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虞平声 [pū,铺盖][tú][wū,污秽][详注1][gū][yú][详注2][详注3][dū][fú][qú][fú][音于。《老子·道德经》动而愈出。][wū]洿[yú][xū][nú][同摹][拜也,动词][qú][wú wū][详注4][详注5][通逾][xū][chú]跿[音拘。《周礼·司救》刘昌宗读。][qú][详注6][详注7][直诛切,襌衣也。][qú,盤錯][wū][详注8][音儒。与嚅同。][详注9][详注10][hū]


注1:桴 无切,音敷。编竹木代舟也。大曰筏,小曰桴。《论语》乘桴浮于海。《管子·小匡篇》方舟投柎,乘桴济河。
注2:镂 龙珠切,音慺。剑名。《史记·吴太伯世家》赐子胥属镂之剑。《注》属镂,剑名。
注3:牾 音吾。獸名。◎按啎,俗刻誤作牾。前漢王莽傳:亡所牾意。後漢桓典傳:以牾宦官賞不行。楊子方言:適牾也。穆天子傳:白鹿一牾。皆啎字之譌。其善本原作啎。
注4:怃 音呼。大也。《诗·小雅》乱如此怃,叶上辜。《注》火吴反。《毛传》怃,大也。
注5:娄 《集韵》龙珠切《正韵》凌如切,音慺。曳也。《诗·唐风》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注6:呕 《集韵》《韵会》《正韵》匈于切,音吁。《集韵》悦言也。《正韵》慈爱之声。《史记·韩信传》言语呕呕。《汉书》作姁姁。《集韵》同呴。 又《集韵》亏于切,音区。呕夷,水名。《周礼·呕夷释文》一音驱。 又《集韵》《类篇》春朱切,音枢。怒声。
注7:臑 音儒。《广韵》𡟓耎貌。《集韵》肱骨也。一曰衣名。襦者,本取臑义。
注8:芋 音于。草盛貌。又音吁。《扬子·方言》大也。《诗·小雅》君子攸芋。《注》香于反。又火吴反。或作吁。又陈有芋尹,见《左传》盖以鸟名官。
注9:溇 音慺。《说文》雨溇溇也。一曰小雨不绝貌。又《扬子·方言》汝南谓饮酒习之不醉曰溇。
注10:驺 叶逡须切,音趋。《前汉·叙传》舞阳鼓刀,滕公厩驺。颖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又叶窗俞切,音刍。《淮南子·原道训》四时为马,阴阳为驺,乘云凌霄,与造化者俱。
末字词组
葭莩饿莩饥莩芦莩柔莩流莩  

词语解释:葭莩  拼音:jiā fú
(1).芦苇里的薄膜。比喻亲戚关系疏远淡薄。《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今羣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羣居党议,朋友相为,使夫宗室摈却,骨肉冰释。” 颜师古 注:“葭,芦也。莩者,其筩中白皮至薄者也。葭莩喻薄。” 唐 杨炯 《李舍人山亭诗序》:“葭莩为 汉帝 之亲,枝叶为 周公 之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谐》:“我此处有葭莩亲,往来久梗,不可不一讯。”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其在同党,虽无葭莩微末之亲,一见如故。”
(2).用作新戚的代称。《梁书·武帝纪上》:“ 萧领军 葭莩之宗,志存柱石。” 唐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诗:“浪言辉棣萼,何所托葭莩。”《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若不弃微贱,永结葭莩,死且不恨。”
(3).比喻瘠薄;简薄。 唐 杨炯 《李怀州墓志铭》:“地则葭莩,祥惟岳瀆。” 宋 杨万里 《经和宁门外卖花市见菊》诗:“病眼仇寃一束书,客舍葭莩菊一株。”
词语解释:饿莩  拼音:è piǎo
见“ 饿殍 ”。
词语解释:饿殍  拼音:è piǎo
亦作“ 饿莩 ”。
(1).饿死的人。《后汉书·仲长统传》:“及至一方有警,一面被灾,未逮三年,校计騫短,坐视战士之蔬食,立望饿殍之满道。”《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又兼民穷财尽,饿殍盈途,盗贼充斥,募化无路。” 李大钊 《大哀篇》:“刀兵水火,天灾乘之,人祸临之,荡析离居,转死沟洫,尸骸暴露,饿殍横野。” 茅盾 《脱险杂记》三:“我们看见大街上垃圾堆积如山,短短一段路程就接连出现了三四具饿莩。”
(2).饿得快死的人。 唐 白居易 《辨水旱之灾明存救之术策》:“凶歉之年,则贱糶以活饿殍。” 明 王錂 《寻亲记·就教》:“[小生]休道朱门生饿殍,[合]也曾白屋出朝郎。”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舞丹墀燕雀常朝,直入宫门一路蒿,住几个乞儿饿殍。”
(3).饿死。 宋 王安石 《辞免平章事监修国史表》二:“百姓以安平无事之时,而未免流离饿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吕无病》:“今见如此用度,恐子孙有饿莩者矣。”
(4).使之饿死。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若谓古事皆实,则《西厢》《琵琶》推为曲中之祖, 鶯鶯 果嫁 君瑞 乎? 蔡邕 之饿莩其亲, 五娘 之干蛊其夫,见於何书?果有实据乎?”
词语解释:饥莩  拼音:jī piǎo
见“ 飢殍 ”。
词语解释:饥殍  拼音:jī piǎo
亦作“ 飢莩 ”。
(1).极其飢饿。《三国志·蜀志·许靖传》:“漂薄风波,絶粮茹草,飢殍荐臻,死者大半。”
(2).饿死者。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李桢像赞》:“ 正德 五年, 关 下大水,飢莩载涂。” 郭沫若 《蜩螗集·司派狂》:“同是中华好儿女,谁宁飢莩倒路旁?”
极其飢饿。饥,通“ 飢 ”。《旧唐书·德宗纪上》:“本其所以,罪实在予,万姓何辜,重罹饥殍。”
词语解释:芦莩  拼音:lú piǎo
芦苇内壁的薄膜。《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律中大蔟” 唐 孔颖达 疏:“ 熊氏 云:‘按吹灰者,谓作十二律管,於室中四时位上埋之,取芦莩烧之作灰,而实之律管中,以罗縠覆之,气至则吹灰动縠矣。’”
词语解释:柔莩  拼音:róu piǎo
幼芽附着的种子薄膜。莩,种子皮壳内的膜,萌生后蒙在芽上。 南朝 宋 鲍照 《园葵赋》:“柔莩爰秀,刚甲以解。”
词语解释:流莩  拼音:liú piǎo
(1).流浪而饿死的人。 明 唐顺之 《救荒渰记》:“余亲见乙巳之灾,流莩满野。”
(2).流浪而饿死。《明史·成祖纪三》:“比闻所属岁屡不登,致民流莩,有司坐视不恤,又不以闻。”