅盾 《清明前后》第一幕:“请太太吩咐一下,备办些什么菜蔬。大司务在等呢。”词语解释:菜茹 拼音:cài rú
菜蔬。《汉书·食货志上》:“还庐树桑,菜茹有畦。” 颜师古 注:“茹,所食之菜也。”《后汉书·孔奋传》:“躬率妻子,同甘菜茹。” 清 吴伟业 《遣闷》诗之五:“草阁窈窕花扶疎,园有菜茹池有鱼。”参见“ 菜蔬 ”。
词语解释:菜蔬 拼音:cài shū
(1).蔬菜。《晋书·王湛传》:“兄子 济 轻之,所食方丈盈前,不以及 湛 。 湛 命取菜蔬,对而食之。” 唐 白居易 《即事寄微之》诗:“畬田涩米不耕鉏,旱地荒园少菜蔬。” 茅盾 《残冬》四:“一天天更加冷了。也下过雪。菜蔬冻坏了许多。”
(2).指菜肴。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酒肆》:“初坐定,酒家人先下看菜,问买多少,然后别换菜蔬。”《水浒传》第十一回:“将来铺下一大盘牛肉,数般菜蔬,放个大碗,一面筛酒。”《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却是怠慢老爹的紧,家里没个好菜蔬,不恭。” 茅盾 《清明前后》第一幕:“请太太吩咐一下,备办些什么菜蔬。大司务在等呢。”词语解释:菜肚 拼音:cài dù
(1).指吃素。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八:“ 黄太史 过 泗州 ,礼僧伽之塔。作发愿文,痛戒酒色肉食……当其在 宜州 ,栖迟瘴雾之中,非菜肚老人所宜,其况味盖可知。”
(2).指饥饿的肚子。 陈三立 《人日顾石公广文饮集龙蟠里至者及余凡六人》诗:“坐想鼓篋校章句,日拊菜肚窥饭箩。”词语解释:菜食 拼音:cài shí
谓吃蔬菜等素食,不吃肉鱼等。《汉书·王莽传上》:“闻公菜食,忧民深矣。”《魏书·崔敬友传》:“ 敬友 精心佛道,昼夜诵经,免丧之后,遂菜食终世。” 鲁迅 《南腔北调集·看萧和“看萧的人们”记》:“有人问他菜食主义的理由。”词语解释:菜肠 拼音:cài cháng
食菜之肠,指肚子饥饿。 唐 黄滔 《出关言怀》诗:“菜肠终日馁,霜鬢度年秋。”词语解释:菜子 拼音:cài zǐ
(1).泛指一般蔬菜的种子。 宋 杨万里 《梦种菜》诗:“菜子已抽蝴蝶翅,菊花犹著鬱金裳。”
(2).专指可以榨油的油菜子。词语解释:菜青 拼音:cài qīng
绿色中略带灰黑的颜色。词语解释:菜人 拼音:cài rén
旧时荒年有食人肉现象,市场上出卖的供食用的人,谓之“菜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盖前 崇禎 末, 河南 、 山东 大旱蝗,草根树皮皆尽,乃以人为粮,官吏弗能禁。妇女幼孩反接鬻于市,谓之菜人。”词语解释:菜苔 拼音:cài tái
某些十字花科蔬菜的花茎。例如:油菜苔,芥菜苔。词语解释:菜瓜 拼音:cài guā
(1).瓜名。又叫生瓜、越瓜、甜瓜、梢瓜。可以生吃或腌作酱菜。 元 王祯 《农书》卷八:“为种不一而其用有二:供果为果瓜,供菜为菜瓜。”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三·越瓜》:“越瓜以地名也,俗名梢瓜,南人呼为菜瓜。”
(2).方言。责骂。 陈登科 《活人塘》十五:“ 薛陆氏 一见 大凤子 迎头把 七月子 菜瓜了一顿,满脸火星直冒。”词语解释:菜豆 拼音:cài dòu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花白色或紫色。荚果很长,可食用。也称四季豆、云豆。词语解释:菜谱 拼音:cài pǔ
(1).菜单。
(2).介绍菜肴制作方法的书。多用作书名。如:《大众菜谱》。词语解释:菜刀 拼音:cài dāo
切菜切肉等用的刀。《儿女英雄传》第九回:“ 张老 又把菜刀案板也拿来,把那肘子切作两盘。”词语解释:菜单 拼音:cài dān
开列菜肴品种的单子。 鲁迅 《书信集·致胡风》:“却有十八世纪的菜单……翻译真也不易。” 茅盾 《色盲》三:“他勉强笑了一笑,随随便便向 李蕙芳 递到他面前的菜单看了一眼。”词语解释:菜品 拼音:cài pǐn
各类品种的菜。 南朝 梁 沉约 《与约法师书》:“岁时包篚,每见请求,凡厥菜品,必令以荐。” 宋 洪巽 《旸谷漫录》:“菜品第一为葱虀。”词语解释:菜农 拼音:cài nóng
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民。《人民日报》1980.3.27:“签订了合同,菜农的收入和口粮有了保证。”词语解释:菜华水 拼音:cài huá shuǐ
见“ 菜花水 ”。
词语解释:菜花水 拼音:cài huā shuǐ
亦作“ 菜华水 ”。 指春末菜花盛开时的涨水。《宋史·河渠志一》:“春末芜菁华开,谓之菜华水。”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 黄河 水信:清明后二十日曰桃汛,春杪曰菜花水。”词语解释:菜包子 拼音:cài bāo zi
(1).用蔬菜等做馅、发面做皮、包成后蒸熟的食品。
(2).詈词。比喻无用的人。 姚雪垠 《长夜》五:“像 王三少 那样的大烟鬼,连走路快一些就会发喘,打起仗来一定是个菜包子。”词语解释:菜子油 拼音:cài zǐ yóu
即菜油。详“ 菜油 ”。
词语解释:菜油 拼音:cài yóu
用油菜子榨的油。又称菜子油。可供食用,也可作工业用油。词语解释:菜场 拼音:cài chǎng
买卖蔬菜、肉类等副食品的场所。也称小菜场。词语解释:菜肴 拼音:cài yáo
荤素熟菜(多指荤的)。 茅盾 《脱险杂记》十一:“终于饭来了,三四个女人挑着饭箩和菜肴,还有两大桶开水。” 巴金 《灭亡》第十八章:“在玻璃橱窗里用细磁盘子盛着各种精美的菜肴和点心。”词语解释:菜市场 拼音:cài shì chǎng
集中出售蔬菜和肉类等副食品的场所词语解释:菜脚 拼音:cài jiǎo
(1).菜吃后剩余的部分。
(2).采摘或烹调蔬菜时丢弃的帮子、叶子等。词语解释:菜市口 拼音:cài shì kǒu
北京 的地名。旧时曾为行刑之所,故亦以指代刑场。《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如今看他被县里拉了出去,赛如绑赴 菜市口 一般,早已哭成一片了。”词语解释:菜户 拼音:cài hù
古代太监与宫女结成假夫妇,俗称菜户。 清 纪昀 《明懿安后外传》:“ 明 之宫人无子者,各择内监为侣,谓之对食,亦谓之菜户。其财物相通如一家,相爱若夫妇然。既而妃嬪以下亦颇有之,虽天子亦不禁,以其宦者不之嫌也。”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曼殊》:“老尼亦知书,係 明 季官婢,当时所称菜户者。”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那个掌舵的太监有一个菜户。”原注:“太监与宫女结成假夫妻,俗称菜户。这种事起自 汉 朝,在 明 朝宫中也是合法的。”参见“ 对食 ”。
词语解释:对食 拼音:duì shí
(1).共同进餐。《东观汉记·鲍永传》:“上大喜,与 永 对食。”
(2).面对食物。 唐 杜甫 《夏日叹》诗:“对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谐。”
(3).古代指宫女之间或宫女与阄人之间相恋。《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 房 与 宫 对食。”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宫人自相与为夫妇名对食,甚相妬忌也。” 房 , 道房 ; 宫 , 曹宫 ,皆宫女。《明史·宦官传二·魏忠贤》:“ 长孙 乳媪曰 客氏 ,素私侍 朝 ( 魏朝 ),所谓对食者也。及 忠贤 入,又通焉。”参阅 吴世昌 《〈汉书·外戚传〉“对食”解》、《关于宫中“对食”》。词语解释:菜薹 拼音:cài tái
某些十字花科蔬菜植物的花茎,如油菜薹、芥菜薹。词语解释:菜殽 拼音:cài yáo
同“ 菜肴 ”。 《诗·大雅·韩奕》“其蔌维何” 毛 传:“蔌,菜殽也。”《尔雅·释草》“笋,竹萌” 宋 邢昺 疏:“可以为菜殽。”词语解释:菜枯 拼音:cài kū
油菜子经榨油后压成的饼状渣滓,是一种很好的肥料。词语解释:菜菹 拼音:cài zū
指腌菜、酱菜。《南史·宗悫传》:“ 庾业 家富豪侈,侯服玉食。与宾客相对,膳必方丈,而为 慤 设粟饭菜葅。”词语解释:菜花水 拼音:cài huā shuǐ
亦作“ 菜华水 ”。 指春末菜花盛开时的涨水。《宋史·河渠志一》:“春末芜菁华开,谓之菜华水。”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 黄河 水信:清明后二十日曰桃汛,春杪曰菜花水。”词语解释:菜油 拼音:cài yóu
用油菜子榨的油。又称菜子油。可供食用,也可作工业用油。词语解释:菜牛 拼音:cài niú
指专供食用的牛。词语解释:菜籽油 拼音:cài zǐ yóu
用菜籽榨的油词语解释:菜籽 拼音:cài zǐ
蔬菜的种子
油菜籽词语解释:菜羊 拼音:cài yáng
专供宰杀食用的羊。词语解释:菜玉 拼音:cài yù
次等玉石,其色如菜。 明 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南江县》:“县北 洋滩 杨侍郎 墓碑,字多蚀,碑座是菜玉,见存。”词语解释:菜金 拼音:cài jīn
用作买副食的钱。多指机关、团体的。词语解释:菜邑 拼音:cài yì
即采邑。菜,通“ 采 ”。词语解释:菜货 拼音:cài huò
犹下等货,劣货。《中国谚语资料·一般谚语》:“豆芽长一房高,也是菜货。”词语解释:菜骨 拼音:cài gǔ
犹瘦骨。长年蔬食而骨瘦体弱。 唐 黄滔 《题宣一僧正院》诗:“山衣随迭破,菜骨逐年羸。”词语解释:菜馔 拼音:cài zhuàn
菜肴。《红楼梦》第六一回:“便将茯苓霜搁起,且按着房头分派菜饌。” 沙汀 《酒后》:“菜馔丰富,酒又是烧甜酒,他接连灌了好几整杯。”词语解释:菜馆 拼音:cài guǎn
方言。饭馆。词语解释:菜蚜 拼音:cài yá
蚜虫的一种。危害十字花科的蔬菜,如甘蓝、芥菜、萝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