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庚平声 [héng xíng,行走][héng,纵横][gēng,更改][bīng bìng,相从也,合也,兼也][líng,使令][zhēng,正月][chéng,盛受][zhēng][chēng][详注1][cāng chen][音彭、祊。《说文》所以辅弓弩者。][héng][péng][qīng][qióng][音傖。搶攘,亂貌。][详注2][zhēng][hēng][tāng][xíng][chéng][míng][chēng][zhēng kēng][衆也,疾也。][zhēng][详注3][yíng hōng]櫿[音庚。《说文》秦晋谓坑为埂。]


注1:枪 《集韵》《韵会》楚耕切《正韵》抽庚切,音峥。《尔雅·释天》彗星为欃枪。亦叶音锵。《宋·谢瞻·张子房诗》婉婉幕中画,辉辉天业昌。鸿门销薄蚀,垓下陨欃枪。
注2:拼 俗拚字。又《唐韻》北萌切,音繃。與抨同。又《集韻》披耕切,音怦。《爾雅·釋詁註》拼荓同。詩大雅,荓云不逮。又有隨從之義。
注3:黾 《集韻》《類篇》眉耕切,音盲。地名。《史記·春申君傳》秦踰黽隘之塞而攻楚。《正義曰》黽隘之塞在申州。
末字词组
冰莹精莹平莹琼莹发莹六莹柔莹坚莹
莹莹听莹明莹琇莹腴莹通莹绿莹莹碧莹莹
晶莹磨莹鲜莹青莹蓝莹莹亮莹莹碧莹 
雪莹澄莹神莹温莹翠莹莹陶莹甘莹 

词语解释:冰莹  拼音:bīng yíng
谓寒冰光亮透明。 唐 元稹 《谕宝》诗之二:“镜悬姦胆露,剑拂妖蛇裂,珠生照乘光,冰莹环坐热。” 唐 元稹 《送崔侍御之岭南》诗:“冰莹怀贪水,霜清顾痛巖。珠璣当尽掷,薏苡詎能谗。”
词语解释:莹莹  拼音:yíng yíng
明亮,亮晶晶。 明 无名氏 《赠书记·订盟闻难》:“清宵杳,看月光莹莹,归路非遥。” 龚尔位 《情诗次钝庵韵》:“依依堂前柳,莹莹窗下雪。” 冰心 《庄鸿的姊姊》:“这时我抬起头来,只见 秋鸿 的眼里,射出莹莹的泪光。”
词语解释:晶莹  拼音:jīng yíng
光亮而透明。 唐 元稹 《莺莺传》:“是夕,旬有八日也。斜月晶莹,幽辉半牀。”《红楼梦》第九五回:“ 贾璉 打开一看,可不是那一块晶莹美玉吗?” 朱自清 《背影》:“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词语解释:雪莹  拼音:xuě yíng
雪白晶莹。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顷之,復杖屨西上。厓北转,有大石方丈餘,雪莹掌平,枕溪,号石席。” 元 岑安卿 《题张彦明所藏剪纸惜花春起早图》诗:“谁将妙意寄工巧,溪藤雪莹金刀小。”
词语解释:精莹  拼音:jīng yíng
晶莹,透明光亮。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敲冰煮茗》:“逸人 王休 ,居 太白山 下,日与僧道异人往还,每至冬时,取溪氷敲其精莹者煮 建 茗,共宾客饮之。”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杂志》:“以清水入土鼎中,其下以火然之,少日则水渐凝结如金玉,精莹骇目。”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吾 闽 玉华洞 石似 崑山 而精莹过之,小者如拳,大者二三尺许。”《天讨·相如〈四川革命书〉》:“该地盐精莹而味佳, 黔 楚 最行销,而商贩卖,亦因时市以定价。”
词语解释:听莹  拼音:tīng yíng
见“ 听荧 ”。
词语解释:听荧  拼音:tīng yíng
亦作“ 听营 ”。亦作“ 听莹 ”。 惶惑。《庄子·齐物论》:“是皇帝之所听荧也,而 丘 也何足以知之!” 成玄英 疏:“听荧,疑惑不明之貌也。”《北史·甄琛传》:“至使朝廷识者,听营其间。” 唐 韩愈 《送文畅师北游》诗:“僧时不听莹,若饮水救暍。” 清 刘銮 《五石瓠·孔相国救复社》:“ 姜公 曰 广 时家居,曾语邑令 郝锦 云:‘ 孔 此举最得体,但惜其乡人曾思索贿耳。’此则 姜公 之听荧也。”
词语解释:磨莹  拼音:mó yíng
磨治光亮。《西京杂记》卷一:“ 高祖 斩白蛇剑……十二年一加磨莹,刃上常若霜雪。”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一》:“又有石牀,长八尺,磨莹鲜明,叩之声闻远近。” 唐 黄滔 《丈六金身碑》:“我公神之而露其梦,於是迎入府之别亭,磨莹雕饰,克尽其妙,朝夕瞻拜,时不之怠。” 明 张居正 《贺少司寇少崖傅公三品奏最序》:“古之所为学道术者,将以礱琢其理性,而磨莹其瑕纇。”
词语解释:澄莹  拼音:chéng yíng
清澈透明。 唐 吴筠 《步虚词》之十:“澄莹含元和,气同自相亲。”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海子中央,底深数丈,水色澄莹,有琉璃光。” 清 黄景仁 《偕吴竹亭访珍珠泉》诗:“一泓在山麓,澄莹沁幽思。”
词语解释:平莹  拼音:píng yíng
平滑光润。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张无尽后身》:“掘地数尺,得一大石盘,石面平莹,无它铭款。” 郭沫若 《山中杂记》:“海水退了潮了。砂岸恢复了人类未生以前的平莹,昨晚的一场屠杀没有留下一些踪影。”
词语解释:明莹  拼音:míng yíng
光亮莹洁。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昔有神女於此擣衣,其石明莹,谓之玉女擣练碪。”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后》:“宿 浄因 房,月色明莹。” 清 曹寅 《咏花信·水仙》:“夕窗明莹不容尘,白石寒泉供此身。” 叶圣陶 《冥世别》:“但是泪水含在冥王的眼眶里了,像两颗明莹的珠子。”
词语解释:鲜莹  拼音:xiān yíng
鲜明光洁。 宋 欧阳修 《飞盖桥玩月》诗:“餘暉所照耀,万物皆鲜莹。”《红楼梦》第一回:“见着这块鲜莹明洁的石头,且又缩成扇坠一般,甚属可爱。”
词语解释:神莹  拼音:shén yíng
心地明彻。 唐 唐彦谦 《寄徐山人》诗:“一室清羸鹤体孤,气和神莹爽冰壶。”
词语解释:琼莹  拼音:qióng yíng
似玉的美石。用作佩饰。《诗·齐风·著》:“尚之以琼莹乎而。” 毛 传:“琼莹,石似玉,卿大夫之服也。”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鲜意竦轻畅,连辉照琼莹。”
词语解释:琇莹  拼音:xiù yíng
美石。《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 毛 传:“琇莹,美石也。” 元 周巽 《昭君怨》诗:“玉凤搔头金缠臂,琇莹充耳双明珠。”
词语解释:青莹  拼音:qīng yíng
形容色泽青而光洁。 唐 张馀庆 《青玉案赋》:“青莹自乎天产,追琢资於匠人。”
词语解释:温莹  拼音:wēn yíng
温润光洁貌。 宋 苏轼 《天石砚铭》序:“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鏗然。”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怪石》:“ 东坡先生 黄州 江 岸细石,第有温莹如玉,或深浅红黄之色,或细致如人手指螺文。”
词语解释:发莹  拼音:fā yíng
阐发之使显扬。 晋 桓玄 《难王中令》:“来论云:‘津涂既殊,则义无降屈;宗致既同,则长幼成序;资通有係,则事与心应。’……资通之悟,更是发莹其末耳。事与心应,何得在此而不在彼。”
词语解释:腴莹  拼音:yú yíng
丰润光洁。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陈希夷灵骨》:“ 陈 骨长大异於今人,坚重腴莹如青玉。”
词语解释:蓝莹莹  拼音:lán yíng yíng
犹蓝晶晶。《诗刊》1978年第7期:“望九天,蓝莹莹,望大地,绿葱葱。”《小说选刊》1981年第7期:“在家乡的小河边,蓝莹莹的天上,太阳暖洋洋地照着。”
词语解释:翠莹莹  拼音:cuì yíng yíng
见“ 翠盈盈 ”。
词语解释:翠盈盈  拼音:cuì yíng yíng
形容绿树丛荫。 杨朔 《晚潮急》:“周身披满羽毛似的杂树,翠盈盈的,蒙着层怪神秘的色彩。”亦作“ 翠莹莹 ”。《诗刊》1978年第7期:“高高的白杨青松柏,翠莹莹,大路两旁端端儿栽。”
词语解释:六莹  拼音:liù yíng
古乐名。相传为 帝喾 或 颛顼 所作。《淮南子·原道训》:“耳听《九韶》《文莹》,口味煎熬芬芳。” 高诱 注:“《六莹》, 顓頊 乐也。”《列子·周穆王》:“奏《承云》《六莹》《九韶》《晨露》以乐之。” 张湛 注:“《六莹》, 帝嚳 乐。”
词语解释:通莹  拼音:tōng yíng
透明光亮。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上有蚕,可长四寸,其色金,其丝碧,亦谓之金蚕丝。纵之一尺,引之一丈,捻而为鞘,表里通莹。”
词语解释:亮莹莹  拼音:liàng yíng yíng
形容光亮透明。 马少波 《悉尼湖上》:“月亮圆得很,也亮得很,投下来的倒影,在湖面上映出一片亮莹莹的白波。”
词语解释:陶莹  拼音:táo yíng
犹言刮垢磨光。 前蜀 贯休 《水壶子》诗:“不应嫌器小,还有济人功。良匠曾陶莹,多居笔砚中。”
词语解释:柔莹  拼音:róu yíng
柔和而光洁。 宋 范成大 《菊谱·黄花》:“甘菊,一名家菊……凡菊叶皆深緑而厚,味恒苦,或有毛,惟此叶淡緑柔莹,味微甘,咀嚼香味俱胜。”
词语解释:绿莹莹  拼音:lǜ yíng yíng
绿光闪烁的样子。 鲁迅 《彷徨·长明灯》:“你看,啧,那灯光不是绿莹莹的么?” 张天翼 《大林和小林》:“红艳艳的红宝石,夹着绿莹莹的绿宝石,扔得遍地都是。”
词语解释:碧莹  拼音:bì yíng
绿色透明。多形容清澈。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三》:“此潭圆若镜,而无中空之隙,不知水从何出;然其清冽,不若东泉之碧莹无纤翳也。”
词语解释:甘莹  拼音:gān yíng
甜而光亮。
词语解释:坚莹  拼音:jiān yíng
结实光亮。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玩具·旧画款识》:“予顷在京贯城市中,同老骨董 徐季垣 步閲,见一破碎手卷,纸质坚莹,似 高丽 旧牋。”
词语解释:碧莹莹  拼音:bì yíng yíng
形容碧绿而有光泽。《红楼梦》第六二回:“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并一大碗热腾腾碧莹莹緑畦香稻粳米饭。”《人民日报》1961.9.10:“在这个天地里,那绿茸茸的细草,那碧莹莹的苔藓,似乎也都散发出清香。”《十月》1981年第4期:“你看,随风散落到碧莹莹河水里的落花,不是真的使这条穿城而过的河流变成了流花河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