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屋入声 鹿宿[sù,住宿][qū,酒曲][dú,读书][fù][fú][yù][pù][cù][pǔ pò][chù xù][fú fù][zhòu][pù][详注1][niǔ][详注2][详注3][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cù][xù chù][详注4][zhú][详注5][lù][fù,音覆。剖也,判也,裂也。动词][chù][zhuó,激水声也。][cù][详注6][音珿。《广韵》廉谨貌。]


注1:浊 《韻補》叶昌六切,音逐。《前漢·潁川歌》潁水濁,灌氏族。
注2:踧 cù,音蹴。踧踖,行而谨敬也。互详踖字注。又与蹙同。《后汉·陈蕃传》黄门从官,驺蹋踧蕃。《扬子·法言》或人踧尔。《木华·海赋》噏波则洪涟踧缩。
注3:菔 音服。《韵会》芦菔一名来服,言来麰之所服也。字亦与服通。《诗·小雅》象弭鱼服。《笺》服当作菔。《周礼·素服注》服当作菔,刀剑衣也。
注4:缪 音穆。与穆同。《礼·大传》序以昭缪。《注》缪,读如穆。《公羊传·隐三年》葬宋缪公。《释文》缪,左氏作穆。《史记·鲁世家》太公召公乃缪卜。《注》徐广曰:古书穆字多作缪。又通勠。
注5:囿 《唐韵》于六切,音哊。《诗·大雅》王在灵囿,麀鹿攸伏。又《刘向·九叹》莞芎弃於泽洲兮,瓟蠡橐於筐簏。麒麟奔於九皋兮,熊罴荤而逸囿。
注6:阿 《韻會小補》音屋。《古詩》家中有阿誰。《木蘭詩》阿耶無大兒。
末字词组
黄菊寒菊山菊黄金菊丹菊鸳鸯菊徘徊菊球子菊
松菊金菊簪菊墨菊九华菊龙脑菊春兰秋菊甜叶菊
篱菊霜菊家菊孩儿菊蜀菊梅花菊木香菊大立菊
杞菊泛菊陶令菊僧鞋菊亭菊佛头菊喜容菊 
野菊时菊陶家菊金盏菊桃花菊毬子菊观音菊 
残菊陶菊牡菊佛顶菊棚菊波斯菊珠子菊 

词语解释:黄菊  拼音:huáng jú
(1).黄色的菊花。 唐 刘长卿 《感怀》诗:“秋风落叶正堪悲,黄菊残花欲待谁。” 唐 姚合 《寄主客郎中》诗:“吟诗红叶寺,对酒黄菊篱。” 清 黄鷟来 《秋日寄淮阴》诗:“寄声旧东篱,黄菊开还未。”
(2).指酒。 唐 骆宾王 《畴昔篇》:“相将菌阁卧青溪,且用藤盃泛黄菊。”
词语解释:松菊  拼音:sōng jú
松与菊不畏霜寒,因以喻坚贞节操或具有坚贞节操的人。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赠别》诗:“田园松菊今迷路,霄汉鸳鸿久絶羣。”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二八:“ 陶潜 酷似 卧龙 豪,万古 潯阳 松菊高。”
词语解释:篱菊  拼音:lí jú
谓篱下的菊花。语本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五:“採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 。”后用以为典实。 唐 刘长卿 《九日题蔡国公主楼》诗:“篱菊仍新吐,庭槐尚旧阴。” 唐 白居易 《履道新居》诗:“篱菊黄金合,窗筠緑玉稠。”
词语解释:杞菊  拼音:qǐ jú
枸杞与菊花。其嫩芽、叶可食。菊,或说为菊花菜,即茼蒿。 唐 陆龟蒙 《杞菊赋》序:“ 天随子 宅荒,少墙屋,多隙地,著图书所前后皆树杞菊。夏苗恣肥日,得以採擷之,以供左右盃案。” 明 方孝孺 《味菜轩记》:“若 杜子美 於韮薤, 陆龟蒙 之於杞菊, 苏子瞻 之於芦菔、蔓菁,莫不遂称之见於咏歌。”
词语解释:野菊  拼音:yě jú
又称野菊花。多年生草本,叶互生,秋季开花,花黄色,野生在路边荒地。花及全草均可入药,性微寒,味苦辛,功能清热解毒,主治疮疡肿毒等症。花有降低血压作用;又可配制农药。 宋 欧阳修 《笔说·辨甘菊说》:“今市人所卖菊苗,其味苦烈,迺是野菊,其实蒿艾之类,强名为菊尔。家菊性凉,野菊性热,食者宜辨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野菊》﹝附方﹞“痈疽疔肿”引《孙氏集效方》:“用野菊花连茎捣烂,酒煎热服取汁,以渣傅之即癒。” 石三友 《金陵野史·春八鲜与野菜》:“菊花脑是菊科栽培草本野菊花的近缘植物……药效与野菊相似。”
词语解释:残菊  拼音:cán jú
衰败的菊花。 唐太宗 《山阁晚秋》诗:“疎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 唐 白居易 《晚秋夜》诗:“花开残菊傍疎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宋 陆游 《残菊》诗:“残菊一枝香未残,夜窗拈起百回看。”
词语解释:寒菊  拼音:hán jú
菊花。因开于深秋,故称。 南朝 梁简文帝 《长沙宣武王碑铭》:“春藤络户,寒菊临池。” 唐 韦应物 《奉和圣制重阳日赐宴》诗:“寒菊生池苑,高树出宫城。”
词语解释:金菊  拼音:jīn jú
黄色的菊花。 唐 杜甫 《佐还山后寄》诗之二:“味岂同金菊,香宜配緑葵。” 宋 张先 《诉衷情》词:“数枝金菊对芙蓉,零落意忡忡。” 明 陆嘘云 《世事通考·花类》:“金菊:开于晚秋,不争春妍,为花之隐逸也。”
词语解释:霜菊  拼音:shuāng jú
傲霜的秋菊。 宋 苏轼 《甘菊》诗:“越山春始寒,霜菊晚愈好。”
词语解释:泛菊  拼音:fàn jú
亦作“泛菊”。 古人指重阳节登山宴饮菊花酒的活动。 唐 李峤 《九日应制得欢字》诗:“仙杯还泛菊,宝饌且调兰。” 唐 岑参 《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诗:“为报使君多泛菊,更将絃管醉东篱。” 唐 欧阳詹 《曲江池记》:“泛菊则因高乎断岸,祓禊则就洁乎芳沚。”
词语解释:时菊  拼音:shí jú
应时开的菊花。 晋 潘岳 《河阳县作》诗之二:“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 唐 韦应物 《九日沣上作》诗:“时菊乃盈泛,浊醪自为美。”
词语解释:陶菊  拼音:táo jú
指菊花。 晋 陶潜 爱菊,故称。 唐 杜牧 《将赴湖州留题庭菊》诗:“ 陶 菊手自种, 楚 兰心有期。”
词语解释:山菊  拼音:shān jú
野菊花。 唐 王绩 《赠李徵君大寿》诗:“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唐 张籍 《重阳日至峡道》诗:“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词语解释:簪菊  拼音:zān jú
古人于重九日插戴菊花谓之簪菊。 宋 周密 《乾淳岁时记·重九》:“都人是日饮新酒,汎萸簪菊。”
词语解释:家菊  拼音:jiā jú
甘菊的别名。 宋 欧阳修 《六一笔记·辨甘菊说》:“《本草》所载菊者,世所谓甘菊,俗又谓家菊,其苗泽美,味甘香可食……家菊性凉,野菊性热,食者宜辨之。”
词语解释:陶令菊  拼音:táo lìng jú
即菊花。因 陶渊明 爱菊,故称。 唐 皇甫冉 《和中丞奉使承恩还终南旧居》:“ 谢公 山不改, 陶令 菊犹存。苔蘚侵垂钓,松篁长闲门。”
词语解释:陶家菊  拼音:táo jiā jú
指秋菊。《花月痕》第五回:“再看底下两句是:孤芳自赏 陶 家菊,一院秋心梦不成。”参见“ 陶菊 ”。
词语解释:陶菊  拼音:táo jú
指菊花。 晋 陶潜 爱菊,故称。 唐 杜牧 《将赴湖州留题庭菊》诗:“ 陶 菊手自种, 楚 兰心有期。”
词语解释:牡菊  拼音:mǔ jú
见“ 牡鞠 ”。
词语解释:牡鞠  拼音:mǔ jū
亦作“ 牡菊 ”。 菊之无子者。《周礼·秋官·蝈氏》:“蟈氏掌去鼃、黽。焚牡鞠,以灰洒之则死。” 郑玄 注:“牡鞠,鞠不华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菊》:“菊之无子者,谓之牡菊。”
词语解释:黄金菊  拼音:huáng jīn jú
菊花。 唐 李白 《九日登山》诗:“因招白衣人,笑酌黄金菊。” 王琦 注:“《艺文类聚》《续晋阳秋》曰: 陶潜 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之,望见白衣人至,乃 王弘 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词语解释:墨菊  拼音:mò jú
(1).菊花的一个品种,花瓣紫黑色。 元 袁桷 《澄怀录·终南山五老洞碑记》:“墨菊其色如墨,古用其汁以书字。” 清 周亮工 《墨菊》诗序:“ 永寿里 在 汉 畤,产墨菊,时人多取其汁为书;今人但求之楮頴间,少所见矣。”
(2).墨画的菊花。如:这幅墨菊,画得太好啦!
词语解释:孩儿菊  拼音:hái ér jú
(1).菊的一种。 宋 范成大 《菊谱》:“紫菊,一名孩儿菊,花如紫茸,丛茁细碎,微有菊香,或云即泽兰也。” 宋 史正志 《菊谱》:“孩儿菊,紫萼白心,茸茸然叶上有光,与他菊异。”
(2).兰的一种。 元 方回 《订兰说》:“古之兰,即今之千金草,俗名孩儿菊者。” 元 方回 《秋日古兰花》诗:“緑叶梢头紫粟攒,《离骚》经里古秋兰。时人误唤孩儿菊,惟有诗翁解细看。”
词语解释:僧鞋菊  拼音:sēng xié jú
附子的别称。以其花似僧鞋,故名。 叶圣陶 《北上日记·二月一日》:“周围卉树茂密,梅已开过,桃方作花,而木樨、僧鞋菊、秋海棠亦呈艳,可谓聚春秋之花于同时矣。”
词语解释:金盏菊  拼音:jīn zhǎn jú
金盏花。 田间 《纪念碑》诗:“沿着长长的宫墙,金盏菊花蕊芬芳。”参见“ 金盏花 ”。
词语解释:金盏花  拼音:jīn zhǎn hu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互生,披针形,头状花序,花冠乳黄色或橘红色。全草和花可入药,有利尿、发汗、兴奋、通经等作用。又称金盏菊。
词语解释:佛顶菊  拼音:fó dǐng jú
即佛头菊。菊花的一种。花心大而突起,似佛顶,故名。详“ 佛头菊 ”。
词语解释:佛头菊  拼音:fó tóu jú
植物名。菊科。多年生草本,茎高一二尺,多分枝,下部为木质。叶互生,秋天茎顶开头状花,故名。 宋 范成大 《菊谱·白花》:“佛顶菊,亦名佛头菊。中黄心极大,四傍白花一层绕之,初秋先开白花,渐沁微红。”
词语解释:丹菊  拼音:dān jú
赤色的菊花。 晋 嵇含 《菊花铭》:“煌煌丹菊,暮秋弥荣。” 晋 庾阐 《游仙诗》之三:“层霄映紫芝,潜涧汎丹菊。”
词语解释:九华菊  拼音:jiǔ huá jú
菊花的一种。《广群芳谱·花谱二七·菊花一》:“九华菊,此品乃 渊明 所赏。今 越 俗多呼为大笑,瓣两层者曰九华,白瓣黄心,花头极大,有阔及二寸四五分者,其态异常,为白色之冠。”
词语解释:蜀菊  拼音:shǔ jú
即蜀葵。 老舍 《赵子曰》第十六:“那粉团儿似的蜀菊,衬着嫩绿的叶儿,迎着风儿一阵一阵抿着嘴儿笑。”参见“ 蜀葵 ”。
词语解释:蜀葵  拼音:shǔ kuí
植物名。花有红、紫、黄、白等色,供观赏。《太平御览》卷九九四引 晋 傅玄 《蜀葵赋》序:“蜀葵,其苗如瓜瓠,尝种之,一名引苗而生华,经二年春乃发。” 宋 曾巩 《次维得禽字韵》:“黄蜀葵开收宿雨,紫桑椹熟转新禽。” 明 唐寅 《川泼棹》曲:“碧碧草沿堦,海榴半吐绽,蜀葵如锦簇,那更令节蕤宾。”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蜀葵》
词语解释:亭菊  拼音:tíng jú
谓挺拔秀丽的菊花。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谷无幽兰,岭无亭菊。”
词语解释:桃花菊  拼音:táo huā jú
一种粉红色的菊花。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重阳》:“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蘂若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 宋 史正志 《菊谱》:“桃花菊,花瓣全如桃花,秋初先开,色有浅深,深秋亦有白者。”《广群芳谱·花谱二七·菊花一》:“桃花菊, 刘蒙泉 云,粉红单叶,中有黄蕊,其色正类桃花,俗以此名,盖以言其色尔。花之形度虽不甚佳,而开於诸菊未有之前,故人视此菊,如木中之梅焉。”
词语解释:棚菊  拼音:péng jú
菊的一种。 宋 范成大 《菊谱·黄花》:“藤菊,花密,条柔,以长如藤蔓,可编作屏障,亦名棚菊。”
词语解释:鸳鸯菊  拼音:yuān yāng jú
(1).菊花的一种。 宋 范成大 《菊谱·黄花》:“鸳鸯菊,花常相偶,叶深碧。”
(2).乌头的俗称。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三:“草乌头,近畿如 蒿少 、 具茨 诸山,亦多有之。花开九月,色青可玩。人多移植园圃,号鸳鸯菊,盖取其近似耳。”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乌头》
词语解释:龙脑菊  拼音:lóng nǎo jú
菊花的一种。因香气如龙脑而得名。 宋 刘蒙 《菊谱·龙脑》:“龙脑一名小银臺,出京师。开以九月末。类金万铃而叶尖,谓花上叶色类人间染鬱金,而外叶纯白。夫黄菊有浅深色两种,而是花独得深浅之中。又其香气芬烈,甚似龙脑。是花与香色俱可贵也。”
词语解释:梅花菊  拼音:méi huā jú
菊花品种名。参阅《广群芳谱·花谱二七·菊花》
词语解释:佛头菊  拼音:fó tóu jú
植物名。菊科。多年生草本,茎高一二尺,多分枝,下部为木质。叶互生,秋天茎顶开头状花,故名。 宋 范成大 《菊谱·白花》:“佛顶菊,亦名佛头菊。中黄心极大,四傍白花一层绕之,初秋先开白花,渐沁微红。”
词语解释:毬子菊  拼音:qiú zǐ jú
菊花品种名。 宋 范成大 《菊谱·黄花》:“毬子菊,如金铃而差小,二种相去不远,其大小名字,出於栽培肥瘠之别。”
词语解释:波斯菊  拼音:bō sī jú
(1).菊花名。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叶细,花白色或红色。
(2).指波斯菊的花。《人民文学》1978年第11期:“红的、白的、粉的波斯菊,众多而美丽,像天上的星星撒遍了 大庆 。”
词语解释:徘徊菊  拼音:pái huái jú
菊花的一种。淡白,瓣黄,心色带微绿。初开时,先于一边吐瓣三、四片,开至旬日,方及周遍,花头乃团圆,故名。参阅《广群芳谱·花谱二七·菊花一》
词语解释:春兰秋菊  拼音:chūn lán qiū jú
春天的兰花和秋天的菊花。多比喻物擅其长,各具其美。《楚辞·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絶兮终古。” 洪兴祖 补注:“古语云: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 唐 石贯 《和主司王起》:“絳帐青衿同日贵,春兰秋菊异时荣。”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三折:“春兰秋菊益生津,金橘木瓜偏爽口。”
词语解释:木香菊  拼音:mù xiāng jú
菊花的一个品种。 宋 范成大 《菊谱》:“木香菊,多叶,略似御衣黄,初开浅鹅黄,久则淡白。花叶尖薄,盛开则微卷,芳气最烈。一名脑子菊。”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重阳》:“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蘂若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
词语解释:喜容菊  拼音:xǐ róng jú
亦省作“ 喜容 ”。 菊花的一种。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重阳》:“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 邓之诚 注引 刘蒙 《菊谱》:“一名笑靨,一名喜容,淡黄千叶,叶有双纹齐短而阔。叶端皆有两闕,内外鳞次。”
词语解释:观音菊  拼音:guān yīn jú
植物名。即天竺花。自五月开至九月,花头细小,其色纯紫,枝叶如嫩柳,其干之长与人等。 宋 史铸 《百菊集谱》《观音菊诗》
词语解释:珠子菊  拼音:zhū zi jú
菊花的一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菊》﹝集解﹞引 苏颂 曰:“又有一种开小花,花瓣下如小珠子,谓之珠子菊,云入药亦佳。”
词语解释:球子菊  拼音:qiú zǐ jú
同“毬子菊”。菊花品种名。
词语解释:甜叶菊  拼音:tián yè jú
菊料植物。多年生草本。一年生植株高1米左右。叶含有“甜叶菊苷”,味极甜,是良好的天然甜味剂,用于食品工业或供糖尿病患者食用。
词语解释:大立菊  拼音:dà lì jú
一种经特殊培育和艺术加工而成的独本大型菊花。其花可从数百朵至三千多朵,扎圈直径可达三米多。植株造型有平面形、扁馒头形、球形和方形等等。为我国园艺技术的光辉结晶。大立菊的培育分扦插和嫁接两种:扦插法是将扦插菊株多次摘心,并加以人工绑扎造型;嫁接法是将菊芽嫁接在砧木(如黄花蒿)上,再绑扎造型。嫁接培育法不但可使大立菊花多,扎圈直径大,而且可使花色更加丰富,是现代培育大立菊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