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庚平声 [héng xíng,行走][héng,纵横][gēng,更改][bīng bìng,相从也,合也,兼也][líng,使令][zhēng,正月][chéng,盛受][zhēng][chēng][详注1][cāng chen][音彭、祊。《说文》所以辅弓弩者。][héng][péng][qīng][qióng][音傖。搶攘,亂貌。][详注2][zhēng][hēng][tāng][xíng][chéng][míng][chēng][zhēng kēng][衆也,疾也。][zhēng][详注3][yíng hōng]櫿[音庚。《说文》秦晋谓坑为埂。]


注1:枪 《集韵》《韵会》楚耕切《正韵》抽庚切,音峥。《尔雅·释天》彗星为欃枪。亦叶音锵。《宋·谢瞻·张子房诗》婉婉幕中画,辉辉天业昌。鸿门销薄蚀,垓下陨欃枪。
注2:拼 俗拚字。又《唐韻》北萌切,音繃。與抨同。又《集韻》披耕切,音怦。《爾雅·釋詁註》拼荓同。詩大雅,荓云不逮。又有隨從之義。
注3:黾 《集韻》《類篇》眉耕切,音盲。地名。《史記·春申君傳》秦踰黽隘之塞而攻楚。《正義曰》黽隘之塞在申州。
首字词组
莹彻莹洁莹骨莹魄莹磨莹拂莹琇 
莹然莹澈莹滑莹润莹煌莹华莹净 
莹净莹莹莹白莹镜莹听莹泽  
莹玉莹静莹腻莹目莹嫇莹角  

词语解释:莹彻  拼音:yíng chè
见“ 莹澈 ”。
词语解释:莹澈  拼音:yíng chè
亦作“ 莹彻 ”。
(1).莹洁透明。 晋 王嘉 《拾遗记·吴》:“ 孙亮 作琉璃屏风,甚薄而莹澈,每於月下清夜舒之。” 唐 贾餗 《太阿如秋水赋》:“气晶莹而不息,质莹彻而难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伍秋月》:“一夕,明月莹彻,小步庭中。” 郭沫若 《〈唐风·扬之水〉今译》:“激越的流泉中,白色的小石真是莹彻呀!”
(2).净化,使明洁。 唐 杜确 《〈岑嘉州集〉序》:“儻后之词人有所观览,亦由聆广乐者识清商之韵,游名山者仰翠微之色,足以莹彻心府,发挥高致焉。”
词语解释:莹然  拼音:yíng rán
(1).光洁貌。《晋书·乐广传》:“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覩青天也。” 宋 梅尧臣 《送祖印大师》诗:“团团冰玉盘,莹然如禪心。”《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再復清汤浴过一番,身体莹然如玉,比前日更加嫩相。” 茅盾 《参孙的复仇》:“黄色的长帔,莹然乳白的腿,乌云样的头发乱作一团。”
(2).形容通达,透彻。 宋 司马光 《与景仁论乐书》:“君子之论,无固无我,惟是之从。 景仁 苟有以解之,使莹然明白,则敢不歛衽服义,岂徒为此諓諓也。”
(3).犹荧然。光亮微弱貌。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四:“烟榻上,那莹然一点的烟灯,相形之下,好像就要灭寂似的。”
词语解释:莹净  拼音:yíng jìng
(1).明净。 南朝 梁简文帝 《吊道澄法师亡书》:“法师志业淹明,道风淳素,戒珠莹浄,福翼该圆。” 唐 拾得 《诗》之四二:“若见月光明,照烛四天下,圆暉掛太虚,莹浄能瀟洒。”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扇亦轻小,便於擕握,竹骨莹浄。”
(2).明白,清楚。《朱子全书》卷三:“只就外面理会得许多,里面却未理会得十分莹浄。”
词语解释:莹玉  拼音:yíng yù
光洁透明的玉。 清 郑燮 《后孤儿行》:“顾此孤儿,肌如莹玉。” 理由 《高山与平原》:“有亿万人民钢铁一般的力量和莹玉一般的智慧,我们有更充分的信心展望未来。”
词语解释:莹洁  拼音:yíng jié
(1).晶莹洁白。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秘密泉》:“ 甘塘社 有一水,方丈莹洁,春夏不竭。”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蛤之属其类至多,房之坚久莹洁者,皆可用。”《花月痕》第七回:“肌肤莹洁,朗朗若玉山照人。” 沙汀 《还乡记》五:“砂石莹洁,水声淙淙。”
(2).指节操高洁。 南朝 梁 陶弘景 《许长史旧馆坛碑》:“君清颖莹洁,特絶世伦。” 冯至 《伍子胥》:“你们尽可以内心里保持莹洁,说鵷雏不与鸱枭争食,这就算是解决问题了吗?”
词语解释:莹澈  拼音:yíng chè
亦作“ 莹彻 ”。
(1).莹洁透明。 晋 王嘉 《拾遗记·吴》:“ 孙亮 作琉璃屏风,甚薄而莹澈,每於月下清夜舒之。” 唐 贾餗 《太阿如秋水赋》:“气晶莹而不息,质莹彻而难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伍秋月》:“一夕,明月莹彻,小步庭中。” 郭沫若 《〈唐风·扬之水〉今译》:“激越的流泉中,白色的小石真是莹彻呀!”
(2).净化,使明洁。 唐 杜确 《〈岑嘉州集〉序》:“儻后之词人有所观览,亦由聆广乐者识清商之韵,游名山者仰翠微之色,足以莹彻心府,发挥高致焉。”
词语解释:莹莹  拼音:yíng yíng
明亮,亮晶晶。 明 无名氏 《赠书记·订盟闻难》:“清宵杳,看月光莹莹,归路非遥。” 龚尔位 《情诗次钝庵韵》:“依依堂前柳,莹莹窗下雪。” 冰心 《庄鸿的姊姊》:“这时我抬起头来,只见 秋鸿 的眼里,射出莹莹的泪光。”
词语解释:莹静  拼音:yíng jìng
(1).晶莹洁白。 唐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
(2).谓皮肤莹润、神态娴静。《老残游记》第八回:“里面出来一个十八九岁的女子……相貌端庄莹静,明媚閒雅。”
词语解释:莹骨  拼音:yíng gǔ
(1).彻骨。形容寒气侵人。 唐 韦应物 《冰赋》:“含皎皎兮琼玉姿,气凄凄兮夺天时,饮之莹骨兮何所思。” 唐 韩愈 《李花》诗之二:“清寒莹骨肝胆醒,一生思虑无由邪。”
(2).犹玉骨。 宋 苏轼 《减字木兰花·赠润守许仲途且以郑容落籍高莹从良为句首》词:“高山白早,莹骨冰肤那解老。从此 南徐 ,良夜清风月满湖。”
词语解释:莹滑  拼音:yíng huá
晶莹润滑。 唐 裴铏 《传奇·陶尹二君》:“肌肤莹滑,毛髮润泽。” 宋 欧阳修 《再和圣俞见答》:“石上紫毫家故有, 剡 藤莹滑如玻璃。”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五·慈姑》﹝集解﹞引 苏颂 曰:“根大者如杏,小者如栗,色白而莹滑。”
词语解释:莹白  拼音:yíng bái
晶莹洁白。 唐 白居易 《荔枝图序》:“壳如红繒,膜如紫綃,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毁前朝玉玺》:“独 唐 武氏 一璽,玉色莹白,製作如官印。”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闻水声潺潺,石色莹白与水称,则白潭也。” 茅盾 《子夜》二:“她的一身玄色轻纱的一九三○年式 巴黎 夏季新装,更显出她皮肤的莹白和嘴唇的鲜红。”
词语解释:莹腻  拼音:yíng nì
洁白细嫩。 清 赵执信 《南柯子》词序:“至於手足柔纤,肤肌莹腻,时盖罕其辈矣。”
词语解释:莹魄  拼音:yíng pò
指明月。 唐 常建 《第三峰》诗:“莹魄澄玉虚,以求鸞鹤踪。”
词语解释:莹润  拼音:yíng rùn
晶莹润泽。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上》:“ 临洛 市中,百姓有推磨盲骡,无故死,因卖之。屠者剖腹中得二石,大如合拳,紫色赤斑,莹润可爱。”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玩具·玛瑙》:“西洋玛瑙遍行天下,其值不过玉之十一,而色之奇幻,质之莹润,远胜旧物。”《红楼梦》第八回:“灿若明霞,莹润如酥。”
词语解释:莹镜  拼音:yíng jìng
玉镜。 北齐 刘昼 《新论·清神》:“人不照于烁金而照于莹镜者,以莹能明也。”参见“ 玉镜 ”。
词语解释:玉镜  拼音:yù jìng
(1).玉磨成的镜子。《南齐书·东昏侯纪》:“帝有膂力,能担白虎橦,自製杂色锦伎衣,缀以金花玉镜众宝,逞诸意态。”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六楹排玉镜,四座敷金鈿。”
(2).比喻清明之道。《尚书帝命验》:“ 桀 央玉镜,用其噬虎。” 郑玄 注:“玉镜喻清明之道。” 南朝 梁简文帝 《奉请上开讲启》:“玉镜宸居,金轮驭世。” 唐 李白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诗:“ 秦帝 沦玉镜, 留侯 降氛氲。”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今年既是 欧阳修 主考,此人玉镜高悬,冰壶朗照,二子定为首荐,诸君亦合同登。”
(3).比喻明月。 唐 张子容 《璧池望秋月》诗:“满轮沉玉镜,半魄落银钩。” 宋 杨万里 《月夜观雪》诗:“游遍琼楼霜欲晓,却将玉镜掛青天。”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牛小姐赏月》:“阑干露湿人犹凭,贪看玉镜。”《红楼梦》第四八回:“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掛冰盘。”
(4).比喻明静的水面。 唐 李白 《陪族叔晔游洞庭湖》诗之五:“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 君山 。” 宋 杨万里 《池亭》诗:“揩磨一玉镜,上下两青天。” 明 王宠 《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金屏匝地轴,玉镜开天容。”
(5).指婚娶的聘礼。 明 梅鼎祚 《玉合记·参成》:“这分明,是 温 家勾凤引鸞的玉镜。”《群音类选·玉丸记·病起成亲》:“追往昔玉镜亲收,喜今日东牀堪选。” 柳亚子 《盛湖竹枝词题词》诗之十一:“却教惭愧 朱 陈 好,玉镜 温郎 第二流。”参见“ 玉镜臺 ”。
词语解释:玉镜台  拼音:yù jìng tái
(1).玉制的镜台。 唐 杨炯 《梅花落》诗:“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臺。” 宋 葛立方 《满庭芳·簪梅》词:“玉镜臺边试看,相宜是浅笑轻顰。”《群音类选·京兆记》:“青鸞何事飞难至,却教我玉镜臺前懒画眉。”
(2).指 晋 温峤 之玉镜台。 温峤 北征 刘聪 ,获玉镜台一枚。从姑有女,嘱代觅婿, 温 有自婚意,因下玉镜台为定。事见《世说新语·假谲》。后引申作婚娶聘礼的代称。 唐 张紘 《行路难》诗:“君不见 温 家玉镜臺,提携抱握九重来。”《群音类选·犀珮记·势逼改嫁》:“好将聘物早持归,自有 温郎 玉镜臺。”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外家纪闻》:“ 北江 与其内姊适 程氏 者,幼相亲爱,颇有玉镜臺之慕,而姻事不谐。” 郁达夫 《无题》诗之二:“玉镜臺边笑老奴,何年归去长 西湖 ?”
词语解释:莹目  拼音:yíng mù
使眼睛明亮。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图写瓌奇,刻削宏壮,莲花莹目,石镜沉暉。” 唐 上官昭容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诗之十七:“巖壑恣登临,莹目復怡心。”
词语解释:莹磨  拼音:yíng mó
谓磨治使光洁。 三国 吴 康僧会 《〈安般守意经〉序》:“若得良师剗刮莹磨,薄尘微曀,荡使无餘。” 晋 葛洪 《抱朴子·辞义》:“或曰:乾坤方圆,非规矩之功;三辰摛景,非莹磨之力。”
词语解释:莹煌  拼音:yíng huáng
明亮。 唐 司空图 《障车文》:“音乐嘈囋,灯烛莹煌。”
词语解释:莹听  拼音:yíng tīng
明听,明白事理。 宋 葛长庚 《龙沙仙会阁记》:“尘累不能扰其天真,是非不能汩其莹听。”
词语解释:莹嫇  拼音:yíng míng
萧瑟貌。 汉 王逸 《九思·伤时》:“堇荼茂兮扶疏,蘅芷彫兮莹嫇。”
词语解释:莹拂  拼音:yíng fú
磨拭,使光洁。比喻阐明事理,去惑显真。 晋 孙绰 《兰亭集后序》:“聊於曖昧之中,期乎莹拂之道。”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昌言折中,允然新论,可谓激流导源,莹拂发暉矣。”
词语解释:莹华  拼音:yíng huá
光辉。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六:“天空明蓝如紫,处女星放出皎洁的莹华。”
词语解释:莹泽  拼音:yíng zé
明亮而有光泽。 宋 周师厚 《洛阳牡丹记》:“紫绣毬,千叶紫花也。色深而莹泽,叶密而圆整。”
词语解释:莹角  拼音:yíng jiǎo
(1).装饰牛的角。 南朝 梁 刘孝威 《青牛画赞》:“狡力难京,肆怒横行。 朗陵 莹角, 介葛 瞻声。”
(2).借指牛。 北周 庾信 《蒲州刺史中山公许乞酒一车未送》诗:“莹角非难驭,槌轮稍可催。” 清 吴伟业 《牛》诗:“莹角偏辕快,奔蹄伏軛穷。”
词语解释:莹琇  拼音:yíng xiù
(1).明洁似玉的美石。 唐 韩愈 《南山诗》:“参参削剑戟,焕焕衔莹琇。”
(2).喻秀美的诗文。 唐 陆龟蒙 《读〈襄阳耆旧传〉因作五百言寄皮袭美》诗:“自从 宋生 贤,特立冠耆旧……缅思 齐 梁 降,寂寞寡清胄。凝融为漪澜,復结作莹琇。”
词语解释:莹净  拼音:yíng jìng
1.明净。
2.明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