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三阮上声 [yuǎn,远近][fàn][音苑。蜿蟮,蚯蚓。《博雅》蜿蟺,引无也。][地名][详注1][xuǎn]

[详注2][gǔn yùn]


注1:鄢 音偃。地名。在郑。《正字通》荆州之鄢音焉,鄢城之鄢音偃。
注2:狠 通“很”。义凶狠,凶残。又音恳。本作豤。啮也。
首字词组
菀结菀抑菀浊菀枯隆杀菀枯盈虚菀枯  
菀菀菀窳妇人菀牧菀柳菀勃菀热  

词语解释:菀结  拼音:yù jié
郁结。谓思积于中而不得发泄。《诗·小雅·都人士》:“我不见兮,我心菀结。”菀,一本作“ 苑 ”。《楚辞·远游》:“遭沉浊之污秽兮,独菀结其谁语。”《素问·疏五过论》:“当合男女,离絶菀结,忧恐喜怒,五藏空虚,血气离守。” 王冰 注:“菀谓菀结思虑,结谓结固餘怨。”
词语解释:菀菀  拼音:wǎn wǎn
(1).柔顺、美好貌。 唐 常建 《春词》之一:“菀菀黄柳丝,濛濛杂花垂。” 明 王世贞 《西山诗》:“菀菀好鸟,栖栖中林。”
(2).茂盛貌。 明 何景明 《鸣蝉》诗:“菀菀庭中柳,蝉鸣在高柯。” 郑泽 《晚眺次钝根韵》:“澹澹远村烟,菀菀前溪林。”
词语解释:菀抑  拼音:wǎn yì
枯萎。菀,通“ 苑 ”。 宋 梅尧臣 《送韩仲文奉使》诗:“礼成復命日,菀抑舒杨条。”按,此言 韩氏 冬日出使,至枯杨抽条时礼成复命。
词语解释:菀窳妇人  拼音:wǎn yǔ fù rén
蚕神名。《后汉书·礼仪志上》“祠先蚕” 刘昭 注引《汉旧仪》:“今蚕神曰 菀窳妇人 、 寓氏公主 ,凡二神。” 元 王祯 《农书》卷一:“若夫 汉 祭 菀窳妇人 、 寓氏公主 , 蜀 有蚕女 马头娘 ,又有谓 三姑 为蚕母者,此皆后世之溢典也。”
词语解释:菀浊  拼音:wǎn zhuó
犹屈辱。《管子·中匡》:“有司宽而不凌,菀浊困滞,皆法度不亡,往行不来。”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安井衡 曰:“菀犹屈也,浊犹辱也。”
词语解释:菀牧  拼音:wǎn mù
苑牧,放饲动物的苑囿。菀,通“ 苑 ”。《晋书·束晳传》:“田诸菀牧,不乐旷野,贪在人间。”
词语解释:菀枯隆杀  拼音:yù kū lóng shā
犹言荣辱盛衰。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彼 接舆 髠首, 桑扈 羸行,倐来忽逝,岂屑屑于菀枯隆杀哉!”
词语解释:菀柳  拼音:yù liǔ
语出《诗·小雅·菀柳》:“有菀者柳,不尚息焉。”后以“菀柳”指枝叶茂盛的柳树。 三国 魏 应璩 《与从弟君苗君胄书》:“逍遥陂塘之上,吟咏菀柳之下。”
词语解释:菀枯盈虚  拼音:yù kū yíng xū
犹言荣辱盛衰。 清 钱谦益 《赵景之宫允六十寿序》:“余于 赵 氏祖子孙三世矣……菀枯盈虚,呴湿濡沫,未尝不相共也。”
词语解释:菀勃  拼音:wǎn bó
形容心情奋激。 清 王夫之 《孝烈传》:“ 要离 菀勃,焚其妻息。 伍员 从容,寄帑后从。其致虽殊,均虑效也。”
词语解释:菀枯  拼音:yù kū
语本《国语·晋语二》:“﹝ 优施 ﹞乃歌曰:‘暇豫之吾吾,不如鸟乌,人皆集於苑,己独集於枯。’ 里克 笑曰:‘何谓苑?何谓枯?’ 优施 曰:‘其母为夫人,其子为君,可不谓苑乎?其母既死,其子又有谤,可不谓枯乎?枯且有伤。’”后以“菀枯”指荣枯。亦喻指荣辱、优劣等。 明 张煌言 《祭平夷侯周九苞文》:“然而菀枯者旦暮,修短者阴阳,委形顺命,夫何用其悲凉。” 清 赵翼 《浮论》诗:“识真自有 兰亭 本,肯逐时流説菀枯。” 清 冯桂芬 《与当事论捐办防堵事》:“如遇店舖,则视坐落之菀枯,生意之大小,以为等差。”
词语解释:菀热
郁积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